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清举
摘 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变革的建构性力量,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世界性视野、进步史观、主体观等方面高度契合,为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提供了思维通道。提出“两个结合”,强调“第二个结合”,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鲜明特色,是党的理论创新的原创性贡献。作为又一次思想解放,“第二个结合”是广义的历史、文化与文明观的解放,其意义在于:建立自塑的历史、文化与文明观,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性、结构性、建构性元素运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塑造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进一步树立历史自信、文化自信、文明自信,确立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中国共产党的文化主体性;再次确立中华民族、中华文明的世界地位。
关键词:第二个结合 精神力量 文化主体性 文化自信 文明自信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历史主动性,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傳统文化相结合,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2023年6月2日召开的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以及在6月30日主持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对“两个结合”尤其是“第二个结合”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的阐述。他指出:“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这是我们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认识。”[1]6“‘两个结合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1]6
提出“两个结合”、强调“第二个结合”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我们党理论建设的原创性贡献,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鲜明特色,丰富了这一思想的内涵,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两个结合”尤其是“第二个结合”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深入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行动指南。
一、深入理解“第二个结合”的思想解放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 [1]8理解这一重大命题深刻意义的坐标是中共党史。在党的历史上,能够称作思想解放的理论探索和思想统一曾有两次,一次是延安整风,一次是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延安整风破除了教条主义、主观主义、宗派主义,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党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2]1,确立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为全党指导思想,确立毛泽东为全党领导核心,指引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破除了“两个凡是”的思想禁锢,重新确立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马克思主义真理观,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指导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深入展开,本质上也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第一个结合)所包含的内在逻辑的不断展开以及基于此种逻辑的社会发展持续推进的过程。社会是由经济、政治、文化等构成的立体的动态的结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的深入进展已经触及社会的更为深层的结构即文化。文化传统也是国情,可谓“文化国情”,是更为深沉和内在的国情。文化传统对社会结构、社会进程具有塑造作用。自信是基于思维自觉和自主的自我认知、认同和自我肯定。坚定“四个自信”,就必须建立对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自我认知、认同与肯定。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何为“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色”来自何处?去向何方?中国式现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华文明的关系如何?生命力如何?在人类文明格局中位置如何?中国的发展已经到了对这些涉及全局性、根本性、战略性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并完善解决,从而在国际竞争中挺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段。新时代具备了“第二个结合”提出的社会条件。2021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正式提出“第二个结合”,他强调:“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继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3]483
“第二个结合”的提出,是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中国化的需要,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需要,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文明现代赓续的需要,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需要,是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的需要。坚持“两个结合”,尤其是推进“第二个结合”,进一步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相互成就,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是对这些问题的系统回应。“第二个结合”是新时代的产物,和“第一个结合”的不同在于,它更加明确地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跨越时代的生命力,“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和丰富智慧更深层次地注入马克思主义,有效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4]6,促使我们更加主动地在建设的意义上运用优秀传统文化或传统文化中具有永恒生命力的内容塑造现代社会,塑造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旺盛的生命力。
我们对于自己的历史、文化和文明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是他塑的,而不是自塑的。对于一些重要历史事件的叙事方式尚未完全摆脱西方话语霸权的影响,需要认真细致地加以甄别。作为思想解放,“第二个结合”具有中华文明史、人类文明史的宏阔视野,是广义的历史文化与文明观的解放,其内涵包括而不限于破除对于中国历史、文化、文明的偏颇认识,破除错误的历史观、错误的中华文化观、错误的中华文明观,确立对于本民族历史文化与文明的自信,从而对自己的历史、文化与文明秉持科学、客观、礼敬、敬畏的态度,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近现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建构性和支撑性力量
“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绵延发展,饱受挫折而又不断浴火重生,都离不开中华文化的有力支撑。”[5]259在近代以来中国历史的每一个重大变革时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都发挥了积极的建构性作用。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近现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建构性力量
传统是一定的群体在与自然、他人以及其他国家或族群交往的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一定稳定性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和文化、文明表达系统。传统文化通过柔性的地理、族群、习俗和精神边界把一定群体的人们确立为一个具有文化同一性的社会共同体或文明体,成为其中具有超越性的生命力和维系力。在文明体发生重大变故或转折时期,传统文化发挥维系文明体的同一性的作用,所以具有“保守”的特性,但它同时又是文明体适应时代变化而自我更新的力量源泉,所以又具有“变革”的特性。
自古以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直是中国社会的精神性和价值性力量,塑造、建构和支撑了中华文明的灿烂辉煌与日新又新。在近代以来古今中西碰撞与冲突的历史进程中,经济军事积贫积弱的中国不仅没有灭亡,反而在磨难中凤凰涅槃地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了旧邦新命的历史转型。这一切之所以能够发生,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即文化传统的深沉力量发挥了支撑作用。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从“一边倒”地学习苏联模式到改革开放,我们在现代化模式的选择上经历了西方化、资本主义现代化、苏联式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几个特点迥异的阶段。贯穿于这些不同阶段支撑中国不断地适应新形势而做出命运抉择的自我更新的力量,来自自强不息的深厚优秀文化传统。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最常见的批评是它没有衍生出现代化,导致民族遭受空前灾难,几近灭亡。对此我们应辩证地看待。首先,诚如毛泽东所指出的,若能按照自身历史演进,中国同样会进入现代化历程,但西方列强的侵略打断了中国自我演化的历史进程。其次,就整个人类历史来说,资本主义在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产生是一个特殊事件,具有一定的偶然性。整个世界也仅仅是英、荷等少数西欧国家内在地产生了资本主义。人类历史发展的逻辑并非每个民族都同步地原生出或进入资本主义,没有率先进入资本主义并非一个民族的缺陷或耻辱,就如同其他民族没有做出四大发明并非一种缺陷或耻辱一样。事实上,人类文明是相互交流互鉴的,并不需要每个民族把人类文明的所有成果都重新发明一遍。再次,若发达国家能够平等地、和平地对待落后国家,落后国家也会虚心学习,走上现代化道路;一个民族不能因为尚未选择现代化就该遭受侵略。侵略殖民只是历史上曾经发生的事实,并不合乎人类价值,并不具有合理性。中外历史研究常常批评近代中国、批判清王朝闭关锁国。事实上,一方面清王朝并没有完全闭关锁国;另一方面,公正的历史研究和合乎道义的立场应当是谴责侵略,而不是批评被侵略者物质文明落后和国力衰弱。国力衰弱只是给侵略者造成了有利的侵略条件,而不应该是被侵略的理由。“先生老是侵略学生”[6]1470,近代的社会现实促使中国选择一条超越和克服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的现代化道路,社会主义回应了先进的中国人对于符合道义的公正平等的现代化道路的期盼,自康有为以来引起人们重视的大同理想、“天下为公”的传统资源为我们选择这条道路提供了内在的文化定向和支撑。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最为先进最强有力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思想武器,一大批具有家国天下情怀的传统知识分子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取代旧民主主义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第一个结合),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的成功提供了现实性力量。可以说,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内在文化传统和外在历史条件交互作用的结果,文化传统为社会转型提供了助力。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契合为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准备了理论思维通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结合的前提是彼此契合。‘结合不是硬凑在一起的。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源不同,但彼此存在高度的契合性。”[1]7就像河水通过现有渠道会流淌得更快一样,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中与马克思主义相似的思维方式和文化要素起了渠道作用,二者的契合在客观上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快速传播和普遍接受。这种契合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两种理论的世界性视野是契合的。马克思主义是一种普遍的世界性理论。资本主义产生以后,人类进入“世界历史”阶段。马克思主义不是为了解决英国、法国或德国的问题而提出的,而是立足世界,为了解决作为人类历史的一个阶段的资本主义的问题而提出来的,这是它的“世界性”视野和作为“普遍真理”“普遍原理”“基本原理”的本质所在。
中华文化的世界视野表现为“天下观”。中国传统哲学在经历夏商和殷周之际变革之后,在周初即提出了具有普遍性的“德”的概念,形成天下性、世界性视野,建构了超越部族的天下观念。历史上中国是一个以“四海之内皆兄弟”的仁爱理念为原则组成的文明共同体。不同地域按照文明、文化程度的高低而不是种族和血缘的差异构成一个中心—外围—边缘的层圈式天下结构。层圈线是文明的等高线,不同等高线区域共同组成“天下”。“宅兹中国”,周天子居住的华夏地区是天下的地理中心、文化中心和文明的制高点,也是诸侯政权合法性的源头。文明传播的方向是从高到低、由内向外,原则是“用夏变夷”,而非“用夷变夏”。[7]260“变”不是种族屠杀抢占土地,而是以德“感”人,以文“化”人。“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8]170文明传播的結果是边缘族群不断融入中国,成为天下的一部分,共同形成“天下观”“天下意识”。大一统原则高于华夷之辨。“《春秋》之义,内诸夏而外夷狄”[9]1529,又承认夷狄“进于中国则中国之”[10]147。《春秋公羊传·成公十六年》说:“《春秋》内其国而外诸夏,内诸夏而外夷狄。”对此,何休自设问答说:“王者欲一乎天下,曷为以外内之辞言之?言自近者始也。”[11]4988“自近者始”,指王者政教施化有一个由近到远的顺序。在这种文明观下,天下不是固定不变的政治建制,而是大一统的文化理念和文明追求;“中国”概念本身就是一种文明统一的凝聚力量。
《大学》“三纲领”“八条目”的修养原则落脚于“平天下”。“天下”即“世界”,其地域范围是开放的,不限于“中国”。唯其如此,中国文化才能在历史上超出中国,成为东亚地区、东南亚部分地区的共同话语,主导了千余年的东亚文明秩序。
二是两种理论的进步历史观是契合的。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历史进步理论、进步史观,其主张的历史阶段分别是原始、奴隶、封建、资本主义、共产主义(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过渡阶段)社会。中国传统历史观中有尚古与进步两种思维。在近代以前总体上是尚古思维占统治地位,“言必称三代”;但在解释《春秋》的“公羊学”传统中,也有体现进步史观的“三世说”。其说认为,最为遥远的“所传闻世”是“据乱世”,次远的“所闻世”是“升平世”,最近的“所见世”是“太平世”,这就把历史描述为过程性的了。[11]4774近代康有为推动戊戌变法,即以“公羊三世说”为理论依据,认为“太平世”即《礼记·礼运》所说的“大同”,是民主时代。公羊三世说的广泛流行为马克思主义历史进步论的传入提供了理论通道。当时的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大同理想与共产主义是相通的。1925年,郭沫若发表《马克斯(思)进文庙》,借孔子之口说“共产主义”即“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你这个理想社会和我的大同世界竟是不谋而合。”[12]165又借马克思之口批评了当时社会上流行的所谓马克思主义是外来的,不符合中国国情的论调:“我不想在两千年前,在远远的东方,已经有了你这样的一个老同志!你我的见解完全是一致的,怎么有人曾说我的思想和你的不合,和你们中国的国情不合,不能施行于中国呢?”[12]167-168可见,当时学者认为,“共产主义”和“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是相互贯通的。
三是两种理论的主体观是契合的。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本主义时代阶级关系分裂为直接对立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个阵营;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符合最广大工人阶级的利益。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史来看,李大钊在《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中欢呼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胜利是“庶民的胜利”[13]357“资本主义失败,劳工主义战胜”[13]358,号召为在中国实现劳工世界而奋斗。从《共产党宣言》的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到《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的建立劳工世界,无不体现着维护大多数人民意愿和权利的思想。这种人民主体观的思想与传统社会中“民惟邦本、本固邦宁”[14]330“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15]367的民本论是契合的。传统民本意识为马克思主义传入提供了价值观通道。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生命力的重要源泉
中华民族是一个由多族群构成的文明统一体。历史上以朝代更迭的形式形成了地域、族群和文化的自然融合,塑造出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充实、丰富和提升了中华文明的格局、特征和内涵。“周虽旧邦,其命维新”[16]1083是文明的更新。因革损益、变化日新,厚德载物、自强不息,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构成了中华文明嬗变转型、不断自我提升的内在精神动力,这种动力的更深层的思维模式则是“一阴一阳之谓道”的辩证法思想。上下五千年文明史表明,传统并非僵化和固定的套子,而是时刻和社会处于相互适应的过程之中。传统的人和人的传统始终处于互相塑造的形成和发展中;传统塑造国情,当代接续历史。传统文化是重要的国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在一定意义上是文化传统的映照。“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1]6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厚、悠久和高明熔铸于当代中国,它的生命力充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生命力,它的道义性和可信度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令人心悦诚服的国际话语权,传统文化的人文内涵奠定“四个自信”的人文基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必定是中国文化的伟大复兴,而文化复兴也必将进一步助力民族的复兴。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支撑性力量。对于当代中国的发展,美西方肆意歪曲,相互矛盾的“崩溃论”和“威胁论”此起彼伏。然而,中国实现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两个奇迹。这表明,中国的发展,道路是正确的,制度是合理的,理论是成功的;而在这三者的深层,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社会发展亦如流水,顺着原有渠道总是更为通畅。现代化进程以什么模式展开,离不开文化的定向、塑造和促进作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支撑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隐性参数,如“通财之义”的观念就提供着国家财政和金融机构所主导的资金流动之外的又一条资金流通渠道。这一渠道甚至更加重要,因为它更为直接地维系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在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日常生活的各个层面于国家财政主渠道之外发挥了积极作用。对世界各国现代化进程进行抽象,可以得到一些普遍性因素,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现代性”,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这些人类的共同价值在不同文化中有不同实现形式。现代性不等于西方性,中国式现代化既具有人类现代化的共性,更具有自己的特色和本质。中国将以自己的方式展开现代性,并基于自己的文化传统实现人类的共同价值。不了解中国的文化传统,就很难深入地理解这种现代性的展开和实现形式。“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1]5传统的福利思想、乡贤意识、家风家训、乡规民约、社会自治等文化要素都是推动现代化进程的有利因素。
当前我们应该更为自觉地发挥文化传统的作用,完善社会治理结构,塑造中国式现代化模式,使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一步提供文化支撑力量。具体言之,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在认识上要有一个从包袱到财富的转变,无比地珍视前人创造的各类有形和无形的文化文明成果;把这些成果转化为支撑现代化进程的财富。要有一个从割裂到接续的转变,强调历史的连续性、文化的连续性、文明的连续性;强调中华文明的一以贯之的道统,从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出发探索中国式现代化。要有一个从阻力到动力的转变,客观认识并积极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和促进现代化进程的作用。要有一個从批判为主到弘扬为主的转变,要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优秀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17]15要有一个从自卑到自信的态度转变,树立对于自己的历史、文化和文明的自信。“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历史悲剧。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17]536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塑造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结合打开了创新空间。‘结合本身就是创新,同时又开启了广阔的理论和实践创新空间。‘第二个结合让我们掌握了思想和文化主动,并有力地作用于道路、理论和制度。”[1]9“‘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1]9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涵着解决人类问题的智慧,也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为新时代党的理论创新提供了不竭的智慧源泉。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更加自觉地把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文明智慧的结晶,作为具有生命力的精神传统来对待;从文明赓续角度出发,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中华文明的当代发展。对于传统,不再是作零件性的、材料性的、词汇性的吸收,而是作为结构性、支撑性、价值性、建设性要素进行系统吸收。这样的吸收之所以可能,是因为传统文化在人类存在的基本结构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国家、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等方面的理念,经过现代性的充实,仍然具有生命力,能够为当代人类社会提供精神指导。
未来中国式现代化怎么走,仍需从“文化国情”出发,更加主动、更加自觉地从文化传统中寻求答案。中国式现代化是从中华文明的根上生发出来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性三者的辩证统一。
以人与自然的关系而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与中国传统生态理念以社会现代化进程为中介的辩证统一。人与自然和谐的观念经历了中华文明数千年的考验,具有无可置疑的生命力。用这些经历过时间考验的理念来规定的现代化,不仅具有生命力,而且也更加具有人类性。生态文明是无可置疑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在政治方面,“民惟邦本”的民本思想正在转化为以人民为中心的全过程人民民主,超越了形式主义民主的局限性。在国家形态方面,大一统理念体现为多民族团结统一的国家,消除了民族国家理念先天带有的纷争隐患。在财富分配方面,“不患寡而患不均”的观念发展为共同富裕思想,避免了两极分化的社会矛盾。在社会理想方面,“天下大同”的理念转化和发展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国际关系上,“协和万邦”“为万世开太平”的思想转化和发展为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总之,“中华民族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和形成了独特的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有崇仁爱、重民本、守诚信、讲辩证、尚和合、求大同等思想,有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正扬善、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传统美德”[5]114。这些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永不褪色的价值。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5]114,继续塑造中国式现代化。
(三)推进“第二个结合”,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在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实质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为辩证否定环节的两个理论主体的对接,是以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为目的的一个文明实体即中华文明的赓续。“我们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一样?为什么能够生机勃勃、充满活力?关键就在于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的关键就在于‘两个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首先是社会主义,这是从马克思主义那里来的;同时,中国文化中朴素的社会主义元素也提供了中国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基础。”[1]8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表现在现代化进程的各个方面,并以这一进程为依托,融合为一个人类文明新形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及其思想形态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第二个结合”是用中华文化、中华文明充实和引导中国式现代化,明确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华文明的同一性、连续性,肯定其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首先是现代化文明。它以中国式现代化为社会结构的基本内容,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发展道路,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奋斗目标,以人类文明新形态为胸怀格局和人类追求。其次,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体现了人类共同价值。中国式现代化有五个方面的中国特色。这五个特色都吸取了人类历史上现代化进程的经验教训,极其有针对性地摆脱了西方发达国家走过的现代化进程的狭隘与非人道特点,反映了人类共同价值。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超过现有发达国家人口总和,这意味着中国式现代化是对人类进步与发展的巨大贡献。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这意味着它超越了现代化包含的过度世俗化的人生观,更加追求人类的精神品味与人格修养。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这意味着它把追求人与人的平等作为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这意味着它超越了西方发达国家以全人类生态环境为代价提高自己现代化水平的狭隘性。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这意味着它摆脱了西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霸权主义现代化道路的野蛮性。中国式现代化构成人类文明新形态,反映了人类共同价值,代表着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历史上中华文明的当代发展。上述五个特色,都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向成功的文明传统密码。
“‘结合筑牢了道路根基。”[1]8“‘第二个结合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了更加宏阔深远的历史纵深,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文化根基。”“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1]9
“第二个结合”从马克思主义角度讲,是继续深入推进中国化,更加具有中国的时代特点和文化特点;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角度讲,是中华文明生命力的“激活”,中华文明机体的复活,形成人类文明新形态。
“第二个结合”标注了中国共产党的道路自觉与自信。“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18]155“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18]156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成功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作为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华民族的“贞下起元”与“旧邦新命”,是同一个中华文明向现代的延伸发展,是中华文明固有生命力的焕发,是中华文明的当代形态。
四、“两个结合”鲜明体现中国共产党的文化主体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两个结合”的“结果是互相成就”,“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1]7“‘第二个结合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態。” [1]8这个新的文化生命体的核心,就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结合巩固了文化主体性。”[1]9“第二个结合”“表明我们党对中国道路、理论、制度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的自觉性达到了新高度” [1]9-10。文化主体性是通过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实践建立的,是通过文化创造建立的,是通过“两个结合”建立的。文化主体性让文化自信有了依托,文化自信来自文化主体性;主体性让中华民族在新时代获得了更加充实的精神自主。
“第二个结合”明确了中国共产党对于中华民族的历史责任、对于中华道统的坚定承担以及对于中华文明的终极关怀,明确了中国共产党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与弘扬、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主体,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华文明伟大复兴,再次确立中华民族的世界地位、中华文明的世界地位的伟大使命。文化复兴、文明自信是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道统支撑和文明保障。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重大任务,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
中国必将再次为人类文明发展作出杰出贡献。这是中华文明作为人类文明类型的义不容辞的世界责任,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于人类发展的文明责任。
【 参 考 文 献 】
[1]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求是,2023(17).
[2]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0.
[3]习近平.习近平著作选读: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
[4]习近平.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求是,2023(20).
[5]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
[6]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7]孟子·滕文公上∥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
[8]论语·季氏∥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
[9]江统.徙戎论∥房玄龄,等.晋书:第5册.北京:中华书局,1974.
[10]原道∥韩愈.韩愈集.严昌,校点.长沙:岳麓书社,2000.
[11]阮元.十三经注疏·春秋公羊传.清嘉庆刊本.北京:中华书局,2009.
[12]郭沫若.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1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13]中国李大钊研究会.李大钊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14]阮元.十三经注疏·尚书.清嘉庆刊本.北京:中华书局,2009.
[15]孟子·尽心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
[16]阮元.十三经注疏·诗经.清嘉庆刊本.北京:中华书局,2009.
[17]习近平.习近平著作选读: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
[18]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2版.北京:外文出版社,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