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施与实践

2024-01-07 11:38:09顾杰毛丽娟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23年12期
关键词:综合性学习综合性语文课程

顾杰 毛丽娟

“综合性学习”是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一个独立的学习模块。三个年级六册教材中,一共有15個综合性学习专题。涉及的内容主要有“语文生活”“传统文化”“社会实践”等类别。用好这些专题,对激发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知识、提升语文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什么

根据陈隆升《语文综合性学习论》一书的定义:“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从语文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衍生出来的为强化语文各学习领域之间、语文与生活及其他学科知识之间关联性的经验活动,旨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首先,综合性和实践性是语文课程的两个学科特征。其次,语文综合性学习需要把语文学习的各领域、语文和生活实际、语文和其他学科知识进行关联。再次,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施是为了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我们把语文综合性学习定义为:以教材中15个综合性学习专题为核心内容,通过规范化的实施和校本化的拓展,让学生在“实践与表达”的学习方式中经历体悟,增强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问题解决能力和学科核心素养的学习过程。其核心要义是“实践与表达”,原则导向是国家基础课程“规范化的实施和校本化的拓展”。

二、为什么选择语文“综合性学习”

(一)语文“新课标”有要求

2022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要增强课程实施的情境性和实践性,促进学习方式变革”“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实施要从学生语文生活实际出发,创设丰富多样的学习情境,设计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综合性学习”作为教材中的一部分,是落实新课标要求的一个很好的载体。

(二)解决问题有需要

当前,我们初中语文教学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教学资源囿于“文本”,教师主动开发不够。学生生活中有大量的语文学习资源,尤其是地方特色文化与教材专题内容的契合程度很高,离学生生活很近,但绝大部分教师对这些资源知晓程度不高,缺乏开发意识和行动。二是语文活动开展“欠缺”,学生素养发展不够。指向学生“听说读写”综合能力和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活动开展较为欠缺和零散,学生的参与性也较为敷衍、浮于表面,学生在活动中缺乏个性体验,素养未能动态发展。三是语文教学方式“传统”,真实场境体验不够。“综合性学习”专题的教学简单化、空洞化,对学生比较喜欢的实践类、体验类的专题,选择简单机械、场所固定的“课堂讲授”,导致综合性学习失去了指导和教育的功能,扼杀了学生的心理期待,使学生学习兴趣渐失,语用空间减少,综合素养得不到有效提升和发展。“综合性学习”无论是从专题的内容来看还是从任务来看,都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很好抓手。

(三)命题评价有导向

中高考是教育教学绕不开的一个话题,综合素质评价更是教育改革发展的一个导向。梳理历年江苏十三大市中考语文试卷,不难发现,几乎每一大市的命题中,都有“综合性学习”的命题内容,或以“语言实践活动”来命名,或以创设一个情境来命题,或者直接以“综合性学习”来命名。基于此,教材中的“综合性学习”必须真教真学,不能敷衍和简单化。

基于以上教育改革发展背景和现实问题,我们充分考虑学校地方文化资源丰富、研究深入、活动扎实等优势条件,2022年申报江苏省基础教育内涵建设项目,瞄准语文“综合性学习”这个切入点,建设“实践与表达: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课程基地”,并成功立项。项目建设的目的就在于通过教材中“综合性学习”这个语文教师平时可能并不太关注的学习模块的教学实施和实践,不断提升学生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

三、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课程实施和实践

(一)构建“基础+拓展”的“综合性学习”课程体系

2022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了语文学科四大核心素养: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我们基于教材中的15个“综合性学习”专题,结合学校实际,整合教材内容,挖掘地域资源,以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语言运用、思维发展、鉴赏创造、文化传承”为类别,构建起“基础+拓展”的课程体系。

基础性课程:是教材中的综合性学习15个专题,是语文综合性学习国家课程实施的内容导向,也为校本化开发拓展性课程指引方向。拓展性课程:根据每个专题的内容,融进优质地方资源,设置若干个对应的学习实践主题,供教师和学生选择,学生在课前查询资料、实地走访时,发现新的感兴趣的内容,也可自主生成和选择新的主题,是校本化落实15个专题。

(二)构建“课内+课外”的“综合性学习”教学模型

着眼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不同专题,设计项目化学习清单,以任务驱动的方式,让学生带着问题和思考实践探索,带着收获和成果表达展示,形成综合性学习课前、课中、课后——“5J”学习模型。“5J”,即:建、践、见、鉴、荐。

1.建——建立小组,明确分工。根据专题内容及要求,将专题分解成若干个小主题,学生根据兴趣或特长,进行选择、确定分组和分工;各组分别制定实践活动的方案、计划、流程。

2.践——聚焦实践,合作探究。各小组成员根据分工,通过查阅书籍资料、搜索网络、实地访问等形式,搜集整理并筛选资料。教师指导学生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做好笔记,填写好学习任务单等,为下一环节的交流展示奠定基础。

3.见——组际交流,表达展示。各组派代表交流汇报实践活动中完成的各项任务,发表观点见解、心得体会、学习收获等,并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开展班级层面的表达展示活动,如朗读朗诵、演讲辩论、诗词传唱、故事讲述等。

4.鉴——评鉴过程,评价总结。对照评价体系、评价内容、评价标准,组织开展自评、组评和师评,进行单项、综合等多元的评价激励。

5.荐——举善荐贤,推而广之。适时开展校级优秀成果展或活动,如知识竞赛、朗读朗诵比赛、演讲征文比赛、诗词大会、故事大会、手抄报展等。

(三)构建“过程+目标”的“综合性学习”评价体系

1.评价主体。学生和教师,主张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增强评价主体间的互动,强调被评价者成为评价主体中的一员。

2.评价方式。采用自评、组评和师评的方式对学生各方面能力进行评价。建立学生、教师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方式。

3.评价内容。过程评价:是针对学生个体在综合性学习过程中的各方面表现进行的评价。包括对学生的实践参与度、知识获得度、情感体验度、语言运用度等方面的评价。目标评价:是针对学生个体在综合性学习各环节的学习成果、学习目标达成度的评价。包括评价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组织策划能力、综合表达能力等。

4.评价激励。根据评价结果,设置单项奖(如演讲达人、朗诵能手、最佳辩手、最美朗读者等)和综合奖。

通过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施和实践,学生语文综合能力进一步提高,语文教师业务素养更加全面,综合性学习实施样态初步构建。

作者简介:顾杰,江苏省丹阳市陵口中学语文教师;毛丽娟,江苏省丹阳市运河中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综合性学习综合性语文课程
定制铺丝新工艺降低成本提高综合性能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有效性探讨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浅谈教师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的角色和作用
开展高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15:12
大学语文课程的“思化”品质认识
学习月刊(2016年4期)2016-07-11 02:54:10
模糊PID在离合器综合性能实验台中的应用
工业设计(2016年11期)2016-04-16 02:48:32
项目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应用
语文课程改革深化中的学校担当
高中语文课程应该更加贴近生活
语文知识(2014年8期)2014-02-28 22: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