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教学中道德情感培育浅析

2024-01-14 07:17张军官
关键词:道德行为任课教师法治

张军官

一、道德情感培养的重要性

道德情感可使小学生树立良好的思想品德,确保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更具实效性。首先,道德情感使学生在理论知识学习中更加积极,能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使其逐渐养成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使小学生不断追求新的知识,实现思想和心灵的升华。其次,道德情感能够提升小学生的自律性,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纪律性。教师通过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引导小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行,并督促他们在日常生活及学习中,加以践行,实现自我行为的调节,加强道德自律。再次,道德情感对学生良好道德行为起促进作用。小学生的道德行为取决于其内在道德情感。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注重道德情感培养,可推动小学生良好道德行为的形成。最后,道德情感能够使小学生实现人格完善。在道德情感的作用下,小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从而端正他们的思想及生活、学习态度,对其未来发展大有裨益。

二、道德与法治教学中道德情感培养方法

(一)创设生动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

小学生处于人生的初级阶段,心理成熟度不足,对外部事物充满了探究和好奇。任课教师要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道德与法治课的学习要求,营造良好的课堂情境氛围,对小学生内心深处的情绪进行激活、带动和渲染,在课堂教学中实现道德情感培养。例如,教师可运用网络计算机和多媒体技术,以视频、音频、图片等形式,对书本理论知识进行具化,使其更加生动、形象,以还原生活中的各种情境,使学生达到心灵的共鸣。改变以往灌输式的单一教学方法和模式,采用小品、角色扮演、辩论赛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实现情境再现,使理论知识更加形象、具体,使学生达到心灵上的共鸣,便于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实现道德情感培养。

(二)向学生传递道德情感正能量

相较于其他课程教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要达到良好的道德情感培养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也与任课教师的知识背景和个人素养有很大关系。任课教师要改变自己的工作状态,时刻保持积极良好的心态,善于激发、释放、运用情感,以触动小学生的内心,在实际教学活动中,以自身的情感去熏陶学生,感染学生,实现道德情感培养目标。与此同时,教师与学生也要加强沟通和交流,走进学生中间,聆听小学生的内心想法,加强小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认知,对道德情感加以践行。

(三)通过课堂活动,培养道德情感

道德情感的培养是在课堂教学中逐步渗透的,并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教授。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小学生的身心特性决定了他们活泼、好动,喜欢尝试新事物。教师要依据这一情况,增加课堂教学的灵活度,依据课本内容,组织各类实践活动。通过实践,将书本理论知识内化为具体的道德行为,从而实现道德情感升华,充分发挥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效用,使其更加生动、具体,引导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四)采用课外实践活动,实现道德情感内化

道德与法治既有思想品德教育,又有社会基础知识,综合性强,社会性与实践性兼备。教师要实现课堂教学的延伸,借助各类课外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避免将小学生局限于单一的課堂中,带领小学生借助外部资源,参与社会服务、社会调查等活动,在生活实践中,实现道德情感渗透,从而对小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实践决定情感,二者互为联系,而情感正是由实践转变而来的,它也是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基础。实践活动与情感内化呈现正相关,任课教师要采用多种方式,使学生具备稳定的道德情感。

(五)利用各学科情感教育资源,渗透道德情感教育

道德与法治课程为德育情感培养提供了平台,但是,仅依靠这门课程的单一教学,很难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任课教师可将其他学科内容和资源等融合到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更好地培养小学生的道德情感。例如,道德与法治和语文学科同属于人文类学科,教师可择取语文课本中的爱国故事、创新精神等,用以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使教学素材更加丰富,为小学生提供良好的情感道德培养基础,强化道德情感,营造良好的道德情感培养氛围,真正实现情感教育的渗透。

综上所述,道德与法治课程性质决定了其教育性和情感性兼备。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任课教师要依据小学生的具体情况及实际学习要求,改变陈旧的教学方法,认识到道德情感培养的重要性,依据书本内容,采用新型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使他们的道德情感不断丰富,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为其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实现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目标。

猜你喜欢
道德行为任课教师法治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班主任与任课教师合作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论高职班主任与任课教师的协作与沟通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要善于树立任课教师的威信
任课教师在班级管理中发挥的作用
远和近
论《三字经》与儿童道德行为的培养
论黑格尔的道德行为归责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