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厚明
马寅初是我国著名的人口学家、教育学家和经济学家,他虽然人生坎坷、命运多舛,但性情爽直,热爱运动,有着独特的长寿之道 。
马寅初襟怀坦荡,疾恶如仇,爱憎分明,虽受了不少身心之苦,但从不多愁善感、阴沉抑郁,对周围的同志、学生和家人从不呵斥、发脾气。他说:“愈是在个人遇到挫折和不幸时,愈应该冷静和乐观,体谅和关心別人。”在日常生活和事务中,他心胸豁达,凡事想得开,置烦恼于身外,常以一副对联自勉:“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观天外云卷云舒。”马寅初的生活很有规律,饮食也很节制,既不偏食,也不暴饮暴食,不吃热汤热饭,也不爱烟酒。马寅初曾对养生之道做过这样的总结:“吃食素淡,心境开阔,坚持锻炼,苛无他故,必活百年。”他认为:“光明的信仰,钢铁的意志,大海的胸怀,是一个人生命力的基因。”直言“真诚、爽直的人,便极少有内疚、阴郁的折磨”。虽然他人生坎坷,但他并没有消沉颓废,反而更热爱生活、珍视健康。
漫观天外云卷云舒(图/视觉中国)
谈及自己的养生经验时,马寅初说:“对我身体益处最大的就是冷热水浴和爬山两项。”在耶鲁求学时,马寅初曾得到一位美国老人传教“冷热水浴”:先洗一刻钟的热水澡,让周身经络通畅。然后擦干身体,休息数分钟,再迅速进行几分钟的冷水浴。因为热水洗澡有利于排污,冷浴能使血管收缩提高弹性,增强血液循环,提高肌体免疫力。马寅初按此法坚持冷热水浴几十年,即便去农村考察,他也带着木盆,用泼冷水的办法来代替冷浴。
在新人口论遭到批判的时候,马寅初曾说过一段经典的话:“泼冷水是不好的,但对我倒很有好处。我最不怕的是冷水,因为我洗惯了冷水澡,已经洗了50年了,一天洗两次,冬夏不断。因此,对我泼冷水,是我欢迎的!”八九十岁时,他还精神矍铄、满面红光。
在马寅初眼里,“荡胸生层云”“一览众山小”的开阔才是身心舒畅的法宝。因此,“会当凌绝顶”是他每次爬山的目标。马寅初每到达一地,首先打听附近的地理山势,以便爬山选择登山路线。抗战期间,马寅初曾住在歌乐山,教书则在沙坪坝重庆大学,很多人选择雇用山民抬轿往返,而他却坚持步行上山下山。
马寅初在杭州时,他每星期都要坚持爬两次山,宝俶山、凤凰山等山峰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在上海工作时,由于无山可爬,他就用爬楼梯来代替。担任北大校长时,北大西迁到海淀之后,他几乎天天爬万寿山,甚至觉得只爬一次不过瘾,往往上下爬个三四遍。
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读书时,马寅初养成了跑步的习惯。他不分寒暑坚持跑步锻炼,每天要跑六七千步。他经常在衣袋里放一些蚕豆,每跑完一定距离,就把蚕豆转移到另一个衣袋里,直到原来的衣袋空了才停下来休息。
除了热冷水浴、爬山和跑步,马寅初对游泳、太极拳、太极剑、骑马等体育运动也很感兴趣。他从十几岁开始锻炼,一直到百岁高龄,无论是在何等困境逆境中都从未间断。马寅初自信地说:“从前是人生七十古来稀,如今是人生七十多来兮。”生命不息、锻炼不止的他,也最终成为“必活百年”的长寿老人。
编辑:薛华 icexue032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