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金
公仪休担任鲁国丞相,主动拔掉自家园子里的冬葵菜。见妻子织布家用,又把织布机烧了,不让妻子织布。公仪休跟别人解释这样做的原因:“如果我们做官的人家都经营产业,那么农工妇女生产的东西卖给谁呢?”丞相公仪休就这样通过“拔葵去织”让利于普通民众。客观上讲,利本无主,没有哪条制度规定丞相不可以种菜自食,丞相的妻子不可以织布家用,不种菜不织布而去购买普通百姓种植或生产的产品,完全是自觉自愿的行为。公仪休的“拔葵去织”原因是心里想着百姓冷暖,把百姓利益放在第一位,本质是以牺牲自己的利益让百姓获得利益。
公仪休“拔葵去织”让利于民算种隐绩,一般人不会知道。让利于民也有显绩,宋景祐二年(1035),范仲淹任苏州知州第二年,这位苏州市的一把手买来南园之地准备安家之用。在听一位风水先生说此地是风水宝地,如果谁能得到它,必定世代出公卿后,他毅然将准备用于建私宅的南园捐献出来建州(府)学。范仲淹如此思考,“如果我在这里安了家,只是富贵了我一家人,如果在这里建立府学,让大家都来接受教育,岂不是让大家都得到福泽”。后至明清时期这所学校初具规模,有“东南学宫之首”之称,惠及了千家万户和千万学子。
公仪休和范仲淹共同之处是以牺牲个人利益来维护人民大众的利益。这种方式的让利于民,只要从政者有为民之心,相对来说较容易做到。但如果需要牺牲部门或少数人的利益来让利于民,虽从政者个人无直接损失,却不是轻易就能够做到的。
唐高宗时期,曾遣宦官沿长江去采挖异竹,准备栽植到长安的宫苑中。宦官在得到皇上圣谕后,纵暴蛮横地用船装载从各地挖到的珍贵竹子行走,所到之处弄得鸡飞狗跳,老百姓怨声载道。当这帮宦官船载竹子路过荆州,时任荆州大都督府长史的苏良嗣,把宦官囚禁起来,竹子也扣押下来,然后给高宗皇帝上疏。收到上疏奏折的高宗李治采纳了苏良嗣的意见,让宦官将挖来的异竹继续种在长江两岸生长,不与老百姓争抢资源。至武则天主政时,又有官员发现官苑中有大量水果蔬菜。于是向武则天报告并建议,将这些水果蔬菜拿到市场上卖掉,获得的钱用于皇宫中开销或人员奖赏。武则天接受了建议,又是时任工部尚书的苏良嗣将鲁国丞相公仪休“拔葵去织”的事例搬出来,希望武则天不要將官苑中生长的水果蔬菜拿到市场上去出售,做这种“与下人争利”的事。武则天采纳了苏良嗣的建议。事情虽得到圆满解决,但拿部门或少数人的利益让利,可能造成某些部门失利,极少数人也会不情愿,甚至领导都可能为难,这不仅要有为民之心,更要有敢于为民担当。
让利于民是从政者的官德,更是从政者的责任。因为是官德和责任,像公仪休、范仲淹那样自觉自愿极好,否则也会被制度要求切实履行。公仪休就曾要求鲁国一切做官的人,不得经营产业与民争利。至现在则更加明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中都明确规定从政不可经商等,这些条款深入分析也是为了保障民利。
让利于民,人民也会反利于国。为官从政者将由此而树立为民形象,收获良好的百姓口碑,甚至赢得流芳千古的美名。
图:王俭 编辑:薛华 icexue032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