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仁琴,肖春秀 ,王小芳
(1.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1;2.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平潭分院,福建 福州 350400)
护理科研是指护士在工作中发现问题,通过科学的方法探索护理现象本质,系统地解决临床护理中的问题。临床护士的科研能力与护理学科发展息息相关,同时也是评价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1]。随着护理学科的发展,护士科研能力也得到大幅度提升。但是,在很多基层医院,仍存在护士科研理论知识缺乏、科研意识薄弱的现象;而缺乏规范的科研能力培训,也会使其科研实践能力不足,最终导致科研成果较少[2]。“健康中国”战略以及“医联体”建设与基层医院的发展密不可分,而基层医院的发展又离不开护士科研能力提升[3]。因此,选择适合的培训方法开展针对性的科研能力培训,对于提高基层医院护士科研能力意义重大。工作坊(workshop)是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教学的一种工作模式,为学习者提供技能提升机会的同时给予学习者反馈;教育者设计好程序,引导学习者参与学习以及讨论[4]。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护理教学[5-6]、护士培训[7-8]、患者健康教育[9],均取得较好效果。由国内学者构建的三级综合医院护士科研能力工作坊培训体系,已被证实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可提高临床护士科研能力[10]。本研究将基于工作坊的培训模式运用于基层医院护士科研能力培训,现就培训方法及成效汇报如下。
采用目的抽样法将2020 年7 月至2021 年1 月某基层二级甲等医院各护理单元的31 名骨干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12 人(38.7%),护师及以上职称27 人(87.1%),女30 人(96.8%),平均年龄(30.81±4.01)岁,工作年限2~23年。
1.2.1 成立工作坊团队 工作坊成员包括副主任护师、护理研究生各一名。副主任护师为本次工作坊项目负责人,负责制订本次培训的具体操作方案。护理研究生担任教学组长,负责培训场地安排、现场主持、授课等。开课前3 个月,教学组长结合教材内容,初步设计基于工作坊的基层医院护士科研能力培训方案,提出工作坊学习流程。教学组成员反复讨论后,确定最终教学方案及工作坊学习流程。授课者为团队中的副主任护师及护理研究生,均为研究生学历,申请过科研项目、在核心期刊发表过论文。授课者在开课前一星期进行集体备课、试讲,确定PPT 课件。
1.2.2 培训方法 培训时间为2020 年7 月至2021 年1 月,每两周组织一次培训,共15 次,每次学习时长2~3 小时。培训分为3 部分,第一部分为理论授课,学习主题分别为科研选题、文献检索、护理科研设计、资料收集、统计学分析、论文撰写;第二部分为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护理临床实践指南新观点解读;第三部分为科研实践讨论与总结。
(1)第一部分:理论授课。针对基层医院护士科研基础知识较为薄弱的特点,结合教材[11]内容开展针对性的理论培训,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见表1。
表1 基于工作坊的护理科研培训理论授课内容Table 1 Theoretical teaching content of nursing research training based on workshops
(2)第二部分: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护理临床实践指南新观点解读。将参培人员随机分为5 组,每组6~7 人,分组布置学习任务,要求其在工作坊学习会上进行汇报。具体步骤为:①在3 个小组中各选一名组员阅读一本最新的高质量护理核心期刊,要求其在下一期工作坊学习会上选一篇文献进行汇报,内容包括文献的课题来源、科研整体设计思路、护理研究实施步骤、资料收集方法、统计学分析方法选择等;各组成员针对此篇文章的创新性、实用性、临床应用价值以及论文书写思路等开展分析与讨论。②在另外两组中各选一人分别学习内、外科临床实践指南,在下一期工作坊学习会上对该指南进行详细解读,梳理总结近期学术热点及趋势,介绍如何结合临床实际工作或岗位特点开展科研工作。
(3)第三部分:科研实践讨论与总结。结合理论授课内容,给各组布置相应科室或所在医院护理质控小组相关主题的科研任务。每次工作坊学习会上以口头汇报、书面表达、PPT 等形式汇报项目进度、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等。组织工作坊学习小组成员进行头脑风暴式讨论,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最后由教学组长进行总结。
1.3.1 护理科研能力评价 采用潘银河[12]设计的护理科研能力自评量表,评价培训前后护士科研能力。该量表共6 个维度30个条目,分别为问题发现能力、文献查阅能力、科研实践能力、科研设计能力、资料分析能力以及论文写作能力。量表采用Likert 5 级评分法,无法做到、较少做到、尚可做到、经常做到、完全能做到分别计0~4 分,总分0~120 分。按照总分将能力分为低、中、高3 个水平,低水平:0~40 分;中等水平:>40~80分;高水平:>80~120 分。量表的Cronbach's α 系数为0.769,信度较好。
1.3.2 科研成果 统计参培人员的科研成果情况,包含已发表学术论文数量,已完成但未发表学术论文数量,获批课题数量3项。
通过问卷星平台制作电子问卷,要求护士分别于培训前后通过微信扫描二维码答题并当场提交。为确保调查质量,设置一个微信账号只能提交一次问卷,不能重复答题。要求15 分钟内完成问卷,剔除作答时间小于30 秒的问卷。培训前后各发放问卷31 份,回收有效问卷各31 份,有效回收率为100.0%。
通过SPSS 24.0 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描述,护理科研能力评价采用两独立样本t 检验,检验水准α=0.05。
培训后,护士护理科研能力自评量表总分为(44.87±13.12)分,高于培训前的(35.45±20.48)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问题发现能力、科研实践能力、资料分析能力3 个维度得分较培训前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培训前后护士护理科研能力自评量表得分比较(±s)Table 2 Comparison of Nurse's Nursing Scientific Research Ability Self-assessment Scale scores before and after training(±s)
表2 培训前后护士护理科研能力自评量表得分比较(±s)Table 2 Comparison of Nurse's Nursing Scientific Research Ability Self-assessment Scale scores before and after training(±s)
问题发现能力n 文献查阅能力培训前培训后时间 总分35.45±20.48 44.87±13.12-2.156 0.035 31 31 t P 5.23±2.11 6.39±1.58-2.451 0.017 8.03±3.73 9.13±3.20-1.243 0.219科研实践能力5.48±4.34 8.29±2.31-3.176 0.002科研设计能力5.94±4.14 6.83±3.19-0.962 0.340资料分析能力5.23±4.03 7.32±2.21-2.539 0.014论文写作能力5.55±4.78 6.90±3.75-1.240 0.220
统计31 名参培护士培训后的科研成果情况,包括已发表学术论文2 篇[13-14]、已完成但未发表学术论文5 篇,厅级课题立项1 项。参培护士培训前均未在学术期刊上发表过论文。
本研究结果显示,培训前基层医院护士的科研能力自评量表总分为(35.45±20.48)分,处于低水平。因与其他基层医院护士科研能力调查研究所用问卷不一致,故无法进行横向比较,但其结果与多项研究一致[15-16]。可以看出,基层护士各维度得分均较低,说明其科研知识十分缺乏。我国高等护理教育起步较晚,因此中专、大专学校没有设置护理科研相关课程,而护理本科教育多侧重于专业知识和技能学习,对科研能力培养不够重视[17]。尤其是通过自学考试、成人教育或在职函授等形式取得本科学历的护士,上述问题更加突出[18]。基层医院护士的学历整体较低,本科学历者占比更低。因此,总体来看,基层医院护士的科研素质不高。科研知识掌握欠佳是基层护士开展科研、撰写科研论文以及科研成果少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对基层医院护士开展全面系统的科研知识培训以及进行科研实践教学至关重要。本研究中构建的基于工作坊的科研能力培训模式,其理论教学内容来自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护理研究》,弥补了基层医院护士继续教育缺少护理科研教育的不足。同时,引导护士在各自熟悉的领域发现问题,开展科研实践,整个培训强调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学以致用,更适用于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均非常薄弱的基层护士。因此,在基层医院开展基于工作坊的科研能力培训非常必要。
表2 结果显示,培训后护士护理科研能力自评量表总分为(44.87±13.12)分,显著高于培训前(P<0.05),并且从低水平提升至中等水平,问题发现能力、科研实践能力、资料分析能力3个维度得分显著高于培训前(均P<0.05)。表明基于工作坊的科研能力培训模式有利于提高基层医院护士的科研能力。以往研究显示,许多护士虽然参加了学校及医院举办的相关培训,但由于培训内容不系统,且缺乏实践指导,其依旧无法自主进行科研工作[19]。本研究采取工作坊模式的科研能力培训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一问题。
工作坊又称专题研习工作坊,是指以在某个领域富有经验的主讲人为核心,成员在其指导下,采用分组汇报、小组讨论等多种方式共同探讨某个话题[20]。工作坊是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整个过程中,理论知识讲授与实践应用交替进行。理论知识讲授时先让护士系统地掌握护理科研相关知识,然后引导护士进行实践应用,将理论知识通过技能操作及时消化,充分调动和激发护士学习兴趣。本研究中,工作坊团队制订了完善的教学计划,在护士进行理论学习的同时结合其所在科室的特点指导其在工作中开展科研实践。小组成员自主选取高质量文献进行阅读,介绍个人观点,然后汇报如何结合临床实际工作开展科研,以及近期科研项目开展进程、存在的困难。工作坊学习小组成员组织头脑风暴式讨论,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整个培训强调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每次工作坊学习会均根据汇报人员的主题逐步深入,帮助基层护士逐渐拓宽科研思路,提升将临床实践中的问题转化为科研课题的能力,最终应用科研思维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转化为科研成果。这样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了护士学习科研理论、进行科研实践的主动性,降低了基层护士对科研实践以科研理论进行论文写作的陌生感和恐惧感。本研究中的31 名护士培训后,在撰写学术论文、获批科研课题方面均取得初步成效,由原来的零成果到目前的发表2 篇论文、待发表论文5 篇以及获批厅级立项1 项。
综上所述,基于工作坊的科研能力培训模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基层医院护士的科研能力,拓宽基层护士科研思路,增加科研成果产出等。但本次研究中,培训前后护士文献查阅能力、科研设计能力、论文写作能力维度得分没有明显提高,同时基于工作坊的科研能力培训模式对护士科研能力的长远影响还有待进一步探讨。本研究以科室护理骨干为对象,对于基层医院中护理科研基础更为薄弱的普通护士,该培训模式的应用效果还无法确定。此外,有部分成员反馈,临床工作繁忙,参加培训需要花费较多时间,有时甚至需在下夜班后利用休息时间学习。今后研究者将着重优化培训形式,利用多样化的信息教学平台辅助培训,保证培训质量与效果。科研能力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尤其是基础本就薄弱的基层医院护士群体,选题、文献查阅、研究设计以及论文写作等方面能力都需要在不断实践中提升。因此,应长期开展科研能力培训,而其远期效果还有待进一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