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探究·交流·应用

2023-12-30 07:50:08陈华忠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23年9期
关键词:互动交流问题驱动自主探究

[摘 要]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时间与空间,让学生通过阅读、探究、交流、应用等形式获取新知。使学生真正体验数学,经历知识形成过程,领悟数学思维,掌握数学方法。

[关键词]问题驱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互动交流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3)26-0088-03

有效的数学学习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四元五环”教学模式中的“四元”指的是“读、悟、议、用”,也就是读懂、悟透、议深、用活;“五环”指进入情境、自我学习和感悟、交流互动、质疑问难、应用拓展等五个环节。“四元五环”教学模式符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的要求,体现了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应用。在对“四元五环”教学模式的研究中,笔者有了进一步的思考。

一、阅读促进自主学习

《课程标准》强调,注重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其中包括阅读能力。只有认真阅读教材,才能真正使学习走向深处。为此,教师应给学生提供阅读机会,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1.以“问”启读

小学生对数学文本的阅读理解有一定困难,部分学生走马观花地浏览,根本不知道读什么、怎么读。对此,教师可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实际情况,设计一两个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这样,学生的阅读就有了方向、目标,思考有了聚焦点。例如,在教学“比的意义”时,先出示两个问题:(1)怎样求比值?(2)比、分数、 除法这三者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让学生带着这两个问题阅读教材,能帮助学生把握教学重点、寻找教学难点,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以“问”启读,学生阅读就有迹可循,经历初步探索、发现新知的过程,有利于学生逐步掌握阅读方法,提高自主阅读的能力。

2.以“疑”导读

引导学生在阅读之前思考所要解决的问题,然后让学生带着这个疑问去阅读,并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思维方法边阅读边思考,形成自己的见解。而对于有疑问的地方,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多问几个为什么。例如,学生在学习“分数和小数的互化”一课之后,阅读教材中的“一个最简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的结语时提出了质疑,为什么问的是最简分数,不是最简分数行不行?并举出了不是最简分数的一些分数也能化成有限小数的例子,从而对结论提出了质疑。

3.以“趣”引读

在教学时,教师应提供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去阅读,了解数学发展的历史与数学文化。教师可以将数学教材中设置的“你知道吗?”“生活中的数学”等栏目作为阅读素材,引导学生去认真阅读,感受数学知识的魅力。例如,在教学“圆周率”之后,当学生通过猜想、操作、验证、研究得出圆的周长总是它的直径的3倍多一些后,教师顺势提问这是哪位中国古代数学家最早研究出来的?这时,教师出示古代数学家研究圆周率的史料,让学生阅读刘徽割圆术的思考过程,了解古代数学研究的独特方法,领略古代数学研究的风采,培养学生阅读数学的兴趣。

4.以“悟”激读

在学习新知之后,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领悟课本内容中蕴含的数学史、渗透的数学思想与方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学习方法迁移,让学生结合课前经验及对数学的感悟进行阅读。例如,在教学“圆的周长”之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教材,回顾圆周率概念是怎么来的、周长公式的推导过程。问题:(1)教材上是用哪些办法把圆周长转化为线段的长来测量的?(2)教材是用什么方法发现圆周率的?你自己又是通过几次测量发现的?让学生在阅读中进一步感悟“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以及由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总结方法。

二、探究促进探究学习

问题解决不是单纯地运用已有经验来解决具体的数学问题,而是学生不断运用已有的经验去获得新经验的过程。问题是数学教学的心脏,一个好的数学问题,往往能直抵教学目标,促进学生进行深度学习。

1.以悬念性问题激发探究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置悬念性问题,引领学生去思考、分析、解决。例如,在教学 “图形的旋转”一课时,上课伊始,教师就利用多媒体出示几幅动图让学生判断图中物体在做什么运动。学生对停车场车杆及秋千是否做旋转运动出现了不同的见解,有的学生认为车杆和秋千没有运动一圈不能算旋转运动;而有的学生认为它们也是绕着一个点旋转,所以也是旋转运动。这样的悬念性问题,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好奇心,让学生产生了学习的需求,促进学生的思考、分析,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以挑战性问题引领探究

小学生有着与生俱来的探究学习欲望,总希望自己是一个研究者、探索者、发现者。挑战性问题为学生提供宽敞的探究时空,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有利于学生获取丰富多样的探究体验。例如,在教学“认识长方形”一课时,教师在学生观察、触摸长方体的面、棱、顶点后,指着长方体的一个面,提出挑战性问题:“大家想一想,如何让长方体上的这个长方形‘躺’在我们的作业纸上,比一比谁的方法多?”学生纷纷动手實践,小组合作尝试,发现利用长方体学具,可通过包、印、画等多种方法达成目标,经历将几何图形由体转面的过程。然后,教师再提挑战性问题:“观察自己创造的长方形,说一说长方形有什么特点?”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语言表达,内化长方形的边与角等感性认识。

3.以诱发性问题引领探究

在数学教学时,教师可适当地创设诱发性的问题情境,引领学生去思考、探究、解决问题,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一课时,教师大胆放手让学生尝试画圆,在画圆中认识圆。师:“怎样用圆规画圆?”学生尝试画一个圆。在检查学生完成情况后,教师问:“怎样才能画好圆?”这两个问题看似一样,但后者却能引起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教师的连续追问,让学生的探究深入教学重点。在诱发性问题的引导下,学生不仅能掌握画圆的方法,更能思考画圆的关键。学生画完圆后,教师问:“你的圆有多大?”学生拿着自己的圆比画了半天,发现无法表述清楚。这时,教师顺势引入直径、半径的概念。

4.以操作性问题引领探究

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教师应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知,体验新知的产生与形成过程,有效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例如,对于“一张长20厘米、宽18厘米的长方形纸,在它的四个角上各剪去一个边长5厘米的小正方形后,围成的长方体纸盒的体积、表面积各是多少?”这道题,如果直接让学生进行解答,学生可能有一定困难,而如果先让学生动手操作,体验长方形纸是怎样围成长方体纸盒的,就有许多学生懂得如何解答了。又如,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将正方体钢坯锻造成长方体,体积不变”的真正内涵,教师可以让学生捏一个正方体橡皮泥,再将其捏成长方体,给学生提供直观性材料,使学生很快发现两者之间变与不变的关系,体会“其形状变了但体积保持不变”的道理。这样的课堂,教学不再是“告诉”,课程不再是“文本的”,而是学生实实在在的体验过程。

三、交流促进合作学习

在数学教学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是重要的学习方式。为此,教师应提供给学生互动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互动交流中学习新知、掌握所学知识。

1.先自学,再交流

自学教材是学生开启未知大门的一把金钥匙,也是学生获得可持续发展所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的学习能力。为此,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先自学教材,再进行交流,这样有助于学生理解新知,培养表达能力。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时,教师先让学生阅读教材,然后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对于教材中对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叙述,学生提出“为什么要加‘都’字?”“为什么要加‘相同’这两个字?”“为什么要‘0除外’?”等问题。这时,教师组织学生对这三个问题进行探讨,让学生在教材找解答。

2.先计算,再交流

计算教学不仅要重视学生的计算结果,同时还要关注学生对计算的算理、方法的掌握情况。例如,在教学“9 加几”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9+5”进位加法的算理,先让学生动手操作,并结合操作过程进行口算,再结合操作引导学生说明“凑十”的方法,让学生说出操作过程,最后,教师鼓励学生说一说“9+5”是怎样口算的,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以及动口的过程中,熟练地掌握“凑十法”,提高学生口算能力。

3.先操作,再交流

对于小学生来说,思维离不开形象与操作。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依据学生的思维特点,提供动手操作机会,让学生在操作中获取知识,体验新知的形成过程。例如,在教学“数与形”一课时,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所摆图形的个数与所需的小棒根数之间的关系。教师可先出示5个三角形,并提问学生:“用了几根小棒?若只有5根小棒,要摆2个三角形,你有方法吗?”让学生动手试试。学生摆出后,教师追问:“同样是摆了2个三角形,为什么可以用6根小棒?也可以用5根小棒呢?”学生观察比较后发现“两个相邻的三角形共用一条边”。教师再提问:“按这种摆法,要摆3个、4个、5个三角形呢?各需要多少根小棒?”先让学生动手操作,然后让学生展示摆出的三角形并交流。

4.先思考,再交流

小学数学教学应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做到有序地思考、有序地表达。例如,在教学“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一课时,教師引领学生先复习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再让学生思考并猜测面积单位间的进率,然后让学生进行验证,最后指名汇报。学生通过独立计算正方形的面积之后发现,边长10厘米的正方形的面积可以是1×1=1(平方分米),也可以是10×10=100(平方厘米),可见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在学生对正方形的面积单位进行思考、交流后,教师归纳总结出面积单位的进率。

5.先活动,再交流

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给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这样,既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也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例如,在教学“角的认识”一课时,其中“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叉开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这一知识点是本节课难点,教师提供给每组学生几个活动角,分别是:两条边都较长的角;两边很短的角;一条边长一条边短的角。让学生一边转动角的两条边,一边观察比较角的大小,然后小组内进行交流,说一说自己的发现。学生活动时,教师随机出示导向性问题:(1)怎样才能把角变大?怎样才能把角变小?(2)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与什么无关?学生在摆弄活动角以及在组内讨论的过程中,感悟到了“角的大小只与角的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与角的边的长短无关”。这样,结论由学生自己得出,对知识的理解也就更为深刻,学得扎实,对知识记得牢靠。

四、应用促进问题解决

学以致用指向核心素养的时代意蕴,它通过对“学”与“用”密切联系,强调学习过程中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实际问题的重要性,凸显以“用”为核心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在实践性活动中形成知识与运用能力。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也处处用数学。因此,小学数学教学应该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应用意识,才能帮助学生应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真正发挥出数学的作用。

1.借助实例,理解数学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收集、整理一些适宜的实际应用性的问题。把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应用到数学教学之中,让学生从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例子入手,既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又能够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稳定性”时,教师可以举出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即自行车的前三角架,斜拉桥的支架,高压铁塔的形状等,并向学生提问“为什么这些都会选用三角形?”,引导学生了解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这一特征。

2.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只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要把数学学习由课内延伸到课外,给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用所学数学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这样,学生才能有效地提高知识的应用能力,从而牢固地掌握所学新知。例如,在学习了统计知识后,可以让学生走进商场、超市等进行调查,并根据调查场所的经营情况,尝试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这些都是生活中非常常见的例子,学生不仅容易接受,而且能体会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价值,知道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形成良好的数学思考习惯,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看生活。

[ 参 考 文 献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 胡满金.基于问题驱动的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策略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8.

[3] 陈华忠.以“问、思、议、用”四元素提高学生数学素养[J].江西教育,2022(35):22-26.

【本文系福建省教科所课题“新课改视域下‘四元五环’区域教学模式的探索”(批号:Fjjgzx20-133)阶段性研究成果。】

(责编 梁桂广)

猜你喜欢
互动交流问题驱动自主探究
《语文学科课后作业的有效研究》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考试周刊(2016年100期)2017-01-07 18:02:30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包装管理》教学中的运用
以问题驱动改进随机变量分布的教学
让小学生在参与体验中学好语文
文理导航(2016年33期)2016-12-19 18:42:44
以计算思维为中心的数据结构教学方法探讨
“问题驱动式”生物高效课堂打造的做法
“问题驱动+能力提升”卓越课程建设与实践
大学教育(2016年11期)2016-11-16 20:15:42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18:41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