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贝贝 徐绍星 陈旭
【摘 要】 佛山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出台加强人才高地、创新高地建设的制度文件,重构人才政策体系,打造良好的人才环境。佛山的发展潜力、希望活力、竞争优势在青年,形成将“人口红利”转化为“人才红利”的趋势,如何吸引青年、培育青年、留住青年,成为佛山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的一道必答题。文章切合青年发展型城市人才的需要,从建设生态环境、满足多元化社会需求、打造青年IP、发展现代生活服务业、引育并重等方面出发,力图打造吸引、培育青年型城市的人才环境。
【关键词】 青年发展型城市;路径探索;人才环境;佛山建设
一、人才环境研究背景
政府工作报告称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人才强国,强化现代化人才支撑,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2017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这是第一部全面促进青年发展的国家专项规划,明确提出“党管青年”原则和“青年优先发展”理念,为中国青年发展提供方向指引。《佛山市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20—2025年)》指出到2025年具有佛山特色的青年发展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更加完善,佛山青年思想政治素养和全面发展水平明显提升。佛山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出台加强人才高地、创新高地建设的制度文件,重构人才政策体系,打造良好的人才环境。佛山在相关规划纲要中也设立“关爱青少年健康成长”专条,将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实施纳入市政府工作报告,以建立全面、系统、长效的青年发展政策体系,推动青年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同规划同推动。
改革开放45年来,深圳之所以能屡创奇迹,屡攀高峰,关键在于江聚了大批海内外优秀高端人才。2012年以来,深圳新引进各类人才超过187万。孕育了鹏城实验室等3000多个创新载体,8家世界500强企业,超1.86万家高新技术企业,成为一座充满魅力、动力、活力和创新力的人才之城。
二、佛山市产业发展及青年人才需求现状
佛山不仅是一个全国性的经济强市,还是一个全国性的人口大市。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佛山市常住人口为949.89万人,仅次于广州、深圳、东莞三座千万人口特大城市。《佛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佛山有三大目标定位:粤港澳大湾区极点城市、全省地级市高质量发展领头羊、面向全球的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广东省在近五年将高起点谋划发展10个战略性支柱产业、1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多个未来产业。全省仅有广州、深圳、佛山和江门4座城市被全部20个战略性产业“相中”。围绕“515”高质量发展战略目标,佛山坚持制造业当家,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佛山重点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工业机器人、新材料、医药健康等产业加快发展。推动家电、铝型材、陶瓷、家具、食品饮料、黄金珠宝、纺织服装等传统产业互动互促,提升集群化发展水平。大力发展现代金融、现代物流、商贸会展、工业设计、信息服务等生产服务业,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能级。
佛山市委、市政府把人才事业发展摆在突出位置抓紧落实,佛山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出台加强人才高地、创新高地建设的制度文件,重构人才政策体系,打造良好的人才环境。人才是带动产业创新资源汇聚的关键。佛山市大力引才,人才资源优势逐步凸显,佛山开始注重人才的保障服务。按照目前经济社会的发展,佛山存在对高素质、高水平、高层次人才和紧缺双创人才的需求。根据《2023年第一季度佛山市公共人力资源市场职业供求状况分析报告》,硕士以上学历求职者占总数的1.15%,求人倍率为3.6,高于整个求职市场文化程度供求情况的平均水平,职高技校中专学历的求职者求人倍率近年来在各学历层次求职者中保持最高,本季度达5.38,比平均值高2.14。反映佛山市作为制造业大市,技能类人才仍然供不应求。从求职者的年龄比重来看,35岁以下的求职者占求职者总数的72.05%,35~44岁求职者占求职者总数的15.87%,合共占比87.92%,求职者中年龄结构以中青年为主。
佛山的发展潜力、希望活力、竞争优势在青年,形成将“人口红利”转化为“人才红利”的趋势,如何吸引青年、培育青年、留住青年,成为佛山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的一道必答题。
三、打造青年发展型城市人才环境的对策
(一)建设“社区—城市—产业—发展网络”四位一体的生态环境
佛山市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青年人关心的居住、出行、教育、文体等诸多实际问题,不断优化提升城市功能,为青年提供优美、便利的生活环境。形成具备“社区—城市—产业—发展网络”四位一体的生态环境,从而对发展型青年构成强大的吸引力和吸附力。在社区生活居住环境、城市公共服务品质和营商环境、产业劳动力市场和组织生态以及发展体系上方面都能够满足青年群体的需求,形成吸引并留住人才的长期激励。
佛山加快推进东平河水轴线建设,大力实施活力滨江、城市滨江、产业滨江、生态滨江四大滨水策略,高标准打造国内一流的滨水核心景观带,加快推进佛山新港、澜石码头改造、佛山两馆一厅建设,打造佛山新客厅和城市新地标。
(二)要全方位全区域引进、培养各类人才,满足多元化社会需求
建设青年发展型人才环境,要树立科学全面的人才观念,破除“唯学历、唯论文”的倾向,既要重视“高精尖”人才,也要重视实用型、管理型、服务型、技术型等各类及各层次人才,科学制订人才培养、引进规划,推动引才用才向多领域和多地区倾斜。要通过分层次、分领域举办区域双选会、企业招聘会、线上对接会等,灵活运用自荐、举荐等方式,借助市场力量和价格杠杆,科学合理配置人才资源。要围绕智能制造、家电、陶瓷等优势产业,有针对性地引进和培养各類人才。要健全完善事业单位人才分类评价考核体系,解决“一聘定终身”等评聘方面的突出问题,激发调动各类各领域专业技术人才积极性,增强事业单位的市场竞争力
(三)打造青年IP,增强青年人才吸引力
“佛山制造”城市形象深入人心,但这样较为单一的外在形象,有时候反而不利于企业招揽人才。部分人才认为佛山只是一座制造业城市,没有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发展前景好。
佛山应加强引导,系统包装,充分利用好新媒体平台,对外要擦亮制造业金字品牌,在打造和包装城市形象时,也应适当融入“活力佛山、时尚佛山”等元素,针对年轻人做好城市宣传。要充分整合禅城古迹、影视城、顺德美食、红色高明、生态三水特色资源,打造辨识度高、影响力大、吸引性强的粤港澳大湾区文旅新高地,以讲好佛山故事为着力点,对外广泛传播叶问、李小龙、黄飞鸿等本土名人事迹,大力弘扬美食文化、龙狮文化、粤剧文化、陶艺文化和功夫文化等,支持粤剧、龙舟、武术、醒狮、剪纸、木版年画和美食等特色文化走出去。探索与青年需求相适应的城市公共空间建设,提升城市青年文化品位。重点建设金义主轴青年发展号专属列车、青年人才主题公园、青年创业创新谷、青春里等系列充满青年气质的城市标签,打造展示青年发展城市窗口,强化青年喜爱的城市IP,营造浓厚氛围。线上线下融合推广,更好地推荐佛山青年发展型城市形象、文明佛山新风、历史文化资源、传统民俗风情、城市活力与魅力,着力推动“城市对青年更友好,青年在城市更有为”的理念。
(四)发展现代生活服务业吸引高端人才
佛山市地域广阔,各区经济发展极其不平衡,产业的发展区域不集中,呈现“遍地开花,各显神通”的特点。很多企业分布在各区的各个街镇,远离中心主城区。即使是中心主城区的生活环境、人文环境也远不及其他一二线城市,现代服务产业较弱。
《佛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加快发展生产性,以工业设计、科技服务、现代金融、现代物流、商务会展、电子商务、专业服务、人力资源服务等为重点,推动制造业与服务业“两业”融合。鼓励生产制造企业加强品牌培育和创建网络品牌,开展“M2C”(制造企业到消费者)“F2C”(工厂到消费者)等电子商务创新业态。积极发展专业服务业,积极引进境内外高端专业服务机构、人才,加快发展法律、咨询、会计、审计及税务服务等。
立足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顺应消费升级趋势,以配套基础设施和服务能力建设为重点,大力发展以医养服务、体育健康、文化旅游、養老托幼、家政物业等为重点的生活服务业,加强公益性、基础服务业供给,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相匹配、与新型城镇化相协调、与居民需求相适应的生活服务业体系。加速推进生产服务业集群化发展,全力推进生活服务业高品质转变,通过发展壮大第三产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助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吸引高端人才,建议从现代生活服务业入手,狠抓服务业建设,推动生产服务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为留得住人才增加优势。
(五)引育并重,将“人口红利”转化为“人口优势”
在“育”的层面上,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作为佛山本土高水平大学,坚持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育人成效显著。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7721人,在校硕士研究生1926人,联招博士39人。学校先后获评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易班全国共建工作示范单位、教育部“国防教育特色学校”、教育部“校企共建创业实践基地”、科技部国家级“星创天地”及国家级大学科技园等。学校创新用人机制,充分发挥市场作用,要让人才成为最重要、最活跃、最有效果的市场要素。采取全员聘用人事制度,提供富有竞争力的年薪,更重要的是给予学校更大的办学权利,给予教师队伍建设和科研教学平台打造方面非常强大的支持,激发人才创新活力,落实用人单位评价、使用、激励等权利。
积极构建引才、育才、用才、留才、成才的全链条服务体系,加大育才力度,同时应该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建设职业技术学校,打造一支高素质技能人才队伍。
四、结语
2021年底,广东省召开会议,提出“打造‘青春湾区粤港澳青年发展型大湾区,示范带动‘活力广东青年发展型省份”的战略目标,并发布支持打造“青春湾区”粤港澳青年发展型大湾区建设的16条举措。佛山市应抓住此次机遇,从建设生态环境、满足多元化社会需求、打造青年IP、发展现代生活服务业、引育并重等方面出发,打造能吸引人才、培育青年、留住人才的青年发展型城市。进而高质量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制造业发展层次达到世界制造强国水平,成为为美好生活而制造的城市标杆。
参考文献:
[1] 党文婷,严圣禾. 吸引人才 培育人才 留住人才[N]. 光明日报,2021-10-03(1).
[2] 张良驯. 新时代青年工作理论创新研究:对《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青年工作思想的分析[J]. 青年发展论坛,2018,28(01):3-11.
[3] 佛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佛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佛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EB/OL]. (2021-05-06). http://www.foshan.gov.cn/gkmlpt/content/4/4789/post_4789953.html#38.
[4] 孙殿超,刘毅,王春明. 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人才政策演化特征及关系网络分析[J].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22,44(02):199-209.
[5] 黎沛文,关子郢. 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的引才制度之维:以“双区”建设背景下的深圳为例[J]. 青少年研究与实践,2023,38(01):39-51.
[6] 李峰. 习近平青年观人民立场的理论意蕴与实践要义[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05):1-5.
[7] 李伟达. 中国共产党青年工作的百年发展历程与经验启示[J].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3(03):18-24.
[8] 赵霞,孙宏艳,张旭东,等. 《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实施以来我国青年健康政策与工作进展分析[J]. 中国青年研究,2020(12):3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