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 帆
(合肥经济技术职业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 安徽 合肥 230001)
法安天下,德润人心。法治和德治犹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是现代社会治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两种方式。回溯中国历史,法与道德之间的关系历经混淆和分化,对立和融合的演变。《尚书·康诰》记载:“惟乃丕显考文王,克明德慎罚。”周公主张对百姓施以德政,刑罚适中。春秋战国时期,法家先贤强调“缘法而治”“以刑去刑”,法家思想盛行,法胜于礼[1]。汉代董仲舒提出:“天道之大者在阴阳。阳为德,阴为刑;刑主杀而德主生。”逐步明确“德主刑辅”的思想内涵。此后,各代治世思想总体呈现出“儒法合流”“礼法合治”的趋势。清末“礼法之争”引导民众重新审视“礼”“法”边界,由此引申而来的“道德”“法律”之辨成为新的时代课题。历史经验表明,妥善处理法治和德治的辩证统一关系是维护社会良好秩序的重要手段,更是提高育人效果、培养高素质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要原则。《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明确规定高等职业学校要引导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尊重和维护宪法的法律权威,识大局、遵法治、修美德。在此背景下,研究高职院校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和法治素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索出一条科学有效的培育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本次调研旨在探索安徽省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道德和法治素养的现状及培育方法,以四所安徽省高职院校的大学生为研究主体,涉及土木建筑、电子信息、财经商贸、文化艺术、体育运动等多个专业。课题组在2021 年12 月底,面向大一、大二、大三学生开展问卷调查活动。此次调研共发放2200 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2094 份,有效回收率为95.2%。另外,课题组分别在2021 年9 月初和2021年12 月底,面向大一学生开展“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实效性问卷调查,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4.9%和94.7%。笔者通过SPSS23.0 软件和SAS9.0 软件处理数据,作描述性统计和假设检验,并随机抽取50 人进行深度访谈和回访。
为全面、客观地分析安徽省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道德和法治素养的总体状况,课题组编写了《安徽省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道德和法治素养现状及培育方法研究调查问卷》。该问卷共28 道题,前六题为基本情况题,考查调查对象的年龄、性别、年级、专业、政治面貌、学生职务;第七题至第十五题为思想道德素养考查题,聚焦大学生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第十六、十七题为法治素养考查题;第十八至二十八题着眼于学生的道德锤炼和法治实践能力、教师的教学实效性、学校的课程思政和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开展情况等。
调查表明,安徽省高职院校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和法治素养总体状况良好,具体体现在学生能够基本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要求,能够运用法治思维解决问题。
在社会公德考查部分,当被问及“在公交车上遇到老人、孕妇、残障人士等群体,您会主动让座吗”时,52.4%的学生表示经常会,43.9%的学生表示偶尔会。在回答“您在生活中会对别人说脏话吗”时,45%的学生表示不会,51.9%的学生表示偶尔会。针对网络生活,69.7%的学生认为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会严格约束自身言行;16.1%的学生认为身处虚拟世界,时常难以约束上网行为。在职业道德考查部分,52.2%的学生表示自己会经常了解未来欲从事行业的职业道德规范,以此督促和警示自己。在被问及“您是否了解本专业领域的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事迹”时,48.3%的学生表示经常了解,并以他们为榜样。在家庭美德考查部分,在被问及“您是否体谅父母、长辈的辛苦操劳,孝敬父母、尊重长辈”时,89%的学生认为自己经常体谅,很感念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关爱之情。对于“在恋爱关系中,是否尊重、珍惜、呵护对方”这个问题,73%的学生表示自己能做到。在个人品德考查部分,76.3%的学生认为考试作弊是一种不道德的现象,要给予相应惩罚。在谈及身边同学的个人品德总体水平时,67.9%的学生给出正面评价,26.8%的学生认为一般,5.3%的学生给出负面评价。
以上回答结果说明,安徽省高职院校大学生有较高的道德意识,能够关注弱势群体,讲文明、懂礼貌、守礼仪,自觉遵守职业生涯、家庭生活中的道德规范及个人品德要求。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公共生活的场所、领域不断拓展,部分学生在维护网络秩序时存在观念动摇、内驱力不足的问题,高职院校要了解和关怀学生,积极引导学生遵守网络空间中的道德规范。在职业道德考查部分,专科高职是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的重要阵地,然而仅有五成左右的学生会自觉了解未来欲从事行业的职业道德规范及本专业领域的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事迹。因此,高职院校要以培养德技并修的人才为办学目的,重视道德教育特别是职业道德教育,推动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办学质量稳步提升。
在法治素养考查部分,课题组聚焦社会热点问题,提问受访者“在路上行走时,偶遇一位老人摔倒在地,您会怎么做?”62%的学生选择“使用手机录像功能记录当时的现场情况,再搀扶老人,根据伤势决定是否拨打120”;21%的学生选择“在附近找几位路人证明当时现场情况,留下路人的联系方式,再搀扶老人,根据伤势决定是否拨打120”。除此之外,课题组根据真实的大学生电信诈骗案件编写了第十七题。题目为“王某添加了您的微信,以刷单返金为由发送订单链接。一开始您按照要求操作,很快就收到本金和报酬。之后王某以‘完成刷单任务才能结算’的理由让您投入更多钱,在您拒绝并要求返还本金时,王某将您拉黑,该怎么办?”为对比“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前后的调查数据,课题组分别在9 月、12 月,面向大一学生发放问卷。调查显示,经过课程学习,选择A 选项“保存证据并报警,将被骗经历告诉警察,通过法律途径合理维权”的人数比例明显增多。数据分析表明,课程前后各选项的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取得一定实效。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大学生在面对“扶老人”问题时,不仅继承发扬了“尊重老人”“乐于助人”的传统美德,还能冷静地处理突发事件,使用手机的摄像功能、通讯功能及路人证言,规避偶发性冲突。在面对“刷单”骗局时,逐步树立了证据意识,能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
2.2.1 学生层面:群体差异显著,缺乏道德锤炼和法治实践能力
调查发现,安徽省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道德和法治素养群体差异显著,具体体现在不同政治面貌的学生之间、担任职务和不担任职务的学生之间的思想道德和法治素养具有明显区别。以社会公德考查情况为例,在被问及是否会遵守网络规范时,政治面貌为中共党员的受访者全部选择了A 选项“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我会严格约束自身言行”;政治面貌为中共预备党员、共青团员、群众的受访者选择A 选项的人数占比分别为95%、76%、65%。以法治素养考查情况为例,在被问及遭遇电信诈骗该怎么办时,有90%担任班级或学校职务的学生选择A选项“保存证据并报警,将案件细节告诉警察,通过法律途径合理维权”;而在未担任职务的学生中,有78%的学生选择A 选项。除此之外,我们发现经常参与社会公益、环境保护、社区服务等志愿活动的人数仅占29%,经常参与校园法治文化、法律知识普及、法庭庭审旁听等法治实践活动的人数仅占18%。这说明安徽省高职院校大学生普遍缺乏道德锤炼和法治实践能力,参加相关实践活动的积极性较低。
2.2.2 教师层面:重视知识传授,忽略能力培养和价值观教育
调查显示,安徽省高职院校教师在进行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时,重视知识传授,忽略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和价值观教育。据调查,65.6%的学生认为任课教师更关注学生的考核成绩、考试成绩、考评结果,31.1%的学生认为任课教师更关注学生在思想道德、法治方面的能力培养和价值观教育。在提及对思政课教师的评价时,80.9%的学生表示满意,认为任课教师培养了自身的道德修养和法治思维;14.7%的学生觉得一般,自己有所收获;4.4%的学生不满意,觉得自己没有收获。除此之外,绝大多数学生认为思政老师有需要改进的地方,按照比例由多到少,可以将这些建议罗列如下:一是教师未讲清楚道德和法治的关联性,前后内容存在偏废、割裂的现象;二是未贴合学生实际;三是较少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四是重理论轻实践;五是仅单向灌输书本知识;六是只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和知识点背诵情况;七是教师自身的示范作用发挥不够。通过深度访谈和回访,我们发现多数教师更在意课程教学中的直接效果,普遍关注考核成绩、考试成绩、考评结果等可量化的信息反馈,甚至将其视为衡量学生成绩是否优秀的唯一标准。
2.2.3 学校层面:育人合力不足,未充分发挥思政课育人成效
调查显示,学校在对学生进行道德、法治教育的过程中,存在育人合力不足,未充分发挥思政课育人成效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一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其他各学科课程未能系统组织教育资源,形成合力;二是不同阶段学校的思政课育人共同体建设不完善。在被问及“除了思政课老师,其他课程的老师是否会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和法治观念”时,54.2%的学生回答“经常”,41.5%的学生回答“偶尔”。部分学生对除思政课以外的其他课程教师给出了建议,按照比例由多到少依次为:一是思想道德和法治教育元素与专业课结合不紧密、较生硬;二是只讲专业课,不关注学生综合素养的培育;三是教师自身的示范作用发挥不够。另外,超五成学生认为大学阶段“思想道德与法治”学习内容与中小学阶段“道德与法治”学习内容的关联性不大或不明显。超四成的受访者认为中小学阶段学习的“道德与法治”对自己的影响不大或一般,当时更注重学习书本知识和培养应试能力。
2.3.1 发挥朋辈引领作用,加强道德锤炼和法治实践
朋辈教育是具有相同背景、拥有共同兴趣爱好的人分享观念或行为技能,激发见贤思齐心理,实现优势互补、互相促进的一种教育方式[2]。学校可以通过榜样宣传、心理咨询、实践活动、日常交流等方式,鼓励具有较高思想道德和法治素养的学生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引导更多学生提升道德修养,增强法治观念。同时,加强对党员群体和承担职务的学生群体的引导和管理,做好各班思政委员的指导工作,在信任、和谐、互助、引领的良好群体关系中,营造崇德向善、遵纪守法、风清气正的校园氛围。除此之外,要强调知行合一,拓宽学生道德锤炼和法治实践的途径。道德和法律是通过人们的实践活动体现出来的社会意识,是调节人们思想行为、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需要在锤炼和实践中落实和升华。因此,高职院校应当结合职业教育特色,把思想道德和法治素养教育与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实习实训等活动相结合,切实提高实践教学实效。例如,通过专业实习实训,了解、学习本行业的职业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以劳动模范为榜样,激励学生向劳模看齐,精进业务、提升素养。另外,要善用“大思政课”,善于发现社会生活中的教育元素,运用现实生活素材丰富思政课的教育形式和内容。例如,通过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知农爱农的道德品质,使学生感悟服务人民、建设乡村的精神力量。
2.3.2 注重教学潜在效果,促进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观教育相统一
潜在效果,即隐性效果,是课程教学对学生“知识、觉悟、能力”的影响力。“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通过道德和法治教育产生潜在效果,对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思维方式具有长久、深远的影响[3]。高职院校要注重教学潜在效果,尊重学生成长规律,让学生在每一堂课上都能有所获、有所得。在日常交往中,用正确的道德认知和法律观念影响家人、朋友、同学等身边的人,引领良好的社会风尚,推动道德和法治教育效果向纵深发展。通过学习,学生能够运用道德和法律规范调整自身行为,不断调整自己与他人、自己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不仅促进个体的健康成长,也为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注入强心剂。除此之外,处理好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观教育的内在统一关系,在督促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提升道德水准,培养法治思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使命担当[4]。推进职业教育“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评价方式,将道德和法治教育融入教学与日常管理。完善学校对学生的考评和奖惩制度,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加强对学生崇德向善、遵纪守法意识和行为的考查。
2.3.3 构建三全育人格局,推动课程思政和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根据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的《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 年)》,要构建职业教育“三全育人”新格局,加强党委对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全面领导,落实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为充分发挥思政课的育人成效,弥补育人合力不足的问题,高职院校首先要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将思政教育全面融入课程体系和培养方案。构建思政课与专业课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工作体系,构筑大思政工作格局。具体举措包括:首先,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室同其他专业教研室以集体备课、集中研讨、教学观摩等形式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活动,拓宽不同专业教师沟通、交流的渠道;把握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之间辩证统一的关系,挖掘不同专业、领域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和素材。其次,要重视大中小学道德法治教育,处理好各学段道德法治教育的完整性、系统性、衔接性。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提升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法治素养绝非一日之功,小学、中学、大学要建立相互关联、层层递进的教学体系,明确各学段思想道德和法治教育的课程目标体系、课程体系、课程内容体系、教材体系,打通信息壁垒,定期交流、借鉴教学经验,使道德法治教育贯穿学生的成长成才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