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燕春 赵初阳
编者按:
根据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开展新时代本科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思想大讨论活动的预通知》要求,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近期在全校范围内组织开展本科教育教学思想大讨论活动,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理念、提高认识、凝聚共识,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提升学校本科人才培养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
本次活动立足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定位、新部署、新要求、新任务,认真落实教育部“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的工作部署,紧紧围绕新时代本科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主题,从办学定位、办学特色、人才培养等维度,组织全校广大教职员工广开言路,探讨破解当前本科教育工作难点问题的方法和路径。自本期始,本刊刊发部分相关论文。
* 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重点课题“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與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研究——以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为例”(2022XJJG09),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重点课题“产教融合视域下儿童康复人才培养与体制创新研究”(2023XJJG01),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重点项目“探索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实践路径——以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为例”(202312048019Z)。
** 何燕春,硕士,高级实验师;研究方向:实践教学和创新创业教育。E-mail:373978320@qq.com。
[摘 要] 卓越特殊教育教师是特殊教育创新创业的重要力量。卓越教师培养要紧扣创新型和复合型这一质量核心。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特殊教育(卓越班)专业的培养,结合学校自身的优势和办学特色,深度融合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构建了符合卓越特殊教育教师培养要求的融合课程体系。推进卓越特殊教育教师培养,要重视推进跨学科的课程交叉融合、案例教学的深度融合,以及强化实践教学等措施。
[关键词] 卓越特殊教育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合;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42
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自2015年起,教育部提出了“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计划,鼓励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1]。各地也相继推出了一系列支持政策,例如设立创新创业教育基地、鼓励企业参与创新创业教育等。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高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意见》明确提出,要结合人才培养定位和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要求,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2-3](下称“专创融合”),要充分挖掘各类专业课程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知识学习过程中。专创融合不能仅停留在专业组织建制与创新创业教育外在形式上的融合,重点是专业知识建制与创新创业教育内在本质上的融合[4]。
为响应新时期我国特殊教育事业发展需要,重点探索多学科融合教育、教育康复一体化、特殊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教育的培养机制,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打破固化思维和传统教学模式,重构特殊教育(卓越班)课程教学体系,创新课堂教学模式[5-6]。
一、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的必要性
创新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础和核心[7],创业是创新的延续和有效载体[8]。应用型本科高校主要立足学生的综合素质(如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新思维等),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即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在专业领域中能够独立工作,适应社会和企业的需求。这一培养目标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思想不谋而合。卓越特殊教育教师在特殊教育领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是为有特殊学习需求的学生提供支持和指导的关键人物,他们不仅拥有卓越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也能够设计适合学生个体需求的教育计划。创新创业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能帮助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因此,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是培养卓越特殊教育教师的重要途径。
(一)充分满足多元化学习需求
专创融合旨在根据学生的多元化学习需求,提供个性化学习、多元化资源、互动交流、自主学习和实践训练等多种学习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培养综合能力,从而满足学生的多元化学习需求。特殊教育会面临各种障碍类型的学生,包括智力障碍、听力障碍、视力障碍、言语障碍、心理障碍等。为此,在培养卓越特殊教育教师过程中,应根据学生所学专业方向和从事的职业意向选择适合的学习方式、学习资源、实践训练内容。
(二)有效促进跨学科整合能力
深度专创融合要求学生在不同学科之间进行交叉学习,全力培养学生跨学科的知识体系,使其能够更好更全面地理解学科知识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卓越特殊教育教师的培养应紧扣本学科内容,将心理学、教育学、医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体系进行深度整合,并灵活运用于特殊儿童教学和个案训练中,结合特殊教育专业知识和不同障碍康复训练的知识与方法,有效开展融合教育教学活动和综合性教育教学活动。
(三)全面提升个别化设计能力
深度专创融合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其核心目标是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其能够拥有较强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卓越特殊教育教师在了解每个学生独特性格、兴趣、优势和需求后,根据每个学生的情况个别化设计教案,跟踪教学效果,调整教学策略,为每个学生量身定制最适合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活动方案,促进个体化教育的实施。
(四)全面培养教育创新能力
深度专创融合的教育模式能使学生将多个学科知识进行整合,从而形成新的理解和思考方式。这样的综合性学习能够培养学生跨学科思维,拓宽他们的知识视野,培养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卓越特殊教育教师应具备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技术工具和教育资源的能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学习环境和学生需求,能够将各种创新元素融入教学实践,提供更富有启发性和有效性的教育体验。
(五)积极增强社会融合能力
专创融合的教育模式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交流。学生在学习和项目实践过程中,需要积极与教师、同学进行交流和合作。通过深度的交流和合作,充分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沟通能力、人际交往技巧等必需的社交技巧,增强学生的社会融合能力。特殊教育的目标之一是实现学生的社会融合和自主生活能力的培养,卓越特殊教育教师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培养社交技能、情感管理能力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
二、卓越特殊教育教师创新人才培养特点:基于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的实践
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积极探索构建“三融合”人才培养模式[9],即康教融合、专创融合和学科融合。助力人才培养取得实效。在此背景下,通过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逐步形成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的卓越特殊教育教師创新人才培养模式[10],努力培养一批才华横溢的特殊教育创新人才。近年来,卓越特殊教育教师人才培养取得了一些成效,相关课程获评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课程,相关成果获得了省级教学成果奖,相关创新创业项目获得了省级奖励。
(一)强化课程平台体系与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
从顶层设计入手,修订特殊教育(卓越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围绕提升学生跨学科综合能力、个别化设计能力和康复训练能力,突出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目标,构建创新创业三大课程体系平台:“低年级创新创业通识课程平台”“中、高年级专创融合课程平台”“高年级创新创业实践课程平台”。这三个平台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重构课程平台体系,突出课程创新育人[11]。一是明确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毕业要求,即规定需要修满创新创业学分,开设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核心就业能力提升、创新创业教育等通识必修创新创业课程,以各类创新创业竞赛项目为载体,夯实竞赛和项目所需要的理论知识[12];开展实践项目的过程中,不断地用理论知识作指导,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互通。二是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元素,如在教授特殊教育医学、特殊儿童与心理教育、中国古代文学、特殊教育英语等不同学科课程时,打破学科间的壁垒,有效地将各学科知识进行融合;在讲授智障方向、听障方向和视障方向课程时,结合基层特殊教育学校和康复机构的真实案例进行教学,将讲授的课程内容场景化,进而将场景化的课程内容项目化,激发学生进行探索研究。三是在讲授专业课时,向学生介绍特殊教育的前沿知识和各类障碍儿童的最新教学方法及康复技术,在帮助学生了解本专业与创新创业的关系的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兴趣和动力,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二)凸显第二课堂平台实践创新的育人地位
第二课堂是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渠道。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围绕构建“专创融合”人才培养体系,探索构建“三层次三平台”的第二课堂模式,培养适应新时代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卓越特殊教育人才。
创新素养平台是第二课堂平台的第一个层次。此平台主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素养。围绕人才培养方案打造系列专业社会实践、特殊教育系列节、专业社团第二课堂创新活动,成为学生接触创新创业实践的第一阵地。专业社会实践组织学生深入基层特殊教育学校、地方残联、康复机构,使学生了解行业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为学生在专业学习中明确目标和学习方向;开展系列特殊教育节,营造浓厚“博爱塑魂”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意识,也为学生之间相互交流提供了平台;支持学生创办专业社团,使得学生将专业兴趣爱好和双创实践活动紧密结合。创新素养培养平台主要是通过丰富的第二课堂双创活动,提高大学生参与双创活动的比例,成为学生双创实践的起点,为学生后期双创实践活动的开展埋下“种子”。
实践孵化平台是第二课堂平台的第二个层次。此平台主要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通过面向学生征集优秀项目和企业提供项目指南遴选学生这两条途径培育一些优质项目,发挥企业资源丰富的优势,为入选的项目提供场地、设备、资金和技术指导的支持,促进项目的发展和落地,帮助优质项目成果转化,如申请专利、发表论文等。择优遴选最优项目参加高层次、高规格的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竞赛,让学生在项目建设和打竞赛的过程中,全面提高创新能力、研究能力、统筹规划能力和创业能力等综合素质能力,促使学生双创实践活动这颗“种子”生根发芽。
持续发展平台是第二课堂平台的第三个层次。此平台主要是跟进孵化平台中落地的潜力项目,对此类项目进一步加强资源投入,促进项目的持续发展。通过加强与行业、企业的深度合作,借助行业企业丰富的外部资源,为潜力项目提供项目工作室、专家指导、项目评估、资金支持、风投对接、政策讲解等方面的长效支持,助力学生开展双创实践,畅通学生创新成果转化通道,向社会输送学生成果,将学生的成果可视化,助力学生双创实践活动这颗“树苗”茁壮成长。
(三)突出“一体两翼”科研平台的引领作用
整合全校教师各类科研基金和项目资源,激励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研究,鼓励教师将科研项目和指导学生论文、大创项目相结合。依托省级特殊教育教师实践教育中心和特殊儿童康复实践教育中心、国家级“特殊儿童教育与康复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特殊儿童障碍与干预技术”省级重点实验室,助推创新人才培养[13]。定期邀请国内外知名特殊教育专家学者、杰出校友做学术报告和创业经验分享,每学期组织举办学生科技成果报告会,汇报阶段性的成果和遇到的瓶颈,为学生点评和指导,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在不断地遇到问题和解决问题中得到提高。
(四)发挥典型先进的引领内驱力
完善创新创业激励机制[14],如设立各类创新创业资助计划,对优质的创新创业项目和取得的成果予以奖励;完善创新创业奖励学分管理办法,评选和树立创新创业先进典型,宣传学生典型先进事迹;加强对各类创新创业竞赛的宣传推广,提高学生对创新创业竞赛的认知度和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拓展学生的职业发展机会;组织经验交流分享会。如精英团队交流、获奖团队交流、创业团队交流,充分发挥典型引领示范作用,激发学生内驱力。
三、推进特殊教育卓越创新人才培养的实施路径
为响应新时期我国特殊教育事业发展需要,培养一批富有爱心、素质优良,具有特殊教育知识技能、学科教育教学融合能力、不同障碍学生康复训练能力的卓越特殊教育教师,强化特殊教育(卓越班)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12],应重视以下实施路径。
(一)实现跨学科课程交叉融合
要实现卓越特殊教育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其中很重要的一环是实现跨学科课程交叉融合。教师应打破学科界限,课堂教学注重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重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讲授心理学知识可以将教育学(特殊教育)融入其中,讲授医学知识可以将心理学和教育学(特殊教育)贯穿于教学中,通过不同学科知识的贯通,最大程度提高学生对本学科知识的理解,拓展学生的视野与格局,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提升学生发现与解决真问题的能力。
(二)重视特殊教育案例教学的深度融合
在专业核心课程教学中,充分融入各类特殊教育的案例教学。首先,要注重教学问题化导向,将每一部分课程的内容转化成问题;其次,将问题项目化,即研究的问题转化成项目;最后,将项目情景化,也就是通过案例教学使项目的研究更具有情境性。如在讲授特殊儿童诊断评估课程时,可以将智力评估讲授的内容转化成一个待解决的问题,然后将这个问题凝练成一个待研究的大创项目,课堂上让学生组队探讨研究。同时教师可通过真实的智力障碍儿童评估的案例进行教学,并将其中的理论知识融入案例讲授中。这样的教学实践将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特殊儿童诊断评估这门课程知识,同时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创新能力。
(三)采取角色分组的团队教学模式
在专业课程教授中,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挖掘学生的创新能力,将传统的教师演“主角”、学生演“配角”,翻转为学生演“主角”。其中,教学方法之一就是分组团队教学。如将一个班级的学生分成4组,每个小组扮演不同的“角色”。如分别扮演答辩组、质辩组、点评组、评分组,提前对每个团队设计好评价标准,采用累积积分的方式评价创新能力、项目管理能力等,真正实现在专业教育中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四)采取问题驱动的教学模式
问题驱动的教学模式是一种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强调培养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主动探究与合作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性思维。斯坦福大学提出了“人工智能”的概念,然后通过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探索这一领域。例如,学生可以研究如何让计算机模拟人类思维、如何解决机器学习中的一些问题等。在特殊教育专业课程教授时,同样可以将专业课程相关内容或待解决的问题抛向学生,然后鼓励和引导学生尝试新的教育方法、训练方法、技术工具等来解决特殊教育领域的瓶颈问题。
(五)强化实践教学与社会参与
为学生搭建良好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增加专业课程实验学时。制订实验大纲时,实验教学目标要体现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设计实验项目时,要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项目,即增加高阶性实验项目,降低低阶性实验项目的比例,减少演示性实验项目。如增加与行业企业合作的实践课程、增加实习实践课程的开设、增加社会实践项目。丰富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也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为学生未来职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六)强化导师指导与行业参与
加强与行业企业间的产学研合作,共同建立导师专家库。在新时代背景下,根据行业企业对专业新内容、新要求、新技能等要求,共同制订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共同设置专业课程,尤其是实践课程,共同制订课程大纲,共同为学生讲授相关专业课程。如在学生的各类创新创业项目竞赛中,专家库导师与学校教师共同指导学生;加强学生项目与企业的合作,搭建孵化器,为创新创业项目真正落地提供更大的机会。
四、结束语
特殊教育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度融合,是推动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必经之路[15],也是培养能够从事多元特殊教育教学工作和康复训练工作人才的有效途径[16]。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将适应我国特殊教育发展需求,积极推进卓越特殊教育教师培养改革,利用学校自身的优势和办学特色,做好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地深度融合,为基层特殊学校和各类培训机构培养出更多专业化、创新型和复合型的卓越特殊教育教师。
[参考文献]
[1]朱密.公安院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及对策[J].辽宁警察学院学报,2022(1):114-117.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EB/OL].(2010-05-13)[2023-07-08].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5672/201005/t20100513_120174.html.
[3]张锦文,陈丽敏,陈雅婷.创新创业教育与高校专业教育的融合发展机制研究[C]//十三五规划科研管理办公室.十三五规划科研成果汇编(第五卷).北京:2018:569-572.
[4]刘丽华,孙翠香,关志伟.专创融合视域下高职院校创客教育实践路径[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2(35):80-87.
[5]申仁洪.走向协同共育的卓越特殊教育教师培养[J].现代特殊教育(基础教育研究),2022(3):4-6.
[6]何燕春.特殊教育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与探索——以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为例[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2(16):123-126.
[7]鲁宇紅.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几点思考[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72-75.
[8]刘志军,毕齐林,徐虎.应用型本科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研究——以某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卓越班为例[J].装备制造技术,2019(1):190-194.
[9]滕笑丽,蒋钰鑫,赵得爱,等.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背景下地质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路径探[J].创新与创业教育,2023(14):151-156.
[10]刘玉威,毛江一.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发展分析[J].北京教育(高教),2017(2):64-67.
[11]刘志华,张艳玲,扈婧.基于“双创型”人才培养推进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建设[J].考试周刊,2016(10):139-140.
[12]刘晓宙,李灏天.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助推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以大创训练计划项目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22(21):121-124.
[13]吴春梅,刘开绪,孙宇丹,等.科研平台助力教学推进创新人才培养[J].科技风,2019(5):43-44.
[14]罗星海.新时代高职创新创业教育十大发展趋势[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4):29-34.
[15]李芸.基于“专创融合”视角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路径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2(1):124-126.
[16]张雷.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实践思考[J].教育观察(上旬),2014(2):30-32.
Exploration of the Path for CultivatingExceptional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s:Based on the Vision of Deep Integration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and Professional Education
HE YanChun ZHAO Chuyang
( Office of Academic Affairs,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of Special Education Nanjing 210038 )
Abstract: Exceptional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s are an important force for special education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xceptional teacher training should focus on the quality core of innovation and compound. The training of special education (Excellent class) in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of Special Education combines the advantag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university, deeply integrate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with professional education, and builds an integrated curriculum system that conforms to the training of exceptional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s. To promote the cultivation of exceptional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s, it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promote the cross-disciplinary curriculum integration, deeply integrate case teaching, and strengthen practical teaching and other measures.
Key words: exceptional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depth integration; talent cultivation
(責任编辑 王培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