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洪涛,解福友,马东东,章辉庆,邱晓晖
作者单位:亳州市人民医院影像中心,安徽 亳州236800
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TN)是一类慢性神经性疾病,其特点是以三叉神经支配区域内突然发生、短暂、反复发作、电击样剧烈疼痛为特征,文献报道TN 流行病学特征为:好发年龄段为37~67 岁,男女比约1∶3,女性患病率约0.03%~0.30%,左侧发病多见,其中以上颌支及下颌支受累最常见[1]。目前诊断主要依靠确切的临床表现,TN的发病机制包括“周围致病学说”和“中枢致病学说”[2],其中最普遍接受的理论是神经血管压迫学说,即三叉神经入脑干区与桥前池内血管发生局部压迫引起三叉神经脑池段脱髓鞘[3-8],近些年来的研究亦表明,原发性三叉神经痛(PTN)病人的患侧存在神经萎缩等形态学改变[9-10]。而当前对三叉神经的测量指标与方法多样,且不够统一与全面,导致研究结果往往存在很大的差异。本研究通过测量三叉神经脑池段最大长度及面积、三叉神经-桥脑角及桥小脑角截面积等指标从不同角度与层面来反映三叉神经脑池段的形态学改变,测量方法易行简单,且具有较好的重复性。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搜集2017年4月至2019年2月亳州市人民医院影像及临床资料完整的PTN 病人36例,其中男13例,女23例;年龄(64.19±9.76)岁,年龄范围为42~81 岁。临床诊断标准为单侧发病伴有三叉神经支配区域反复阵发性发作及触电样剧烈疼痛。本研究获得病人或其近亲属的知情同意。本研究符合《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相关要求。
1.2 方法 采用德国西门子公司磁共振成像(MRI)Verio 3.0T 超导型成像技术,三维稳态构成干扰(3D CISS)序列参数如下:TR 6.4 ms,TE 2.8 ms,NEX 2 次,FOV 14 cm×14 cm,矩阵307×320,层厚0.5 mm。
1.3 图像后处理及分析 对所有横轴位原始数据进行多平面重组图像处理(MPR)后处理重建,多方位显示三叉神经脑池段及其毗邻区域的空间结构。采用双盲法,由2 位高年资影像医师分别测量两侧三叉神经脑池段最大长度及面积、三叉神经-脑桥角及桥小脑角池截面积,测得数据取平均值。具体方法:以3D-CISS序列原始图像数据为基础,通过MPR后处理获得三叉神经脑池段最大横轴位图像及其面积,在斜矢状位图像测得脑池段最大长度,在横轴位上以三叉神经根部平面为标准,手动勾画出三叉神经-桥脑角及桥小脑角池截面积,所有数据均由后处理软件自动作出计算与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 软件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2 位高年资影像医师测量结果的一致性,采用观察者间一致性系数进行相关分析;测量结果取平均值,将症状侧与非症状侧三叉神经脑池段最大长度及面积、三叉神经-桥脑夹角及桥小脑角池截面积进行比较,采用两样本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测量结果一致性分析 对2 位高年资影像医师测量结果一致性检验,本研究课题采用相关分析间接评价法。第一步,先对相关数据进行K-S 正态分布检验三叉神经脑池段最大长度Z=O.905,P=0.385,三叉神经脑池段截面积Z=0.741,P=0.643、三叉神经-桥脑夹角Z=1.021,P=O.248,桥小脑角池截面积Z=0.927,P=0.357。证实各组数据均符合条件,第二步,再对测量结果进行Perason 相关性分析,分析结果见表1。
表1 2位高年资影像医师测量结果一致性分析
2.2 两侧三叉神经脑池段最大长度及面积、三叉神经-桥脑夹角及桥小脑角池截面积比较 在36例病人中,其中17 例(约占47.2%)三叉神经脑池段最大长度症状侧小于非症状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45)。三叉神经脑池段截面积、三叉神经-桥脑夹角、桥小脑角池截面积症状侧均小于非症状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36例症状侧与非症状侧三叉神经脑池段形态学参数比较/
表2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36例症状侧与非症状侧三叉神经脑池段形态学参数比较/
侧别症状侧非症状侧t 值P 值三叉神经最大长度/mm 9.87±2.71 9.96±2.20 0.198 0.845三叉神经横截面积/mm2 27.28±8.59 34.11±11.66 4.462 0.000三叉神经-桥脑夹角/°41.80±8.02 47.75±11.01 4.340 0.000桥小脑角池截面积/mm2 204.42±8.20 229.19±58.47 5.790 0.000
3D-CISS 序列是“黑血法”代表,为稳态采集快速梯度回波成像序列,神经及血管(相对低信号)与脑脊液(高信号)之间形成鲜明对比,清楚地显示三者之间形态学改变[11-13]。高分辨力3D-CISS 序列采用小视野及薄层扫描,具有较高的对比度及信噪比,可对三叉神经行任意角度重建,有利于发现三叉神经周围空间区域的细微结构变化,尤其能直观地显示出三叉神经与邻近血管的关系及责任血管的来源[14]。本研究资料中,笔者通过测量三叉神经脑池段最大长度及面积、三叉神经-桥脑夹角及桥小脑角池截面积等参数来反映形态学改变。有文献研究认为患侧三叉神经体积减小这一参数敏感性偏低,限制了其在临床方面上的应用,因此,本研究没有采用体积作为测量指标之一,而是采用了简便易测量的形态学参数。笔者通过在斜矢状位上测量三叉神经脑池段最大长度,利用MPR 后处理优势,获得比原始图像上更为准确地测量结果,通过测量症状侧及非症状侧脑池段最大长度,发现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一结果与杨登法等[15]的研究结果相一致,据此可以推测三叉神经在脑池区的行程长短与三叉神经痛的发生无相关性,其原因可能是因为神经传导为电信号,传导速度较快,而行程长短差异所导致的时间差异较为微小,可以被忽略不计,故而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研究中,笔者发现有33 例(占91.7%)病人症状侧脑池段横截面积小于非症状侧,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一结果与有些学者研究TN 患侧桥小脑角池面积明显减小结论一致[16-17],他们研究认为绝大多数原发性TN 都是由于神经血管压迫造成的,三叉神经萎缩性改变是由于责任血管所致,其原因笔者推测,三叉神经截面积减小、形态纤细,而三叉神经痛的发生又与此段行程长度无相关,且神经自身径线越小,阻抗越大,对神经信号传导阻滞影响就越大,因此造成了二者有差异。本研究在此方面没能结合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or imaging,DTI),是其不足之处,有关DTT 研究发现TN 患侧三叉神经的FA 值明显减低,ADC 值增加,并且减低的FA值和增加的ADC 值呈负相关[18-19],李仲夏等[20]研究成果表明,DTI 技术可以对三叉神经进行系统及量化的分析评估,进一步了解TN 的病因及其发病机制,如若结合了DTI,就可以进一步证实笔者的推测是否合理。在本研究资料中,32 例(占88.9%)三叉神经-桥脑夹角症状侧小于非症状侧,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Cheng等[9]的研究结果一致,据此推断因为两者之间的相对空间狭小,增加了神经与血管的接触概率,冲突风险增大,进而提升了三叉神经痛的发生概率。在本研究中,有34 例(占94.4%)桥小脑角池截面积症状侧小于非症状侧,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Kawano等[21]研究结论相一致,笔者推断桥小脑角池截面积狭小,且老年性血管走行更易迂曲、冗长,均增加了血管与神经相接处的几率,从而增加了引发三叉神经痛的概率,此外,也可能因该区域空间狭小,压力容易增高,致使神经在长期高压力下发生功能异常,此种情况是无责任血管的。通过上述各参数指标的研究表明,3D CISS 序列在评估PTN 三叉神经脑池段形态学改变中,能够作出定性以及定量诊断,尤其是当三叉神经脑池段最大截面偏小、三叉神经-桥脑夹角锐利、桥小脑角池截面狭窄时,更容易造成三叉神经痛的发生。诚然,本研究存在样本偏小及未能结合功能成像等不足。
综上所述,MRI 3D-CISS 序列扫描不仅能够十分清晰地显示出三叉神经形态学的改变,而且还可以较为准确地测绘三叉神经形态学数据,且操作简易、方便,重复性好,可作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病人的可靠性检查手段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