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文化全球化浪潮的席卷下,世界各国积极开展文学翻译的交流活动。林语堂的《京华烟云》是一部最具代表性的英文作品,书中饱含中國传统文化。本文基于汉斯·J·弗米尔的功能目的论对郁飞的汉译本《瞬息京华》和张振玉的汉译本《京华烟云》进行赏析,进一步探讨郁译本和张译本的特点以及该理论对翻译策略的影响,将这部蕴涵中国传统文化的作品传播出去,深刻体会原作和译作的神韵特色。
【关键词】功能目的论;《京华烟云》;《瞬息京华》;林语堂;英汉翻译对比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261(2023)28-0070-03
【DOI】10.20133/j.cnki.CN42-1932/G1.2023.28.021
一、引言
在文化全球化的进程中,世界各国都积极开展了文化翻译,文学作品的翻译在文化交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林语堂,生于1895年,最初在上海的圣约翰大学(St Johns University)进行学习,接受着良好的西式教育。因鲜明的教育背景,他本人也成为精通双语写作的作家,用外语创造了许多经典作品,如《吾国与吾民》《生活的艺术》《浮生六记》等,并且在1944年到1975年之间就多次提名诺贝尔文学奖,足以说明他的影响力。在他的作品中,中国传统文化是其写作的核心内容。他以极其惊人的地道英语向世界介绍着中国和中国历史文化。
林语堂的《京华烟云》是一部闻名遐迩的英文小说,书中饱含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习俗,赢得了不少西方读者的好评,非中文读者通过此书得以了解中国,认识到了不同于西方对中国刻板印象的其他内容。他之所以创造这样一部小说,与当时的时代背景密不可分。林语堂先生到过很多欧美国家,发现那里的人几乎不了解真正的中国历史、文化和社会传统习俗。因此,林先生试图将《红楼梦》译成英文,供西方人阅读,以宣传中国传统文化,改变他人刻板印象。然而,由于一些原因,他没能完成这一想法。在赛珍珠的建议下,他决定按照《红楼梦》的小说格式再写一部长篇小说,于是《京华烟云》在他的笔下诞生。这部小说时间跨度从1899年的义和团运动开始,到1937年抗日战争时期的“七七事变”结束。故事围绕姚木兰的人生经历展开,描写了姚家、曾家、牛家三大家族的沧桑巨变,许多故事情节向西方人展现了中国现代社会各种生动画面。简而言之,在这部小说中可以看见丰富的中国文化细节。
二、译者译本简介
《京华烟云》的译者——张振玉,1916年出生,是位杰出的翻译家,中国台湾大学的教授。他翻译了许多文学作品,《京华烟云》是最具代表性的一部。在张先生毕业后不久,日本开始侵略中国。随后,张先生在抗日战争时期到重庆从事教育工作。于1950年,来到中国台湾,两年后在台湾大学担任教授。张先生于1977年完成《京华烟云》翻译,在林语堂去世的第二年后作品问世,并在中国引起广泛关注,而因张振玉的译文语言优美、流畅、又生动,表现出美学和文化价值,得到了“翻译界的高度评价”。
《瞬息京华》的译者——郁飞,是郁达夫的儿子。郁先生翻译该书其因有二:首先,他在抗日战争后期的新加坡和重庆,以及战后的上海,都读过郑拓和应元杰的译本,但在此后的四十年里,他却再也没看到郑应译本。另外,在1939-1941年间林语堂委托郁达夫汉译《瞬息京华》(郁飞,1991:778)。两年过后,由于郁达夫花完了林语堂寄来的翻译报酬,却没有完成翻译委托,郁飞决心要“偿还”父亲债务。从20上世纪80年代郁飞开始筹备翻译工作,1986年开始翻译。郁飞在译本的译者后记中写道:“译者只有忠实转述的义务而没有变更原意的权利……因此忠实表达原意便是应遵循的原则。”(郁飞,1991:781)
三、功能目的论理论
在20世纪70年代,目的论的产生、发展和壮大在德国并非偶然,这一现象早有苗头。因德国译学界受结构主义语言学影响,极大地束缚着翻译学科的发展。而且,理论与实践脱节的情况愈演愈烈,越来越多的译者因此感到不满,就在这种背景下,功能目的论应运而生。
汉斯·J弗米尔(Hans J.Vermeer),是德国著名学者、翻译理论家,并且是德国海德尔博格大学翻译学院教授。弗米尔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从事语言和翻译研究,发表了许多著述阐述自己的翻译思想(谭载喜,2004:255)。行动都具有目的性,翻译也不例外。功能派翻译思想的构思由赖斯在1971年首次正式提出。之后,弗米尔——德国功能派发展的关键代表人物,在他的老师赖斯翻译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功能派理论的核心思想——翻译目的论,因此有时功能学派也被称为目的学派。他与自己的老师赖斯合著《普通翻译理论原理》,在该书中阐述了目的论的基本框架。他指出,翻译的基本规则有三:目的规则、连贯规则和忠实规则(Vermeer,1989:15)。目的规则居于首位,连贯规则和忠实规则从属目的规则,而忠实规则又从属于连贯规则。其中,这些规则中位居首要地位的是目的规则,其他两个规则地位次于目的规则。
四、基于目的论赏析译本
(一)基于目的规则
弗米尔的功能主义目的论强调,目的规则居于首位,郁译和张译身处不同时代背景,郁飞身负“父债子尝”,而张振玉欣赏该书向世界读者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阅读价值。该小说共分三部分,郁飞和张振玉不仅对书名翻译有不同见解,关于章节标题翻译也采用了不同的说法。以下是原文书名、卷名以及郁译和张译的译名(见表1)。
虽然两位译者译名都中式化,在内容上与原英文标题没有太大的出入,但是就形式和语言来说,张译比郁译更好。张振玉先生将书中三个标题以四字格的形式呈现,十分整齐,具有视觉美感和内容美感,而且意思也更加准确(王宏印,2012:66)。因郁飞本人受忠实原文的目的影响,有时太过拘于文字表层,不敢改动原意,怕违背作者本意,在卷名、章节名层面有些直译;而张振玉本着传播该书、传播中国文化的念头,以再现原作风采,使用富有中国传统的译文,因而在此方面译文各有千秋。
例1:
原文:Mulan (magnolia) was the name of a Chinese Joan of Arc, celebrated in a well——known poem, who took her fathers place as a general in an army campaign for twelve years without being recognized and then returned to put on rouge and powder and to dress as a woman again.[1]
郁译:木兰是中国古代女英雄的名字。一首著名的歌谣颂扬她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十二载未被识破,衣锦荣归,重施脂粉,再着女装的事迹。[4]
张译:“木兰”是替父从军、女扮男装、保家卫国的奇女子花木兰的名字。[3]
例1是在讲述小说主角姚木兰名字的来源,体现中国人取名时参考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习惯,可以发现郁飞和张振玉在处理这段文字时采用了不同的翻译方法。从翻译目的出发,郁译依旧本着忠实原文的目的,采用直译的翻译方法,不做删减、毫无保留地翻译原文;而张译为的是宣传该优秀作品,读者为中国人,十分熟知木兰从军的故事,并不需要像林语堂为了满足西方读者对中国文化的好奇(王亮,2014:113),详细介绍该民间故事,所以张振玉简化介绍,在处理翻译时,删减了原文的一些内容。
(二)基于连贯规则
《京华烟云》中涉及大量中国文化,如俚语、历史等内容,遵循连贯规则,汉译该小说准确再现中国传统文化,目的与读者容易理解接受,应该是译者翻译该小说的翻译倾向和翻译选择。
例2:
原文:“The question,” said Afei, “is whether you want to begin with luxury and end up in simplicity, or begin with simplicity and end up in luxury.”[1]
郁译:阿非说:“问题就在于你们想由奢入俭呢还是由俭入奢。”
张译:阿非說:“这问题就在于你是要始于豪华而止于淳朴,或是要始于淳朴而止于豪华了。”[3]
例2中,针对“luxury”和“simplicity”,虽然两位译者使用不同的方式翻译,意思和格式与原文一致,但郁译和原文一样,都使用了单字词,而张译加入了自己的阐释。功能目的论中的“连贯规则”是指,译入语读者能够接受理解译文,译文在使用的交际环境——即译入语环境中富有意义。上文在介绍时,提到该小说富含中国传统文化,在翻译时译者也应该使用更接近中国人的表达习惯,郁译的“由奢入俭”和“由俭入奢”简洁明了,更适用于中文,符合语内连贯。
例3:
原文:His wife, probably the greatest woman who ever lived in China, was by his side. [1]
郁译:中国最伟大的女性孙夫人随侍在侧。[4]
张译:夫人宋庆龄侍奉在侧,宋女士也许可称得上中国妇女中最优秀的人才。[3]
同一历史人物,处于不同语言背景,表述也不尽相同。如例3中,考虑到目标读者对中国社会历史并不了解,林语堂在原文中并没有花大量的笔墨介绍宋庆龄该人物的基本情况,而是“将其隐藏在文本之外”,他使用的“his”在这里则起到“对英语读者补充认知经验的作用(张艳等,2021:101)”。但是,在汉译该小说时,目标读者母语为汉语,对该人物具有一定的知识背景,虽然原文并未直接说明这是宋庆龄,但是译者在翻译时应该补充人物信息,满足语内与读者的交际作用。郁译在此地方过于直译,忽视语内连贯,而张译适时补充人物信息,更迎合读者的思考。
(三)基于忠实规则
在满足目的规则、连贯规则后,译者也需要考虑译文遵循忠实规则,不拘泥于字对字翻译,准确表达原文意思,尤其是对书中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翻译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例4:
原文:“Many thanks to you and Buddha will bless you!” cried the child.[1]
郁译:“多谢你,菩萨保佑你!”这孩子喊道。[4]
张译:孩子喊叫道:“多谢,多谢,上帝保佑您这大善人!”[3]
在《京华烟云》这部小说中,人物表示情感时,不免会涉及一些习语中的宗教色彩。中西宗教文化大有不同,这部小说中因含有大量的中国传统文化,以道教为主、佛教等其他宗教相辅,与英语母语读者所信奉的基督教区别明显。在这段对话中,“Buddha”被郁飞译为了“菩萨”,张振玉则运用异化的翻译策略,将“Buddha”译为“上帝”。考虑读者语言和文化背景,在处理类似例子中的宗教用词翻译时,译者应该从中国的宗教文化角度出发,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特色,而郁译“菩萨”符合中国读者对文化的认知,并忠实地传达了原文内容。张译的“上帝”具有异国风情的特色,但是《京华烟云》是汉译小说,为满足读者对书中中国传统文化的期待,在这里张振玉使用异化手法并不合适,也没有做到忠实原文。
例5:
原文:You know he stammers like my father when he is excited and his large lips move up and down like a fish…[1]
郁译:你知道他同爸爸一样口吃,激动时厚嘴唇上下摆动,像鱼嘴……[4]
张译:你知道他一激动起来,结结巴巴地说话时,那个样子完全像我父亲,大嘴唇一上一下地动,就像一条鱼……[3]
这句话生动地描述了怀瑾嘴唇的模样,而对于“like a fish”的翻译,郁译为“像鱼嘴”,张译为“就像一条鱼”,这句话作者所表现在描写人物的嘴巴特征,原文的真正含义是:他的大嘴唇因说话而移动时,就像鱼嘴一样鼓起来一张一合。以“鱼”翻译,不够具体,指代模糊,郁译版本在此处略胜一筹。
五、结语
林语堂的《京华烟云》是最具代表性的中国文化小说之一,张振玉和郁飞两位著名译者努力决心将这部不朽作品译成中文。本文依据功能主义目的论理论指导,笔者发现郁译和张译在一些字词句處理方面也有些许区别。在对比郁飞的译本《瞬息京华》和张振玉的译本《京华烟云》中,本文希望译者注意由于英汉语言文化差异,在翻译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作品时要明确翻译目的,目的指导翻译行为和翻译选择,力争不受原文形式影响,准确翻译文章内容,实现最大化的连贯忠实,在文化全球化的浪潮中展现中国文学作品的魅力,更好地宣传中国传统文化,做好文化外译。
参考文献:
[1]Lin Yutang.Moment in Peking[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
[2]Vermeer Hans J. Skopos and Commission in Translational Action[M].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1989.
[3]林语堂.京华烟云[M].张振玉,译.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6.
[4]林语堂.瞬息京华[M].郁飞,译.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 1991.
[5]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增订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6]王宏印,江慧敏.京华旧事,译坛烟云:Moment in Peking的异语创作与无根回译[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2(02):65-69.
[7]王亮.从“期待视界”差异看Moment in Peking中译本中的增词与减词[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4,30(12):112-113.
[8]谢天振.当代国外翻译理论导读[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
[9]张艳,郭印.认知识解视角下的异语创作无本回译研究——以Moment in Peking为例[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21,29(02): 97-102.
作者简介:
郑丙洁(2000.9-),女,汉族,河北邯郸人,河北工业大学英语笔译专业,2022级在读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