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课堂大单元教学的应用

2024-01-07 00:43:02骆慧敏
文理导航 2024年2期
关键词:大单元教学初中音乐应用策略

骆慧敏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初中音乐课堂面临新的发展趋势。在此过程中,如何贴合课程标准将教材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如何将学科特点淋漓尽致地体现在教学内容中是教师面临的主要问题。作为一种新颖的教学模式,大单元教学被广泛地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紧扣音乐的特点,突破教材内容的限制,将单元内、教材内的知识点联系起来。基于这一转变,学生不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主动的课堂参与者。

【关键词】初中音乐;大单元教学;应用策略

在新时期的初中音乐教学中,传统的教学理念发生转变,与此同时,大单元教学作为一种新颖的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区别于以往的教学模式,以大单元教学为基础的初中音乐教学不仅能拓宽教学内容的容量,还能加大教学内容的影响。本文将从具体的教学案例出发,深入分析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大单元教学的应用策略、路径。

一、贴合学科特点,明确教学方向

(一)贴合教材内容,提炼教学重点

随着大单元教学的引入,传统的教学方法被赋予了新生机。一方面,教师深入挖掘单元内作品的音乐要素、音乐题材风格、音乐主题、音乐情感与形象、音乐相关文化。通过将类似的音乐作品集合起来,学生一边学习具体的知识点,一边寻找作品间的联系。另一方面,教师将人文主题、内容价值内涵相类似的音乐作品集合起来,通过欣赏音乐的表现力、文化语境,学生不仅能提升自己的音乐审美能力,还能构建起完整的知识结构。

以苏少版初中音乐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中国龙吟”为例。虽然,本单元的曲目长短不一,题材类型多样,但教材中的内容大多围绕爱国这一主题展开。在此过程中,学生要在《龙的传人》和《我是中国人》的演唱中感受爱国情怀,掌握竖笛的演奏技巧,了解节拍的拍号和小节中的强弱规律,在感受与欣赏板块,学生欣赏《金蛇狂舞》和《红旗颂》。借助聂耳、吕其明等作曲家的故事,教师一边传递其中的人文精神,一边穿插大量的乐理知识。在活动与创造板块,学生在丰富的活动中感受“以应答为主要形式”的歌唱形式。与此同时,结合教材内容、多媒体资源,学生需要了解“螺蛳结顶”的创作手法,明晰“如何保护自己的嗓子”。结合一系列的分析,教师致力于将“每个中国人都为祖国的快速发展感到自豪”这一概念融入课堂

教学。

一般来说,初中生已具备一定的音乐审美能力,所以,教师在分析教学重点时既要充分把握教材内容,提炼其中的特点、相似点,又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他们的反馈,教师适当调整教学内容、教学

节奏。

(二)贴合教材内容,拟定教学目标

单元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和课时目标的衔接。然而,在以往的教学设计中,大部分教师习惯于从细节入手拟订教学目标。因此,传统的教学目标设计容易让教学内容陷入结构不协调的无序状态。基于大单元教学,教师重构教学理念并结合教学评一体化这一先进的教学模式拟订教学目标。在此过程中,教师提前构思“学生可能会达到怎样的水平?”“学生可能会产生哪些问题?”构思发展性目标以及达成性目标。

以苏少版初中音乐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茉莉芬芳”为例。从前期的教材分析中,教师发现,本单元的音乐作品都与民歌小调有关。结合教材内容,教师将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划分为发展性目标和达成性目标两部分。其中,在达成性目标的拟订中,教师紧扣表现与实践、感受与欣赏、活动与创造分析其中的重点。比如,在表现与实践层面,学生既要演唱《茉莉花》,又要从不同版本的《茉莉花》中感受民歌小调的魅力。在感受与欣赏阶段,教师将速度术语与《图兰朵》的欣赏结合起来。此外,由于本单元的内容与民歌、民谣有关,因此,教师紧扣民歌背后的人文要素予以讲解。

在教学评一体化、大单元教学的影响下,学生一边提升学习的兴趣,一边在音乐感受与欣赏、音乐表现、音乐创作中明晰相应的乐理知识。区别于以往的教学目标设计,教师要重构教学理念将教学目标视为统领大单元教学的前提与基础。

二、贴合单元内容,优化教学设计

(一)融入体验性内容,优化感受与欣赏

结合单元内容,教师将教学内容分为体验性、表现性、创造性三个部分。其中,体验性活动建立在感受与欣赏之上。其中,体验性活动的关键在于听觉、在于对音乐的理解。初中生普遍已经具有一定的音乐审美能力,因此,在开展大单元教学时,教师基于具体的音乐作品锻炼学生对作品体裁、作品风格的理解,提升他们的音乐基本要素。

以苏少版初中音乐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故乡歌谣为例。从单元内容来看,感受与欣赏板块的主要目标就是听赏、熟悉《故乡的云》等歌曲,明晰歌曲背景,在对比中感受独唱与重唱的区别。由于《故乡的云》是一首充满爱国之情的台湾歌曲,因此,教师借助多媒体技术展示丰富的历史背景。借助前期的知识输入,学生认真聆听歌曲特点。“本首歌曲的旋律委婉深情,节奏舒缓自然。”结合直观性的认知,教师引入歌曲的结构分析音乐形象。由于初中生已具备一定的音乐知识,因此,教师并不直接公布问題的答案,而是引导他们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故乡的云》为ABA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通过有来有往的师生互动,学生逐步得出问题的答案。

音乐作为一种听觉上的艺术,其最终的培养目标就是将学生培养成“颇具音乐审美能力的人”。然而,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容易陷入应试化、视频化的陷阱。为了最大程度地发挥大单元教学的效用,教师致力于借助具体的音乐作品培养学生对速度、力度、音色、音高的理解。

(二)融入表现性内容,优化音乐表现

基于大单元教学,初中音乐教师不仅要重构教学理念,还要优化教学策略。其中,针对音乐表现,“教师不能等待学生经数月甚至数年技术成熟后再谈音乐的艺术性和审美性,审美和技术应同步发展”。结合哈罗德·艾伯利斯的观点,教师融入表现性内容。区别于专业的音乐教育,初中音乐课堂需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借助集体性的演唱、演奏,大部分初中生都能乐于参与音乐教学活动。此外,任何一种音乐形式的创新都需要特定的评价标准。所以,教师在融入表现性内容的过程中也需要拟定阶段性的评价标准。

以苏少版初中音乐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春天的旋律为例。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需要熟练演唱《渴望春天》。在课程讲解阶段,教师并没有直接讲述其中的专业知识,而是从直观感受出发,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渴望春天》是奥地利音乐家莫扎特写的一首具有浓郁德奥风格的古典歌曲,那么歌曲描述了莫扎特怎样的情感?”结合上述问题,学生先直观地感受乐曲的特点,推测乐曲中的情感。“《渴望春天》抒发了人们对春天的渴望,表达了人们在看到春天来临之时产生的愉悦之情。”根据学生的理解,教师借助多媒体技术展示完整的乐谱。“歌曲包含4个乐句,每一个乐句各有哪些特点?”在后续的沟通中,学生尝试着了解八六拍的特点,了解升1和升4对于旋律的重要作用。通过大量的知识引导,学生以集体演唱的方式输出自己的情感。

受诸多要素的影响,初中生的演唱、演奏能力均是有限的,所以,教师要基于评价标准、教学目标予以充足的耐心,即每一个人都是从不会到会,从会到熟练,从熟练到形成自己的风格。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紧扣大单元教学理念,围绕音乐表现等板块融入表现性内容。

三、重构评价体系,完善教学流程

(一)融入教学活动,提升评价质量

任何一个学习活动都包含多个步骤,其中,学习评价不仅是师生互动的重要体现,还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重要阶段。一直以来,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习惯于结果式、等级式的评价。基于大单元教学理念和教学评一体化模式,教师紧扣课时总量和课程讲解的内容。通过形成性评价与“评价改进学习”等先进理念,学生在具体的音乐情境中感受音乐的魅力,感受大单元教学的内容。

以苏少版初中音乐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梨园漫步为例。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需要明确戏曲音乐等内容,了解其大致的特点。结合上述目标,教师引导学生演绎《唱脸谱》。从《唱脸谱》的内容来看,学生不仅能将脸谱的含义、特点结合起来,还能产生学习戏曲的乐趣。为了将整个单元的知识点联系起来,教师拟定了一项知识竞赛,在此过程中,学生充分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鼓励优胜组并将其树立为典型。与此同时,针对回答错误的同学,教师并不会严厉批评其错误,而是基于他们的错误,将其视为案例,引领他们深入学习戏剧

知识。

基于大单元教学,教师的评价包含两部分内容。其一,具体评价学生的观点、答案、理解。其二,从单元整体情境出发拓宽学生的视角。区别于以往的引导方式,教师既要输出肯定的态度、情感,又要予以理性

引导。

(二)优化评价方法,实现评价多元化

评价的多元化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大单元教学模式下的学习评价包含多个评价主体。其一为教师,其二为学生,其三为家长。其次是评价维度的多元化。目前,评价内容包含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等。最后是评价方式的多维化,当前,习题、活动、思维导图等方式均可以辅助学习评价并发挥诊断与改进的功效,提升学生对单元内容,对单元主题的理解。

以苏少版初中音乐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村寨踏歌为例。在本单元的教学中,学生將演奏《月光下的凤尾竹》。由于学生已在小学阶段接触过该歌曲,因此,教师将大部分的注意力集中于演奏技巧之上。在最终的成果检验阶段,教师拟定了两轮成果检验,其中,第一阶段为学生互评阶段。在此过程中,学生围绕节奏、指法等多个维度展开互评,基于一系列的生生互动,他们选出一名优胜者。第二阶段为教师总结阶段。在这一阶段,教师邀请每一小组的优胜者演绎曲目的一部分。通过专业、科学的引导,每一名同学都能知晓正确的演奏方式,明晰自己的修改方向。

多个维度的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方式既能加强师生互动,又能赋予初中音乐课堂以新的生机与活力。相比于传统的评价体系,教师的一言一行均能对学生产生影响,所以,教师要重视多模态表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大单元教学作为一种新颖的教学模式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最大程度地发挥音乐教学的效用。一般来说,初中生已具备一定的审美要素,教师应充分调动自己的专业素养,一边策划丰富的活动,一边予以适当的引导。

【参考文献】

[1]马超伦.核心素养下音乐学科“大单元教学”探寻[J].艺术评鉴,2022(22):105-108.

[2]明玉.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音乐大单元教学构建[J].第二课堂(D),2023(2):58.

[3]薛颖芳.大单元教学:素养导向下初中音乐教学的实践[J].新课程导学,2022(35):54-56.

[4]付新燕.核心素养下的初中音乐大单元教学策略[J].天津教育,2022(18):128-130.

猜你喜欢
大单元教学初中音乐应用策略
初中历史大单元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浅谈以“类化”思维改进中职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
基于大单元教学的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有效策略
未来英才(2017年5期)2017-05-12 22:29:42
初中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
节奏训练在初中音乐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试论师生互动教学在初中音乐课堂的应用
薪酬管理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2:28:35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54:42
技校制冷专业课程一体化教学探析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2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