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机制探析

2024-01-01 21:28闫晓萍
中小学班主任 2023年24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青少年机制

闫晓萍

[摘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强大支柱。对青少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应以消除其对优秀传统文化的错误认识为起点,将之有效融入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中,并进行持久、频繁、全员、全方位的强化。以此,探索形成了青少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消解机制、融入机制、强化机制,三个机制相互作用、形成合力,循环往复地推动青少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效的提升。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机制

一、青少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机制的学理分析

所谓机制,一是指用机器制造的,如机制纸;二是指有机体的构造、功能和相互关系,如生理机制;三是指一个工作系统的组织或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如竞争机制、市场机制。第一种凡机器的产出物便以机制命名,明显不是思想政治教育中所探讨的机制,第二种有机体机能发生的要素基础及其相互关系和第三种系统之间及内部之间的作用过程,是教育机制内涵的来源。学界对此也有多种提法,如系统论突出教育各要素及其功能作用的关系;方法论突出达到教育目的与手段的功用;过程论突出教育运行、变化、发展的流程;模式论突出教育过程的结构化、可重复;中介论突出联结教育要素与目的的桥梁作用。可见,教育机制在不同场域有不同的提法,但均是以教育机制的“四性”即要素、结构、过程、动态为根基演化而来的。“四性”作为教育机制的本质特性决定了机制的内在规定性,教育机制必然是教育的要素与要素之间,及其内部各部分之间相互联系、动态作用的循环过程。青少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机制是在教育过程中要素之间,及其内部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下形成的动态循环运行过程。基于当前青少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出现偏差、歪曲、狭隘理解的现状,青少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必将以消除错误认知为起点,有效依托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与德育工作、校园文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完美融合,加之持久、频繁、全员、全方位的强化,全面助力青少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这一过程便生成了青少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三大机制:消解机制、融入机制、强化机制。

二、青少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前提性机制——“消解机制”

“消解机制”是帮助青少年疏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与理解,对错误认知与歪曲理解有针对性地消除,并引导青少年澄清出正确的认知与理解,最终形成对传统文化初步认同的动态过程。消除机制是融入机制的前提和基础,只有消除了青少年头脑中的矛盾冲突与情感顾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才有成效,否则如戴着耳塞听讲,只是走过场而已。

1.消除青少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偏颇认知

青少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偏颇认识一方面是功利主义驱使。“有没有用”成为青少年做出选择的一个重要考量因素,在功利主义思想驱使下的青少年形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过时的、无用的狭隘认知。另一方面是青少年好奇心所致。青少年喜欢新鲜事物,对外来文化有较强的好奇心,而对我们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探索欲就略显不足。好奇心驱使青少年更多地了解外来文化,忽略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入了解,从而形成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片面认知。青少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狭隘、片面的认知阻碍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顺利融入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中。为解决此问题,教育者首先要转换青少年的思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代代相传延续至今的精神瑰宝,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会过时,因为传统是活的,人生活在里面,它一直在发展,就看我们每一代人能否自我觉悟,使传统好的一面展现出来。但也应看到,传统是历史的产物,历史在发展,时代在变化,当代青少年应以联系、发展的思维辩证地看待中华传统文化,对其进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扬弃,做理智自信的传承者,不做崇洋媚外的糊涂者。

2.澄清青少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

价值澄清理论认为,青少年可以通过经历“选择—珍视—行动”的过程,在无外界干预的情况下自主完成价值澄清过程。但在纷繁复杂的现代社会,青少年很难形成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正确价值观,正如列宁在《怎么办》中所说:“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的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帮助青少年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的澄清,需要采取“疏导”策略,即疏通与引导。疏通即广开言路、集思广益,让青少年将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知充分地表达出来;引导即针对青少年的不解与疑惑给予解答,对错误的思想意识进行深入剖析,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针对问题的症结进行说理教育,弘扬正确的思想观念,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具体来说,一方面,疏导应坚持疏而导之,必须以疏通作为引导的前提,现实中部分教育者缺乏对青少年认识与理解的疏通,只顾“高喊口号”的引导使教育教学流于形式;另一方面,只疏通却不引导会使错误思想放任自流,导致疑惑加深、问题蔓延。因此,帮助青少年澄清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应坚持疏通与引导的并行。

3.形成青少年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

青少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是一种自我情感归属的过程,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可、接受,是个体在心理与行为上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或风俗习惯的内化与践行。可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可一蹴而就,同样也是需要教育者持久、稳定地注入文化元素激发教育活力的过程。青少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可与接受是基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正确认知而表现出的肯定性倾向,情感作为从正确认知到肯定性倾向的助推器,推动个体从文化认知向文化倾向发展,因而夯实文化认知是基础,增进文化情感是关键,情感有助于个体将文化认知内化于心形成文化倾向,文化倾向推动个体文化外化于行。

三、青少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关键性机制——“融入机制”

邓立光、凌友诗在《中华传统文化课程设计的基本构想》中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可分为精神层面的价值信念与现象活动层面的有形事物,即“道”与“器”。其精神层面包括宇宙观、世界观、人性论、对美对善的观念,以及依此而生的道德原则;现象活动层面包括礼仪、武艺、艺术、音乐、建筑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日常德育、校园文化、思想政治理论课与青少年起居生活、学习密切相关,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道”“器”渗透其中,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地增进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认可。

1.日常德育工作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道”解决现实问题

日常德育工作紧紧围绕青少年日常生活展开,从起居生活、人际交往、强身健体到评奖评优,作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他们的思想与行为具有直接导向作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日常德育工作中,能够有效对接青少年的生活实际并使之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习近平总书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总结为“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六种精神,这六种精神成为日常德育工作的原则与遵循:讲仁爱使德育工作者有仁爱之心,激发爱、传播爱,通过真情、真心、真诚滋润青少年的心田。同时,青少年应做到尊老敬老,德育工作中可组织青少年慰问、帮助孤寡老人。重民本使日常德育工作关注青少年的需求,解决青少年的问题,启迪青少年的心灵。守诚信对青少年的学习生活与人际交往提出了要求。对此,应抓住期中期末考试等契机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诚信”教育。此外,德育工作者在评奖评优的关键环节要讲求公平正义;在集体活动中,引导青少年树立团结一致的恒心,带给青少年世界大同、和谐共生的理念。

2.校园文化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器”的魅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器”从符号、礼仪、音乐到武艺等,精彩纷呈地展现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将“器”的元素融入校园文化,在丰富校园自然文化景观的同时充实青少年的文化生活。一方面,整体上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念融入校园设计中,如运用和谐的理念凸显校园文化氛围,潜移默化地浸润青少年,感受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美感。局部上,在校园的自然环境中增添中国符号,如校园中的孔子塑像、长廊上的梅兰竹菊壁画、景观带中写有名言警句的刻字石、园林风格的校园建筑等。另一方面,校园文化社团种类繁多,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各类文化活动中,如古代趣味数学、四大民间故事的话剧展演、古诗词朗诵比赛等,对青少年来说不仅富有挑战还充满了趣味。同时以兴趣为导向,以问题解决为目的,促使青少年主动学习、查找资料,丰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并获得更深入的传统文化理解。

3.将“道”“器”融入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道”的契合点主要体现为教学内容间的整合。“道”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中有三种模式:举证模式,即在讲解某一内容时引经据典,辅助内容的充分合理论证,如讲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美德,以古人名言或诗句阐述其精髓: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克己复礼以为仁的仁爱美德,吾日三省吾身的修身美德;分析模式,即以一则故事或短文进行案例分析,得出结论,如讲述做忠诚的爱国者,选取岳飞、文天祥、郑成功等爱国故事案例,对案例进行深度剖析,回答是什么、为什么、如何做;专题模式,即在教学过程中设置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单元,进行专题化教学,如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分为道德、思想、礼仪、音乐、服饰、饮食等主体,选其一进行深入探讨,或者透过物质层面探究精神层面,从传统音乐、服饰、饮食等透视背后的礼仪、道德与思想。

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器”的契合点主要体现为综合实践活动的灵活开展。针对不同主题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与青少年的兴趣爱好,开展相应的综合实践活动。比如,组织青少年编排一部戏曲,在自编自演的过程中体验中华优秀戏曲文化的魅力;举办“古装”的制作与展演,在亲手制作、穿着古装的过程中了解中华优秀服饰文化,感受中华文化的灿烂;举办中华传统工艺品的制作与展览,使青少年在制作和参观的过程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技艺的精湛和深邃。

此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道”与“器”不是截然分开的,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同样需要注意两者的有效结合,没有纯粹的“道”与“器”,如果只讲“道”就缺少承载“道”的物质基础,只谈论“器”就缺少支撑“器”的精神内核。

四、青少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助力性机制——“强化机制”

融入机制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渗入青少年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丰富青少年的校园文化生活,增强青少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潜移默化地提升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正确理解。要使青少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转化为认可、接受的态度并以自身行动去践行,却是一个漫长过程。这需要长时间、高频次、整体性地施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影响。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需久久为功、频频发力

青少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认知、理解、认可到践行的认同过程,决定了青少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需要长期性、不间断地进行。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应把握质量互变的规律:既要看到量的积累必将引起质变,德育工作者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有坚定的信念、必胜的决心,只要功夫深教育必将取得实效;也要看到量变是一个过程,只有各个要素聚齐且都有所发展时质变才会发生,这需要德育工作者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育教学的全过程频频发力,在教学内容设计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在教学的涓滴中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关键时刻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点化青少年的心灵。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需全员参与、整体出力

从青少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体来说,全员参与既包括教育者,如党政机关人员、后勤工作人员、德育工作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也包括青少年自身、个体和群体。只有全员参与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才能营造出具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氛围的环境,在落实教育精神的上传下达中才能形成联动机制,并体现系统性。全体青少年作为教育的主体是核心的参与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的开展、教学活动的进行都应以其为中心,活动效果的好与差也以他们的表现作为参考。事實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整体性工程,只有全员参与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是完整的。而整体出力是从青少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载体来说的,既包括教育载体,如宿舍、食堂、操场、校园等,也包括教学载体,如教室、教具、教材等,这些都是青少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隐性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隐性教育使青少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认识、价值观念、情感气质逐步得到濡染与内化。总之,必须全员参与、整体出力、相互作用、共同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本文系伊犁师范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资助“基于大学生获得感提升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JG202116)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夏征农,陈至立.辞海(第六版)[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

[2]周忠和.好奇心、传统文化与创新[J].中国科学基金,2015,29

(03).

[3]中共中央马克思 恩格斯 列宁 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4]张全峰.唯物史观视域中的文化认同研究[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18.

[5]丁奕然,吕立杰.学生满意当下的传统文化类校本课程吗——基于全国百所中小学的调查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20,19(03).

[6]李琼,陈福秋,许迎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区域一体化实践策略探索[J].中小学班主任,2022(11).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教育青少年机制
青少年发明家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破除旧机制要分步推进
注重机制的相互配合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打基础 抓机制 显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