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源结构视角下非全日制MPA研究生招生质量及培养优化研究

2024-01-18 05:33蔡劲松刘建新马琪聂晨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23年6期
关键词:专业硕士培养质量研究生教育

蔡劲松 刘建新 马琪 聂晨

摘要:以北京某“双一流”建设高校为例,对2017—2021年五年间该校非全日制MPA上线考生的生源质量及结构进行统计分析,对其深造动机及择校因素进行质性分析。研究发现:五年间生源结构在生源年龄、毕业院校、工作单位及专业背景等特征方面呈现出较明显差异;生源质量逐年呈整体提升趋势,且在不同生源特征下体现出显著差异;生源读研深造动机主要表现在提升个人综合竞争力、工作适应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等维度,升学择校因素则主要体现在“成本-收益”考量、办学品牌认同、专业设置对口等方面。据此对提升非全日制MPA研究生招生及培养质量,提出了路径优化建议。

关键词:公共管理;专业硕士;生源结构;生源质量;培养质量;研究生教育

作者简介:蔡劲松,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北京 100083;刘建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北京 100083;马琪(通讯作者),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北京100083;聂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北京 100083。

基金项目:202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研究生教育治理体系”(编号:72134001)

2016年9月,教育部发布了《关于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教研厅〔2016〕2号)[1],开启了非全日制专业硕士招生政策和培养政策改革大幕。2019年8月,教育部发布《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教学函〔2019〕6号)[2],对非全日制专业硕士生招生的生源提出新的要求,强调非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原则上招收在职定向就业人员。近几年,受就业及研究生大规模扩招影响,部分高校将大量专硕招生指标向非全日制研究生倾斜,使非全日制专业硕士生报考数量快速增加,凸显了处理好招生数量、生源结构与培养质量之间关系的重要性。

在非全日制专业硕士生招生类别中,管理类非全日制专业硕士生的招生规模和报考人数位居前列[3]。MPA(Master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公共管理硕士)教育作为管理类非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的重要代表,是为适应社会公共管理现代化、科学化和专业化的要求而设立的一类研究生教育项目,目的是为政府部门及公共机构培养德才兼备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青年管理人才[4]。我国公共管理专业硕士生教育肇始于世纪之交,自1999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通过《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至今,已经走过了20余年的发展历程,成为中国公共管理者能力建设的重要途径,强化了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5],为推动公务员培训、干部队伍建设以及高等行政管理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6]。

高质量研究生教育是一个长链条、多环节的人才培养体系,这个链条体系的起始端即为招生环节。稳定的生源是研究生招生质量的保证,而随着质量保障运动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兴起与发展,学者们认为研究生招生工作直接关系到研究生培养规划[7],进而关注生源在研究生教育全局中的重要意义,认为生源是保障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8],研究生的生源质量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研究生未来培养的潜力与后劲[9]。现有研究根据招生数据分析政策实施后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报考人数、生源身份和生源结构的变化[10];也有研究对非全日制专业硕士生招生的计划管理、生源组织、考核录取提出问题[11],讨论非全日制专业硕士生生源不足导致的隐性失衡局面[12]。目前,在生源特征和结构研究方面,学者们多从生源的数量规模、生源学科专业分布、生源地分布以及生源质量问题等方面对研究生生源进行分析,提出保障和提升生源质量的对策建议[13-14]。在生源质量评价方面,整体上从生源的年度录取/招生比例、招生来自重点院校比例、生源中跨学科专业比例、来自学科评估高排位生源四个方面进行评价[15],实际操作中常将入学考试成绩作为生源质量的重要衡量指标[16-17]。然而,学界尚缺少专门针对非全日制MPA招生质量,尤其是其生源特征、生源结构演化及培养过程优化等方面的研究。因此,本文主要分析非全日制专业硕士生招生改革后五年期间(2017—2021年),非全日制MPA培养单位的招生数据,聚焦其生源特征与结构演化情况,分析招生质量的变化,探索影响生源择校深造的因素,进而从生源结构差异及质量提升的视角,提出进一步优化招生与培养质量的建议。

一、MPA研究生招生质量及生源结构的统计分析

本研究以北京某“双一流”建设高校为研究对象,该校(以下称“B校”)是首批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具有MPA专业学位授予权的24所高等院校之一,近五年其非全日制MPA教育得到较好发展且招生规模稳定(每年招收300~400人),在MPA教育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本研究的数据主要来源于B校2017—2021年非全日制MPA上线考生的招录数据(上线考生共1678人,数据清洗后用以分析的人数为1597人),包括初试成绩、报考人数、上线人数、实际录取人数、每年复试分数线等,也包括反映生源特征的数据,如人口社会属性特征(性别、年龄、所在地)、先期教育情況(教育经历、最终学历获得院校、学科专业)、职业发展情况(工作经历、所在单位、职位)等信息。通过描述性统计、非参数检验,从客观层面剖析B校非全日制MPA生源质量现状与变化情况、生源特质与结构演变。

1.MPA研究生报录及生源质量总体情况

自2017年以来,B校非全日制MPA的报考人数逐年增加。如表1所示,2017年报考人数为405人,2018年增至1210人,2019年继续增长至1680人,2020年稳定增长至1988人,2021年达到2058人。与此同时,五年来B校初试上线人数没有大幅度的变化,稳定在300~500人之间。随着报考人数的增长以及对录取人数的稳定控制,B校连续五年的报录比持续下降,为提升生源质量把好第一道关。

在上线生源质量方面,2017年以来,B校非全日制MPA上线考生的平均初试成绩为186.17分(std=15.67),最高247分,最低140分。B校五年来自主划定的复试分数线逐年提高,近两年保持在175分,而上线生源平均分也逐年提高,从2017年的180分提高至2021年的191分,总体生源质量得到较大提升。通过核密度数据分析发现,五年间生源质量总体成绩基本呈正态分布,并且,在平均分左右一个标准差,即分数段170—200分之间的密度最高,较符合入学考试实际情况(见图1)。通过分析2017—2021年各年生源质量数据后发现,上线考生初试平均分逐年增长,尤其是高密度分数段得到较大幅度提高,从2017年的160—180分提高至2021年的180—200分。五年来生源成绩分布逐渐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右偏分布,显著受到高密度分数段逐年提高的影响。生源成绩高密度段的提高意味着生源质量的逐年提高,这背后的原因既包括生源特征和结构本身的优化,也包括招生学校的招生要求、吸引力、社会认同等方面的因素。但生源成绩大面积突破更高阶的分数段仍然有一定的难度。

2.MPA研究生生源特征及结构演化分析

深入理解历年生源特征和生源结构对优化招生方案,提升招生质量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使用B校近五年MPA研究生的招生数据,对生源自身特征和结构展开分析,得到生源画像。重点统计上线生源的年龄范围、工作单位、生源地域、最终学历获得院校、最终学历学科专业类别等信息。如表2所示,在五年间上线的1597名生源中,有1059名学生年龄在25-29岁,占总体的66%;729名学生就职于政府机关单位,占总体的46%;共1222名学生所在地在北京市,占总体的77%;1184名学生的毕业院校为“双非”高校,即非原“985工程”高校或原“211工程”高校,占总体比例高达74%;绝大部分学生的专业属于工程技术类与经济管理类,分别为535人和515人,约占总体的34%和32%。

因此,纵观五年间生源特征,非全日制MPA上线考生的整体画像大致为:年龄段在25—29岁,就职于政府机关单位、生源地在北京市、毕业院校非原“985工程”高校或原“211工程”高校,大多生源为跨学科报考。

进一步分析五年间非全日制MPA考生生源结构演化情况发現,每年度生源仍然保持表2中所刻画出的整体画像,但也呈现出多元均衡的倾向(见表3),主要表现在三方面:

(1)生源年龄分布逐渐发生均衡演变,覆盖更富有工作经验的群体。其中,尽管25-29岁年龄段的生源在五年间保持最多人数,但在2018年达到峰值后(74.73%),该特征的显性化程度逐年减低,尤其到2021年,25-29岁年龄段的生源占比显著降低(55.77%),30-34岁年龄段的生源显著增多(32.05%)。可以说明B校MPA生源年龄分布在发生均衡演变,逐渐获得越来越多中年生源,生源年龄范围向更富有工作经验的群体延伸,考生年龄段分布的均衡性得以体现。

(2)生源工作背景日益多元,企业背景考生占比增加。在生源地方面,五年来生源所在地没有发生明显变化,仍然以北京市内生源为主,且受到交通便利、学习成本等因素的影响,近两年的京外生源比例有所降低。在工作单位类型方面,就职于政府机关及事业单位的考生仍然是生源的主力军。值得关注的是,生源工作背景在保持政府事业单位为主体的前提下,也开始向行业、企业转变,尤其是就职于国企的生源逐渐增长,从2017年的17.21%增长至2021年的25.96%。该现象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经济发展、政企合作深化背景下,骨干行业企业员工对公共管理理论及实践学习的需求日益增长。

(3)生源学科专业背景呈复合性发展,理工类与管理类生源数量基本持平。在本科毕业院校方面,绝大部分学生仍是毕业于“双非”院校的生源,占比达到70%以上,与生源对于提升学历水平、优化教育背景的实际诉求相符合。在考生学科专业方面,B校因理工学科的优势吸引了大批理工背景的生源,几乎每年工程技术类专业背景的生源比例都超过30%。此外,生源学科专业背景也体现出了复合性发展的趋势,理工科类生源数量与管理类生源数量基本持平。其中,公共管理类的生源比例逐年提升,2021年增长为8.33%;经济管理类生源占比维持在30%左右,但该比例明显逐年降低,经管类生源对公共管理专业相关度的认知趋于理性;同时,语言学、传播学、法学等学科生源比例也得到一定增长。总体而言,五年间生源学科专业背景既体现了专业契合度的增长,也体现了学科复合性、交叉性的演变。

3.基于生源结构特征的MPA生源质量差异分析

探究生源结构特征带来的生源质量差异,有利于制定合理的招生指南及培养方案。以非全日制MPA生源成绩为结果变量,探究生源特征如生源年龄段、生源所在地、工作单位类型、毕业院校类型及毕业专业类别的不同是否会带来成绩的差异。本研究使用非参数检验法,对样本总体分布以及类别之间是否存在显著差异进行检验。结果表明,MPA生源成绩在不同年龄段(χ2=19.53,p<0.001)、毕业院校类型(χ2=43.87,p<0.05)以及专业类别(χ2=19.38,p<0.001)三个特征中能够形成显著差异。

首先,在生源年龄段的检验结果中,25-29岁年龄段的生源成绩显著高于35-39岁以及40岁以上年龄段的生源(p<0.05)。其次,在毕业院校类型方面,毕业于原“985工程”高校及原“211工程”高校生源的成绩显著高于其他“双非”院校(p<0.001),而原“985工程”高校与原“211工程”高校生源组间没有呈现出显著差异。最后,将先前专业类别进一步划分为管理类、理工类及人文社科三大类,在比较后发现,理工类生源的成绩显著高于管理类(p<0.001)与人文社科类(p<0.001)生源,管理类与人文社科类生源组间未呈现出显著差异。综上所述,MPA生源年龄段处于35岁以下、毕业于原“985工程”高校或原“211工程”高校,毕业专业为理工科的生源的成绩更加突出,生源质量相对较高。

二、MPA研究生深造动机及升学择校因素的质性分析

在刻画招生质量及生源结构特征的基础上,有必要进一步深入剖析非全日制MPA生源深造培养及升学择校的诉求,为有针对性地完善培养目标、优化培养环节提供参考。本研究选取近五年考取B校的非全日制MPA研究生的68篇“经验交流”自述文章作为质性分析文本,文本内容主要包括读研动机及择校原因。采取描述性现象学的质性资料分析方法展开分析,包括循环阅读文本,充分熟悉所有文本内容,逐句理解分析;聚焦“读研动机和择校因素”的有关表述,抽取其中重要、有意义的内容;悬置个人预设及目标,对反复出现的观点进行意义构建;集合建构后的观点,确定有意义的共同概念,形成主题雏形;详细描述每个主题雏形,摘录原始陈述具体说明。

1.读研深造动机:重视提升个人综合竞争力、工作适应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等维度

通过分析质性文本发现,在校非全日制MPA学生继续读研深造的动机主要包括三方面。①提升自身学历,增强事业发展综合竞争力。比如,有学生谈到“参加工作后,看到身边优秀的同事们,我未曾放弃过提升自己的想法,也一直为之而努力……后来本科毕业考上公务员,身边比你优秀的人还比你努力,就在内卷中决定继续读研”。②所学专业与自身工作相匹配,提升工作适应能力。比如,有学生说“作为一名律师,选择公共管理专业和我的工作方向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我的工作服务对象很多都是政府部门,常常涉及政策向法规转化……为了更好地适应开展将来的工作,经过认真权衡后我选择了MPA专业继续深造”。还有学生说“我选择了MPA专业深造,主要是因为该专业专门研究公共组织,尤其是政府组织的管理活动及其规律,和公务员的职业较为适应和契合”。③扩大视野和社交圈,拓展和提升社会交往能力。有学生在文本中提到“打破现有社交圈结识更多的小伙伴,想想都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当我得知MPA不仅可以在职学习,还有机会结识公共管理领域的优秀人才,便毫不犹豫报考了”。

2.升学择校因素:关注“成本-收益”考量、办学品牌认同、专业设置对口等方面

通过阅读与分析在校生的择校原因文本发现,影响其选择报考学校的原因较为多元。一方面,学生较偏好从“成本-收益”,即“性价比”的角度分析并评估选择;另一方面,学生普遍会从学校的“办学质量”以及“社会认同”出发考虑如何择校;此外,学生大多都提到专业内容,注重从“培养方向”的角度做出择校决策。

(1)从“成本-收益”的角度看,在校生普遍反映,获得学历提升及增长知识是其主要收益,而“学费”及“报考难度”是影响其择校的重要成本因素。比如,有学生谈到:“综合考虑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学费后,确定报考了B校。”“本人家境贫寒,学费自然成为了择校选专业的重要因素。MPA的姊妹专业MBA、MPAcc,学费均达到了MPA的2.7倍以上。”很多入学前专业为经济管理类的学生以及在私企工作的学生,选择报考B校MPA而不是MBA的一个主要因素就是学费较低。同时,报考难度、招生人数和招录比,也是影响生源选择报考学校的重要因素。如有学生说,“上网搜索了北京地区各个开设MPA专业高校历年的招收人数、分数线、学制、学科评分等基础信息,最终选择了招生人数较多的B校”。“纵观B校公共管理学院非全日制近年录取名额有三四百人,为追逐梦想的我们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

(2)从“办学质量”和“社会认同”的角度看,学生总体上倾向于选择报考社会认同和综合影响较高的学校,以实现自身深造赋能的目标。尤其关注学校实力与品牌,是否为“双一流”和“985工程”建设高校,是否为我国首批24所MPA专业学位授予权高校,师资力量是否雄厚等,都是生源考量擇校的重要因素。比如,有多位学生屡次提及“在学校选择上,我把学校层次圈定在了驻地京津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在对比了各校的学校水平、师资实力后,毫不犹豫地选择了B校”。“都说选择大于努力,无论是学校还是专业,所以在学校的选择上我也相当慎重。B校是首批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24所MPA培养高校之一,其专业优势及办学质量不言而喻”。多位学生提到教学质量和师资条件的重要性,“作为‘985工程建设高校,B校MPA师资力量雄厚,教师队伍拥有国家级领军人才”。“被招生宣讲展示的教学科研实力和老师的亲和力所吸引,最终在报名时选定了B校为目标院校”。“经过两个月的学习,我领略到老师们渊博的知识以及精彩的讲授,庆幸自己当初的选择正确无比”。

(3)通过分析文本还发现,学生升学择校受MPA专业培养方向设置的影响较为显著。如有学生谈及“B校公共管理属于A类学科,MPA设置了8个专业方向可供深造学习,选择的余地比较大”。“工作与B校专业设置对口,培养方向适用于机关、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能增强所需学识及管理能力”。

三、提升MPA研究生招生及培养质量的路径探讨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背景下,非全日制MPA研究生教育主要培养解决公共治理实际问题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公共管理专门人才。而研究生生源结构及质量,既是衡量高质量MPA教育的重要因素与指标,也是提高MPA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前提与基础。结合前述研究结论和B校 MPA教育发展实际,就进一步提升非全日制MPA研究生招生及培养质量,提出如下建议。

1.把好招生源头及入学门槛关,优化MPA研究生生源结构

本研究数据表明,非全日制MPA生源年龄、毕业院校、工作单位及专业背景等特征呈现明显的变化趋势,在很大程度上也反映了生源质量差异。近年来生源质量和竞争程度逐年提升,但要突破质量壁垒仍然有较大难度。因此,应从招生开始,根据各培养单位学科优势和特色方向,合理设置入学门槛,科学规划招生数量,多渠道、多途径加大招生宣传宣讲力度,增强优秀人才选拔力度。在招生选拔复试面试环节,应重点关注和吸引工作经验突出的青年骨干、在公共管理关键部门及重要岗位工作、具有复合型专业背景和发展潜力的生源,以优质生源数量突破、领域拓展带动生源结构不断优化。

2.统筹生源深造动机及择校因素,提升MPA项目“含金量”

非全日制MPA研究生由于其工作履历及职业特性,其读研动机主要表现在提升个人综合竞争力、工作适应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等维度,择校因素则主要体现在“成本-收益”考量、办学品牌认同、专业设置对口等方面。为提升MPA项目质量和“含金量”,各培养单位应将提升研究生的政治能力、理论能力、实践能力作为培养其综合竞争力的核心目标;应充分考虑考生关注的“成本-收益”问题,在学费、学制、培养环节、毕业要求等方面,结合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特征及职业经验进行再设计,而不是照搬学术型、全日制研究生的标准;依循办学质量及品牌发展的“社会认同”心理,从强化学校、学科与专业方向建设出发,夯实MPA教育的特色与优势、资源与条件、培养与管理等,广泛吸纳优质生源;充分考量生源特征及个性化培养诉求,合理设置和拓展特色培养方向,将新视域、新理论、新方法融入培养环节,满足不断增长的多样化生源深造需求。如B校自2019以来,根据考生需求和学科师资实际,优化设置了行政管理、公共政策与项目管理、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技术转移政策与管理、公共经济与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文化传播与管理等8个培养方向,逐渐形成了“宽领域、厚基础、重实践、强交叉”的MPA人才培养特色。

3.强化人才培养全过程管理,构建完善MPA质量保障机制

由于非全日制MPA生源结构及质量存在显著差异,各培养单位应基于MPA教育科学化、专业化、规范化要求,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完善全过程培养管理机制。①优化培养方案,加强课程体系建设。着眼日益复杂的公共管理现实场景和人才培养需求,不断优化完善MPA培养方案,突出强化专业核心课、专业方向课、研究方法课及专业实践类课程建设,同时根据前沿热点、治理难点等问题,适时增设前沿精品讲座、研讨类课程。②强化问题意识,加大教学改革力度。突出公共管理学科发展与MPA人才培养的问题意识,加大平台建设、专业理论及实践案例教学改革力度,探索研究型、研讨式、混合类教学创新,拓展智慧技术赋能型教学新模式。如B校利用新建的公共管理系统工程实验室(智慧课堂),开展复杂系统公共治理与政策模拟系列研讨课,以新科教平台支撑和增强了课堂教学的亲历感与交互性。③拓宽培养途径,夯实关键环节质量管理。通过深度社会调查、案例大赛、实践工作坊等方式,拓宽MPA人才培养创新途径;压实导师及导师组责任,严把学位论文质量关,针对生源差异及培养目标因材施教,精准施策开展学业辅导,规范论文开题、中期检查和答辩等环节;兼顾学生和教师双评价作用机制,构建多主体参与质量评价与保障体系,实现MPA人才培养全过程监督管理。

4.推广开展高质量MPA教育认证,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整体提升

我国MPA教育历经20余年发展,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存在不少困境与问题。2021年7月,全国公共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组织召开了“中国高质量MPA教育认证启动会”。开展高质量MPA教育认证试点,有利于各MPA培养单位对标高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发现自身差距进而制定落实改进措施。因此,应以推广开展高质量MPA教育认证为契机,从MPA教育的目的、原则、体系、流程、内容、标准等方面,梳理和把握高质量MPA教育的关键性指标,将评估认证工作作为促进MPA教育的重要举措,达到以评估促深化建设、以认证促高质量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EB/OL]. (2016-09-14)[2022-07-04]. http://www.moe.gov.cn/srcsite/A22/moe_826/ 201609/t20160914_281117.html.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教育部关于印发《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的通知[EB/OL]. (2019-08-14)[2022-09-28]. http://www.moe.gov.cn/srcsite/A15/moe_778/ s3113/201908/t20190819_395052.html.

[3] 中国教育在线. 2020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EB/OL].(2021-06-25) [2022-07-05]. https://www.eol.cn/e_ky/zt/report/ 2020/content03.html.

[4] 刘裕, 黄俊英, 张朝辉, 等. MPA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满意度实证研究——基于四川五所高校的调查[J]. 中国青年研究, 2017(2): 108-113.

[5] 唐德龙, 贺欣. 好的MPA学位论文: 谁在写, 如何写?——基于104篇全国公共管理硕士(MPA)优秀学位论文的内容分析[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21(4): 20-27.

[6] 张润君, 董瑞. 问题导向的公共管理硕士教育探析[J]. 当代教育与文化, 2016, 8(3): 110-113.

[7] 周玉民, 王凤兰, 刘建平. 稳定的生源是研究生招生质量的保障[J]. 教学研究, 1998(1): 56-58.

[8] 李圣, 李勇, 王海燕. 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模型构建与研究——基于PSO-AHP分析方法的应用与实证[J].研究生教育研究, 2016(5): 53-59.

[9] 章晓莉. 构筑研究生生源质量平台是提高培养质量的关键[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 2008(32): 421-422.

[10] 周文輝, 曹镇玺. 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新形势、问题及对策[J]. 中国高教研究, 2018(1): 81-86.

[11] 陈丽, 袁雯静, 卜佳俊. 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三题: 变化、问题与借鉴[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21(2): 47-52.

[12] 李骐, 戴一飞. 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中“隐形失衡”问题探究[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20(2): 32-38.

[13] 李海生, 龚小娟. 来华留学研究生教育中的生源问题及对策分析[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7(8): 32-37.

[14] 孙健. 研究生教育生源结构问题及调整研究[J]. 江苏高教, 2013(2): 73-76.

[15] 李玮, 李国敏, 王蕾. 新时代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评估体系构建[J]. 教育教学论坛, 2020(53): 1-4.

[16] 李汉邦, 赵婷婷, 赵哲. 大众化进程中的研究生生源质量研究[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5(6): 50-53.

[17] 刘莉, 吕金海, 李虎. 高校生源质量评价体系研究[J]. 高教探索, 2007(5): 104-106.

(责任编辑 周玉清)

猜你喜欢
专业硕士培养质量研究生教育
慕课理念下研究生培养过程控制体系构建
多学科协同的项目制专业硕士培养模式研究
化工类全日制专业硕士“三位一体”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提高全英文专业留学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探索
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北华大学林业工程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经验
研究生教育管理中的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MOOC在研究生教育中的应用探究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职业性的缺失与对策研究
新闻传播专业硕士产学对接路径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