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叉神经

  • 患了三叉神经痛怎么办
    三叉神经痛是一种让人非常痛苦的疾病,其主要症状是面部剧烈疼痛,让患者难以忍受。尽管这种疾病不是很常见,但是它的症状却非常严重,甚至会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如果您或您身边的人患有三叉神经痛,那么就需要了解该如何应对和治疗。何为三叉神经三叉神经痛就是在三叉神经分布的范围内,产生阵发性的剧烈的疼痛,集中在眼裂上下、口裂以及下颌处,发作几秒或几分钟,呈现出周期性的特点,不发作时与常人无异。在神经性的疼痛疾病中,三叉神经痛是最为常见的,发病率比较高,而随着年龄的增长

    人人健康 2023年13期2023-09-12

  •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神经血管压迫特征及其周围结构变化
    07)原发性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 TN)为反复发作的复发性口面部慢性疼痛综合征,常累及三叉神经单支或多个分支;神经血管压迫(neurovascular compression, NVC)为其最常见病因,小脑上动脉(superior cerebellar artery, SCA)为主要侵犯血管[1]。三叉神经根入脑干区(root entry zone, REZ)指靠近脑桥入口并延伸4~5 mm范围的区域[2],该处NVC可致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22年11期2022-12-01

  • 显微血管减压联合三叉神经感觉根部分切断治疗特殊类型三叉神经痛1例
    冯学泉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血管压迫神经脱髓鞘学说是目前公认的主要原因[1-2]。其治疗方式首选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患者无法耐受药物副作用时,可行显微血管减压手术等治疗措施[3]。本文报告1例罕见的特殊类型三叉神经痛患者,术中证实小脑上动脉穿过三叉神经感觉根,并对三叉神经有压迫,该病例的发病机制较为特殊,丰富了三叉神经痛的形成原因,并且,我们未采用单一的手术技术,而是行显微血管减压术联合三叉神经感觉根部分切断术进行治疗,疗效显著。该病例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22年5期2022-08-30

  • 神经纤维瘤病合并多发脑膜瘤及三叉神经鞘瘤1例
    神经瘤,右侧三叉神经鞘瘤,多发脑膜瘤,脑积水(图1)。此病例的特点:青年女性,有明确神经纤维瘤病史;头颅MR平扫+增强示双侧听神经瘤、右侧三叉神经鞘瘤、多发脑膜瘤、脑积水;双侧听力下降,右面部疼痛明显。入院诊断:神经纤维瘤病;双侧听神经瘤;多发脑膜瘤;右侧三叉神经鞘瘤;右侧继发性三叉神经痛。入院后完善术前准备,全麻下经乙状窦后入路行右侧听神经瘤、右侧三叉神经鞘瘤、右侧桥小脑角脑膜瘤切除术。术后复查头颅CT示右侧桥小脑角肿瘤全切除。术后病理诊断:右侧听神经瘤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2年5期2022-07-18

  • MRI融合技术提高三叉神经痛伽马刀治疗术前定位的准确性探讨
    10100)三叉神经痛是一种慢性神经性疼痛疾病,其特征是三叉神经分布区域自发和诱发的电击样或刺痛样疼痛[1]。原发性三叉神经痛首选药物治疗,当药物治疗无效或有手术禁忌证时,可使用伽马刀选择性破坏三叉神经感觉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2]。血管压迫三叉神经是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中三叉神经脑池段约1 cm 长的神经根进入区是最容易受血管压迫引起三叉神经痛的部位。《三叉神经痛诊疗中国专家共识》[3]指出三叉神经痛患者术前应常规行MRI 影像学检查,以明

    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22年2期2022-07-01

  •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完成国内首例SUNA患者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
    核磁显示左侧三叉神经有明显的血管压迫近日,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神经外科医学部张剑宁主任、赵虎林副主任医师及其团队,与神经内科医学部通力合作,成功完成国内首例短暂单侧神经痛样头痛发作伴头面部自主神经症状(SUNA)患者的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为该类罕见头痛的治疗手段提供了新的选择。62岁的崔女士自8年前开始出现短暂、单侧、分布于三叉神经支配区的过电样疼痛,每日可达数百次,触摸皮肤、活动面部或受凉均可诱发,病情逐渐加重,对生活造成了极大困扰,服用止痛药均无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2年4期2022-02-26

  • 3.0 T磁共振增强三维翻转恢复快速自旋回波序列对三叉神经颅外分支的成像评价
    。近来磁共振三叉神经成像的研究多集中于三叉神经颅内段[2-3],国内外少有运用磁共振增强三维翻转恢复快速自旋回波(contrast-enhanced three-dimensional spin echo with short time inversion recovery,CE 3D-STIR-TSE)序列对三叉神经颅外段神经成像的报道[4-5],现在3.0 T磁共振已在市级及部分县级医院广泛地投入使用,本研究旨在探讨3.0 T磁共振对三叉神经颅外段分支

    磁共振成像 2021年9期2021-11-27

  •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特征性MRI 序列检查的临床应用
    35)原发性三叉神经痛(primary trigeminal neuralgia,PTN)主要因三叉神经感觉支分布区域中存在剧烈短暂的发作性疼痛情况,有70%~80%发病人群为40 岁之上成年人,有1%的人群为20 岁左右的年轻人[1]。现今尚未明确造成PTN 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等。由相关学者指出三叉神经根脑桥入口部位REZ 伴有神经血管压迫NVC 等情况。有16.7%的PTN 患者在症状侧无NVC指征,少数PTN 患者的非症状侧和正常人员均可发生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17期2021-10-18

  • 三叉神经痛是怎样引起的治疗措施很重要
    冯世云三叉神经疼痛是临床当中常见的脑神经疾病,在疾病发作期间,主要表现为一侧面部的三叉神经疼痛,且疼痛分布在下巴、牙齿、牙龈、嘴唇等位置。在此期间,患者会感受到剧烈的电击样、针刺样、刀割样以及撕裂样疼痛,疼痛突发突止,呈间歇性发作,也可呈周期样发作,严重影响日常生活。那么,三叉神经痛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1引起三叉神经痛的原因从当前医疗角度出发,三叉神经疼痛的原因尚不明确,但是相关研究也表明,三叉神经可能是由以下原因所导致的。首先,相关研究认为神经髓鞘崩

    健康之家 2021年5期2021-08-31

  • 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中对非单纯动脉压迫因素处理的临床分析
    胜利,张剑宁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TN)属于一种功能性神经外科疾病;虽然三叉神经痛不危及患者的生命,但长期持续的疼痛发作易造成患者的情绪低落、焦虑,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微血管减压(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MVD)术是目前治疗三叉神经痛最常用的手术治疗方式[1]。本研究回顾分析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外科2016年2月—2020年6月,行MVD术治疗的69例非单纯动脉压迫致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资料;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1年3期2021-07-15

  • 三叉神经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微创介入治疗进展
    00016)三叉神经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是由带状疱疹导致的三叉神经一个或多个分支支配区域单侧面部出现持续性或反复发作的疼痛,典型疼痛表现为烧灼样疼痛伴瘙痒感[1]。三叉神经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又称带状疱疹性三叉神经痛、带状疱疹后三叉神经痛、头面部带状疱疹后三叉神经痛等,本文建议按照国际头痛学会命名其为三叉神经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以便更好地研究这一特殊部位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研究表明大约10%~15%的带状疱疹会累及三叉神经[2]。三叉神经受累是病人发生带状疱疹后神经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2021年6期2021-06-29

  • 经皮穿刺微球囊压迫术治疗丛集性头痛一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是最常见的三叉神经自主性头痛,其特征为短暂、密集及爆炸性疼痛,并伴有同侧自主神经相关症状。根据国际头痛疾病分类第三版,CH 是一种致残的神经系统疾病,是人类最痛苦的原发性头痛疾病[1]。然而,CH 的确切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因此缺乏针对性的病因治疗[2]。三叉神经半月节经皮球囊压迫术(percutaneous balloon compression,PBC)是近几年迅速发展的一种微创方法,因其在三叉神经痛治疗上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操作简单安全而被广泛应用[

    中华脑科疾病与康复杂志(电子版) 2020年3期2021-01-27

  •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
    引言原发性三叉神经痛(primary trigeminal neuralgia,PTN)是以面部发作性疼痛为特征的常见神经系统疾病[1],多见于40 岁以上的人群,其发病率4~180/10 万人,女性多于男性,右侧多于左侧[2],其确切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3],血管压迫导致神经脱髓鞘是目前比较公认的发病机制。尽管在患者初发阶段药物治疗如卡马西平有效,但随着病情的变化仍有大部分患者不能耐受疼痛、过敏、头晕、嗜睡等药物副作用,射频治疗及封闭治疗短期内有效但易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26期2020-12-24

  • 磁共振成像三维稳态构成干扰序列在评估原发性三叉神经三叉神经形态学中的价值
    236800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TN)是一类慢性神经性疾病,其特点是以三叉神经支配区域内突然发生、短暂、反复发作、电击样剧烈疼痛为特征,文献报道TN 流行病学特征为:好发年龄段为37~67 岁,男女比约1∶3,女性患病率约0.03%~0.30%,左侧发病多见,其中以上颌支及下颌支受累最常见[1]。目前诊断主要依靠确切的临床表现,TN的发病机制包括“周围致病学说”和“中枢致病学说”[2],其中最普遍接受的理论是神经血管压迫学

    安徽医药 2020年11期2020-11-22

  • 三叉神经痛病人三叉神经和脑白质改变的DTI研究
    于清扬 张泉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TN)是一种临床常见的颅神经疾病,以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反复剧烈性疼痛为特征,常见于40岁以上成人,女性多于男性[1]。根据发病机制,TN分为原发性TN和继发性TN,其中神经血管压迫是原发性TN的常见原因,微血管减压术 (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MVD)是其最主要的治疗方法。MR扩散张量成像(DTI)不仅能够显示三叉神经形态,还可以揭示三叉神经和脑白质纤维束的完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2020年5期2020-10-12

  •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治疗进展
    虑平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到2019年6月收治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患者48例,分为治疗组24例(采用卡马西平以及多虑平进行治疗)以及对照组24例(单独采用卡马西平进行治疗),把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在临床疗效方面要优于对照组。两组治愈率以及总有效率的差异具备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 原发性;三叉神经;进展【中图分类号】 R745.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001

    健康大视野 2020年17期2020-09-15

  • 羟考酮对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患者术后早期恢复质量的影响探讨
    羟考酮运用于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后患者早期恢复质量的实际影响。方法:从2015年9月-2017年9月这个时间阶段入我院就诊并实施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的患者中选出95例,依据麻醉用药的不同将其分成羟考酮组、舒芬太尼组,在麻醉诱导及麻醉维持操作中,羟考酮组向患者静脉注射适量的羟考酮,舒芬太尼组向患者静脉注射适量的舒芬太尼,于术后3天分别对两组患者展开恢复质量系统量化评估,并记录术后补救镇痛、拔管时间、不良反应及住院天数等指标数据。结果:羟考酮组患者术后3天恢复

    锦州医科大学报 2020年6期2020-09-10

  • 三叉神经带状疱疹并发眼部感染及颅神经损伤的护理
    科收治的5例三叉神经带状疱疹并发眼部感染及颅神经损伤患者给予抗病毒、糖皮质激素、针灸治疗的同时采取针对性护理的工作中主要涉及到:病人的心理鼓励护理、药物的使用关注、疼痛的护理、眼部口腔的护理,然后结合病人的实际情况采取对应的康复训练工作。结果 所有的病人经过护理之后都全部的痊愈出院,并且没有出现并发症的情况。结论 对于临床上出现的三叉神经带状疱疹并发眼部感染及颅神经损伤病人的康复护理需要采取全面综合的护理措施,从而提高病人的康复效果与生活质量。【关键词】带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20年4期2020-06-08

  • 特殊类型血管神经压迫致三叉神经痛二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陈毅力原发性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TN)是常见的颅神经功能性疾病,一般表现为一侧面部三叉神经支配区域内短暂性、阵发性剧烈疼痛,常给患者带来巨大痛苦。血管压迫三叉神感觉根入脑干区是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主要病因,压迫的形式多为血管紧贴三叉神经主干,伴或不伴有神经的变形移位[1-2]。2020 年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神经外科收治2 例特殊血管神经压迫类型患者,1 例为小脑上动脉穿行于三叉神经感觉根,另1 例为小脑上动脉压迫三叉

    中华脑科疾病与康复杂志(电子版) 2020年6期2020-04-22

  • 3D-FIESTA联合3D-TOF序列评估在三叉神经痛患者微血管减压术前的应用
    25200)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TN)是指三叉神经感觉支走行和分布区域反复发作的剧烈疼痛感,多为原发性,以右侧发病为主,且发病率、疼痛程度和发病频率会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加,严重者会随着患病时间延长出现感觉神经障碍[1-2]。微血管压迫三叉神经是导致三叉神经痛的重要原因。微血管减压手术不仅可缓解疼痛,还可保留面部感觉功能,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有效手段[3]。但由于手术视野狭小,术前准确判断责任血管的位置、清晰显示三叉神经与周围血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0年3期2020-04-07

  • MRI在三叉神经痛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000)1 三叉神经解剖三叉神经为混合性神经,三叉神经从桥脑腹侧面与小脑中脚移行处出脑,包括躯体感觉根和躯体运动根,在脑桥基底与小脑中脚交界处连于三叉神经节(trigeminal ganglion,TGG),该节含有大量的TGG细胞,其中枢突经感觉根入脑,止于三叉神经脊束核(痛温觉)和三叉神经脑桥核(触觉),周围突形成眼神经(V1)、上颌神经(V2)及下颌神经(V3)大部,分布于面部皮肤,口、鼻腔、牙齿、脑膜等处[1]。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18期2020-02-16

  • 非药物治疗三叉神经
    滑县道口人。三叉神经疼两年,失眠40年。于2017年5月8日10点前来就诊,患者三天前在县级医院住院治疗,住三天院三叉神经疼效果不佳。医院准备会诊,一个科室主任在去会诊的路上,了解病情时得知是三叉神经疼,给患者家属介绍,白道口镇李国防治疗三叉神经疼效果很好。于是患者家属电话给我联系,我们沟通后,患者和家属驱车30公里来的白道口镇石佛卫生所。患者来到诊所一只手捂着脸,痛苦表情。患者不敢开口说话,患者家属说:这几天患者不敢刷牙,不敢洗脸,不敢张嘴说话。在医院C

    婚育与健康 2019年10期2019-11-12

  • 三叉神经节递质的UHPLC-MS/MS法测定
    同时测定大鼠三叉神经节中4种神经递质的方法。SD大鼠三叉神经节组织匀浆后,加乙腈沉淀蛋白,制备成供试品溶液;以Discovery HS F5-3(2.1mm×150mm,3.0μm)为色谱柱,0.1%甲酸溶液(A相)和0.1%甲酸-40%乙腈溶液(B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进行分离;然后在+ESI和MRM模式下检测,以 Glycine-N15为内标。结果表明:4种氨基酸的线性关系良好(r2≥0.999),检测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14~1.23ng/mL和0.

    中国测试 2019年1期2019-07-01

  • 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后皮下积液的防治研究
    ,防治患者在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后发生皮下积液等并发症。 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神经外二科2016年3—9月手术治疗的三叉神经痛患者9例。通过寻找人体的解剖标志,在满足手术暴露的前提下,辅助设计小切口和微骨窗,显露横窦乙状窦转角,弧形剪开硬膜,按常规操作行微血管减压术后,取一4 cm×4 cm免缝人工硬膜置于硬膜切口下,缝合硬膜。将骨瓣复位并固定,分层缝合头皮。观察和分析其临床效果及并发症情况。 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术后效果有明显的差异,术后实验组所有9

    中外医疗 2018年19期2018-10-30

  • MRI增强3D FLASH联合3D CISS评估原发性三叉神经三叉神经形态学改变及与疼痛程度相关性
    15)原发性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TN)常反复发作,并以突发、剧烈疼痛为特征,其最常见病因是三叉神经根进入区(root entry zone,REZ)周围血管的压迫,约占80%~90%[1]。高分辨率MRI技术能直观地评价三叉神经脑池段与周围血管关系,并能准确地判断责任血管来源[2-4],如三维稳态构成干扰序列(three dimensional constructive inference in steady state,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8年9期2018-10-18

  • 三叉神经痛责任血管部位和MVD手术短期疗效
    00011)三叉神经痛是一个面痛综合症。发病率为万分之一至万分之二[1]。三叉神经痛是在三叉神经一个或多个支配区域,由于某些刺激引起单侧剧烈的阵发性疼痛[2]。虽然三叉神经痛的病理生理机制没有完全确定,但典型三叉神经痛主要的病因假设是认为在三叉神经的脑池段有血管压迫[3]。微血管减压手术(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 MVD)是分开有关的血管,并采用合成的垫片将神经和血管垫开。MVD对很多三叉神经痛患者是高度有效的[4],因此也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2018年2期2018-05-16

  • 颅内血管因素三叉神经痛的MRI成像特点及诊断价值*
    37000)三叉神经痛是神经外科常见的面部神经痛,多见于中年人和老年人,女性多于男性,单侧较多, 双侧者偶见。疼痛发作前常无明显先兆,起病时骤发 、骤停,如刀割样 、烧灼感或针刺样等感觉。三叉神经痛的病因主要有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和继发性三叉神经痛,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同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最常见原因为三叉神经出脑干段受到血管压迫致神经脱髓鞘病理改变[1-2],通常采用外科血管减压术进行治疗[3]。因此,术前准确评价血管因素三叉神经痛极其重要。本组病例对手术前

    西部医学 2018年4期2018-05-03

  • 美克尔腔入口至穿颅底段三叉神经的解剖结构观察
    二附属医院)三叉神经痛是面部三叉神经支配区域内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烈神经痛,其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尚无明确定论。微血管压迫理论虽已被诸多学者接受,但3.1%~17%患者术中仅见神经根周围蛛网膜增厚、粘连及神经根移位等改变,并未发现血管压迫神经现象;有学者对这部分患者进行全程松解三叉神经根、双极电凝镊轻触神经根或神经梳理术等治疗,可获得较好治疗效果[1~5]。因此推测,神经根周围膜性结构改变产生的栓系作用可能是导致三叉神经痛的一个重要因素。但目前单独针对颅底段三

    山东医药 2018年36期2018-03-19

  • 磁共振3D CISS序列对三叉神经痛患者三叉神经脑池段形态学评价
    开宇,李又成三叉神经痛(TN)是三叉神经支配区域内突然发生的、短暂的、剧烈的疼痛,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TN发病机制目前尚没有完全阐明[1],普遍被学者认为可能是三叉神经脑池段的神经血管压迫(NVC)所致,微血管减压术(MVD)是治疗TN安全、有效的方法[2-3]。但是,25%~49%无TN患者亦存在血管神经接触或压迫[4]。因此,MR图像提供三叉神经解剖形态学改变可能有助于对TN诊断及TN病因分析。3D CISS序列为稳态采集快速梯度回波成像,脑脊液表现为

    现代实用医学 2018年1期2018-03-01

  • 褐色斑点型三叉神经痛行显微血管减压术及改良术式的疗效比较
    军褐色斑点型三叉神经痛行显微血管减压术及改良术式的疗效比较郑江华1郑艳华2王翀2段德义2种衍军2目的 探讨三叉神经根部有褐色斑点的三叉神经痛亚组患者的疾病特异性,采用“显微血管减压术(MVD)+三叉神经感觉根大部分切断术”相比传统的“单纯MVD术”是否可更有效降低三叉神经痛的复发率。 方法 选取符合国际头痛学分类委员会确定的原发性TN诊断标准并且在常规MVD手术显微镜下可见三叉神经根伴有褐色斑点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MVD+三叉神

    中华神经创伤外科电子杂志 2017年5期2017-11-20

  • 3D-TOF MRA 联合双激发B-FFE对三叉神经血管压迫的诊断价值
    B-FFE对三叉神经血管压迫的诊断价值仲建全,巫恒平,郭欢,唐翎(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放射科,四川 自贡 643000)目的探讨3D-TOF MRA联合双激发B-FFE结合后处理技术对三叉神经血管压迫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2013年5月至2016年8月间经临床手术证实的26例原发性血管压迫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MRI图像,运用3D-TOF MRA联合双激发B-FFE序列扫描获得的原始图像并结合多平面重建(MPR)及多方位最大密度投影(MI

    海南医学 2017年20期2017-11-11

  • 显微血管减压治疗椎基底动脉相关性三叉神经痛*
    底动脉相关性三叉神经痛*向 晖**冷景兴 刘如恩(江西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南昌 330006)目的探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显微血管减压(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MVD)术中对以椎基底动脉为责任血管或主要责任血管的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2016年6月我院28例以椎基底动脉为责任血管或主要责任血管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行MVD的临床资料。行MVD 25例,MVD+感觉根部分离断3例。结果28例术后疼痛均立即消失。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17年10期2017-11-09

  • 选择性射频热凝治疗三叉神经痛临床研究
    性射频热凝在三叉神经痛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作以评价。方法 方便择取2012年7月—2014年7月就诊该院的167例三叉神经痛患者为研究对象,予以所有患者行选择性射频热凝治疗,射频热凝入路途径包括:眶上孔入路、卵圆孔侧入路。卵圆孔侧入路术中全部借助DSA导航进行卵圆孔定位穿刺,观察记录患者的治疗优良率、治疗后0.5~1年、1~2年、2~3年的复发率。结果 该组患者治疗优良率为97.0%;治疗后0.5~1年、1~2年、2~3年3个时期复发率分别为0.6%、3.6%

    中外医疗 2017年20期2017-09-23

  • 三叉神经痛患者三叉神经脑池段MR形态测量研究
    34000)三叉神经痛患者三叉神经脑池段MR形态测量研究贺芸芸1,戚喜勋1,张苏雅1,任思勰1,石大发2,关丽明1(1.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辽宁 沈阳 110001;2.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放射科,湖北 荆州 434000)目的:通过对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TN)患者及对照组进行三叉神经脑池段MR形态测量,研究TN患者患侧三叉神经脑池段形态结构的差别。方法:45例经临床诊断为TN的患者和45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纳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17年4期2017-08-31

  • 芎芷地龙汤不同时间预防给药对偏头痛动物模型PKCγ、PKCεmRNA的影响*
    PCR法测定三叉神经节、三叉神经脊束核丘脑、硬脑膜PKCγ、PKCεmRNA表达情况。结果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模型组PKCγmRNA在三叉神经节、三叉神经脊束核、硬脑膜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在丘脑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偏头痛 芎芷地龙汤 预防给药 PKCγmRNA PKCεmRNA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神经血管性疾病,其病情特征为反复发作、一侧或双侧搏动性的剧烈头痛且多发生于偏侧头部,可合并自主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如恶心、呕吐、畏光和畏声等症状,约1/3的偏头痛患者在发病

    中国中医急症 2017年7期2017-08-16

  • 芎芷地龙汤不同时间预防给药对偏头痛动物模型iNOS mRNA、c-fos mRNA表达的影响*
    PCR法测定三叉神经节、三叉神经脊束核丘脑、硬脑膜c-fos mRNA、iNOS mRNA表达情况。结果 与0.9%氯化钠注射液组比较,模型组iNOS mRNA在三叉神经节、三叉神经脊束核、硬脑膜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在丘脑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给药干预后,三叉神经节、三叉神经脊束核、硬脑膜iNOS mRNA表达水平均降低,其中以预防给药7日组和舒马普坦组明显降低(P<0.01);丘脑iNOS mRNA表达水平有所升高,但各组与模型组差异均无统计学

    中国中医急症 2017年4期2017-06-05

  • 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临床疗效分析
    61000)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临床疗效分析齐培培,赵欣欣(潍坊市人民医院分院脑科医院神经内二科,山东 潍坊 261000)目的 对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MVD)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对我科微血管减压术(MVD)的手术技巧进行总结。方法 对2012年1月至今我科进行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手术治疗的181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PTN)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我们回顾性分析了病人基本信息,临床表现,术中所见,术中处理,术后疼痛缓解情况及术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结果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17期2017-03-07

  • 磁共振剪影在显示三叉神经和责任血管关系中的应用与序列优化
    林波,王周璇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TN)是三叉神经分布区面部反复出现的阵发性剧烈疼痛,原发性TN的常见病因为三叉神经根入脑干区受脑桥小血管压迫所致,包括动脉压迫、静脉压迫和复合压迫(多条小血管复合压迫),显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MVD)为其首选治疗方式[1-3]。 磁共振应用三维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成像(three dimensional time of flight magn

    磁共振成像 2017年8期2017-02-02

  • 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手术的护理配合
    目的 :总结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手术的护理配合经验。 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手术室行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疼的手术配合过程,总结护理配合经验。 结论: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手术体位特出,术中配合难度大,专业性强,术中配合专业化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和缩短手术时间的关键。【关键词】 三叉神经 微血管减压 护理配合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手术,是目前治疗三叉神经痛最根本有效的治疗方法。我院手术室从2015年1月~2015年12月共配合

    今日健康 2016年5期2017-01-23

  •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罕见病因分析及手术方法
    53)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罕见病因分析及手术方法郭宏川 郭海涛1宋 刚 鲍遇海(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宣武医院神经外科,北京 100053)目的 探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术中无责任血管压迫时的手术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经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均行三维时间飞越法核磁共振血管造影(3D-TOF-MRA)检查,了解三叉神经是否存在责任血管及其压迫位置,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露三叉神经全程,仔细辨识,判断致痛原因,如有压迫则在压迫点放置Teflon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7年5期2017-01-17

  • 弥散张量成像在三叉神经痛的应用研究进展
    散张量成像在三叉神经痛的应用研究进展赵绍云 俞文华⋆三叉神经痛(TN)表现为三叉神经分布区域阵发性剧烈的刀割样、灼烧样、电击样或针刺样疼痛,发作间歇期无疼痛,有“扳机点”现象,洗脸、刷牙、吃饭可诱发疼痛。临床上常见>50岁的中老年人群,女性发病略多于男性,发病常为单侧,其中右侧发病率高于左侧,双侧TN的发病率<5%。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是目前唯一能有效观察脑白质及神经结构完整性的非侵入检查。DTI可以根据水分子主要扩散方向描绘出白质纤维束的走行、方

    浙江临床医学 2017年5期2017-01-12

  • 3.0T MRI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责任血管的研究
    RI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责任血管的研究丁乔1谢明祥2△余云湖1程登贵1张学军2肖顺武2(1. 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贵州 遵义 563000;2.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贵州 遵义 563000)磁共振成像; 三叉神经痛; 微血管减压术; 神经血管接触/压迫三叉神经痛(TN)是最一种病因未完全明确的神经外科常见的面部神经痛,目前越来越多的人认同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最常见的原因为三叉神经出脑干段(REZ)受到血管压迫结合神经的脱髓样变两种因素所致[1]

    贵州医药 2016年3期2017-01-10

  • 口腔黏膜多聚甲醛刺激后小鼠三叉神经节AQP1和TRPV4表达变化
    醛刺激后小鼠三叉神经节AQP1和TRPV4表达变化谭美芸 杨晓欣 高俊英 周建平 肖明*目的 为验证三叉神经节神经元上表达的水通道蛋白1(AQP1)和瞬时感受器电位离子通道4(TRPV4)可能参与痛觉传导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 应用免疫荧光染色结合FG逆行追踪标记技术比较观察口腔黏膜下注射多聚甲醛(PFA)实验模型组和对照组小鼠三叉神经节内AQP1和TRPV4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三叉神经节神经元AQP1和TRPV4的表达无明显差异。结论 存在于

    浙江临床医学 2016年7期2016-09-09

  • 暗示性心理护理对三叉神经痛患者焦虑及抑郁症状的改善作用分析
    性心理护理对三叉神经痛患者焦虑及抑郁症状的改善作用分析杨帆, 陈贤, 刘蓉, 宋春梅(解放军第452医院神经内科, 四川 成都, 610061)摘要:目的研究暗示性心理护理对三叉神经痛患者焦虑及抑郁症状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112例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护理,观察组进行暗示性心理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VAS评分、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及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6年12期2016-07-22

  • 磁共振3D-SPACE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诊断中的应用
    CE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诊断中的应用么旺滕翀辽宁电力中心医院医学影像科沈阳110000【摘要】目的探讨MR变翻转角的三维快速自旋回波序列(3D-SPACE)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9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于1.5T磁共振扫描仪上行3D-SPACE序列成像并多平面重建,分析患侧组与健侧组三叉神经与邻近血管关系。结果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侧组39侧神经,31例(31/39)表现为神经受压或移位;健侧39侧神经,25例(25/39)表现为神经血管关系阴性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年9期2016-06-28

  • 眼内剧痛为哪般
    发现患者左侧三叉神经出脑干处有血管压迫,诊断为左侧原发三叉神经痛。明确诊断后,我们对其采用微血管减压术,解除血管对三叉神经出脑干处的压迫,术后患者疼痛、流泪等症状立刻消失,10天后出院。三叉神经痛,是以面部三叉神经一支或多支分布区域反复发作电击样或针刺样短暂且剧烈疼痛为特征的神经系统疾病,常在说话、咀嚼、刷牙、面部冷热刺激时发作,因疼痛剧烈被称为“天下第一痛”,一般药物治疗无效。本例患者表现的眼部疼痛即为三叉神经第一支受累的表现。目前国内外公认的治疗原发性

    家庭医药 2016年6期2016-06-14

  • 正天丸对偏头痛模型大鼠三叉神经二级神经元P2X3受体表达的影响研究
    头痛模型大鼠三叉神经二级神经元P2X3受体表达的影响研究白方会,李 慧,姜婷婷,魏赈权,洪 新,陈宝田510515广东省广州市,南方医科大学(白方会,魏赈权,洪新,陈宝田);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中医科(李慧);南方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姜婷婷)【摘要】目的探究正天丸对偏头痛模型大鼠三叉神经二级神经元P2X3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2014年9—10月选取SPF级SD雄性大鼠3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分别为对照组、模型组、正天丸组,每组10只。正天

    中国全科医学 2016年15期2016-06-07

  • 人胚胎三叉神经感觉纤维及运动纤维的形态学研究
    5)人胚胎三叉神经感觉纤维及运动纤维的形态学研究吐尔逊江·达地汗1,陈胜国1,阿尔斯朗·卡斯木1,穆叶沙尔·吾拉木2,王士平3,古丽尼沙·克力木1,白瑞平4,李祥4 (新疆医科大学1基础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乌鲁木齐830011;2第一附属医院儿科中心,乌鲁木齐830054,3基础医学院组织胚胎学教研室,乌鲁木齐830011;4临床医学院,乌鲁木齐830054)摘要:目的观察人胚胎三叉神经感觉纤维及运动纤维的的形态结构。方法用人胚胎新鲜标本(非疾病死亡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16年3期2016-05-18

  •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并发岩锥炎1例
    岩锥炎; 三叉神经; 外展神经麻痹[中图分类号]R764.21岩锥炎(petrositis)又称为岩尖炎。是一种非常少见的中耳炎并发症。由于抗生素的广泛使用,使得岩锥炎症状不典型,病情复杂化,因而诊断治疗有一定的困难。2014年4月收治1位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并发岩锥炎的患者,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6岁,因“右耳痛20 d,头痛、复视、斜视10 d”入院。20 d前患儿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耳痛及耳廓牵拉痛,无耳流脓、流血、听力下降、头痛、眩晕、恶心及呕吐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5年10期2015-12-30

  • 内听道3D-磁共振成像薄层扫描后颅窝内相关解剖学指标与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关系研究
    指标与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关系研究金明,石鑫,姜磊,冯兆海,买买提江·卡斯木,郝玉军目的探讨内听道3D-磁共振成像(MRI)薄层扫描后颅窝内相关解剖学指标与原发性三叉神经痛(PTN)发病及行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5年3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PTN患者63例为病例组,同时匹配性别、年龄、民族收集同时期本院体检中心自愿接受MRI检查的体检健康者20例为对照组,术前均行颅脑MRI平

    中国全科医学 2015年36期2015-06-24

  • 三叉神经传导通路有关的诱发电位检测
    053)与三叉神经传导通路有关的诱发电位检测李秀华△(综述),倪家骧※(审校)(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疼痛科,北京 100053)摘要:三叉神经为混合神经,含有一般躯体感觉和特殊内脏运动纤维,是最粗大的脑神经。分布于面部皮肤、眶内、口腔、鼻腔、鼻旁窦的黏膜及脑膜等。在头面部因与其他脑神经交联其感觉传导通路颇为复杂,相关的临床疾病诊断及治疗也较为困难。目前与三叉神经传导通路有关的诱发电位检测已开始应用于头面部疾病的诊断及治疗,但检测方法多样,了解诱发电位的检

    医学综述 2015年7期2015-03-03

  • MRI不同序列在三叉神经痛诊断中的价值
    50032)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TN) 是临床最常见的一种颅神经痛,以患侧三叉神经分布区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痛为特征,多发于中老年女性。按病因可将TN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2种,继发性三叉神经痛一般指存在与疼痛发作相关的器质性疾病,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多见于邻近血管接触、压迫三叉神经出脑干段(root entry zone,REZ)[1,2]。磁共振成像具有较高的软组织分辨力、多平面、多参数成像等特点,为其病因的诊断提供了巨大帮助。

    云南医药 2015年2期2015-02-21

  • 三叉神经痛患者脑三叉神经诱发电位的临床研究
    10068)三叉神经痛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疾病,常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部分患者因无法忍受其剧烈的疼痛,甚至产生自杀的念头,但是三叉神经痛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学者们对三叉神经痛的病理也存在完全不同的意见[1]。目前,临床上使用的X片、CT、MRI等对三叉神经痛的研究和诊断价值非常有限,而神经电生理变化的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其中脑三叉神经诱发电位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三叉神经痛患者脑三叉神经诱发电位的探讨,可以为研究和诊治三叉神经传导通路障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4年2期2014-06-27

  • 神经内镜下乙状窦后入路桥小脑角区神经血管复合体的解剖学研究
    桥小脑角区的三叉神经血管复合体的内镜解剖学特征,为临床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取15具30侧经福尔马林固定成人头颅标本,模拟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按三叉血管神经复合体观察神经内镜下所显露的解剖结构。结果小脑上动脉和岩上静脉经常压迫三叉神经出入脑干区;调整内镜角度,可清晰显示三叉神经和和小脑上动脉、岩上静脉的关系。结论结合神经内镜有助于更全面的了解桥小脑角区三叉神经血管复合体的解剖结构之间的关系,能最大程度减低损伤,更好的保护正常结构。乙状窦后入路;锁孔;内镜;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25期2014-05-25

  • 血管压迫性三叉神经痛MR弥散张量成像研究
    血管压迫作为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TN)的病因已得到大多数学者认同。既往组织病理学研究证实血管压迫引起的TN存在局灶性轴突变性和髓鞘脱失[1-2]。MR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不仅能精确反映水分子的弥散方向,而且能以三维形式显示神经纤维束的连接和走行分布。通过DTI多参数的测量,可以量化评价纤维轴索的数量和髓鞘发育及脱失状况。本文比较三叉神经痛患者症状侧与正常侧三叉神经DTI的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2012年3期2012-05-17

  • Ⅰ型囊泡膜谷氨酸转运体在生后发育大鼠三叉神经运动核中的表达
    62000)三叉神经中脑核神经元传递口面部空间位置信息和闭口肌运动信息[1]。三叉神经中脑核向三叉神经运动核的直接投射组成咀嚼运动的单突触反射环路,在调控咀嚼运动中发挥重要作用[2-4]。以往国内、外研究表明大鼠三叉神经运动核内Ⅰ型囊泡膜谷氨酸转运体神经终末为三叉神经中脑核中枢突终末[5-7]。本研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在光镜下观察了大鼠三叉神经运动核Ⅰ型囊泡膜谷氨酸转运体阳性纤维终末在生后发育过程中变化。材料和方法本实验共用了18只Sprague-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2012年5期2012-02-08

  • 低场磁共振CBASS序列对三叉神经及血管关系显示的研究
    ASS序列对三叉神经及血管关系显示的研究彭俊玲 布桂林 宾精文 骆红志目的 探讨低场磁共振显示三叉神经及血管关系的优势,找出最佳的成像序列及方法。方法 选90例患者依次采用CBASS序列、FE序列、3D-TOF-FE序列进行检查,评价3种序列在MR图像上三叉神经及血管显示的能力。结果 CBASS与FE序列显示三叉神经图像质量无差异χ2=0.128,P>0.05,3D-TOF-FE序列与CBASS、FE序列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2,P<0.05;

    当代医学 2012年25期201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