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学生学习内驱力工作探析

2024-01-24 21:16俞美香王琼茆琦王爱霞
电脑迷 2023年20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

俞美香 王琼 茆琦 王爱霞

【摘  要】 大数据背景下,信息数据量变得更为庞大,每天都有信息数据从不同方面影响着学生,这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了数据化、可视化和科学化的可能,同时也存在价值多元倾向、学生隐私权利难以保障、育人队伍素质不强等现实挑战。文章从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确保学生信息安全和提升师资育人水平等途径进行探索,最后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 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学习驱动力

2023年11月8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向2023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开幕式发表视频致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互联网日益成为推动发展的新动能、维护安全的新疆域、文明互鉴的新平台,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既是回答时代课题的必然选择,也是国际社会的共同呼声。需要深化交流、务实合作,共同推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迈向新阶段。

现今数字经济已融入各行各业,高等教育领域也不例外。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5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发布显示,截至2023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79亿人,较2022年12月增长1109万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6.4%。2023年我国网民规模已达10.79亿,主力军为“05后”群体的高校学生,因此如何在大数据背景下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经成为高校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大数据(BigData)是指无法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进行捕捉、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是需要借助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大数据强大的分析、处理、反馈、预测等功能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全新视野和发展可能。

一、大数据时代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新机遇

(一)勾勒全景学生画像

传统教育管理模式中,为了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思想政治教育多凭借经验,抽样问卷调查、座谈、专题会议等是常用的工作方法,上述方式得到的数据往往存在学生主观掩饰、客观失真的风险,难以真实全面地把握群体特征和个性变化。而依托大数据技术可以对全体大学生上课、实训、实习、自习、阅读、运动、娱乐、交友等一切活动实时跟踪分析,通过对大数据分析与整合,可及时掌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为学生勾勒“数字画像”,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而真正实现因材施教。通过大数据可以准确预测大学生的行为,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数据化、可视化和科学化铺就美好的前景。

(二)数据资源开放共享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传统教学和管理模式中,教务处、学生工作处、信息化建设与管理中心、图书馆、二级学院等多部门分别掌握相关学生数据与信息,但是各自信息互不连通,存在“信息孤岛”现象。而大数据技术可抓取学生网络浏览记录,了解学生关注和关心的热点、分析校园卡消费记录了解学生家庭经济情况、查阅图书借阅信息了解学生阅读倾向等。大数据基于海量数据的挖掘分析能力为信息整合与分享提供了强大支撑,为师生在线学习、学生学习生涯记录、家校互动提供了平台优势,为高校各部门实现数据共享、育人共建的整体格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育人主客体紧密联结

大数据时代精准的思想政治教育将带来学生的积极转变,教师更“懂”学生,师生关系将更为平等、贴近、走心。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意义得以进一步深化和彰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数据、教育效果的分析与提取,对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大学生)产生触动性影响,同时,也打通了学生、教师以及家长之间的沟通壁垒,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之间的联结更为紧密,为教育效果的提升注入活力。凡事都是一体两面,大数据时代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新理念、新机会的同时,也带来新挑战、新矛盾,需要高校教育工作者沉着谨慎应对。只有这样,才能切实发挥好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优势。

二、大数据时代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新挑战

(一)价值观多元倾向与主流价值导向的冲突

大数据时代,信息数据的显著特点为互动性、可选择性、分众化。“00后”的网络“原住民”浸润在全媒体环境中,通过微博、论坛、微信、抖音、VR等各种网络平台吸收讯息、交流传递思想。多元的网络文化冲击着青年学生的价值观,爱国、诚信、友善等正能量之外的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价值取向以不同程度不同方式现实存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入与践行带来不小的挑战。与此同时,很多监管相对薄弱的社交软件、游戏软件向大学生推荐各种不良广告,影响着高校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二)全面数据分析与学生隐私权利的冲突

大数据已经具备描绘学生生命周期的所有活動轨迹能力,推测出个体和群体的思想动态、行为习惯等各项信息,在挖掘、梳理、分享这些大数据的同时,对学生的个人合法权益可能造成侵害。近年的“电信诈骗”“网贷”和“套路贷”等就是不法人员将大数据分析用于非法牟利上的典型案例。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学生的个人信息,诸如家庭经济情况、身份信息、上课记录等信息在一定程度上被公开甚至泄露,对学生的思想甚至心理造成不良影响。另外,数据客观分析的背后,使得传统教育师生面对面的人文关怀缺失,思想政治教育的温度稍显不足。

(三)高质师资要求与队伍参差不齐的冲突

当前,大数据技术已被全面应用到教育领域,但也出现了传统教学观念与新技术无法有效融合的尴尬局面。科学技术突飞猛进,高校师资队伍发展的步伐明显滞后于科技腾飞的速度,部分高校陷入了高经济投入、低信息产出的困境,其中师资短板是不可回避的问题。大数据时代下,新技术的使用要求学生自主学习,学生使用智能手机、电脑等设备参与到课堂中,成为课堂的主人。然而,部分教师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没有转变观念,教师仍然是课堂的主导者,对于大数据时代下要求的“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并没有太多的践行,很多时候只是为了应付学校的“教学验收”。“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大数据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如何“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坚持立德树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为学生扣好第一粒扣子,需要做好顶层设计,方可提升精准思政的育人成效。

三、大数据时代高效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助推学生学习内驱力的可行性探索

(一)去伪存真,占领网络思政阵地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要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要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传导主流意识形态,直面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在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与时俱进,调整自身思想政治工作新视角,突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灌输、渗透、引导、互动、反思等功能,从技术层面剔除不良内容,净化网络空间,从供给侧加以源头治理,精准推出精品内容,并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展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代高校教育中的价值。只有这样,才能“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在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把好阵地关,从而在提升学生内在驱动力方面做好最基本的保障。

(二)德法兼备,确保数据安全可控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想取得针对性、实效性,需作用于大学生心理与行为的实质层面,这依赖于大数据的精确处理以及云计算等高尖技术手段。在信息处理的全过程中,应始终坚持法律底线和道德准则。要制定科学完备的数据管理制度为数据信息保护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确保学生的信息不被外泄,加强对大数据的研发投入,科学有效地筛选数据信息。在维护大学生人身安全、个人隐私的前提下,严格履行告知义务和授权许可;同时,要对大数据处理进行安全分级管理,按角色分配相应权限,实行专人负责、专项处理,正确使用数据贴近学生、引导学生、服务学生,确保大数据带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正面作用。大数据时代,学生学习面对的是纷繁复杂的世界,这需要教育工作者帮助学生利用好大数据的优势,在提高学习驱动力方面做好相应的技术保障。

(三)专兼结合,提升育人师资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各级党委、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党组织都必须紧紧抓在手上。要精心培养和组织一支会做思想政治工作的政工队伍,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在日常、做到个人”。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师、高校辅导员、班主任等的引导与陪伴,也急需一批懂数据、会运用的专业技术人员。因此高校需配备以传统师资为主、专业技术人员为辅的育人团队。大数据时代下,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观念的转变,从“以教师为本”向“以学生为本”转化,教育理念要紧跟时代步伐。同时,从大数据思维和数据运用层面加强对原有教育者的引导与培训,迅速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新能力,以适应当前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态势,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储备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纪律意识严、作风建设正的大思政师资队伍。学生要从心底里去真心接受思政教育,与一个好老师的关心、爱护是分不开的,这也需要教师素养的提升。

四、结语

高校立德树人的教育使命需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自我完善能力。大数据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必然带来各种思想碰撞。在开展思想政治教学与管理工作中,必须大力弘扬主旋律、讲好中国故事、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确保学生树立正确的意识形态。高校需借助大数据、互联网等前端技术,不断提升数据敏感度和对学生数据信息的挖掘能力,以动态的眼光去观察与感知学生的思想变化,并实时动态地对学生进行针对性、个性化、建设性的教育、引导和服务,从而助推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新格局。

参考文献:

[1] 黄燕. 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研究[J]. 智库时代,2019(48):114-115.

[2] 钱云光,骆睿,张凤寒. 大数据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22):66-67+80.

[3] 吴新悦. 大数据技术应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及路径研究[J].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11):131-132.

[4] 王安娜. 大数据背景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提升路径研究[J].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22(05):153-156.

[5] 张敏,刘美娇. 大数据技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J]. 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33(01):19-23.

[6] 王玉明. 大数据视域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J].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1,34(21):92-94.

[7] 于瑞红. 大数据思维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22,38(08):84-87.

[8] 顾相君,孙芳,刘瑶. 大数据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研究[J]. 哈尔滨学院学报,2022,43(06):125-127.

[9] 郭超. 新局·困局·破局:运用大数据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芻议[J].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50(03):112-118.

[10] 栾辉.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J].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2,35(06):13-14.

[11] 朱苗苗.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D]. 石家庄:河北经贸大学,2017.

[12] 钟家伟. 大数据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研究[D]. 牡丹江:牡丹江师范学院,2022.

[13] 姜一凡. 大数据对优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探析:评《大数据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优化研究》[J]. 热带作物学报,2021,42(11):3394.

[14] 李宝研,李久东,韩毅. 大数据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性研究综述[J]. 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2019,33(03):66-69.

[15] 赵琳琳. 大数据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D]. 锦州:辽宁工业大学,2019.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
优化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研究
高职学院大学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对策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大数据环境下基于移动客户端的传统媒体转型思路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
数据+舆情:南方报业创新转型提高服务能力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