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程渗透劳动教育的价值与基本方式

2024-01-01 21:28:00费琪文
中小学班主任 2023年24期
关键词:数学文化劳动教育小学数学

费琪文

[摘要] 劳动教育助力学生形成健康的劳动价值观念,养成基本的劳动素养和劳动习惯,涵育完美人格。小学数学课程与劳动教育具有天然的亲缘性,同时具有育人目标体现劳动实践的现实运用、学科思想提供具体劳动的思维工具、数学文化融通人类劳动的价值公约等方面的价值。研究通过具体课例实践,以数学活动延展、数学智慧领悟、数学文化介入、数学艺术融入等,探索培养学生劳动素养的小学数学课程渗透方式。

[关键词] 劳动教育;小学数学;数学文化;劳动思维工具

一、小学数学课程渗透劳动教育的价值

1.育人目标体现劳动实践的现实运用

小学数学教学目标的确立,既要立足数学学科的特点,又要对人的成长发展起到教育功能。《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明确指出,小学阶段要让学生“初步掌握数的意义、数的运算和简单的数量关系,培养学生初步的数据意识和应用能力”“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小学阶段是儿童学习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初级阶段,而劳动实践是儿童学习数学知识和技能的重要途径。实际上,新课标中所提出的育人目标虽然相对抽象,但这些目标内含着现实运用。

2.学科思想提供具体劳动的思维工具

数学学科的基本思想是数学学科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独特的内涵和特征。数学思想建立在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以数学概念、定理、公式为核心,对其本质属性及内在联系进行系统认识,并灵活运用于解决现实问题中。以模型思想为例,就是将复杂的问题用简单的模型表示出来,这对渗透“体脑融合”的劳动观念至关重要。建立起模型思想后,将问题中所包含的有关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通过数学语言描述出来,这就为我们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劳动实践提供了一种思维工具。

3.数学文化融通人类劳动的价值公约

从结绳计数开始,数学就与人类的劳动过程有了不解之缘。人类的文化史始终伴随着劳动的过程,劳动是人们与自然、与这个世界建立联系的载体。数学文化本身就是人类劳动实践的成果,从本质上看,劳动与数学具有无法割舍的亲缘性。数学文化是对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集中体现,蕴含着丰富的劳动精神。如“数”的概念中蕴含着“数”即“数量”“数量关系”“运算关系”等内容,本质上就是对现实世界中数量关系进行抽象、概括和演绎而得出的一种形式化表达。这些概念又是通过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而逐渐形成并完善起来的,所以其本身就含有丰富的劳动精神。

二、劳动教育在小学数学课程中的渗透方式

将劳动教育的思想与内容有机地渗透于数学教学中,建立系统的融合课程是核心所在。教师需要充分挖掘数学教材中知识体系背后的劳动内涵,一方面要特别关注那些“显性”的劳动教育内容,如“烙饼问题”“测量问题”“时间安排问题”“统计问题”等,将这些与实际生活联系密切的数学知识重新解构,按照真实劳动情境下的工作内涵、方法、步骤等进行解构、重构,带领学生亲身参与进来,切身体会每个劳动过程中的劳动价值与数学内涵;另一方面也要善于挖掘小学数学教学中那些“隐性”的劳动文化,合理运用“显性”与“隐性”的劳动教育元素,在数学教学中逐层递进、由浅入深地渗透劳动的观念、习惯、能力、价值等,促进小学生劳动素养与数学素养的生成。

1.数学活动的渗透,养成劳动习惯

在数学学习中开展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劳动活动,可以增进小学生直观的切身体会,能够与劳动过程建立起直接连接心灵和身体的体悟。数学活动伴随着劳动观念和习惯的养成,学生通过劳动能够发现问题、自我探索,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断增长劳动的经验,逐渐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在低年级数学学习阶段的“整理房间”这一单元,主要是引导学生懂得通过观察、比较、沟通、行动来理解分类的含义和特征,初步体会分类对人类生活的作用,引导学生获得基本活动的经验。在这一部分的教学中,需要关注如何使学生理解按照一定的标准来分类。小学生往往在家有过分类的经验,如整理书包、整理房间等,但通常会出现分类分不彻底的现象,而导致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他们对分类的标准不够清晰,还没有树立明确的分类意识,也没有养成分类的劳动习惯。在这一课程的教学设计中,可以先展示两个小朋友的房间图,引导学生说出房间里的问题,确立分类整理的必要性。其次,通过观察和对比,使学生对分类标准获得间接的经验,鼓励学生在家先尝试整理自己的房间、书包等。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继续深化分类的若干情境,根据教室内的陈设区域,将班级分组,对图书角、黑板区、生活区进行分类整理。在学生们行动前,教师要给出驱动性问题,让他们边做边思考,思考分类对生活的意义和作用、分类和归纳的关系等问题。等学生们做好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各个小组发表自己对问题的思考,将数学教育和劳动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促使他们认识到养成劳动习惯的重要意义,同时领悟分类习惯在于明确分类标准,分类习惯的养成为每个人的生活提供便利,使我们的生活更加有条理。

2.数学智慧的渗透,灵动劳动思维

数学智慧不是简单地从教师教授到学生接受的单向过程,而是要启迪学生关注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将数学的思维和方法运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每个学生都具备探索问题、尝试思考、勇于实践的潜能,而将学生的这些能力挖掘出来的关键就在于课程载体的选择。数学教学中以劳动教育为载体,不仅渗透着劳动的真谛,也蕴含着数学的智慧,学习的过程不仅是对知识的摄取,更是在这些知识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应用,解决身边的难题,从而带来更有效率、更加便利的生活。

四年级上册的数学广角——优化这一主题,教师带领学生初步理解运筹学中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思路。优化问题对小学生来说存在一定的难度,因为学生每天的生活中都会遇到无数个优先排序來获得最优效果的选择,他们难以理解优化对生活的意义,以及时间与结果之间的利弊权衡。在设计这一主题单元时,可以事先让学生们观察家长在家做事情的一些优化决策,哪些决策通过和自己的对比,家长的决策更优,从而鼓励他们积极观察并记录下来。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将自己的观察结果表达出来,相互之间开展短时间的交流讨论,并思考如何从众多行动方案中选择最优的决策及其所依据的标准。接下来,教师可以将生活中的2-3个劳动过程呈现给大家,如沏茶、烙饼、做家务等。在渗透数学思考之前,先将这些学生生活中基本上都会遇到的劳动环节具体展开,可以询问学生这些家务劳动他们会做哪些,平时通过观察这些家务活动需要哪些步骤可以完成,以此鼓励学生将完整的劳动过程阐释出来。随后,教师循着学生观察到的这些工作步骤,逐步渗透数学的思维和方法,使学生认识到运用数学思维后,可以在劳动中找到最有效率的行动方案。

扩展到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从学习到家庭中的饮食、家务、管理等都离不开数学思维。可以说,以数学思维的视角去思考问题,人们可以创造更美好的生活。总之,数学智慧可以保证所开展的一切活动保持理性,有助于以较为节约的状态创造更为充盈丰富的成果。因而使小学生养成这样的思维十分有必要,不仅可以帮助他们加深理解数学、劳动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而且对他们今后的学习成长有利。

3.数学文化的渗透,传承劳动精神

在一年级教材“古人计数”一课中,教材主题由原先的“捆小棒”更改为“古人计数”,从题目中可见教材设计者的用心。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小学生还需要理解数学思想和数学史的发展历程,这对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极为重要。例如,“古人计数”的课程背后就蕴含着人类文明中的劳动精神。

首先,向学生展示上古时代人们为了生存而开展的一系列狩猎、种植、搭建等劳动活动,通过1-2个问题向学生引出在这些活动中计数的意义和价值。教师可以通过情境再现的方法,借助投影和道具邀请几位同学扮演古人对自己生产的物品和狩猎的猎物的计数。在生产生活的初始阶段,狩猎的数量十分稀少,古人借助手指就可以完成计数,学生可以模仿古人用手指对老师准备的道具数数。之后,教师加入更多的生产工具或动物、植物模型,并进一步提问:当古人的工具不断改进,狩猎技术、种植技术越来越精湛,他们随之生产出更多的物品、收获更多的猎物的时候,继续用手指还可行吗?当学生尝试数到10后,发现手指不够用了。教师适时引导学生通过教具中的其他物品完成10以上的数数,例如借助石头、树枝、树叶、结绳等,让他们体会到古人经历的技术发展过程,了解到10的后面是11,同时也生动还原了十进制的起源,它不是某一时刻的灵感发明,而是人类在劳动过程中通过长时间的思考、实践与反复尝试产生的。在这堂课中,教师立足于知识且跳出知识的范畴,将课堂延伸到了文化的传承与观念的传递;教学并不仅仅停留在11至20的计数结果,而是通过对古人计数情境的还原,使学生深入理解自然数的产生与发展历程。从“实物计数”到“手指计数”“石头计数”“结绳计数”,最后演变为“符号计数”的过程,体现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每一步都离不开劳动,人类智慧是从劳动中诞生的。

4.数学艺术的渗透,生成劳动素养

小学数学除了传授基础性的数学知识外,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能够了解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数学对人类社会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将数学之美与劳动活动有机结合,學生不仅可以获得成就感,获得他人的肯定,还可以从内心生发出一种幸福的愉悦感,通过“身体”开展劳动从而获得“精神”上的充盈,这正是劳动创造美的体现。

在“欣赏图形”这一课中,教师带领学生从日常生活中观察身边同学衣服上的图案、学校地砖的图案、教室图书柜、窗帘上的图案,引导他们通过观察、体会,挖掘这些图案中的基本图形,并继续联想这些基本图形在生活中的哪些地方还存在,从而体会到数学是源于生活的。接下来的第二个情境中,教师再向学生展示我国各个民族的传统服饰上的精美图案,阐释民族文化正是在人们长期的劳动生产中不断摸索、修正、创造出来的,如刺绣、蜡染等,以此鼓励学生从这些民族服饰中找出在教学课学过的基本图形,并以小组为单位,带领学生体验简单的蜡染技术过程。通过“沾蜡—画蜡—染色—托蜡”这一劳动过程,让学生欣赏少数民族传统艺术文化中的数学图形之美,同时引导他们思考:为什么少数民族会创造出这种技术?这种技术与少数民族所在地区的自然环境是否有联系?思考什么是艺术?艺术还存在于我们周围的哪些生活之中?通过亲身体验劳动与艺术的结合,学生能真切地理解美的涵义,领悟到美就在数学的自然世界中,也在人类的劳动过程之中,懂得欣赏美需要长时间的熏染和积累。而这堂课的主题,正是让学生了解为什么要学习数学,数学不仅是理性的学科,还是充满艺术感的科学,它与生活息息相关,可以改善人们的生活。

[参考文献]

[1]柳夕浪.全面准确地把握劳动教育内涵[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9(04).

[2]颜晓程,何云峰.《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与实施建议[J].中小学班主任,2022(16).

[3]侯红梅,顾建军.我国小学劳动教育课程的时代意蕴与建构[J].课程·教材·教法,2020,40(02).

[4]纪德奎,陈璐瑶.劳动素养的内涵、结构体系及培养路径[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21,22(02).

[5]李新菊,沈建民.中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的价值、原则与策略[J].教学与管理,2022(24).

[6]颜晓程.从“身”出发,培育学生劳动素养[J].中小学班主任,2022(20).

[7]李丽,鲁晓红.小学数学教学渗透劳动教育的途径与策略[J].教育科学论坛,2020(20).

猜你喜欢
数学文化劳动教育小学数学
探讨农村小学学生的管理工作
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对儿童劳动教育的启示
数学文化融入高校现代数学教育
数学课堂中的文化滋润策略
如何构建有文化的数学课堂教学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
求知导刊(2016年24期)2016-10-14 12:35:07
激发兴趣, 成就精彩小学数学课堂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2:26:36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22:10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18:41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5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