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血管减压术与球囊压迫术应用于三叉神经痛患者的效果比较

2024-01-04 10:03齐再利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3年19期
关键词:三叉神经术式球囊

齐再利

(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山东济南 250132)

三叉神经痛(TN)多为单侧发病,好发于40 岁以上人群,呈短暂性、阵发性、反复性疼痛,极大地影响着患者的工作与生活[1]。 临床首选药物治疗TN,如卡马西平等,但因长期、大剂量服用药物会导致患者出现多种并发症,甚至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耐药性[2]。故针对药物治疗出现无法忍受的不良反应或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 应采用外科手术治疗。 显微血管减压术(MVD)和球囊压迫术(PBC)为常用的外科治疗手段,前者基于血管压迫学说治疗,辨识、分离三叉神经与责任血管的关系, 使责任血管对神经的压迫解除,缓解疼痛,后者则是将球囊导入Meckel 腔,充盈球囊,选择性对三叉神经半月节形成压迫,发挥缓解疼痛的作用[3-4]。 两种术式作用原理有所不同,哪种方式治疗效果更佳尚无统一标准。鉴于此,本研究选择2021 年12 月—2023 年1 月就诊于该院的60 例TN 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MVD 与PBC 治疗TN 的效果及安全性,为临床术式选择提供参考。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就诊于该院的60 例TN 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MVD 组与PBC 组,各30例。MVD 组年龄41~69 岁,平均年龄(52.42±4.07)岁;男18 例,女12 例;病程4 个月~12 年,平均病程(4.66±1.42)年。 PBC 组年龄40~67 岁,平均年龄(52.35±4.01)岁;男16 例,女14 例;病程6 个月~11 年,平均病程(4.71±1.39)年。 本研究经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年龄>18 岁;符合第9 版《神经病学》[5]中TN 的诊断标准,经头颅MRI 检查证实;常规药物治疗症状无缓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感染性疾病者;合并精神疾病患者;合并面肌痉挛者;全身器官功能衰竭者;合并舌咽神经痛;既往有颅脑外科手术史者;存在颅脑器质性病变者。

1.3 方法

PBC 组在全麻下行PBC 治疗:麻醉满意后,协助患者取平卧位,穿刺点取患侧口角外侧2.5 cm 处,在C 型臂X 光机(莱福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赣械注准20172060043, 型号:LM-ARMES 35) 引导下, 采用Hartel 穿刺技术将14 号穿刺针穿刺至卵圆孔开口处,拔出针芯,4 号Fogarty 球囊植入Meckel 腔,撤出导丝,将0.75~1.0 mL 造影剂注入球囊内,充盈球囊,观察其形状,直至呈哑铃形或倒梨形,持续压迫三叉神经半月节1~3 min,将造影剂完全抽吸出,将穿刺针与导管撤出,压迫穿刺点数分钟,无菌敷贴覆盖。

MVD 组在全麻下行MVD 治疗: 麻醉满意后,协助患者取健侧卧位,患侧朝上,头钉固定,于耳后发际内做一直切口,长度为4~6 cm,小骨窗开颅,用铣刀制作骨瓣,长度约为3 cm,显露横窦和乙状窦。 十字形切开硬脑膜,显微镜(镇江亿华光学仪器有限公司,苏械注准20202060872,型号:YH-X-4A)下放脑脊液至小脑自然塌陷,牵开小脑半球,锐性分离蛛网膜,切勿离断岩静脉,使三叉神经完全显露,分离周围粘连,在三叉神经和责任血管间置入适宜大小的Teflon 棉,切勿过多放置,避免再次压迫神经。完成后,对硬脑膜严密缝合,回纳骨瓣,常规关颅。

1.4 观察指标

(1)疼痛缓解情况。 术后即刻,采用Barrow 神经学研究所(BNI)疼痛量表[6]评估患者疼痛缓解情况。术后疼痛严重,口服药物无效为Ⅴ级;发生疼痛,口服药物后难以彻底缓解为Ⅳ级;发生疼痛,口服药物后能够缓解为Ⅲ级;出现偶发性疼痛为Ⅱ级;无疼痛为Ⅰ级。 其中Ⅲ~Ⅴ级表示治疗无效,Ⅱ级表示有效,Ⅰ级表示治愈。 治疗总有效率=(有效+治愈)/总例数×100%。 (2)对比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 (3)氧化应激反应。 术前、术后3 d,分别采集患者空腹肘正中静脉血5 mL,离心15 min,速率为1 000 r/min,取上清液,使用希森美康公司的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HISCL-800 型)检测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试剂盒购自南京建成公司。(4)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口唇疱疹、面部麻木、听力减退、咬肌无力、角膜炎等。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4.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 检验。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疼痛缓解情况比较

两组疼痛缓解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两组TN 患者疼痛缓解情况比较[n(%)]

2.2 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MVD 组手术时间、 住院时间均长于PBC 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两组TN 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比较(±s)

组别手术时间(min) 住院时间(d)PBC 组(n=30)MVD 组(n=30)t 值P 值27.45±6.39 102.44±27.32 14.639 0.000 5.89±1.76 11.84±3.32 8.673 0.000

2.3 两组氧化应激指标比较

治疗前, 两组GSH-Px、SOD、MDA 水平对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GSHPx、SOD 水平均低于治疗前,MDA 水平高于治疗前,MVD 组SH-Px、SOD 水平均较PBC 组低,MDA 水平较PBC 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3。

表3 两组TN 患者氧化应激指标比较(±s)

注:与同组治疗前对比,*P<0.05。

组别GSH-Px(U/mL)术前 术后3 d MDA(μmol/L)术前 术后3 d SOD(U/mL)术前 术后3 d PBC 组(n=30)MVD 组(n=30)t 值P 值170.21±22.35 171.10±21.88 0.156 0.877 138.21±18.42*109.35±21.06*5.650 0.000 8.85±1.42 8.91±1.45 0.162 0.872 13.52±2.16*21.78±2.52*13.631 0.000 351.48±39.68 350.49±40.55 0.096 0.924 304.62±36.52*226.42±39.84*7.925 0.000

2.4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MVD 组并发症总发生率较PBC 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4。

表4 两组TN 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 论

TN 病因复杂,尚不十分清楚其发病机制,主要因血管压迫三叉神经出脑干区或神经脱髓鞘病变所致,血管和蛛网膜之间粘连,促使血管靠近神经根,并对其产生压迫作用,致使神经脱髓鞘或短路,进而引起强烈的疼痛症状[7]。TN 患者痛感急骤、强烈,随着病情进展,疼痛可延伸至其他部位,如头顶、肩等,具有易反复发作、高发病率的特点,极大地影响患者身心健康[8]。 临床首选药物治疗早期或症状轻微的TN 患者,药物治疗能有效控制病情、缓解疼痛,但部分患者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病情易反复发作,且会发生消化道不适、眩晕等不良反应。针对上述患者,推荐采用外科手术治疗。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手术治疗后疼痛缓解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P>0.05),而MVD 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均长于PBC 组(P<0.05),提示两种术式均可改善患者疼痛,但MVD 手术时间长、患者恢复慢。PBC 是经穿刺导入球囊,充盈后对半月节压迫,阻断三叉神经传入痛觉纤维,发挥缓解疼痛作用,无需特殊设备,操作简单,可避免开颅风险,有助于减轻患者痛苦[9]。 MVD 是在显微镜下寻找责任血管,对三叉神经的压迫实施分离, 相关血管与神经功能可有效保留,其手术的关键在于明确责任血管,术前MRI 虽能发现大血管变异,但无法有效识别责任血管,术中需实施探查,手术用时相对延长,不利于患者术后早期恢复,延长住院时间[10]。 TN 患者疼痛发生急骤、痛感强烈,会引起应激反应,同时术中麻醉、手术创伤也会引起应激反应,促使患者出现交感-副交感神经反射,导致患者出现氧化应激反应。 本研究中, 术后MVD组GSH-Px、SOD 水平较PBC 组低,MDA 水平较PBC组高(P<0.05),提示PBC 手术应激刺激低。 可能是因MVD 术需开颅,对患者造成的创伤相对较大,加上患者担心手术效果与预后恢复,会产生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 进而导致患者术后易发生应激状况, 造成MDA 指标表达异常。 另外,本研究结果显示,MVD 组并发症总发生率较PBC 组低(P<0.05),提示MVD 安全性更高。 三叉神经为混合神经,PBC 术中需注射造影剂充盈球囊而对三叉神经半月节发挥压迫作用,在此过程中感觉神经纤维易受到损害,也会影响运动纤维,故导致患者出现咀嚼无力、面部麻木等功能障碍,而MVD 关键在于将责任血管与压迫分开,可能会干扰三叉神经,但不会损伤神经纤维,故咀嚼无力等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11-12]。

综上所述, 两种术式治疗TN 近期疗效相似,而MVD 可减少并发症发生,PBC 可减轻手术应激刺激,缩短手术用时,促进患者早期恢复,临床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术式。

猜你喜欢
三叉神经术式球囊
基于MRI探究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三叉神经形态学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一次性子宫颈扩张球囊在足月妊娠引产中的应用
特殊类型血管神经压迫致三叉神经痛二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改良Miccoli术式治疗甲状腺肿瘤疗效观察
MED术式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合并椎管狭窄的中长期随访
球囊预扩张对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心肌微损伤的影响
COOK宫颈扩张球囊用于足月妊娠引产效果观察
改良Lothrop术式额窦引流通道的影像学研究
上睑下垂矫正术术式选择分析
球囊扩张法建立经皮肾通道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