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中文教学案例分析类专著提升路径研究

2024-01-11 21:46:37段亚男
大学教育 2023年18期
关键词:专著教学案例案例分析

段亚男

[摘 要]为呼应近十年来对国际中文教学案例的迫切需求,国际中文教学案例分析类专著应运而生,为提升国际中文教师的教学能力作出了显著贡献。此类著作仅有十年发展史,因此仍存在诸多问题。文章从此类专著的案例来源、配比、内容、功能四大核心评价维度入手,指出案例来源的广泛性不足、案例配比的争鸣性不够、案例形态的表现性不充分,以及实践性与理论性结合欠佳等普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方案。

[关键词]国际中文教育;教学案例;专著;案例分析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3)18-0030-05

进入21世纪,尤其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国际中文教育步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快车道。在此背景下,高效培养优秀国际中文教师成为国际中文教育界的一项关键任务,于是催生了对国际中文教学案例的迫切需求。作为对该需求的直接回应,专门编纂、评析相关案例的国际中文教学案例分析类专著应运而生。自2013年此类著作——朱勇主编的《国际汉语教学案例与分析》问世以来,迄今至少已有13种版本,为提升国际中文教师的教学能力作出了显著贡献。

此类专著仅有十年历史,如何促进其质量提升,从而更好地为开展国际中文案例教学、提升国际中文教师技能服务,是目前国际中文教育界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首先提炼评价此类专著的基本立足点与核心维度,随后指出现有此类专著普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策略,以期为此类专著的质量提升乃至整个国际中文教育学科的创新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一、国际中文教学案例分析类专著评价的核心维度

(一)国际中文教学案例分析类专著评价的基本立足点

目前,教育部学位與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下属中国专业学位案例中心官网发布的《2016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位教学案例入库标准》(以下简称《入库标准》)有较大影响力。《入库标准》根据“国际汉语教育案例的特征及内容”[1],拟定了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位教学案例选题有意义、材料真实丰富、分析深入细致,以及形式规范、表达生动的4条标准。

需要指出的是,这4条标准并不能完全作为评价国际中文教学案例分析类专著的依据。因为从根本上讲,《入库标准》衡量的是国际中文教学案例本身,并且更多属于单个教学案例,它所面向的教学行为,主要是指导教师撰写单个案例。反观国际中文教学案例分析类专著所面向的教学行为,却是依托一系列教学案例编纂一种特定类型的教学资源。

行为对象一与多的差异,导致两种教学的行为目标、方式、效果等均颇为不同。就行为目标而言,《入库标准》指向的是搜集各类国际中文教学案例,进而形成一个案例库;而编纂国际中文教学案例分析类专著,却是意在形成一种教材、教参、教辅性质的图书。就行为方式而言,构建国际中文教学案例库务必广收博采,否则其不成为“库”;而编纂国际中文教学案例分析类专著则需精挑细选,以较具典型性、代表性的案例向读者进行教学示范。由此导致的行为效果差异在于,前者采收案例虽也有质量标准的约束,但并无明确的数量限制,且不拘一格;而后者则须接受质量、数量乃至结构的多重控制,既要对全书所收案例施以数量与篇幅控制,又要使其呈现出一定的组织形态。

由此可见,《入库标准》相对于国际中文教学案例分析类专著而言,适配度并不高。设置评价标准,必须有针对性地面向对象的自身特质,因此此类专著就其基本行为特质来说,属于一种编纂活动;而该行为的目标与结果是形成一种特定类型的图书。这是评价此类专著的两大基本立足点。

(二)国际中文教学案例分析类专著评价的四大核心维度

国际中文教学案例分析类专著作为一种编纂活动的最大特质在于,它意在将一系列教学案例组成一个集合。要形成这样一个案例集合,核心编纂环节有两个方面:一是如何挑选案例,二是如何编排案例。前者涉及的最主要问题是案例来源,后者则是案例配比。由此可得出评价此类专著的两大核心维度,即案例来源的广泛性与案例配比的争鸣性。

所谓案例来源的广泛性,是指此类专著所含案例广泛而均衡地分布于全球各地,使读者能较全面地学习更多国家与地区的教学案例。这是由国际中文教育学科面向全球传播中国语言文化的根本任务决定的,也是国际中文教育学科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所谓案例配比的争鸣性,是指案例类型在专著中的匹配方式与比例。国际中文教学案例主要包括成功性、争议性、问题性案例三类。成功性案例是指教师顺利解决教学疑难问题或复杂情境的案例。争议性案例专指在案例点评环节中褒贬不一的案例。问题性案例则指教师遇到疑难问题或复杂情境时,未能解决或以失败告终的案例。三大案例类型以何种方式调配比例,是对编者的重大考验。

此类专著作为一种特定类型图书的评价维度,可从图书的本体与功能两大层面进行剖析。本体层面的核心评价维度主要包括图书的内容与形式,而基于图书“内容为王”的理念,又应以前者为核心评价维度,主要考察所收案例内容的表现性问题。功能层面的核心评价维度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提供教学指导与建议,二是记录教学过程与思考。前者对应于图书的受众,后者对应于图书的编纂者以及所收案例的撰写者。编纂此类专著的根本目的是提升国际中文教师服务技能,因此功能层面的核心评价维度无疑应偏向于读者受众一端,主要考察此类专著相对于受众的实践性或实用性问题。

综上,国际中文教学案例分析类专著的核心评价维度主要有:案例来源的广泛性、案例配比的争鸣性、案例内容的表现性、案例功能的实践性。考察现有此类专著,发现其正是在这四大核心评价维度上普遍存在问题。

二、国际中文教学案例分析类专著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案例来源的广泛性普遍不足

案例来源的广泛性一是指案源范围广大,即案例须尽可能源自不同的区域,尤其是处于不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区域;二是指案源呈均态分布,即案例相对均匀地分布在不同区域。这样才能使读者较全面且均衡地学习不同国家的案例。

在广泛性方面,现有此类专著普遍存在两个不足:一是案源范围往往有限。若不计部分聚焦于一个案源国的专著,如刘志刚主编的《北美故事:美国一线汉语教学案例与反思》(以下称刘志刚著)、刘美如等编著的《智在沟通——国际汉语课堂教学与管理案例及解析》(以下称刘美如著)等,则现有此类专著所涉案源国不过十余个。叶军主编的《国际汉语教学案例分析与点评》(以下称叶军著)涉及亚洲、欧洲、北美洲、非洲、大洋洲的16个国家,朱勇主编的《国际汉语教学案例与分析》(以下称朱勇著)涉及亚洲、欧洲、北美洲、大洋洲的11个国家,陈琪等主编的《国际汉语教学从这里开始——中小学国际汉语教学案例与分析》(以下称陈琪著)包含了新加坡、新西兰、中国、美国、加拿大、英国、芬兰、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文莱、泰国、韩国及约旦等13个国家的案例,涉及亚洲、欧洲、北美洲、大洋洲4大洲。张艳莉主编的《汉语国际教育案例分析与点评》(以下简称张艳莉著)涉及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大洋洲的21個国家的著作,已然堪称凤毛麟角。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开的数据:截至2022年,我国已在全球6大洲159个国家设立了1500多所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在180多个国家开展了中文教育项目[2]。因此,现有此类专著的案源广度显然存在缺陷。二是案源普遍未能均衡分布,而呈现出高度集中的态势。如图1所示,一方面,所收案例普遍集中于欧洲、亚洲。除刘志刚著、刘美如著以北美洲为案例来源核心外,朱勇著、叶军著、陈琪著、张艳莉著等所收源自欧洲、亚洲的案例占比依次为88.39%、81.71%、76.92%、76.19%。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陈琪著、叶军著更倾向于亚洲案例,占比分别为61.53%、50%;朱勇著则更倾向于欧洲案例,占比达65.18%。唯张艳莉著相对均衡,欧洲、亚洲案例的占比分别为42.86%、33.33%。另一方面,来自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大洋洲的案例均颇为有限。较典型的为陈琪著,只有北美洲的美国、加拿大有案例入选,其余三大洲的案例均未收录。朱勇著、叶军著稍好,但也仅增收大洋洲澳大利亚的1个案例。至于非洲,仅叶军著甄选了马达加斯加的1个案例。张艳莉著的案源触角虽遍布六大洲,但非洲、大洋洲的案例也是寥寥无几。这种案源分布特征,尤其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大量缺席,表明目前国际中文教学案例分析类专著难以反映国际中文教育的发展现状,也难以跟上国际中文教育的发展潮流。

(二)案例配比的争鸣性普遍不够完善

针对成功性、争议性、问题性三类案例的配比问题,若干案例教学法运用较成熟的学科已摸索出相对合理的操作方案。如吕晖主编的《现代广告经典案例评析》明确指出应以优秀广告案例为主,同时选取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带有争议性的广告案例进行评析[3]。简言之,要以经典而优秀的案例即成功性案例为主导,同时配合若干既有争议又产生过一定影响力的案例。

反观现有国际中文教学案例分析类专著,往往以成功性案例为主导,但问题性案例占比仍然过高。以叶军著、朱勇著为例。据表1统计,叶军著、朱勇著所含问题性案例分别为14个、39个,占比分别为34.15%、34.82%,若此类案例的数量过多、占比过大,必然挤占成功性与争议性案例所占权重;成功性案例分别为17个、58个,占比分别为41.46%、51.79%;争议性案例分别只有8个、15个,占比分别为19.51%、13.39%。二者的成功性、争议性、问题性案例配比,分别约为4∶2∶4和5∶1∶4,问题性案例几乎与成功性案例并驾齐驱,而争议性案例则成为三者中的最弱项。由此可见,这种问题性案例过高、成功性案例不足、争议性案例偏低的格局不甚合理。

(三)案例内容的表现性普遍不够充分

案例内容的表现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案例语言的表现性,即好的案例语言不是仅简单地叙写内容,而是引经据典、拓展深化,丰富多彩地描绘出师生的一言一行,甚至深层次心理活动,以生动再现课堂原景。二是案例版面的呈现性,即优秀的案例内容与版面形式密不可分,案例篇幅与案例配图至关重要。案例正文字数控制在800字左右为最佳,这样能使读者在快速阅读的同时,接收到足够多的有效信息;在配图方面,须讲求真实,切合主题。

反观现有此类专著的内容表现性,往往呈现出三类缺陷:一是部分专著语言单一乏味。这以陈琪著、朱勇著较为典型,二著多以平铺直叙的方式叙写,加之篇幅较短,令其案例内容往往未能得到充分表现。如陈琪著案例25《亲子汉语班,发音不再难》,只是说明了语音的教法,而未充分展开课堂教学过程;朱勇著案例1《有“备”无患》,只是流水账式记录教师课前准备不充分的前因后果。此外,部分专著在案例正文或点评环节的引经据典、拓展深化内容,也有待提升。这以叶军著、朱勇著较为典型,分别只有6个、5个此类案例,占比仅为14.63%、4.46%。案例内容表现性之不充分,由此可见一斑。二是配图往往偏少。与课堂教学相关的配图对生动展现案例内容作用颇大,可惜此类专著大都不够重视,即便是叶军著、朱勇著、刘志刚著,其配图案例也分别只有12个、42个、9个,占比分别为29.27%、37.5%、15%。这种多数案例缺少配图、几乎由文字占据版面的状况,极易让读者产生视觉疲劳,从而影响阅读效果。三是篇幅往往未达最佳。其中,叶军著、张艳莉著、刘志刚著的案例正文篇幅偏长,平均约1500字,这对于亟须考取国际中文教师资格证的学生或想短期内快速上岗的新手教师来说,可谓提高了阅读时间成本。朱军著、陈琪著等则又篇幅较短,平均约300字,这又不甚适用于课堂讨论分析,难以满足当前相关高校对案例分析类教材的需求。

(四)案例功能的实践性与理论性结合欠佳

此类专著在案例功能方面存在的最主要问题,是实践与理论往往未能有效结合。一是案例内容往往缺少专业理论支撑。如朱勇著、陈琪著、张艳莉著有专业理论支撑的案例较少,占比分别为11.61%、18.33%、22.22%,可谓常态。如刘志刚著仅含1个有专业理论支撑的案例,占比低至1.67%,也并非仅见。而叶军著、刘美如著,这项占比虽分别达到39%、40%,但专业理论属性依然不够充分。实际上,即便上述专著中有专业理论支撑的案例,很多也只是带有些许理论的影子。如朱勇著案例32《遭遇“爱情”》,案例中的学生对朝夕相处的教师产生感情,而教师则是“坦然平和,一视同仁,平淡处理。从此,天下太平”[4]106。该案例背后有“移情”心理学理论的影子,但编者并未在案例正文中鲜明地揭出该理论,而只是以思考题题干的形式呈现。这就使该理论被置于一个相当不起眼的位置,难以真正增强学习者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这种情形的存在,显然与若干此专著标举的“书中很多分析都结合相关理论展开,希望将案例的实践引入相关理论当中,为实践和理论搭建一座桥梁”[4]3,与“为适应来自不同专业方向的学位攻读者,本系列教材注重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的全面介绍,并对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概括”[5]的说法相悖。二是案例内容的理论与实践不一致。以叶军著、朱勇著为例,其理论与实践不一致的案例虽分别仅有4个、3个,占比分别为9.75%和2.68%,但问题却相当突出。如叶军著案例29《家长的告状》,内容核心为刘老师尽职尽责地做好教学工作,但点评环节却在重点阐释美国5C教学目标中的社区目标。点评环节标举的理论与刘老师实际的课堂实践并非相向而行,前者实际上并不能对后者起到有效支撑。

总之,能否依托专业理论来高屋建瓴地统领全局、贯穿始终,是评价一篇案例是否优秀的重要指标。理论与实践保持一致、紧密结合,能使读者更深层次地理解案例内容,获得教学实践能力与理论水平的双重提升。这一点须引起此类专著编者的格外关注。

三、国际中文教学案例分析类专著提升路径

(一)增强案例来源的广泛性

一是丰富案例资源。这是提升此类专著质量的关键环节。目前,国际中文教学案例库网站难言其多,相关网站收录与开发的案例数量同样为数有限。如中国专业学位案例中心案例库所收录国际中文教学案例只有44例,数量远不及工商管理、公共管理等专业。国际中文教育界应尽力建设和完善国际中文教学案例库,以期为教学研究工作提供更强大的支持。二是扩大案源区域的范围。为适应国际中文教育的发展潮流,此类专著务必大幅度地改变此前过多关注西欧、北美发达国家,以及东亚、东南亚等传统汉语文化圈国家的做法,所收案例应尽可能涵盖全球。同時,编者也应注意案源区域是否相对均衡。如前所述,南美洲、非洲、大洋洲属于案例甄选的边缘区域,即使偶有入选,分布区域也相对集中。以非洲为例,现有此类专著往往只字不提,或者只是一带而过。然而截至2022年3月,非洲已有45个国家开办了62所孔子学院,非洲20个国家开设了48个孔子课堂。相关著作编者应紧跟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以动态眼光关注非洲、南美洲、大洋洲的孔子课堂及孔子学院的发展实况,提高相关大洲国家的案例收录数量及占比,以期为读者展现全球国际中文教学的最新实景。

(二)促进案例配比的争鸣性

该问题的关键,在于成功性、争议性、问题性三类案例的比例如何调配才较合适。编纂此类专著的根本目的是向相关教师传授成功经验,提升其教学能力。其一,虽然问题性案例也会在点评环节提出指正性建议,但毕竟不能像成功性案例那样直接做出正面示范,故而应以成功性案例为主导,同时配合若干争议性或问题性案例。其二,既然以成功性案例为主,争议性、问题性案例为辅,因此两大板块至少应形成6∶4的配比,不然难以形成主、辅关系。其三,基于为教师传授经验、提升教学能力的目的,争议性案例的占比不应低于问题性案例,甚至应高于问题性案例。这主要缘于争议性案例含有更多正面示范元素,能提供更多正面启示。由此可见,成功性、争议性、问题性三类案例应大体形成6∶3∶1的配比。基于此,此类专著的案例配比优化路径颇为清晰,即在减少问题性案例占比的同时,提升争议性、成功性案例的占比。

(三)提升案例内容的表现性

第一,丰富语言描写。此类专著务必减少流水账式的叙述,将更多笔墨聚焦于教师应对教学困境时的言行举止与心理活动,以生动鲜活的语言来讲述具体应对措施,使读者获得身临其境之感。同时,也不妨在案例正文或点评环节适当地引经据典,这既可以令案例语言获得知性色彩,也能为案例内容画龙点睛,使其更具有深刻性。第二,增加配图数量,丰富配图形式。国际中文教学案例往往包含大量文字表述,这势必会令读者视觉疲劳。针对这种情况,不妨在每篇案例旁搭配符合主题的图片,以图文并茂、直观呈现的形式,将案例内容真实可感地展示出来。如可在每篇案例前插入思维导图,案例正文则配上高清主题图片,图片数量往往以每篇3至4张为最佳。第三,调整篇幅,以臻最佳。现有此类专著的案例正文或为长篇,或为短制。其优化方式,一则可以像爱丁堡商学院内部指定用书《市场营销学》那样,以每篇约800字为主流。这种处理方式可以使案例篇幅适中,既足以交代清楚事件过程,又能节省读者的阅读时间。二则,不妨灵活调整篇幅形式,以一长一短两种形态呈现。如罗伯特·K·殷的《案例研究方法的应用》,其所收案例往往是一长一短两种形式,避免了“篇幅较长挑战读者的耐性,无法跟上文本并吸收其中的信息,压缩篇幅会使读者怀疑案例研究的可信度”[7]。

(四)提高案例实践与理论的结合度

第一,强化案例内容的理论支撑。纵观案例教学法运用较成熟的学科,如电子商务、广告学、市场营销学等,其优秀案例分析专著往往将相关案例涉及的重要理论作为知识导引,从而清晰地揭示出该案例所含理论要点。以程艳红主编的《电子商务案例分析》为例,该书尤其注重阐述新型理论,力图做到理论知识的完整、系统,每一章节均以讲解基本理论知识点为起点,引出与该理论相关的优秀案例。如第二章“B2B电子商务案例”,先开门见山地为读者介绍B2B模式的定义、分类、优缺点、功能等,从而让非电子商务类专业的学生也能在短时间内获得一定的理论基础;随后通过一则典型案例《阿里巴巴——第一代B2B电子商务创新》的实操展示,既拓展了学生有关未来就业的知识,又提升了其综合实践能力。第二,提升案例内容理论与实践的一致性。如何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任何学科都必须面对的挑战。对此,程艳红在《电子商务案例分析》中指出:“大多高等院校该课程的电子商务案例分析专用教材在理论表述方面未能做到知识点与实践环节相对应等。”[8]为改善这一问题,该书将每一章节列举的理论均设定为案例中作为核心支撑的知识点,由此建立起理论与实践间的紧密联系。

四、结语

国际中文教学案例分析类专著的编写既存在诸多不如人意之处,也处于不断发展的进程中。因而对其得失的评价,尤其是对标准体系的评价,并非一日之功。在本文指出的案例来源的广泛性、案例配比的争鸣性、案例形态的表现性、案例功能的实践性四大核心评价维度之外,仍有若干其他评价维度与具体指标有待拓展,包括案例的创新性、前沿性、真实性等。未来国际中文教学案例分析类专著务必立足于学科自身特质,并广泛借鉴其他成熟学科的优势,以其成功做法为标杆,大力实施交叉、融合与创新,进而促进整个国际中文教育学科的长期健康发展。

[ 参 考 文 献 ]

[1] 中国专业学位案例中心.2016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位教学案例入库标准[EB∕OL].(2016-12-01)[2023-02-20].https://case.cdgdc.edu.cn/.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2624号(教育类091号)提案答复的函[EB/OL].(2021-10-15)[2023-02-22].http://www.moe.gov.cn/jyb_xxgk/xxgk_jyta/yuhe/202111/t20211104_577702.html?eqid=f2dab49100

0a906600000002649069db.

[3] 吕晖.现代广告经典案例评析[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6.

[4] 朱勇.国际汉语教学案例与分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5] 叶军.国际汉语教学案例与分析与点评[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5.

[6] 王辉,郑崧.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非洲中文传播的实践进路[J].西亚非洲,2022(5):86-108.

[7] 殷.案例研究方法的应用[M].3版.周海涛,夏欢欢,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4.

[8] 程艳红.电子商务案例分析[M].2版.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5.

[责任编辑:钟 岚]

猜你喜欢
专著教学案例案例分析
专著
江苏教育(2020年57期)2020-11-03 06:35:46
小知识·专著、编著、编书、教材的界定·编书
小学数学课堂导入技巧及案例分析
考试周刊(2016年88期)2016-11-24 13:49:44
反转课堂模式与数学教学案例
促进初中化学定量观建构的教学案例
父亲缺失案例分析
科教导刊(2016年27期)2016-11-15 22:20:10
冷库建筑火灾特点及调查方法研究
科技资讯(2016年18期)2016-11-15 20:46:09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分析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9:32:37
小学数学“反思型” 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9:08:16
让语文课堂评价语绽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