梁俏连
【摘 要】 大单元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将其应用于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可以引导学生从全局的观点出发,进行单元整体性学习,并对自身学习方式进行持续革新和优化,进而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更为全面的了解与掌握,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师通过大单元教学可以对学生学习活动实施进行有效引导,推动学生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更好地内化相关知识内涵和结构,从而全面发展学生的信息素养。基于此,文章对新课标下初中信息技术大单元教学进行探讨。
【关键词】 新课标;初中信息技术;大单元教学
一、大单元教学概述
大单元教学是围绕着大主题或者大任务开展,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分析、集成以及重构,构建出具有清晰目标、主题以及活动等元素的教学活动,其中包含各种课型的整体性计划和合理性设计。单元总体目标的各个层面都要在各单元目标中得以完整体现,各个课时、任务以及活动等都应是整体目标实现的构成部分,可以是整体目标各个维度的执行,也可以是某个部分的执行,进而确保单元教学目标能够始终贯彻在课程教学的全过程,实现大单元教学中核心素养培养的实质化、可介入化和可评价化等。大单元教学是以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利用整体性与系统性的教学思想,合理对整个单元学习内容进行合理整合与安排,并在大单元教学中适当融入情境任务,将有关学习资源进行集成处理,进而使学生在体验与执行单元任务中获得丰富的知识与技能。同时以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和应用为基础,对其进行概念性理解,进而使学生通过概念的迁移与合作思考来提升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二、初中信息技术大单元教学原则
(一)关联性
教师应在信息技术教学中重视把不同知识点和技能等联系起来,使之成為完整的知识体系。所谓关联性原则,是指将各个方面教学内容进行相互联系,使其形成互相贯通的关系。关联性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整体性意识与应用能力,从而有效改善学生学习效果。
(二)循序渐进
循序渐进是大单元教学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该原则能够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中呈螺旋式上升,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信,强化其学习积极性,从而逐渐加深对知识的认识与运用。对此,教师应在开展大单元教学时遵循该原则,以先简后繁、先易后难的方式开展教学,进而使学生逐渐获得所需知识与技能。
(三)评价性
评价性原则是对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学习过程及结果的评价与反馈。教师应在教学设计中注意设置若干评价任务,根据结果掌握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并找出学生存在的问题,从而对教学方法进行相应改进,在改善教学质量的同时,也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四)由浅入深
采用由浅入深的原则开展大单元教学能够使学生提升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的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与效果。该原则是指在开展大单元教学中要先为学生传授一些基础知识,然后逐步深化知识,进而拓展学生的思维与实践应用能力。
(五)实践性
学生通过实践性学习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运用,从而有效改善教学效果与质量。实践性原则就是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技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在实际单元教学设计中,教师要注意设置若干具有实践性价值的任务与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逐步形成实践思维。
(六)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原则能够让大单元教学更具针对性,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教学效果。因材施教就是在大单元教学中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能力以及学习需要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和策略,并为学生个体或小组设计和提供适合的教学内容与任务。
(七)师生互动
师生互动原则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主动参与各项单元教学活动,进而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在该原则要求下重视对互动环节的设计,鼓励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并根据问题表达自身看法和意见,教师在此过程中应主动倾听,进而实现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
三、初中信息技术大单元教学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教师更新教学理念
在传统信息技术教学模式下,教师仅对知识进行简单的讲授,未从整体性上对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进行判定,从而造成课堂教学中的知识点较为分散化,缺乏一定的整体性,使得相关学习活动呈现低效情况。对此教师应在大单元教学中不断优化与改革传统课程教学观念,以宏观和整体的视角对整个单元相关知识点进行审视,也可以与教材各个知识点相融合,进而帮助学生逐步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建立起更为系统的教学观念。同时,教师的教改意识能够在此种教学模式下得以提高,所开展的大单元课堂教学也会变得更加有效,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另外,教师应在开展大单元教学过程中以新课程标准为基础,集中精力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对教学内容与方法进行持续创新和优化,进而全面认识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实现对学生学习活动的动态化关注。
(二)有助于学生系统建构知识体系
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师在开展信息技术学科大单元教学时可以从单元整体角度出发,根据整个单元的知识体系来指导学生学习,进而使大单元教学得以有效开展。通过大单元教学能够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对此,教师要主动开展大单元教学,并有效解决教学中的相关问题。在整个大单元教学全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大大提高,同时学生还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将自身所学知识进行整合处理,并进行创新性创造和多样化实践,进而将学习思维产生的全过程表现出来。由此学生就可以通过学习和理解,高效构建自有知识体系,从而形成自主学习意识。
另外,学生也可以在大单元教学模式下,结合教师所创造的实际问题情境完成相应的单元学习任务,并进行整体性和多层面集成,在实践操作中对相关知识进行全面性和系统性学习,并在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建立完善、系统的信息技术知识体系,使自身的信息技术思维得到持续发展。
四、新课标下初中信息技术大单元教学策略
(一)科学设计大单元教学目标
为有效改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质量与效果,教师应对大单元教学目标进行科学设计。教师应在教学目标的实际设计中保证目标和学生实际学习活动有明确联系,同时学生的实践探索也应朝着整体目标发展,使学生对单元整体知识点有更加深刻和完整的了解和认识,从而实现大单元教学的高质量开展。教师应在此过程中要做好单元整体教学目标和课时教学目标的设置,并保证二者相互呼应,确保学生各项学习活动都能够逐步向前推进,逐步朝着实现整体教学目标的方向迈进。
例如,在关于“信息的获取和交流”的知识点的单元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大单元整体教学目标逐步推向各个课时教学目标,使学生在大单元学习中获得更为丰富的信息技术知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多样化的学习与实践,进而使学生整体素养得到极大提高。教师应先确定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并将大单元总体目标设置为“引导学生学会如何获得和交流信息,并对各种信息获得和交流的途径形成完整的认识”。教师所制订的课时目标应是引导学生在互联网庞大信息资源的支持下,通过自主学习与探索,了解和掌握互联网学习和地图查询等丰富多彩的内容,并初步掌握运用信息技术来解决实际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可以体验到通过互联网进行学习和地图查询等各种便利的服务,感受互联网特有的吸引力,并培养在生活和学习中运用互联网的意识和观念,进而提升学生的信息化素养。
(二)合理确立大单元教学主题
教师在开展大单元教学时应以教学主题为核心,结合新课标要求,让信息技术教学以生活化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进而让学生通过对生活问题的解决来深入思考教学主题,使其能够将该主题与自身实际生活经历相联系,并深度探索和分析相关知识内容,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为此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实际生活对大单元教学主题进行科学、合理的设置,进而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获得更多的感悟和体验。
例如,在对“编辑图像”这一单元展开教学时,本单元教学内容具备体系化特点,是由对PS的认识,到应用,再到创造,层层递进,是为了让学生能够熟练使用Photoshop,并对该软件形成初步认识。本单元教学内容重点在于使学生能熟练使用Photoshop开机和关机的基础操作程序,可以使用Photoshop对图片进行一些简单的处理和编辑,并利用渐变、油漆桶以及矩形选框等工具来制作图画,根据基础需求,利用该软件来制作一幅完整的图像作品。教师应在此过程中将各要素有机结合起来,确立大单元教学主题。教师可以根据本单元特定的教学目标来设计“认识画笔”的主题。还可以为本单元教学内容设置相关情境,引导学生成为绘图高手,并将“建立选区”设为主题,在上课之初为学生展示一张风景照片,然后让学生围绕单元整体主题进行探究,进而在学习单元知识的同时进行图片的制作,实现对该软件功能的充分利用。通过上述方式确立与设计大单元教学主题,可以使学生在接下来的大单元教学中更为科学和有效地学习相关知识,提升教学有效性。
(三)创设大单元教学情境
大单元情境是實现大单元教学顺利开展的重要途径,能够引导学生快速走进信息计算课堂,促进学生实现多样化发展。情境是大单元教学得以有效实施的重要支持,教师应在开展大单元教学时重视教学情境的营造与创设,让学生在情境的引导下得到丰富的学习经验,并能够自然地融入课堂教学中,全面学习与探索整个单元教学内容。
例如,在对关于“人工智能”知识点的单元展开教学时,教师可以对本单元教学情境进行适当设置,同时将生活元素融入其中,试图将目前人类社会中的海底探险问题与之相融合,把人工智能和水下机器人进行有机的融合,使单元整体教学内容得到有效整合,进而让学生深度融入学习情境之中。教师可以把本单元学习内容分成两部分,既让学生体会人工智能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以辩证的态度去审视人工智能;让学生在认识其具体运用后,不断了解到人工智能技术的设计策略以及其发展历程,同时也要求学生对各种策略的理解更加深入,弄清楚策略的特征和使用方法。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与该单元内容有关的视频,进而来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使其能够将大单元教学内容和实际的生活联系起来,帮助学生对人工智能技术有更充分的了解。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微课视频向学生演示如何通过人工智能来研究水下机器人,从而实现水下探险;也可以为学生播放人工智能技术与水下机器人的结合,使学生了解到水下机器人具备的强大功能,如自主控制、无线传输以及智能交互等,在扩大学生知识面的同时提升大单元教学效果。
(四)科学开展评价反馈
科学有效地开展课堂教学评价有助于促进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提升。教学效果和高质量课堂的开展,需要教师将教、学、评三者相结合。对此教师应在教学中从核心素养培养的角度来充实评价内容,让评价引导学生扩展自身思考空间,从而实现单元教学的有效开展。在此基础上,教师应根据大单元教学的实际内容,制订出完整的大单元教学目标,并根据该目标设置评价标准。同时,教师应在大单元教学评价中引导学生以自我评价、互评的形式来评价和分析自身在大单元教学中的学习效果;并在进行评价时注意将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融合,以学生在大单元教学中的学习成果为基础全面评价学生,进而反映出学生在大单元学习活动中的实际表现。比如,教师可以按照自身所制订的任务来对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价。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任务完成过程中结合任务,小组成员间进行相互评价,并引导学生进行自评。教师可以在最后根据小组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对学生做总结性评价,从而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助力大单元教学的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 徐海东.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J]. 中学课程辅导,2023(30):36-38.
[2] 孙克坚. 基于信息素养培养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策略[J]. 河南教育(教师教育),2023(10):84-85.
[3] 李冬梅. 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J]. 第二课堂(D),2023(09):6.
[4] 李静. 应用微视频提高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效率[J].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23(09):167-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