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小儿脑瘫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观察

2024-01-04 10:03成晓琳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3年19期
关键词:脑瘫姿势康复训练

成晓琳

(烟台凤凰台医院中医科,山东烟台 264002)

在临床上,脑性瘫痪被称为脑瘫,该病是一系列病因导致的大脑发育过程中,出现的非进行性脑损伤综合征,其临床症状以中枢性姿势异常和运动障碍为主,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偏瘫、智力障碍、精神发育迟滞、感知、行为、听觉、视觉以及语言异常等方面的障碍,这些都会给儿童的身体、心理和生命安全带来极大的危害[1]。近年来,儿童脑瘫的发病率在国内呈逐年升高趋势,其发生与父母孕期吸烟、吸毒、妊娠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等病相关[2]。儿童脑性瘫痪以肌肉张力增加、关节活动度降低等为特征,常伴随有智力低下、语言障碍、癫痫等并发症,对其生存和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很大的负担。目前,临床上尚缺少针对脑性瘫痪患者的特异药物,目前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方法就是康复训练,但疗效并不理想。 所以,就需要积极探索对患儿更为理想的干预方法,强化对患儿的干预效果,帮助患儿更好的改善病情。 因此,本研究选取我院2021 年1 月—2023 年1月收治的96 例脑瘫患儿为对象, 旨在探讨采用针灸联合康复训练进行治疗的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96 例脑瘫患儿为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1)符合《中国脑性瘫痪康复指南(2015)》[3]中小儿脑瘫的诊断标准;(2)患儿家属对此次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3)患儿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1)精神疾病;(2)临床资料缺失;(3)中途脱离研究或转院。 研究组(n=48)中男26 例,女22 例;年龄1~8 岁,平均年龄(3.5±0.7)岁;脑瘫类型:混合型脑瘫24 例,运动迟缓型脑瘫14 例,痉挛型脑瘫10 例。参照组(n=48)中男患儿25 例,女患儿23 例;年龄1~7 岁,平均年龄(3.6±0.8)岁;脑瘫类型:混合型脑瘫22 例,运动迟缓型脑瘫15 例,痉挛型脑瘫11 例。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本研究经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

1.2 方法

全部患儿入院后,均接受常规综合治疗,主要是给予患儿每天口服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长春翔通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6833,规格:2 mL:20 mg),给药1~3 次/d,给药量为2 mL/d。同时,对患儿开展康复训练,主要包括:第一,翻身训练。 全身伸展训练: 全身伸展训练的流程应该从上身开始,逐渐延伸到下身。 可以从颈部、肩膀、手臂、胸部、背部、腰部、臀部、大腿、小腿一直延伸到脚部。每个部位的伸展动作应该轻柔而流畅,不要过度用力或过快进行。 训练15~30 min/次,训练1 次/d;单臂支撑训练:找到一个平稳的地面,采取俯卧撑姿势,双手与肩同宽,身体保持笔直。 然后,将一只手放在身体旁边,手心朝下,手臂伸直。保持身体平衡,另一只手放在背后或抬起。再进行支撑动作:缓慢地屈肘,将身体向下降低,直到胸部接近地面,然后再慢慢推起,直至手臂伸直。 保持身体稳定,重复动作。 训练30~60 min/次,训练3 次/周;第二,站立训练。骨盆控制训练:初始可以从简单的骨盆前后倾动开始,逐渐引入骨盆旋转和侧倾等动作。 训练30~60 min/次,训练2~3 次/周;姿势转换训练: 在训练需要进行5~10 min 的全身热身运动,如跑步、跳绳等,以增加身体温度和血液循环。 从基本的姿势开始,如俯卧撑、深蹲等,逐渐增加难度和复杂性。以一种姿势为基础,迅速转换为另一种姿势,如从俯卧撑转换为仰卧起坐等。每个姿势之间的转换应该快速而流畅。每次完成姿势练习后,休息1~2 min,训练3~5 组/次姿势转换,训练2~3 次/周;第三,坐位训练。 体位转换训练:坐在椅子上,双脚平放在地面上,保持脊椎挺直,双手放在大腿上。 然后,双脚离开地面,慢慢站起来,同时保持身体平衡,双脚并拢。 再慢慢蹲下,将臀部放在椅子上,双脚平放在地面上。重复第2 步的动作,站起来。慢慢转身,将臀部放在椅子上,双脚平放在地面上。 重复第2 步的动作,站起来。训练10~20 min/次,训练3 次/周;坐位平衡训练:首先,患者需要坐直在椅子上,双脚平放在地面上,保持身体挺直。然后,将重心稍微向前倾斜,感受到身体的平衡点。 接着,慢慢将重心向左倾斜,尽量保持平衡。再然后,将重心向右倾斜,同样要保持平衡。 最后,回到起始的坐直姿势, 完成一次训练循环。 训练15~20 min/次,训练2~3 次/周;第四,bobath 球训练。在训练过程中,可以根据患者的需求和能力,选择不同的训练姿势和动作。 例如,可以让患者坐在bobath 球上进行平衡训练,或者让患者躺在球上进行核心肌群的锻炼。此外,还可以结合其他治疗方法,如物理疗法和功能训练,来增加训练的效果。训练10~20 min/次,训练5 次/周;第五,行走训练。静态与动态平衡训练:首先,需要进行5~10 min 的轻度有氧运动,如跑步或跳绳,以提高身体温度和血液循环。其次,进行一系列的静态平衡练习,如单脚站立、闭眼站立、单脚闭眼站立等。 每个练习持续20~30 s, 每个练习之间休息10~15 s,完成3~4 组。 最后,进行一系列的动态平衡练习,如单脚跳跃、侧向步行、反向步行等。 每个练习进行10~15 次, 每个练习之间休息20~30 s, 完成3~4组。 同时,可以进行一些拓展性的训练,如平衡板训练、稳定球训练等。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训练工具和练习方式。每次训练5~10 min 后,需要进行适当的放松运动, 训练总时长需要控制在20~30 min,训练5 d/周;步幅训练:步幅训练的流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热身,包括轻松的慢跑和拉伸运动,以准备身体。 接下来是技术练习,这包括进行步幅动作的模拟训练,以熟悉正确的姿势和力量传递。 第三阶段是实际训练,可以进行不同距离的步幅跑,包括短跑和长跑,以提高速度和爆发力。最后,结束阶段是冷却,包括放松的慢跑和拉伸运动,以帮助身体恢复正常。 训练30~60 min/次,训练2~3 次/周;交叉步态抑制训练:首先,需要进行适当的热身运动,如跑步、拉伸等,以准备身体进行训练。然后,进行一些基础的步态练习,如行走、跑步等,以帮助身体适应运动的节奏和姿势。完成后,可以开始进行交叉步态抑制训练,即在行走或跑步时,强调使用相同侧的手臂和腿部进行动作,而不是传统的对侧动作。 这可以通过注意力集中、特定的动作指导和姿势调整来实现。 训练10~30 min/次,训练2~3 次/周。 患者需要接受连续12 周的训练。

在这个基础上, 对研究组联合针灸进行治疗,使用直径为0.3 mm 的1~3 寸一次性使用无菌针灸针进行针刺。针刺取穴为:上肢取穴为合谷穴、肩髃穴以及曲池穴;下肢取穴为环跳穴、足三里穴、伏兔穴、昆仑穴以及阳陵泉穴;头针取穴为双侧顶颞前斜线以及顶中线。针刺流程为:对患儿在进行针灸前,需要对确定的穴位进行常规消毒, 在对患儿的身体进行针刺时,需要应用直刺方法,刺入患儿的穴位0.5~1.0 寸;针对患儿的头穴进行针刺时,需要应用平刺方法,刺入患儿的穴位0.5~0.8 寸。 在完成针刺后, 需要留置针30 min,且间隔10 min 进行1 次行针。 每周对患儿治疗5 d,间隔2 d,连续进行12 周的治疗。

1.3 观察指标

(1)在治疗前、治疗12 周后,对两组的精细运动功能通过儿童精细运动能力测试量表(FMFM)评价。该量表包含视觉追踪、手眼协调能力、抓握能力、上肢关节活动能力、操作能力5 个维度,共45 个项目,每个项目均采用0、1、2、3 分4 级评分法, 总分为135分,分数越高表明患者精细运动功能越好。

(2)在治疗前、治疗12 周后,对两组的粗大运动功能通过粗大运动功能评定量表(GMFM)评价。该量表包含卧位和翻身、坐位、爬和膝坐位、立位、步行/跑和跳5 个维度,共88 个项目,每个项目均采用0、1、2、3 分4级评分法,总分为264 分,分数越高表明患者粗大运动功能越好。

(3)根据患儿的临床表现,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评价。 显效:患儿的原始反射、关节活动度、肌力以及运动协调能力等,与正常同龄儿童无差异,不存在于异常姿势和反射。 有效:患儿的原始反射、关节活动度、肌力以及运动协调能力等有明显提高,肢体活动不协调大幅减轻。 无效:患儿的原始反射、关节活动度、肌力以及运动协调能力等均无明显改善,肢体活动明显不协调。 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 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精细运动能力量表评分对比

治疗前,两组FMFM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 周后,两组FMFM 评分均较同组治疗前提高,且研究组FMFM 评分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两组脑瘫患儿FMFM 评分对比[(±s),分]

表1 两组脑瘫患儿FMFM 评分对比[(±s),分]

组别治疗前 治疗12 周后参照组(n=48)研究组(n=48)t 值P 值50.44±5.52 50.24±4.87 0.188 0.881 68.76±4.23 80.19±4.46 12.882 0.000

2.2 两组粗大运动功能评估量表评分对比

治疗前,两组GMFM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 周后,两组GMFM 评分均较同组治疗前提高,且研究组的GMFM 评分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两组脑瘫患儿GMFM 评分对比[(±s),分]

表2 两组脑瘫患儿GMFM 评分对比[(±s),分]

组别治疗前 治疗后参照组(n=48)研究组(n=48)t 值P 值120.15±6.43 120.87±6.62 0.540 0.590 156.34±5.89 180.37±6.22 19.434 0.000

表3 两组脑瘫患儿治疗有效率对比[n(%)]

2.3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

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较参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4。

3 讨 论

导致脑瘫发病的原因比较多, 与新生儿窒息、低体重、早产、孕期感染、多胎妊娠等多种因素有一定的关系, 同时也是与脑组织发育不全有着直接的联系。随着二孩政策的实施, 越来越多家庭倾向于生育二胎,其中有相当一部分高龄产妇,导致小儿脑瘫的发生率不断升高,大部分脑瘫患儿发病后,症状以运动功能异常为主,这对他们的成长和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如果未能接受有效的康复治疗,将会对其生活、活动等产生严重的影响,甚至会导致终生残疾,导致其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现在对于儿童脑瘫的治疗主要是通过康复训练和物理治疗来进行的[4]。

通过采用多种康复训练方式对小儿脑瘫患者治疗,所取得的疗效更为理想。 特别是联合中医治疗手段,能够进一步提高对患儿的病情改善效果。 中医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治疗手段,在脑部创伤的治疗中具有无可取代的地位,也是世界卫生组织公认的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5]。尤其是针刺治疗,对促进患儿的病情恢复,有着极为显著的作用。所以,在小儿脑瘫运动功能障碍的治疗中,可以通过针刺疗法对其相应穴位进行刺激,来取得改善患儿肢体肌肉运动的目的,在上肢、下肢、头部选取穴位,进行针刺,可以达到疏通经脉,促进神经细胞恢复,增加儿童大脑神经递质分泌的目的。 在此基础上辅以康复训练,可以更好地提高儿童的神经功能,有利于儿童的运动功能的恢复。 特别是通过中西医结合的康复治疗,可以实现两种治疗方案的相互补充,从而保证对儿童的疗效。 特别是能够显著提高脑瘫儿童的生活质量,增强其生活自理能力,可以使其在未来更好的照顾自己[10]。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12 周后,两组FMFM 评分均较同组治疗前提高,且研究组FMFM 评分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 周后,两组GMFM 评分均较同组治疗前提高, 且研究组GMFM 评分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较参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这提示对患儿采用针灸联合康复训练进行治疗,可以提高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对小儿脑瘫采用针灸联合康复训练进行治疗,能够取得更为确切的治疗效果,不仅可以很好地改善患儿的运动功能,还能够使其恢复较好的生活自理能力。

猜你喜欢
脑瘫姿势康复训练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倒挂在树上,我的主要姿势
看书的姿势
解锁咳嗽的正确姿势
脑瘫患儿采用康复护理进行早期干预效果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脑瘫姐妹为爸爸征婚
29年前为脑瘫垂泪,如今却为拳王欢笑
二十一个学生娃与脑瘫姐妹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