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良雄
摘 要:为了确保课程标准顺利落地、做好教考衔接,推进高考英语改革,教育部教育考试院严格按照《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或《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总体要求,分别于2019年、2021年和2023年为高考改革省份命制了大规模适应性试卷(英语)。分析三年联考英语适应性试卷可以发现,它们具有“践行新理念,注重评价体系”“围绕三大主题语境,彰显立德树人”“试卷难度保持稳定,考查关键能力”“防止题型固化,设题适度创新”“关注学科融合,体现五育并举”五个特点。这对复习备考有“重视阅读选材,提升英语学科素养”“关注学生需求,重视词汇学习语境”“回归学科基础,构建结构化知识”“研究共性与个性,增强教学有效性”“注重中华文化,促进中西文化互鉴”五个启示。
关键词:英语适应性试卷;立德树人;关键能力;高中英语;复习备考
一、引言
为了帮助山东、海南考生,江苏、辽宁、湖北、广东、河北、重庆、福建、湖南考生,黑龙江、吉林、安徽、云南、山西考生分别适应2020年、2021年、2023年新高考,教育部教育考试院组织命制了大规模适应性试卷,并于2019年、2021年和2023年分别在相应省份进行了联合考试[为了便于本文的探讨,以下将三次大规模适应性试卷(英语)简称为“三年联考英语适应性试卷”,三个年份的大规模适应性试卷(英语)分别简称为“2019年联考英语适应性试卷”“2021年联考英语适应性试卷”“2023年联考英语适应性试卷”]。三年联考英语适应性试卷均按照《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或《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总体要求进行命题,具有很强的导向性,释放了改革信号。三年联考英语适应性试卷体现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的高考核心立场。就立德树人而言,“坚持立德树人,就是要通过考试内容的改革,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1]。就服务选才而言,三年联考英语适应性试卷贯彻进一步深化考试内容改革要求,加强关键能力考查,导向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的培养,体现高考的时代性,确保人才选拔的公平性。就引导教学而言,三年联考英语适应性试卷中试题的题材围绕“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三大主题语境,语言纯正、地道,具有鲜活的时代性,文本内容传递社会正能量,对高中英语教学起到应有的導向作用。
二、三年联考英语适应性试卷评析
三年联考英语适应性试卷的命制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的要求,聚焦铸魂育人,导向学生全面发展,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一)践行新理念,注重评价体系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出台标示着中国高考正在实现从能力立意到素养导向的历史性转变。三年联考英语适应性试卷落实《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或《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精神,践行新课程理念。同时,三年联考英语适应性试卷遵循《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总体要求,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取向,不断增强育人功能与积极的导向作用,助力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此外,三年联考英语适应性试卷非常重视核心价值的引领,特别是其第四部分写作的第二节,要求学生进行读后续写,不仅有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而且也有助于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例如,2021年联考英语适应性试题的读后续写题讲述了一个墨西哥家庭帮助陷入困境的陌生人的故事,充满正能量,倡导友好互助、彼此关爱的和谐人际关系,不仅可以引导学生弘扬正气,在潜移默化中养成助人为乐的高尚品质,而且可以引导学生以开放、包容的态度看待文化多样性,积极参与跨文化交流。
(二)围绕三大主题语境,彰显立德树人
英语课程必须体现国家意志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确本学科应该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2]。三年联考英语适应性试卷中试题的题材围绕“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三大主题语境,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旨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例如,2023年联考英语适应性试卷的读后续写题属于“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主题语境,讲述了作者和家人收养小松鼠的过程,既有家庭温馨生活的画面,又有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蕴意。又如,2021年联考英语适应性试卷题材围绕“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三大主题语境:阅读理解A篇属于“人与自我”主题语境,是一个信息性文本,讲述了大学预科课程所提供的非学分课程可以为高中学生进入大学学习做好学术方面的准备,但不是所有的课程都有学分,非学分课程仍然有严格的要求,需要学生做好扎实的功课,认真对待;阅读理解B篇属于“人与自然”主题语境,倡导从环保角度思考日常消费行为,并作出有利于环保的决策,旨在引导学生有意识地承担起环保责任;阅读理解C篇属于“人与社会”主题语境,讲述了魔术这门艺术的魅力;阅读理解D篇属于“人与自然”主题语境,是一篇说明文,它通过实验表明熊也有一定智力,动物的智商和灵性值得我们去探索;完形填空题是一篇记叙文,属于“人与社会”主题语境,传递“要具备良好的人际关系与社会交往能力;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对诚实劳动的人都应当给予应有的尊重,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这一主题意义,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七选五题属于“人与社会”主题语境,讲述了Apps的多种用法和功能、科技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传递“Apps虽然对生活的方方面面具有很大的影响,但我们应理性选择与使用Apps”这一主题意义。
(三)试卷难度保持稳定,考查关键能力
三年联考英语适应性试卷总体难度与近几年高考英语试卷难度持平,没有偏题、怪题。这在某种程度上与学生负担过重存在一定的关联:面对“双减”政策,大规模高利害考试应该通过命题改革缓解考试给学生带来的过多压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学生学业负担[3]。三年联考英语适应性试卷命制坚持“方向是核心,平稳是关键”的原则,依据高校人才选拔要求、《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或《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结合中学英语教学现状和学生复习备考的实际情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对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引导,在深化基础性考查的同时,突出关键能力考查,充分发挥高考的育人功能,积极引导中学英语教学[4]。三年联考英语适应性试卷注重科学素养的培植,每一份联考英语适应性试卷都涉及科技类文章,并加强对学生思维品质的考查,启发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创新性思维和辩证性思维能力观察、思考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例如,2021年联考英语适应性试卷的语法填空题属于“人与自我”主题语境,讲述的是我们在选择大学时虽然可以请教可信赖的亲朋好友,但最终需要自己作出决定,旨在引导学生形成独立自信的人格,提升思辨能力,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主动肩负起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使命。
在三年联考英语适应性试卷中,基于实际问题的试题数量稳步增加。在设计情境时,三年联考英语适应性试卷关注试题情境的公平性、多样性与时代性。例如,2023年联考英语适应性试卷的完形填空题的每一道题都不能通过分析其所在的句子就可以得出正确的答案,若没有上下文,四个选项都可以成为正确选项,试看第47题和第51题:
· ... 47 the lines of the star with the pencil.
A. remove B. follow C. cross D. cut
· Why are you 51 so long?
A. staying B. talking C. preparing D. writing
格式塔心理學的一条基本组织原则是图形和背景的关系原则:在一个视野内,有些形象比较鲜明突出,构成了图形;有些形象对图形起了烘托作用,构成了背景。这就要求学生在通读全文、掌握大意后,根据题材内容、问题结构、重要情节、前因后果等进行作答。例如,2021年联考英语适应性试卷的语法填空题第60题、第63题和第64题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语篇能力和语用能力才能快速得出答案,有助于引导教学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的现象。
(四)防止题型固化,设题适度创新
在确保稳定性的同时,三年联考英语适应性试卷的命制突显适度的创新性。例如,三年联考英语适应性试卷第四部分写作的第一节不拘泥于一种形式:2019年联考英语适应性试卷要求学生给英国朋友John写一封回信,介绍中国传统佳节春节的习俗以及邀请朋友来中国过春节;2021年联考英语适应性试卷要求学生就学校组织的英文诗歌朗诵比赛向外教写一封求助电子邮件;2023年联考英语适应性试卷则要求学生对一场线上音乐会作出评价。又如,三年联考英语适应性试卷的阅读理解题的题目也有所创新,试看2021年联考英语适应性试卷阅读理解B篇的第26题:
26. Which of the following helps reduce our carbon footprint according to the author?
A. Using second-hand textbooks.
B. Using old and expensive cars.
C. Buying new but cheap clothes.
D. Buying new wooden furniture.
该题旨在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迁移创新能力,实现知行合一的目标。再如,三年联考英语适应性试卷的听力部分的朗读者有所不同,其语音语调也有一定变化。语音语调的快速适应能力是学生英语听力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在真实语境下不可或缺的英语交际能力。这就要求学生熟悉多种语音语调,具备在真实语言环境中的交流能力。
(五)关注学科融合,体现五育并举
三年联考英语适应性试卷注重跨学科学习,导向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以2021年联考英语适应性试卷为例:阅读理解B篇启示学生减少使用汽车,热爱体育,加强体育锻炼;阅读理解C篇讲述的是魔术的魅力,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落实“全人教育”理念;读后续写题旨在弘扬助人为乐的高尚情操与彰显劳动光荣的价值观;听力第九段材料启示学生自己动手、发挥创造力,设计与装饰房间,体现“英语+”的跨学科融合思想。
三、对复习备考的启示
(一)重视阅读选材,提升英语学科素养
阅读的基本理念是在语言能力范围内大量接触阅读材料。《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指出,“学科素养”承接核心价值的方向引领,统摄关键能力与必备知识[5]。在信息时代,新知识、新方法、新技术不断涌现,个体必须能够通过各种渠道获得所需要的信息,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理解新信息并将其纳入学科的基本知识结构中,以及根据已接收的新信息与解决问题的需要建立各种知识组合[6]。三年联考英语适应性试卷中试题的选材大多来自英语国家的网站,例如,2021年联考英语适应性试卷的阅读理解A 篇来自Emory College of Arts and Science(埃默里大学文理学院)的网站http://nbb.emory.edu/academics/course-descriptions/non-electives.html,阅读理解D篇来自The Economist的网站https://www.economist.com/babbage/2012/07/05/calculating-beasts。在日常复习备考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在广泛的英语源语阅读中习得各种语言知识与技能,而且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动机和发展学生的阅读策略,特别是提高生词容忍度、利用语境猜测词义、运用词典查词义等阅读策略。长此以往,学生的生词率自然会下降,学生阅读的幸福感会增强。同时,在阅读理解复习备考教学中,教师要运用交叉模式(interactive model),即采用自下而上模式(有利于完善语言图式)和自上而下模式(有助于完善内容图式)相结合的形式处理文本信息,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语篇信息。此外,重视语篇分析、培养语篇意识是解决学生对七选五题型存在畏惧感的关键所在,这是因为七选五题型主要考查学生对语篇结构、语篇内容和上下文逻辑关系的理解和把握,要求学生从句子层面、段落层面和语篇层面理解全文,明确句子之间、段落之间的关系。三年联考英语适应性试卷的七选五题型对顺承关系、段间推理、递进关系和总结概括等进行了考查。在日常复习备考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语篇意识,将语言形式、意义、功能有机结合进行教学,帮助学生逐步形成以语篇为中心的学习方式。如此才能在课堂上有效落实听说读看写五项基本技能的培育。
(二)关注学生需求,重视词汇学习语境
教师在日常复习备考教学中要树立“以学定教”的思想,根据学生的需求进行复习教学,特别是在词汇复习教学中。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词汇是语言学习的基石,而很多高三年级学生没能较好地掌握《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所要求的词汇。在英语中,同一词汇在不同的句子、段落、情境表达中存在不同的意义。这就要求教师创设词汇学习语境,拓宽学生的词汇量,提升学生的词汇复用水平。例如,2019年联考英语适应性试卷的阅读理解A 篇的句子“The airport express bus runs every 15 to 35 minutes around the clock.”中“run”的含义是“travel to and fro on a particular route”(沿规定路线往来行驶),但它在不同句子中与不同词汇搭配传递不同的含义,在“The CCTV Spring Festival Gala Evening has been running annually since 1983.”中的含义是“continue to take place; continue to be performed”(举行),在“He has decided to run a company.”中的含义是“be in charge of; manage”(负责,经营),在“This year even our well ran dry.”中的含义是“become”(变成),在“The color ran when I washed my clothes.”中的含义是“cause to disappear”(褪色),在“Who do you think will be running for the president of the tennis club next year?”中的含义是“be a candidate in an election”(竞选)。在日常复习备考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词汇的搭配、一词多义、一词多类,以及常用习语的用法,引导学生在真实语境中理解词义、识记词汇并准确运用目标词汇。
三年联考英语适应性试卷所选的语料具有很强的时代性,符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学习特点和认知水平,富含一定的前沿信息,常常会出现一些学术词汇。因而,教师在日常复习备考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关注通用学术词汇,这是因为通用学术词汇与常用词汇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且约90%的通用学术词汇结构较为复杂,不容易识记和掌握。在日常复习备考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将通用学术词汇与《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所要求的词汇进行整合,提取学生必须要掌握的通用学术词汇及其常用搭配。例如,通用学术词汇“approach”在科技文章中经常会出现approach to something、approach to doing something、approach for doing something、approach in something、according to the … approach、through a / an … approach等搭配,若掌握了这些词块,就能顺利理解长难句,提高阅读效率。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将新知识进行实践应用,培养学生在语篇中记忆、理解和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避免因简单重复或拓展与话题有关的事实性知识,将语言知识和技能边缘化,或为了追求表达的流利性,对新学的语言知识和技能采取“回避”的方式。
(三)回归学科基础,构建结构化知识
重視能力不能以轻视知识为前提。在日常复习备考教学中,教师既要重视“基础性”,以免误入偏、难、怪的歧途,也要“返璞归真”,夯实基础。语音教学在高中阶段仍应占据重要的地位,这是因为正确的语音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词汇习得效率,而且可以显著提高学生的阅读成绩[7]。在2021年联考英语适应性试卷的书面表达题中,有相当部分学生将successful误写成success、succeed、succeeded等,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学生语音意识不足造成的。教师在日常复习备考教学中要为学生的语音学习提供必要的时间和空间,增强学生的语感。同时,教师也要引导学生在平时多听不同口音的英语新闻报道,以帮助学生适应考试时朗读者的不同口音。
零散的知识难以形成学科核心素养,结构化的基础知识是形成学科核心素养的根基和条件[8]。在高三年级第二学期,很多教师会舍弃课本,而选取其他材料进行教学。这是本末倒置的做法,正确的做法应是立足课本,建立各知识间的联系,形成知识网络,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人教版普通高中教科书《英语》(以下简称“人教版教材”)选择性必修四是进行读写结合教学的最佳材料,但很多教师在完成人教版教材选择性必修三的教学后,就进入高考总复习。事实上,教师应科学合理地利用人教版教材选择性必修四等教材资源,实施“长文短教”,即基于主题将人教版教材选择性必修系列与人教版教材必修系列进行合理整合,构建结构化知识体系,如在复习有关伟人的话题时,教师可采用biography-themed teaching method对人教版教材选择性必修系列与人教版教材必修系列中的人物类文章进行整合。
(四)研究共性与个性,增强教学有效性
在日常复习备考教学中,教师要实施因材施教,即通过研究学生的共性与个性,开展多方位指导,增强教学的有效性。以读后续写题为例,它以读写结合的方式来考查学生四个方面的能力:一是把握短文关键信息和语言特点的能力;二是语言运用的准确性和丰富性;三是对语篇结构的把控能力;四是创造性思维能力[9]。读是输入、是吸收,写是输出、是应用。在日常复习备考教学中,教师要把读与写有机结合起来,如引导学生作读书笔记,写日记、读后感等。同时,教师在平时的读后续写训练中应通过“哪些错误属于学生常见的错误?原因是什么?”“哪些问题是某些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等问题对学生出现的错误或问题进行归因分析,通过“学完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是什么原因造成你目前的困难?”等问题收集学生的学习证据,以了解学生的学习困难以及需要加强的地方,进而对不同语言水平的学生给予不同的指导。需要指出的是,对学生的书面表达的评价要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主,尽可能用欣赏的眼光评价学生的书面表达,以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此外,教师应客观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计划与教学方法,促进教与学的和谐发展。
(五)注重中华文化,促进中西文化互鉴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建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的必然要求[10]。英语教材如何融入中华文化的学习,成为落实有关要求和服务国家战略的紧迫课题,而现有英语教材中的中华文化内容却不容乐观[11]。在日常复习备考教学中,教师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寻找中西文化与英语教学的结合点,如在讲评2019年联考英语适应性试卷第四部分写作第一节时引导学生关注试题设置的问题情境“向外国朋友介绍中国的传统佳节——春节”,让学生联想与中国春节相似的西方的圣诞节,启发学生比较两者传统习俗的异同,并用英语讲述自己的体验与感受,帮助学生实现从国际比较的视角将西方文化的输入和中华文化的输出双向同步互动,培养学生用英语讲述中国故事的能力;二是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及教材特点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特别是要基于大观念按照主题系统补充与中华文化相关的内容,如与中国传统节日、中国民俗、中国名胜古迹、中国服饰文化、中国水墨画、中国历史名人、中国古代成语故事、中国民间故事等相关的双语材料,切实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沟通能力,发挥英语课程的育人功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四、结语
三年联考英语适应性试卷的命制坚持立德树人,体现《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总体要求,注重考试评价与课程标准要求、教学的一致性,有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現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教师要充分挖掘三年联考英语适应性试卷的内涵,把握时代脉搏,科学备考,强化价值引领,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提高复习备考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姜钢,刘桔.牢记立德树人使命 写好教育考试奋进之笔[N].中国教育报,2018-03-03(05).
[2]梅德明.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时代新人——《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学科育人观及实现路径[J].人民教育,2018(11):46-49.
[3]程晓堂.关于“双减”政策背景下大规模高利害考试命题的思考——以英语学科为例[J].中国考试,2022(3):1-6,14.
[4]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强化关键能力考查 引导学生全面发展——2023年高考英语全国卷试题评析[J].中国考试,2023(7):22-26.
[5][6]教育部考试中心.中国高考评价体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13,19.
[7]WAGNER R K, TORGESEN J K. The nature of phonological processing and its causal role in the acquisition of reading skills[J].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987(2): 192-212.
[8]郭元祥.论学科育人的逻辑起点、内在条件与实践诉求[J].教育研究,2020(4):4-14.
[9]刘庆思.高考英语学科40年[J].中国考试,2017(2):13-19.
[10]赵景欣,彭耀光,张文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6(6):23-28.
[11]郭宝仙.新时代英语教材的文化使命及其实现路径[J].课程·教材·教法,2020(11):102-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