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晓莹
[摘要]“融媒体”时代到来,传媒生态环境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新闻传播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社会科学,也面临着全新的考验。在快速更迭的传媒变革背景下,如何结合高校和媒体的优势,探索新闻传播学高端人才的产学对接路径和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对提升传媒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优化媒体队伍的知识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新闻传播 专业硕士 路径 重构
2010年,我国设立了新闻传播专业硕士学位(Master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简称 MJC),次年开始招生。与传统的新闻传播学学术硕士不同,专业硕士更侧重专业实践和应用,目标是为新闻传播行业培养具有较强专业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本文拟从实务界视角,对新闻传播专业硕士培养的产学对接路径的重构提出建议。
立足融合互通,创新课程设置
培养专业型硕士是国内外新闻学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学术型硕士学位与应用型硕士学位进行严格区分,在美国、英国、法国、日本、韩国等国家以及我国香港地区已成为惯例。
如美国的新闻硕士教育,包括“职业型”和“研究型”两种,其中,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被称之为“职业型”教育的典范。作为世界第一所新闻学院,密苏里新闻学院独创了著名的“密苏里方法”(The Missourian Method)——通过动手实践来学习新闻,成功地将课堂教育与新闻实践结合起来。学校拥有真正的日报和商业电视台和电台,教师在其中承担编辑工作;学生在这里获得第一份工作;也在这里犯下职业生涯的第一个错误[1],被誉为世界上最具创意的新闻学院之一。该校新闻传播硕士课程设计中,约三分之一比例为基础理论课程,三分之二则是针对各专业领域的特色训练。学生在完成必修的4门核心理论课之外,可以在33种方向中选择任意方向学习专业技能。不同类型、不同内容的课程在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外,还增进了学生的知识融合[2]。
对比我国现状,西安交通大学2014年对我国24所招收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高校进行的一次调查表明,国内多数学校的专业必修课主要由新闻传播理论、新闻传播实务、媒介管理、网络与新媒体研究、广播电视新闻等常规课程组成,仅中部、东部的部分高校开设了传媒预警、媒介与性别、公共演讲等新兴热点课程;在对这些学校的专业选修课数量进行统计后也发现,有10 所高校仅安排不足10 门选修课供学生选择[3]。
这种学科设置,造成学术型与专业型硕士教育同质化严重,专业型硕士偏离了本应鲜明的专业特色。
笔者认为,导致同质化的原因之一,在于不少高校未能认识并发挥好自身的研究特色,进行跨学科融合。笔者在所就职媒体经过多年观察后发现,媒体大量需求的,往往不是新闻学院科班“流水线”出产的学生,而是熟悉财经、法律、外语、体育、科技、农业等专业领域的人才。虽然,不少高校的主打特色正是上述专业,但在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上却片面地偏重“大而全”,导致媒体需求与高校供给的“两张皮”现象。如果将学科特色与新闻传播专硕培养相结合,不仅可以向媒体有的放矢地输送优秀人才,甚至有可能外延出不少具备独创性和竞争力的新闻传播细分门类。
已有一些高校进行了这方面的尝试。如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将该校的新闻传播学专业硕士培养,与学校经济、法学方面的特长紧密结合,已形成以经济新闻、法制新闻为主要特色的科研和教学格局。如经济新闻报道与策划方向,开设有经济学前沿专题研究、财经媒体与实务前沿等课程;法制新闻报道与策划方向则包括法制新闻报道研究、法学前沿专题研究以及法制媒体与实务前沿等。此外,在公共专业课方面,还开设了大数据新闻研究等前沿课程[4]。
因此,建议在学科设置上,应多发挥高校自身的传统优势,以发散思维创新课程设置,甚至可以打破现有的院系行政管理体制,在教师管理上更加精细化,鼓励教师跨系、跨学院甚至跨校教学,并出台相关政策予以鼓励,将学校的学科优势充分转化为人才培养的个性化优势。
补足实践短板,强化校媒联合
与法律、金融、应用统计、工程管理等学科专业硕士一样,新闻传播学专业硕士亦有非常明显的应用型特征。不过,除工商管理、公共管理等少数不适宜应届本科毕业生就读的专业外,其他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批设置的专业学位,基本上都对应届毕业生敞开大门。
这就造成一个问题,本科生在就读前缺乏的实践经历,必须在攻读学位过程中得以弥补。
如何补齐这个短板?在西安交通大学调研的24 所高校中,有 18 所对研究生实践时间的要求为“不少于 6个月”,一所要求“不少于 10个月”,仅有两所要求为“1年”,另有 3所高校的实践时间要求不足 4个月[5]。这反映我国多数高校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的实践教学所占比重较小,实践教学的要求偏低,未能凸显该学位的培养重点。
这种传统培养方案的实施,使得学生缺少与现实媒体的沟通,导致毕业生无法“招来即用”,直接增加了毕业后的工作难度。
近几年,笔者所在媒体接收了不少来自各高校的新闻传播专业实习生,其中硕士生不在少数。据观察,不少学生理论功底扎实,也有学习热情,但因接触基层过少,从实践中得来的观察与思考能力还较欠缺,相对本科生而言,写作水平也鲜见质的提升。从新闻发现能力来看,很少有能自主发掘社会热点并撰写深度报道。在一些新媒体领域,学生所掌握的业务课程内容与实际情况出现明显断层,学生未毕业已落后。
这充分说明,新闻传播学专硕培养的实践短板亟待修补。否则,传统媒体要转型找不到方向,学界却固步自封;媒体形式层出不穷,但对其学术研究却游离于核心。
此背景下,各高校也进行了一些探索。目前一个普遍作法是吸收来自新闻与传播实践领域的专业人员承担专业课程教学,构建‘双师型师资结构。然而,囿于体制机制等原因,多数高校双导师制无法保质保量地严格执行师资配备,以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互动、互利机制。学校在选择聘请校外导师时,往往会过多考虑行政级别,这些导师本身是优秀的业界精英,但由于承担大量行政工作,也无力抽出大量时间对学生进行实践辅导,学生毕业论文答辩大多还是校内导师唱主角。实践教学由于缺乏督导监督机制,本来学制就较短(一般是两年),实习期往往又与找工作相冲突,导致实习流于形式。
因此,建议从教师、学生两方面着力,补齐实践短板。
在教师方面,“部校共建”是一条成功的路径。2001年,上海在国内率先创立“部校共建”模式,由上海市委宣传部与复旦大学成立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务委员会,完善媒体领导和业务骨干授课讲座制度,加强校外实践基地建设,推动青年教师到媒体挂职锻炼。
在湖北,2014年起由湖北省委宣传部和武汉大学共建新闻学院,与武汉大学在精品课程、骨干队伍、新闻传播智库、实践基地、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合作。很快,在该校青年教师中,掀起一股“到媒体挂职去”的热潮,他们分别到湖北日报、湖北广播电视台等媒体挂职一年,深度参与了新闻策划与采访、业务调研、经营策划等多项工作,审视新闻教育与新闻实践之间的差别,并成功把将媒体实践经验带进了课堂教学。
在学生方面,“校媒联合培养”可称为一个新思路。
以湖北日报为例。2012年起,由湖北日报传媒集团主办,湖北省教育厅、共青团湖北省委协办的湖北日报大学生记者团正式成立,经过4年运作,记者团在册的大学生记者已逾3000人。作为新闻战线后备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和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提升能力的重要平台,湖北日报传媒集团从新闻采写、论文发表、队伍培养等方面,制订了支持大学生记者团发展的配套措施,湖北日报、楚天都市报、荆楚网等媒体对大学生记者全面开放,并指派专人指导大学生记者从事新闻采访写作,实行准职业化管理[6]。
在对集团内媒体的一些大型策划深度参与的过程中,大学生记者团成员获取了丰富的实践经历。如2015年11月至12月,《湖北日报》开辟的“贯彻五中全会精神 看竞进荆楚”系列专题策划中,数十名大学生记者与报社记者一道,分赴襄阳、孝感、监利、鄂州和武汉等地,在省内大型工程建设现场、农村一线及社区深入采访,探寻竞进荆楚飞速发展背后的创新举措与精神内核,在大型活动策划中达到“大练兵”的效果。而在此前,记者团也先后参与了“新春走基层”活动、“三万”等活动报道,从火热的基层汲取精神养料。
2015年12月,在湖北日报大学生记者团新闻实践模式座谈会上,来自中国记协、新闻界、教育界的10余位知名专家学者认为,大学生记者团在组织架构、新闻采编、制度保障等方面有较强创新,创造性地摸索出一套培养新闻后备人才的“湖北模式”,值得向全国大力推广。
尽管大学生记者团成员目前以本科生为主,但为校媒联合培养新闻传播学专业硕士提供了一条培养思路。
需要强调的是,专业硕士的联合培养与“大学生记者”的培养模式应加以区分,需突破大学生记者目前在一些大型策划中的补缺式角色定位和零散式稿件采写,要更加强化其新闻的发现和思考能力,问题的推导能力,写作的高度与厚度,以及在各类媒体平台间的灵活运作,甚至可涉足一部分媒介经营管理职能。遇到合适的时机,他们应能够担当稿件采写的主体;在评选各级新闻奖时,能够成为有竞争力的生力军。
对媒体导师的选择上,应加强校媒合作,在从业经验丰富的一线人员中一对一选择“媒体实践导师”,并参与学生毕业论文的指导。这样,一方面能够更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同时便于及时应对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疏漏与失误。
顺应“迭代”趋势,树立专业自信
“传统媒体式微”渐成学界、业界的主流舆论,这也让不少在校的新闻传播专业硕士对前路感到迷惘,甚至怀疑自己的发展方向。
这种声音的盛行并非没有道理。在传播渠道短缺时代,媒介拥有稀缺资源就相当于拥有了市场霸权。然而,随着“互联网+”大潮的推进,传播媒介正越来越显现出“迭代”特性,传统媒体的霸主地位渐渐不再:以达到5000万用户为标准,广播用了38年,电视用了13年,而互联网只用了4年时间[7]。同样是互联网媒体,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博客被更方便精简的微博取代,微博又遇到微信的冲击,曾经风光无限的新闻门户网站,渐渐被新闻客户端抢了风头,甚至被新新人类归于“传统媒体”一类。
但是,传统媒体式微,绝非媒介人才的式微。从近年来传统媒体精英向新媒体流动的趋势来看,强大的内容生产能力和经营管理能力,无论在传统媒体或是新媒体都是刚性需求。尽管传播的技巧、形态、终端在不断变化,但是优秀媒体人才身上所具有的责任、激情、悟性、技巧等素质不变,所传承的人文精神、信仰也不变。因此,树立专业自信,当是一名优秀新闻传播学专业硕士所必备的心理建设。
专业自信的基础是扎实的技能。笔者认为,今后“全能型”“小众型”人才的用武之地会越来越宽广,应当成为专业硕士的努力方向。
向“全能型人才”发展,能使毕业生更适应媒体融合的现状。在业界,对一个新闻事件,何时发简短消息,何时抛出深度分析,哪些适合视频影像,哪些适合发微博微信,哪些适合与读者互动,都是对全能记者综合素质的一个考验。一则主体内容相同的报道,发在报纸、电视、电台、官方微博、微信,往往需要不同的标题和呈现方式。只有善于学习,掌握熟悉不同媒体的特性,才能对这些问题作出准确的判断,选择最适合新闻事件的传播形式。除这些基本要求外,对专业硕士等高端人才而言,更需要在思维和技能的强化训练中,灵活掌握新闻与活动策划、舆情应对和引导等“段位”相对较高的实践能力,并能在复杂情势下果断而正确地决策。
要达到这一目标,需要学界与业界紧密合作,更加重视案例库的建设与更新。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在2005年率先启动了案例库建设,如蔡雯教授在“新闻编辑”课程中的“报纸定位与设计”环节中,设计出一个“为中关村地区创办一份社区报纸进行定位决策与方案设计”的案例教学主题,引导学生们利用各种渠道获取中关村地区的资料,共同讨论这张社区报纸的读者定位与功能定位,为这张报纸的设计方案提供意见[8]。从反馈情况看,学生对这样的案例教学非常欢迎,从准备资料、参与课堂讨论、设计调查问卷,到主动研究中关村地区发行量较大的几家报纸,并访问其编辑和读者,取得了预期的案例教学效果。
在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今年也建立了媒介伦理案例库,将信息传授的步骤置于课堂之前,由教师提供案例素材,提出思考题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向。
向“小众型”“缝隙型”人才发展,可谓专业硕士的另一个发展方向。
2013年,美国一家仅创建5年的小型网络媒体“气候内幕新闻”(InsideClimate News),因对“密歇根卡拉马祖河输油管道泄露”的报道,夺得普利策奖的全国报道奖。当时,该新闻网站总共只有7名编辑和记者,甚至连自己的新闻办公室也没有,只通过一个虚拟的新闻室来互相联系。之所以它能和其他那些鼎鼎大名的新闻“大鳄”展开竞争,主要是因为它能够提供能源和气候变迁方面的深度调查报道。
这家网站的创办者大卫·塞森观察到,2009年之后美国大批报纸倒闭,大量记者被裁撤,媒体对环境新闻的报道在逐渐减少。所以,他创办“气候内幕新闻”就是想为新闻报道填补这个“缝隙”[9],让公众更加了解环境问题。
从国内近年来异军突起的一批自媒体“黑马”来看,正因为他们找到了自己最擅长的领域,才会有内容创业的勃兴,从而引发媒体盈利模式变革的新时代。正如改行创办自媒体微信公众号“六神磊磊读金庸”的原新华社记者王晓磊所说,“找到自己的火山,你才会有无限的熔岩。”
注释:
[1]蔡雯、周欣枫:《新闻教育的密苏里方法》,《现代传播》2006年第2期
[2]高晓瑜、孙华:《媒介融合背景下中美新闻传播专业硕士教育模式比较》,中国高教研究2015年第8期
[3][5]李明德、刘婵君:《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现状、反思与变革》,《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4年第7期
[4]引自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专业介绍”页面:http://xwcb.zuel.edu.cn/112/list.htm
[6]高方、李樵、杨成:《湖北日报大学生记者团新闻后备人才培养的实践模式创新》,《传媒》2016年1月(下)
[7]喻国明、刘旸:《“互联网+”模式下媒介的融合迭代与效能转换》,《新闻大学》 2015年第4期
[8]蔡雯:《论新闻传播的案例教学——兼谈案例库建设对新闻传播教育发展的意义》,《国际新闻界》2008年第2期
[9]张建中、杨青:《新闻生产的长尾模式:以普利策新闻奖“气候内幕新闻”网站为例》,《传媒》2015年7月(下) <\\Y8\本地磁盘 (F)\2011-新闻前哨\2016-2\BBBB-.TIF>
(湖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