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爱华 朱彦瑞
【摘要】载人航天精神,是中国航天人在航天报国的伟大实践中铸就的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伟大精神。将载人航天精神融入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坚定高校学生理想信念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代高校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的应然之举。可以通过推进课堂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和网络育人等多维路径,将载人航天精神全面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和网络宣传之中。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载人航天精神;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0463(2023)23—0015—05
载人航天精神,作为中国航天人在航天报国的伟大实践中铸就的伟大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高校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重要思想资源。2022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回信勉励广大航天青年:“弘扬‘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勇于创新突破,在逐梦太空的征途上发出青春的夺目光彩,为我国航天科技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再立新功。”[1]这为高校将载人航天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创新超越的人生信念提供了基本遵循。将载人航天精神融入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坚定高校学生理想信念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代高校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的应然之举。
一、载人航天精神的丰富内涵
人类在浩瀚的宇宙面前是渺小的,但人类的探索精神是偉大的。实施载人航天工程以来,广大航天人牢记使命、不负重托,在探索浩瀚宇宙的过程中培育铸就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
“特别能吃苦”精神是中国航天人在极其艰苦的科研环境和训练过程中磨炼而成的。为了满足载人航天工程的特殊试验要求,科研团队通常要在极其艰苦的客观环境下完成各项科研与试验任务。此外,对航天员的培训要求也极为苛刻。他们不仅要进行几十门课程的理论学习,而且还要针对航天器发射过程中以及外太空特殊条件进行身体上的训练,其中有一项超重力训练被称为“魔鬼训练”,在训练中,航天员们要坐在以每小时一百千米的速度高速旋转的离心机中,此时他们的身体要承受着八个大气压的压力,就相当于有八个成年人压在航天员身上,整个训练过程的每一分每一秒对于他们来说都是煎熬,航天员们会感到头晕目眩、呼吸极度困难,甚至他们的面部肌肉都被拉扯变形,即使这样,我国航天员们也从未主动按下身边暂停训练的按钮。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磨炼中心航天员系统总设计师黄伟芬这样形容道:“没有异于常人的坚韧,很难熬过来。”正是这样极端艰苦的物质条件和极度困难的训练磨炼了我国航天人特别能吃苦的精神。
“特别能战斗”精神是中国航天人在高风险挑战下历练而成的。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某些方面走在了世界领先的位置,取得这样的成绩离不开中国航天人不断地与高压高风险的挑战进行战斗的精神。载人航天工程是世界上公认的最高风险的科技实践活动之一,可以说,一个指令的错误或是一个零件的不合规范都会导致整个发射任务或是科研任务的失败。此外,航天人还会面临着许多意料之外的因素,如若不能正确处理则可能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例如,在神舟二号预期发射的前十天,火箭意外被撞。已过花甲之年的总指挥黄春平亲自爬上十一层平台细致地考察分析火箭受损情况,经过严谨科学地分析得出了火箭可以正常发射的结论,最终火箭成功地把神舟二号送上太空。神舟三号飞船的意外则是发生在太空中,神舟三号进入太空飞行后,专家发现神舟三号飞船有一个不安全因素可能会导致飞船在飞行过程中发生“空中追尾”事故,这将严重威胁到飞船的安全。科研团队立即组织专项科研团队解决隐患,他们夜以继日地思考解决办法并不断地进行地面模拟试验,最终修改飞行程序成功地消除了安全隐患,保证了此次试验任务的成功。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一次次堪称完美的表现,是无数中国航天人不懈战斗中取得的,凝练出特别能战斗的载人航天精神。
“特别能攻关”精神是中国航天人在抢占载人航天技术制高点奋斗过程中磨砺而成的。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立项于1992年,到今天也才不过短短三十年的时间,我国航天人奋发图强、攻坚克难,在多个载人航天核心领域实现了“零”的突破。例如,在2003年成功发射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再到完成太空出舱活动,实现太空出舱、交会对接,以及成功建设中国空间站,无不是在无数中国航天人团结奋斗、攻坚克难的艰辛探索中取得的一系列伟大成就。回顾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发展起步阶段,可以用“起点低、要求高”来概括。尽管当时我国已经掌握了大推力火箭和返回式卫星等基础性技术,但是这些对于实现载人航天的任务来说是远远不够的。从载人航天工程实施以来的几次重大飞行试验活动看,每一次飞行任务的成功都凝聚着航天人的智慧、汗水和心血,每一次成功都标志着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和空间技术水平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标志着我国在载人航天核心技术领域中不断取得突破,这些靠的都是科研团队协同创新、集智攻关。
“特别能奉献”精神是我国航天人秉持精忠报国理想信念铸就而成的。每一次载人航天任务顺利进行的背后都是近十万名科技人员合力的结果。“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2]是对我国航天人最真切的评价。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十余年的发展历程背后凝聚着几代航天人的不懈努力和无私奉献,他们不计个人得失、不追名逐利,他们将国家利益、集体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他们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他们中有人曾多次拒绝外企的高薪聘请义无反顾地远赴大西北,为我国载人航天伟大事业贡献自己的青春年华和聪明才智,其中也有人为此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正是有这样一批为了祖国无私奉献,怀有精忠报国理想信念的中国航天人,我国载人航天事业才能保证有高速高质量的发展,在此过程中也铸就出了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
二、载人航天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意蕴
(一)有助于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丰富且多样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现实基础。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中融入载人航天精神,可以利用该精神的内在特性促进高校学生更加全面的发展。
1.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创新性思维。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走的是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载人航天精神内含的改革创新精神有助于激发大学生的科研精神,有利于为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
2.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团队协作意识。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取得的成就绝不是某一个人的功劳,而是数以万计的航天人团结奋进、勠力同心的结果,可以以此为基点激发大学生的团队意识,鼓励学生们形成同舟共济、团队协作的大局意识。
3.有利于培养大学生无私奉献的精神。我国航天人淡泊名利、默默奉献的精神可以深刻地感染大学生,激励学生在以后的工作生涯中同样将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放置于个人利益之上,为新时代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奉献自己的力量。显然,将载人航天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对当下教育资源的一种有力补充。
(二)有助于坚定高校学生的理想信念
现如今,世界正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局势动荡不安、多种社会思潮激烈碰撞,在此情况下如何坚定高校学生的理想信念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中之重。载人航天精神是我国科技自主创新、自立自强的生动体现。事实胜于雄辩,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白手起家,用了短短三十年的时间就完成了跨越式发展,实现了中国载人航天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转变。我们从自力更生走向自主创新再到自立自强,可以说,载人航天精神貫穿整个中国航天人的理想史、信仰史和奋斗史,彰显着中国航天人一以贯之的初心使命和精神品格。将载人航天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无疑会为高校学生注入思想伟力,增加高校学生对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信心,激发高校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为高校学生在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三)有助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的高度凝聚,是我国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是推动我们不断追逐中国梦的精神动力之源。当前网络信息纷繁复杂,不同思潮、不同价值观相互激荡,主流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引领力面对严峻挑战,这对尚处于价值观形成关键期的高校学生产生了深刻影响。载人航天精神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载人航天领域的具体体现,将载人航天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中,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深刻地了解到我国航天人所具备的热爱祖国、为国争光的坚定信念,勇于攀登、敢于超越的进取意识,科学求实、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同舟共济、团结协作的大局观念和淡泊名利、默默奉献的崇高品质[2];另一方面,载人航天精神的丰富内涵可以增强高校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抵制错误思潮的能力,切实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育人功效。
三、载人航天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路径
载人航天精神融入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要遵循思想政治教育客观规律,在符合高校学生学习认知习惯,把握高校学生思想状况的基础上,从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健全课程体系、结合载人航天精神主题实践教育、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网络宣传阵地、加强网络宣传等方面驰而不息、育人无痕[3]。
(一)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推进课程育人
高校培育载人航天精神要切实发挥“第一课堂”的关键作用,按照不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不同要求,找准切入点,多维度弘扬载人航天精神。
1.把好内容关。厘清事实、把握本质、讲好道理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学过程中的应有之义,要通过三个“讲清”,将载人航天精神有效融入思政课程教学。一是要讲清载人航天精神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在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找到其思想渊源以及是如何与具体实际相结合完成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二是要讲清载人航天精神的本质内涵,深刻地剖析“四个特别能”,发掘其更广阔的精神外延;三是要讲清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载人航天精神的重要论述,深刻领会弘扬和培育载人航天精神的重要价值和地位[4]。
2.构建彰显载人航天精神的思政课程体系,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培育载人航天精神的主体作用。在不影响原定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讲解的基础上,灵活设计教学环节,将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发展历程、载人航天精神的本质与内涵巧妙地融入各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之中。例如,“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依据载人航天精神着重培育学生热爱祖国、报效国家的理想信念,淡泊名利、默默奉献的价值观,从精神层面引领学生成长成才;“形势与政策”课程要注重结合时事,在课程教学中加入关于我国载人航天最新动态和成果的介绍,展现中国航天人不断攻坚克难的报国情怀,从现实层面让学生感悟载人航天精神的强大力量,增强学生的“四个自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则要从大历史观的角度讲授载人航天伟业造就载人航天精神的历史。不仅要为学生讲清楚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发展脉络,载人航天精神的形成逻辑,还要注重分析弘扬载人航天精神对于我国未来发展的长远意义。
(二)结合实践教育活动,推进实践育人
学习载人航天精神,如果只局限在课堂内、停留在书本上,那只是纸上谈兵,收效甚微。高校应积极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体会和感受载人航天精神的深刻内涵和伟大意义。
1.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践环节,设计载人航天精神的实践主题和内容。教师应充分结合课堂讲授内容、课程教学目标、高校育人目标等,灵活设计实践活动形式和内容,提高实践活动和课堂教学的契合度和整体性,让学生做到在“行中学、学中悟”,更高效地提高课程育人效果。
2.深入挖掘载人航天精神的社会教育资源。因载人航天的特殊性,大部分高校校内关于载人航天精神的实践资源都是有限的。各高校应加强与科技博物馆、航空航天类特色院校、载人航天工程生产工厂和其他科研单位的联系,发挥联动效应,推进资源共享,让各高校的学生都能有机会通过实地考察和学习切实领会载人航天精神,并自觉外化于行。
3.鼓励学生自主设计以践行载人航天精神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高校可充分利用好暑假和寒假两个黄金实践期,鼓励学生以弘扬载人航天精神为主题,自主选择和设计社会实践项目。这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和弘扬载人航天精神的自觉能动性和创造性,一方面学生会主动查阅载人航天相关资料,了解载人航天生动事迹;另一方面学生通过自主设计实践内容和行程,能够不断挖掘出关于载人航天精神的新的思想资源和实践资源,从而在丰富载人航天精神的各种资源的同时,深化对载人航天精神的认识[5]。
(三)融入校园文化建设,推进文化育人
将载人航天精神充分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营造良好的宣传氛围,既要注重校园显性文化的建设,也要注重校园隐性文化的建设,将对载人航天精神的弘扬和培育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1.在校园基础设施建设中加入载人航天精神的元素。例如,将学校的建筑、道路、公共设施以载人航天精神中的元素命名,建设载人航天精神宣传长廊,在校园内树立我国载人航天领域功勋人物雕塑等。
2.开展特色活动宣传载人航天精神。例如,可以依托中国航天日开展载人航天精神知识竞赛、载人航天精神演讲比赛,利用特色板报墙报宣传载人航天精神,邀请载人航天相关领域专家学者模范人物等进校开展宣讲活动等。
总之,要让载人航天精神以多样的形式充满校园的每个角落,使高校学生可以在丰富的校园文化中多角度、全方位、深层次地学习载人航天精神、凝聚精神伟力。
(四)建设网络宣传阵地,推进网络育人
计算机技术与新媒体技术的高速发展愈发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认知和生活学习方式,因此建设网络宣传阵地,在网络空间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挥网络育人功能,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大势所趋。高校应多样化地利用网络平台开展载人航天精神的宣传教育活动。例如,在抖音等短视频平台制作相关视频,宣传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所取得的成就,以及载人航天精神的丰富内涵,或者利用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平台日常推送一些生动有趣的载人航天故事,举办载人航天精神相关网络知识竞赛等。此外,在利用网络平台进行载人航天精神宣传的同时,也要注意对网络上一些虚假信息的揭露和抨击,防止此类信息对我国载人航天事业、载人航天精神的破坏和抹黑,提高大学生辨别真假是非的能力,自觉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总之,载人航天精神凝练于中国航天人航天报国的伟大实践之中,体现了中国航天人不懈奋斗的鲜明品格,蕴含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将载人航天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有利于赓续航天精神,培育出新时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回信勉励广大航天青年弘扬“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为航天科技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再立新功[N].光明日报,2022-05-04(01).
[2]李鹏.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载人航天精神的内涵、历史地位和时代价值[J].人民教育,2021(20):29-32.
[3]宋泽滨.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航天强国的重要论述[J].毛泽东研究,2022(03):40-52.
[4]余成龙,李红军.抗疫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与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2(09):41-44.
[5]武瑋芸.“两弹一星”精神的深厚意蕴及时代价值[J].甘肃高师学报,2022(04):137-142.
(本文系2021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马克思交往理论视域下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1BZX036)
编辑:陈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