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顾 艳
学生在初中数学解题过程中容易出现一些错题,教师通过对错题的收集与分析,有利于更好地找出学生出现错题的原因,从而给予学生相应的改进对策。学生应当尝试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提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坚持不懈地学习,相信自己能够克服困难,取得更好的数学成绩。
数学术语是数学解题的基础,很多学生在面对数学题目时,往往由于对基本数学术语不熟悉而难以顺利解题。公式和定理是初中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很多学生在解题时对公式和定理理解不足,导致无法正确应用,或者解题速度缓慢。图形语言是数学解题中常用的工具。学生通过图形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数学概念和理论。然而很多学生在解题时往往对图形语言理解不透,导致无法正确利用图形解决问题。
解题方法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关键,但是,很多学生在解题时往往因为对解题方法掌握不全,导致无法顺利解决问题。初中数学中有很多常用的数学知识和概念,如代数、函数、方程、不等式等,学生在数学知识学习与解题时,缺乏方法,死记硬背,未能通过不断的积累和实践,深入理解数学知识的含义和应用方法。
在学习数学术语时,学生应当记住每个术语的准确含义,了解术语的背景和应用场景,通过大量的练习加深对术语的理解。学生应当深入理解公式和定理的背景和推导过程,了解公式和定理的应用范围和局限性,通过练习加深对公式和定理的理解和记忆。在解题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通过图形语言理解数学概念和理论的能力,引导学生掌握常见图形的特点和用途,学会根据题目要求绘制正确的图形,并通过练习加深对图形语言的理解。
在解题时,学生应当学会抓住题目中的关键信息,理解题目的真正意图。在解题前学生必须反复阅读题目,准确理解题目要求,全面理解题意后再进行解题。通过审题,了解题目的结构与特点,学会把握题目的重点和有用信息,通过大量练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教师通过分析错题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因子与抽象思维能力,使学生学会如何将具体的问题抽象化,通过大量的习题练习加深对抽象思维的理解和应用。为了加深学生对初中数学知识的理解,教师可利用错题引导学生探究推导过程和使用条件,通过多种角度理解和记忆数学知识,如文字描述、图形解释和实例演示等,针对数学知识的运用进行专项训练,让学生熟悉解题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出现错题的原因,如对数学概念理解不准确、解题方法错误、计算失误等。通过分析错题原因,找到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和提高。学生在分析错题原因后,找到解题的关键,如有些题目应当根据题目所给的条件,运用数学概念或定理推导得出答案,有些题目可以通过画图、列表等方式将问题简化。
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探究多种解题方法,针对同一道错题,尝试多种不同的解题方法,如常规解法、简便算法、数形结合等,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题目,提高其解题能力与思维灵活性。对于一些探索规律性的问题,学生可以通过不完全归纳法,尝试、猜想、试误验证、总结、归纳等过程,直接观察或得出结果。根据题目中的条件,学生可以选取某个符合条件的特殊值或作出特殊图形进行计算、推理的方法。用特殊值法解题注意所选取的值符合条件,且易于计算。
学生解法:
原式=2(x-2)-2(x+2)=2x-4-2x-4=-8
解题分析:上述解题失误,学生张冠李戴,把分式运算当成了解方程,显然是错的,但是这也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启发与思路,我们是否能够利用解方程的方法解该题目呢?
在教师的引导与启发之下,学生形成了以下解法:
将该式去分母得出:2(x-2)-2(x+2)=A(x+2)(x-4)
学生在做题之前应当明确题目所给的条件和要求解决的问题,以及涉及的知识点和公式等,避免主观臆断和假设条件。学生在做题时要学会灵活运用不同的思路和方法进行分析和推理,多做练习并积累经验,通过大量的练习和积累经验提升解题能力与思维水平。
例题2:如图1,AD 和AE 分别是△ABC 的内、外角平分线,且∠ACB-∠B=90°.
图1
求证:AD=AE.
解题分析:解题时,思考怎样说明AD=AE 呢?说明两条边相等有哪些方法?有时解题受阻的原因并非知识缺乏,而是没有建立正确的解题策略,盲目解题,使得解题陷入混乱,导致错误。
本题中,为了正确解题,选择运用等角对等边进行解题。结合已知条件计算∠ADC 和∠E,用已知角进行表示,把已知条件转化为角的关系式。解题时不要局限于答案本身,而是要弄清选用何种解题方法,展现思路尤其是思路的寻找过程,注重学习过程,注重内化学习,注重体验反思,提高学生数学素养。在解数学题目时,学生要仔细审题,确保理解题目所要求的内容。在解题时,能够正确使用相关的数学公式,进行必要的计算和化简,并检查答案是否符合实际意义。若发现错误,及时分析错误原因并纠正。
错题分析:该题目解错的根本原因在于忽视了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项系数1-2k≠0 这个隐含条件,未对题目涵义进行深入挖掘,未能把握一次项系数这个条件。
正解:∵原方程存在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4k+8>0,∴k<2.
结合原方程中,1-2k≠0,k+1≥0,∴k≥-1 且k≠
由此得出正解。
初中数学解题中,对于一元二次函数知识点,许多学生由于概念理解不准确、解题方法不当等原因,常常出现错误。初中数学一元二次函数主要研究的是形如y=ax2+bx+c(a≠0)的函数。其中,a、b、c 为常数,a 称为二次项系数,b 称为一次项系数,c 为常数项。函数图象是抛物线,其性质包括对称性、最值等。一元二次函数常见错题类型有图象理解不准确。例如,请画出y=2x2+4x-5 的图象,并说明对称轴和顶点坐标。
错题分析:此题出错往往是因为对抛物线图象的形状和性质理解得不够准确。y=2x2+4x-5 的图象是一条开口向上的抛物线,对称轴为x=-1,顶点坐标为(-1,-7)。
若对概念运用不熟练,也可能导致解题错误。
例题4:若一元二次函数y=(m-1)x2+2x+3 的图象经过原点,则m 的值为多少?
错题分析:此题出错往往是因为对一元二次函数的概念和表达式运用不够熟练。要使图象经过原点,要求满足当x=0 时,y=0,即c=0。在此题中,c=3,所以m 的值为1。最值计算错误也是常见的原因之一。
例题5:求解一元二次函数y=x2+4x+1 在x=-2 处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错题分析:此题出错往往是因为在计算最值时出错。当x=-2 时,y 的最小值为1,没有最大值。解题时应注意将x 代入函数表达式,并根据抛物线的性质计算最值。
在解题过程中,学生应当明确题目中给出的一元二次函数的表达式,然后根据题目要求进行作图或计算。仔细阅读题目,明确题目要求和已知条件。根据已知的一元二次函数表达式画出其图象,以便更好地理解题目。根据题目要求和图象性质进行分析,如求最值、对称轴等。根据题目要求进行计算,注意计算准确性和运用适当的数学方法。得出答案后进行归纳总结,将解题思路和步骤整理清晰。为了更好地掌握一元二次函数,学生应当通过大量的练习进行巩固。
例如,以下习题:
1.请画出y=3x2-4x+5 的图象,并说明其对称轴和顶点坐标。
2.若一元二次函数y=2x2+ax-3 的图象经过点(1,-5),求a 的值。
3.求y=x2-4x+3 在x=2 处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初中数学一元二次函数是数学学习的重点之一,学生在掌握基本概念的同时,还应通过大量的练习培养解题技巧。通过对常见错题的分析,可以有效地避免在考试中犯同样的错误。
解三角形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是学生掌握三角形性质、学习几何证明的基础。然而,在实际学习中,许多学生在解三角形时会出现各种错误。因此应当指导学生正确解题,提高解题能力和数学思维。
例题6: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为50°,求其余两个角的度数。
例题7: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50°,求其余两个角的度数。
例题8: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110°,求其余两个角的度数。
解题分析:题6 中只有一种情况;在题7 中,应当考虑这个角是底角还是顶角;在题8 中,角只能是顶角,因为底角不可能是钝角。
在解答时,教师要依据循序渐进原则,结合学生日常中的常见错解现象,为学生提供成功解题机会。题6: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是n°,求其余两个角的度数。由此使得问题变得较为清晰,学生从题6、题7、题8 的解题中得知,n 应考虑0<n<90 与n≥90两种情况,在0<n<90 时,则考虑这个角是顶角还是底角。由此使得解题过程变得清晰自然,实现顺利解题。
解三角形时为了避免错误,应当准确理解定理、公式,在解题前充分理解所使用的定理和公式的适用条件和含义,避免生搬硬套。在解三角形时,学生要根据已知条件判断出三角形的形状,以便选择合适的定理或公式。解题时要注意观察角度的大小范围,避免求出无意义的解。根据题目要求,选用合适的定理或公式进行计算。解题完成后要进行验算,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同时注意保证解题步骤的准确性和完整性,遵循解题规范,避免遗漏知识点,全面考虑问题,注意三角形的边长、角度等元素的范围限制,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题能力,让学生自己发现和纠正错误。
初中数学知识点较多,较为琐碎,不同知识点之间相互串联,对学生解题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一旦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或者某个细节出现错误,在解题时均可能出现错误。针对初中数学易错题,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学生应当通过大量的练习题巩固对概念与定义的理解。并通过整理与分析错题,了解自己的薄弱环节,为以后的解题提供方便,提升解题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