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伟平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标》)提出,历史课程要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作为目标。历史解释基于时空观念、史料实证,统筹于唯物史观与家国情怀,是系统培育核心素养之关键。对达标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而言,《课标》中学业质量水平4要求学生在历史解释素养方面,要具备“在独立探究历史问题时,能够在尽可能占有史料的基础上,尝试验证以往的说法或提出新的解释”的能力,这就需要在历史解释中充分建立联系性解释。
“联系性解释不是仅仅解析该历史事物本身,还要通过分析与该事物发展过程中的相关因素,探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1]它侧重剖析历史现象背后的逻辑联系与交互作用,将历史事件以系统性结构进行解释与呈现,提升学生思维的思辨性。但联系是普遍多样的,如何界定联系性解释的边界,如何在教学实践中运用联系性解释,最终提高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本文以《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8课《辛亥革命》中的“清末新政”为例,进行了一些尝试。
一 、聚焦新政败因,解构历史联系
清末新政是理解辛亥革命成因和意义的关键。进入21世纪,清末新政研究进入高潮,研究从宏观到微观,从一味否定到理性客观。核心主题之一便是清末新政失败的原因:一场专制政府空前广泛深入、卓有成效的改良运动,为何加速了其灭亡走向革命?学界对此主要有以下几个角度的分析:
首先,清末新政导致清政府统治的合法性出现严重危机。[2]改革需否定旧体制才能建立新制度:建立谘议局、资政院等民主机构,冲击了君主专制的合法性;奖励工商、兴办实业会瓦解小农经济;派留学、改学制、废科举,动摇纲常礼教的地位,培养出激进的新式人才。旧权威被否定,新权威尚未确立,清政府的合法性处于脆弱的空窗期。
其次,中央集权与地方督抚的权力冲突造成“内轻外轻”。[3]中央削弱督抚权力,以期用强有力的中央集权来推进改革,但督抚却与地方立宪派走向联合,中央无法切实控制地方。朝廷与地方权威一并衰落,即“内轻外轻”,给军人干政以可趁之机。
再者,耗资巨大的新政引爆了财政危机。[4]《辛丑条约》后,战争赔款、偿还外债和统治成本使清政府的财政本就不堪重负。如1911年财政预算支出近3亿两,新政直接相关支出约1.87亿两;1911年度赤字4000余万两,累计赤字达1.2亿两。从财政视角看,改革成功的可能性极小。
另外,立宪派、革命派的行动打乱了新政节奏。新政激发了立宪派的政治热情,他们建立团体,三次组织国会请愿,逼迫清政府加速民主进程;革命派前仆后继地组织起义,给清政府极大压力。以载沣为首的满洲权贵少壮派缺乏政治经验,“皇族内阁”出台,满汉官僚同盟瓦解,立宪派多绝望转向革命,清政府走向覆灭。[5]
联系性解释须建立在学术研究成果基础之上,盘根错节恰是历史联系的本色。我们对清末新政的认识愈深刻,呈现在学生面前的历史解释才能越精准。那么,如何在学生面前呈现出一堂有逻辑、重联系、育素养的好课呢?
二、逆向课程设计,探索实践策略
基于课标对本课的要求“理解辛亥革命对中国结束帝制、建立民国的意义及历史局限性”,笔者使用逆向教学理论进行了构课。笔者首先确立了教学目标,即通过本课的学习,构建联系性解释,加深对清末新政以及辛亥革命的理解。笔者将本环节的大概念定为“走向革命——清末新政之得与失”,基本问题确定为清末新政的失败原因分析与如何理解辛亥革命的必然性。通过问题反馈、小组合作探究等过程性、表现性任务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学环节设计如下:
走向革命——清末新政之得与失
设问:指出清末新政的两个阶段在改革内容上的差异。
清末新政长期以来被认为是“骗局”。笔者认为,清廷并非一成不变的意志统一体,主观性不能简单定论。而重视新政在近代化方面的客观成果似乎比争论主观诚意更重要。将改革成就与结果失败对比,营造课堂悬念,以引发学生寻找历史解释的动机。
(二)新政大危机:走向崩溃的清末新政
1.底层决裂:对民众极不友好的清末新政
材料一:在1911年3亿多两财政支出预算中,军费达到8500多万两;交通、实业等近6300万两;地方自治三项支出为4000多万两,与新政直接相关的财政支出就占了总支出的近2/3。1911年的预计年度赤字就达4000万两,累计赤字高达1.2亿两。
——摘编自梁若冰《清末新政、财政崩溃与辛亥革命》
探究:清末新政是否加剧了清政府的财政负担?带来哪些后果?
清末新政于民众而言极不友好。铜元是穷人货币,滥铸铜元又致铜元米价大幅上涨,转嫁财政危机,人民奋起反抗。有学者指出辛亥革命是上层革命,那清末新政更是顶层改革,其不但无群众基础,事实上是底层决裂。
历史解释必须基于史料实证,联系性解释也不是乱联系,必须基于史料实证和历史研究,引导出要素间的逻辑联系,回到当时的时空下,得出客观理性的结论。
2.中层倒戈:立宪派文人士绅从希望到绝望
材料三:1910年9月,資政院宣布正式成立。1910年10月,资政院到会171名议员一致通过了陈请速开国会具奏案。11月,清廷谕令改为宣统五年(1913)召开国会,比原计划提前了3年。
——摘编自王建朗,黄克武等《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晚清卷》
材料四:吾人民欲得良美政治,以救国亡,幸而睹新内阁。而新内阁若此,吾人民之希望绝矣。议员等一再呼号请命而不得,而救亡之策穷矣。
——各省谘议局联合会《宣告全国书》1911年6月
探究:1911年前后立宪运动开展情况如何?遭遇何种挫折?
皇族内阁有三大问题:满汉比例失调激化民族矛盾;皇族进入内阁违背英国成例;皇族内阁的出台并未经过资政院,不具备责任内阁的完全合法性。皇族内阁的出台让立宪派对改革绝望而倒向革命。
联系性解释既要构建完整的逻辑链条,又得在复杂联系中核心突破。“皇族内阁”是中层倒戈之关键,中层本是社会结构的中流砥柱,中层的倒戈是武昌首义能星火燎原、辛亥革命低烈度革命的原因所在。讲清皇族内阁这一个关键细节,整个逻辑联系就能顺畅。
3.高层无力:中央集权后的“内轻外轻”。
材料五:据统计,清末新政时期,总计有119个督抚,任职在2年以下者占80%以上,其中总督任职在半年以下或未到任者占55.1%,巡抚占49.4%,各省督抚调动频率大都在一年一次以上。
——摘自李细珠《地方督抚与清末新政:晚晴权力格局再研究》
材料六:清政府不断加强中央集权,地方督抚的影响力呈现减弱的趋势。然而,随着统治集团内部矛盾的激化反而有削弱之势,中央集权可谓有名无实。这样,便形成“内外皆轻”的权力格局。
——摘自李细珠《新政、立宪与革命:清末民初政治转型研究》
探究:你是否认同材料六“内外皆轻”的结论?史实依据何在?
通过地方督抚的任职情况,感受地方权力确实受到中央集权之削弱;通过清廷中央之集权无效,体会“外轻内轻”格局的形成。中央与地方均权力空虚,军人势力乘虚而入,军人干政局面形成,将辛亥革命与北洋军阀统治的逻辑链条打通。联系性解释不仅需要关注事物内部要素的联系,还要将事件放在大的历史背景下,建立宏观历史联系。
(三)新政终崩溃:内外合流走向革命
材料七:市井小民的感情和文人学士共同归结于一个简单的观点:满清王朝覆灭。这并不单纯是衣食无着的穷苦下流人的感情。就是那些有名气、有文化的大绅士,也知道王朝的覆灭是不可避免的。
——摘自《山田胜治报告》,日本外务省档案
设问:有哪些力量合流辛亥革命?如何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与辛亥革命的历史必然性之间的关系?
辛亥革命的发生有深刻的历史必然性。清末民众民生艰难,而革命派提平均地权;社会中层立宪绝望、民权民主无望,而革命派的民权主义给予希望;满汉割裂、皇族集权、民族平等无望,民族独立绝望,而革命派提民族主义。三民主义所讲,皆是清末新政之要害,让革命成为了最终选择,革命的发生与革命派的理论建设和实践努力密不可分。
三、反思教学实效,回扣探究初衷
《辛亥革命》一课,有几大疑问常困扰着学生:革命爆发到底是外力作用还是内部爆炸?在黄花岗起义失败仅5个月后,武昌首义却能星火燎原?辛亥革命为何具有低烈度、大成就的特点?辛亥革命的果实,为何会落到以袁世凯为首的军人集团手中?在本环节讲述后,同学们对这些问题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但本课仅为《辛亥革命》一课的环节之一,主要就本课的教学目标,重点构建清末新政与辛亥革命间的联系,若放在时代大背景下的更加广泛的联系性解释上还需进一步深入。
联系性解释的魅力,即逻辑链条一旦建立,不仅深化学生对历史现象的认识,也能提升其思辨能力,树立理性的历史观和价值观,无疑是培育学科核心素养、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高效途径之一。
【注释】
[1]王继平主编:《历史解释的教学设计与学业评价》,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年,第8页。
[2]馮政龙:《浅析清末政治改革失败之原因》,《西部学刊》2019年第3期,第82页。
[3]李细珠:《晚清地方督抚权力问题再研究———兼论清末 “内外皆轻”权力格局的形成》,《清史研究》2012年第3期,第89—108页。
[4]梁若冰:《清末新政、财政崩溃与辛亥革命》,《世界经济》2015年第6期,第147—149页。
[5]崔志海:《建国以来的国内清末新政史研究》,《清史研究》2014年第3期,第129—14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