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家”融合“四循环”一体培养牧医领军人才的实践

2024-01-11 15:00侯顺祁婧彭贵青赵书红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23年4期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模式企业家

侯顺 祁婧 彭贵青 赵书红

摘要:在当前国家战略和行业发展迫切需求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背景下,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亟待进行。华中农业大学针对牧医行业产教融合之困和领军人才培养之难,形成“科学家+企业家”的“两家”融合育人理念,构建“产业·产业”问题循环、“科研创新平台·行业龙头企业”平台循环、“论文·产品·商品”成果循环、“科研创新者·行业引领者”身份循环的“四循环”人才培养模式,以期为牧医行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关键词:科学家+企业家;“四循环”模式;牧医;领军人才;研究生教育

作者简介:侯顺,华中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武汉 430070;祁婧,华中农业大学研究生院培养处处长,副研究员,武汉 430070;彭贵青,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动物医学院副院长,教授,武汉430070;赵书红,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动物医学院院长,教授,武汉 430070。

基金项目: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涉农高校研究生耕读教育理念研究与实践探索——以华中农业大学为例”(编号:2021183)

畜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也是助力农民增收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产业;兽医行业是保障人与动物健康及公共卫生安全的基石。近年来,中国牧医行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进入产业升级、生态调整的关键时期,面临畜禽种源、数智化、碳减排等诸多挑战,迫切需要科学家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和“卡脖子”难题,需要企业家持续推进前沿科技落地应用,需要科学家和企业家紧密合作形成合力推动牧医行业现代化进程。研究生教育是培养未来牧医科学家和企业家的重要渠道,要立足新形势、适应新要求、探寻新途径,加快培养牧医领军人才。

华中农业大学畜牧学、兽医学均为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均获评“A+”,学科优势突出,特色鲜明。以陈焕春院士为代表的一批科学家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在30年育人实践中将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与行业需求紧密结合,提出“科学家应该具有企业家的头脑,企业家应该具有科学家的头脑”[1],深入推进产教融合,形成以“科学家+企业家”的“两家”融合育人理念为指导,以“课题遴选·平台轮转·成果转化·创新创业”为一体的“四循环”人才培养新模式,培养了一批牧医领军人才。

一、产教融合的缘起及目前困境

(一)产教融合的缘起

产教融合通过“产”和“教”对接,是教育系统与经济系统之间一体化互动,也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产教融合模式起源于美国合作教育[2],在中国经历了初期、中期到高级的发展过程。

初期的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范畴里的校企合作、产教结合。1991年第二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之后,国务院在同年10月17日出台《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继而在1996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确立了产教结合的法律地位。此时的产教结合服务于“制造强国”等国家战略,主要解决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滞后于产业技术变革等现实问题。

发展到中期阶段,产教融合概念正式出现。2013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養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3]。2014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产教融合、特色办学”被作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基本原则。这一时期,产教融合培养模式更多在职业教育中推广。

高级阶段的产教融合应上升为以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为重点的整个教育体系与整个产业系统发展方式的变革,是国家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教育改革和人才开发整体制度设计,是国家整个产业系统与整个教育系统融合,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4]。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产教融合。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深化产教融合重大改革任务,同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提出“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是当前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要求”。2019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指出“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是推动教育优先发展、人才引领发展、产业创新发展、经济高质量发展相互贯通、相互协同、相互促进的战略性举措”。2020年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召开之后,国家出台系列文件把产教融合作为研究生尤其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关键举措。2020年发布了《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要求“强化产教融合育人机制,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5];《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把“产教融合培养机制更加健全,专业学位与职业资格衔接更加紧密”作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目标,并明确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定位是“主要根据国家重大发展战略需求,培养某一专门领域的高层次应用型未来领军人才”[6]。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产教融合培养人才的共识不断增强,顶层设计不断铺开,制度性障碍不断被破除。

(二)产教融合的现实困境

产教融合在共享共用各类资源育人、共同创新生产新知识、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有共性诉求与耦合点[7],但在研究生培养的实践中,产教脱节、“合而不深”、“两张皮”现象依然不同程度存在,产教融合的现实困境集中体现在以下方面:

1.职能目标不同带来的目标定位困境

“产”“教”分属经济、教育两个系统,“产”既是产品、产业,也是生产、出产活动,以实现产品的价值、追求利润为目标;“教”既是教育机构,也是教学、教育活动,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等为主要职能。两者职能目标上的巨大差异往往导致发展定位、实施内容和价值追求上的不统一,产教融合停留在形式上,难以形成完整性、系统性、科学性的顶层设计。

2.运作空间不同带来的沟通管理困境

“产”的运作空间主要集中在企业、公司单位,以工业厂房、车间、商务场所等生产经营场所为主;“教”的运作空间主要在学校、校园,以教室、实验室、校内教学实习基地、图书馆等教学研究场所为主。两者运作物理空间上的隔离和组织形式上的差异导致研究生联合培养存在转场成本高、互动不够、信息传递不畅、交流不及时、资源共享渠道不畅等障碍,由此还带来研究生日常管理、思想政治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等诸多问题,导致产教融合的深度、广度达不到预期效果。

3.活动主体不同带来的融合协调困境

“产”的活动主体是员工、企业主等生产者、经营者、管理者;“教”的活动主体是教师、学生等施教者、受教者。产教双方在价值追求、思维模式、专业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往往会导致融合过程中协调组织上的困难,影响融合的长久性和持续性。校内外导师的合作程度依然较低,双导师指导仍处于“形式融合”阶段[8]。校内外导师之间协同培养契合度不高,校内导师对行业的认知不深刻,对产业技术创新的需求不敏感;行业导师存在培养研究生的动力不足、培养能力欠缺等问题。

产教融合的现实困境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研究生教育亟须在培养理念和培养模式上寻求新的突破。

二、华中农业大学牧医领军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实践

面对牧医行业转型升级的要求,针对牧医产教融合培养人才存在的问题和困境,华中农业大学开展研究生育人理念和培养模式的改革探索。

(一)提出“科学家+企业家”的“两家”融合育人理念

20世纪90年代,猪伪狂犬病广泛发生,给我国养猪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陈焕春院士带领团队历时10年,研发出猪伪狂犬病疫苗。要让疫苗造福全国养猪业还需要将实验室科研成果变成市场产品和商品,而成果转化需要厂房、生产线等,高校不具备这些条件。陈院士团队联系企业投入生产,由于企业缺乏生物制品方面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在将疫苗从实验室成果转化到企业生产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如何解决畜牧产业科技、生产“两张皮”现象?团队深刻认识到培养高素质的实践型专业人才的重要性,要让研究生能走出实验室、走进企业,才能让“论文”进入生产线,成为“产品、商品”。陈焕春院士敏锐地提出“我们应当抓住当前科技与金融快速发展的大机遇,实现科技创新与市场经济的深度融合,这要求我们科学家要有企业家的头脑,企业家要有科学家的头脑”。由此团队开始以“科学家+企业家”的“两家”融合育人理念培养研究生,意在培养兼具“开拓创新”科学家品质与“严谨务实”企业家品质的牧医领军人才。

“科学家”是“教”系统里具备创新、严谨、求真等素养的领军人才,擅长发现科学规律,善于发明创造;“企业家”是“产”系统里具备开拓、工匠、务实等素养的领军人才,擅长洞察商业规律、发现市场。“科学家+企业家”人才就是有企业家素养的科学家、有科学家素养的企业家,既掌握畜牧科技的最新方向,也洞悉畜牧行业的需求风向,兼具科学家和企业家的思维、品质和素养,具有宽广性、深刻性、独立性、批判性、敏捷性、灵活性、逻辑性等思维特性。

在“两家”育人理念中,牧医领军人才培养目标得到了明确清晰的界定,即培养兼具科学家与企业家优秀素养和思维能力的拔尖人才。该理念从根本上提升了对畜牧、兽医学科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与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成为新的精神引领和价值追求。

(二)构建“四循環”人才培养模式

在“两家”融合育人理念指导下,学校坚持特色引领,逐渐形成了“产业·产业”问题循环、“科研创新平台·行业龙头企业”平台循环、“论文·产品·商品”成果循环、“科研创新者·行业引领者”身份循环的“四循环”人才培养模式(见图1),使研究生在干中学、在事中练,增强了研究生学术创新和实践创新等核心关键能力,最终达到以人才链的“强”托举产业链的“优”。

1.“产业·产业”问题循环

(1)让产业问题进课堂。重构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陈焕春院士领衔开设“创业规划”等课程思政示范课20门,新设“智慧牧场”“生态循环养殖专题”“现代畜牧场规划与设计”“大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等系列针对企业生产应用的高阶特色课程。持续立项支持教学案例建设,以“双百”案例衔接科研与产业,建立“猪基因芯片育种”等100个科研案例,将优质科研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建立“一支疫苗为养殖户减损几亿”等100个创业案例充实教学内容。引导教师运用“产业问题与课程教学相结合、需求逻辑与学术逻辑相结合、社会服务与理论探索相结合”等方法授课,实施产业问题导向的大单元教学设计改革。

(2)直面问题立理想。年均聘请30人次企业导师来校授课;将研究生课堂搬到企业中,运用实地情景等开展现场教学,如在湖北金林原种畜牧有限公司(国家级生猪核心育种场)开展“规模化养殖场疫病综合防控技术”“现代企业经营与管理”等实践教学,研究生在生产现场学习,通过企业专家的讲授了解厂区的结构布局、自动化和智能化生产工艺以及目前行业内所遇到的挑战。在面对打造猪业“中国芯”、减少中国人畜共患病等“卡脖子”问题的真实情境中,研究生认识到自己的重要使命与任务,厚植“人才立国、科技强国、产业兴国”家国情怀,激发产业报国理想。

(3)构建产业问题课题库。连续20年举办全国种猪拍卖会、全国猪病净化研讨会等交流会,筛选产业问题、凝练科学问题,联合龙头企业构建“牧医行业需求课题库”。如2016年设置“3028四块五”联合攻关项目,即通过各个环节的创新,达到PSY(每头母猪每年所能提供的断奶仔猪头数)30头,MSY(每年每头母猪出栏肥猪头数)28头,全程综合出栏成本4.5元/斤以内;2018年设立防御非洲猪瘟专项等。导师带领团队组织研究生梯队靶向攻关,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即为生产一线中的问题。同时,鼓励研究生进入企业发现问题,带回学校和导师共同研究,成功攻关后再将技术运用到企业生产中,通过“产业问题—科学研究—实践验证—发现新问题—改进提升”,开展螺旋式循环研究。研究生学位论文源于牧医行业生产实践问题的比例逐渐提高,长期保持在95%以上。

(4)用研究成果解决产业问题。改革学位授予标准,认可调研报告、案例分析、病例分析报告等研发类、案例分析类论文形式,导师带领学生深入开展畜牧场规划设计、新型疫病防控等研究,攻关团队与企业合作携手打造“FPF”猪场共同体、集群式楼房智能养猪技术、“铁桶式”非洲猪瘟防控体系等一批健康养殖的创新成果,为守护餐桌安全,保障“肉盘子”稳稳端在国人手中提供硬核支撑,在解决真问题过程中培养了真人才。

2.“科研创新平台·行业龙头企业”平台循环

(1)以一流科研平台激发创新潜能。依托国家家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微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等8个国家级、9个省部级科研平台、3个国际合作基地,让全体研究生进行理论知识学习、科研训练和技术创新研究。研究生在校内科教平台学习和实践时每周需参加理论知识的考试,筑牢基础。参加国际学术交流以利于领军人才成长[9]。学校先后同美国依阿华州立大学、佐治亚大学、奥本大学等10余所境外知名院校建立实质性合作交流关系,与英国剑桥大学等建立19个国际合作基地,依托国家留学基金委“中美联合培养DVM项目”国际合作培养项目及学校游学专项基金等21项国际科技合作项目,资助全体博士生开展国际学术交流活动;通过“111”引智基地项目,邀请诺贝尔生理学奖获得者等专家823人次来讲学,举办中英动物高效养殖与疾病防控技术国际研讨会等38个国际学术交流会议,不断给研究生创造开阔视野的条件和机会,激发他们的创新潜能。

(2)在龙头企业平台提升实践能力。与中粮集团、大北农集团等25家龙头企业共建研究生联合培养实践基地,遴选139名企业高管担任行业导师。学校年均选派15位校内导师常驻企业担任技术高管,60%的校内导师主持有企业技术攻关课题。组织全体专业学位研究生进入基地开展6·12个月的专业实践,真刀真枪开展项目实战。学校与广西扬翔股份有限公司合作25年,签署四次战略协议不断升级产教融合,合作层次和合作内容不断拓展,建立了科产教发展共同体。设立“扬翔班”开展订单式培养,形成畜牧高层次未来领军人才培养实验区。扬翔股份有限公司先后捐资6000余万元支持校企协同育人实践,共建生猪健康养殖协同创新中心、院士工作站、博士后流动站扬翔工作分站、扬翔地方猪创新研究院等平台,实现从人才培养到技术服务、科学研究往复循坏的立体合作格局。

(3)建立平臺轮转机制保障实践效果。学校制定《研究生联合培养实践基地管理办法》《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考核管理办法》等,将平台轮转作为研究生培养的必修环节,基于选题性质与研究需求,组织研究生在科研平台与企业基地之间、多个企业基地之间、动物医院多个科室之间进行轮转实践。学校和企业管理层开展高频率的走访调研,通过送学生进企业、联合开展专业实践考核、定期联席会议等方式,及时沟通解决人才培养中的具体问题。设立企业助研津贴,开展专业实践专项考核,保障实践效果,使研究生送得出去、留得下来、干得出色。研究生通过近距离接触行业基层业务,加深对行业的了解,坚定了他们投身牧医行业的志向与决心。

3.“论文·产品·商品”成果循环

(1)以成果孵化锻造创新创造能力。行业导师全程参与研究生培养,通过学位论文选题审查、开题报告等发掘具有产业化推广价值的课题,组织研究生开展研究,形成育种芯片、动物疫苗等产品、商品,研究生经历了“论文·产品·商品”全过程,促进他们对研发成果和产业转化形成完整认知。2016届博士生曾松林基于对猪流血性腹泻的研究,研发出咳复静和咳血宁两个产品,推出防控猪腹泻国家层面的应用方案,两个产品连续五年全国销量第一。

(2)让转化成果回馈人才培养。通过完善成果转化激励机制,改革考核制度激发人才进行科研成果转化的积极性,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近5年有60余项成果获得转化,直接转化经费逾1.3亿元,成果转化经费70%用于研究生培养。优秀毕业生捐资1700万元设立了“焕春基金”,用于奖掖后学、培育“牧医新一代”,大北农集团等知名企业设立44项研究生奖学金,80%以上的研究生从中受益。

4.“科教工作者·行业从业者”身份循环

(1)率先跨越身份鸿沟。为促进科研成果转化,2001年陈焕春院士带领团队创办武汉科前动物生物制品有限责任公司,实现从科学家到企业家的身份跨越。该公司专注于兽用生物制品研发、生产、销售及动物防疫技术服务,建立起以专家教授、博士、硕士为主的高水平研发和管理团队,生产的猪伪狂犬灭活疫苗市场占有率第一,从根本上打破了国外垄断。2020年公司在科创板成功上市,是国家发改委首批授予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动物流感系列快速检测技术的建立及应用”等成果也获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改革导师评聘制度。创设“狮子山”导师学校,定期组织教师实践技能大赛。建立导师驻场实践制度,新聘青年导师需在养殖场等开展6个月一线产业实践。学校将深入企业实践锻炼和指导研究生专业实践列入教师晋升、晋职重点考察内容。实行校企联合导师组指导制度,导师组共同商定研究生培养方案、共同建设课程体系、共同拟定实习内容和计划,联合指导研究生实习实践和学位论文。

(3)助推毕业生职业成长。积极发挥学校创业楼孵化器功能,通过减免租金、校友资源、技术帮扶等手段帮助毕业生起步创业。建立毕业生档案,追踪他们的成长。搭建行业校友交流沟通平台,为他们牵线搭桥,助力成长。设立精英再塑班,近5年有150余名企业精英来校再深造攻读博士学位。实施“头雁计划”培训创业者,提供职业发展新引擎。

三、人才培养改革收获了丰硕的育人成果

(一)培养了一大批牧医行业领军人才

2006年以来培养研究生4187名,研究生在Nature Genetics等国际期刊发表论文4000余篇,获国家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6篇,省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51篇,2019届博士研究生胡军获评全国高校“百名研究生党员标兵”。研究生产业报国志向坚定,95%的毕业生投身牧医行业,一大批毕业生成长为行业领军人才。

1.科研英才频出

2008届博士研究生方正锋(现为四川农业大学教授、食品学院院长)等3人成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03届博士研究生李孟华(现为中国农业大学教授)等9人获评“杰青”,2012届博士研究生余勇(现为同济大学教授)等23人次获评“四青”人才。2015届博士研究生刘小磊(现为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创新育种新算法KAML,打破了国外工具在该领域的垄断,其科研版被美国、加拿大等50余个国家使用。

2.行业精英不断涌现

毕业的研究生创办了武汉回盛等上市企业及100余家高新技术企业,为温氏、牧原、正邦、新希望等大型生猪养殖企业输送了30%以上兽医总监。为广西扬翔股份有限公司输送了近300名研究生,有力促进了企业转型升级和技术革新。校企合作举办了22次“华农扬翔防非复产特训营”,合作建成集群式楼房智能化猪场,该项目入选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教学案例;为武汉科前生物股份有限公司输送200余名研究生,有效提升了企业研发水平,猪病防控技术及产品研发水平达到国际一流,猪伪狂犬病疫苗等四个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2005届博士生徐高原任科前生物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研发总监,为湖北省重大人才工程“123”企业家人才,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创制新兽药33项,有力助推武汉科前公司在科创板上市。2008届博士生喻正军创立湖南国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首创分子悬浮消毒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他本人获评湖南省2020年度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二)毕业研究生在脱贫攻坚、边疆建设、“一带一路”建设中贡献力量

37名毕业生扎根于新疆、西藏等艰苦地区,为边疆建设贡献力量。2011届博士生索朗斯珠扎根青藏高原,现为西藏农牧学院动物科学学院院长,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2022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为西藏教育系统首个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021届硕士生郑培坤返回贵州创业当“猪倌”,创办贵州思府农牧有限公司,采取“公司+基地+村级合作社+贫困户”模式,辐射带动9个村的贫困户脱贫致富,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农业劳动模范、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等荣誉称号。2007届硕士生孙伟创新种公牛培育技术,有效促进了我国奶牛品种改良,获全国工人先锋号称号。

学校培养了来自泰国、巴基斯坦等国来华留学研究生141人,留学生回国后在“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和本国农业现代化建设中起到重要推动作用,提升了学校声誉和国际影响力。2018届孟加拉籍博士生Ali成长为孟加拉国农业研究咨询会首席科学家;2014届巴基斯坦籍博士生Hasan创建了巴基斯坦首个水牛IVF(体外受精)实验室,成功培育了该国第一例IVF沙希华犊牛,被誉为“巴基斯坦IVF先驱”。

(三)人才培养条件显著提升

1.师资团队卓越成长

在高质量育人过程中,师资团队也迅速成长,导师团队获评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获评2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16个部省级及以上创新团队,团队有工程院院士1人,长江、杰青等国家级人才36人次。团队获得新兽药、育种芯片成果转化产品60余个/次,取得800余项行业内重要发明专利,形成了覆盖千万头商品猪的繁育体系、生猪稳产保供系统方案等一批获农业农村部全国推广的创新成果,引领产业发展;围绕生猪健康养殖问题开创了“一头猪”和“一支苗”的标志性成果。赵书红教授带领团队研发出猪基因组育种芯片和算法,突破国外技术壁垒,推动我国生猪自主育种,她也因此获评全国三八红旗手。在脱贫攻坚战中,团队的教师主动请缨奔赴湖北、贵州、云南等地进行科技扶贫,在湖北恩施推广实施“16113”黑猪生态养殖技术,示范带动咸丰县2.5万户贫困户脱贫。

2.学科建设水平稳步提升

畜牧学、兽医学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评“A+”,连续两轮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建成国家生物育种产教融合创新平台、教育部前沿科学中心等国家及省部级科研平台20个。依托国家家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7个国家级科研机构、动物育种与疾病防治技术中英联合实验室等4个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以及海南罗牛山集团、牧原集团等50余家行业知名企业,建设1个国家级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育特色基地,3个湖北省研究生工作站,25个校级研究生联合培养实践基地以及3个企业创新研究院。创办了学术期刊Animal Diseases,已具有国际影响力。

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提出“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这“四个面向”不仅为我国科技创新指明了目标,也为畜牧业未来领军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身处两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际,研究生教育要坚持站在国家发展、社会需求、民族复兴、人类进步的高度,回应现实需求,提高未来领军人才培养的速度和能力,为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做出贡献。

致谢:感谢陈焕春、黄飞若、曹罡、徐学文、彭大鹏、谭臣、滑国华、李家奎、申邦、刘嘉、陈泊宁等老师对于本论文在论点论据、资料收集、数据统计等方面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武汉5天3家企业上市 科前生物、路德环境同日科创板敲钟[EB/OL]. (2020-09-23) [2022-11-20]. http://www.wuhan. gov.cn/zwgk/zdly/lwlb/qk/202009/t20200924_1455023.shtml.

[2] 刘大卫, 周辉. 中外高校產教融合模式比较研究[J]. 人民论坛, 2022(3): 110-112.

[3]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EB/OL].(2013-11-15) [2022-11-20]. http://www.gov.cn/jrzg/2013-11/ 15/content_2528179.htm.

[4] 谢笑珍. 产教融合: 从概念改革到行动实施[N]. 光明日报, 2019-08-13(13).

[5] 教育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 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EB/OL]. (2020-09-21) [2022-11-20]. http://www.moe.gov.cn/srcsite/A22/s7065/202009/t20200921_489271.html.

[6]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 教育部. 关于印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的通知[EB/OL]. (2020-09-30)[2022-11-20]. http://www.moe.gov.cn/srcsite/A22/moe_826/ 202009/t20200930_492590.html.

[7] 谢笑珍. “产教融合”机理及其机制设计路径研究[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9(5): 81-87.

[8] 马永红, 刘润泽, 于苗苗. 我国产教融合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 内涵、类型及发展状况[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21(7): 12-18.

[9] 耿有权, 曹蕾, 宛敏. 研究生管理者视角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研究——基于全国14所重点高校问卷调查分析[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3(2): 6-11.

(责任编辑 周玉清)

猜你喜欢
研究生教育模式企业家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闽籍女企业家共话“转折” :善良、坚持、灵动
研究生教育管理中的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MOOC在研究生教育中的应用探究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职业性的缺失与对策研究
永续债券探析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中学数学创造性教学的模式与策略研究
高校科研团队与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研究
环保企业家发展前景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