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虹
摘要: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要求培养学生利用运算法则与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寻求最简洁运算途径的能力。为科学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促进学科核心素养全面提升,文章总结了对小学生计算能力发展与提升有影响的因素,进而探索了有效培养计算能力的路径,提出了以情境激趣夯实计算原理、以方法指导加深算理理解、以趣味练习加强能力锻炼、以培养习惯提升计算能力等策略,旨在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夯实数学基本技能,养成良好计算习惯,从而为核心素养提升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能力;培养路径
计算能力是数学学习必须具备的关键能力,也是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在小学阶段,计算贯穿整个数学知识学习过程。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算理、熟练运用计算方法、准确解决数学问题,并能够利用运算知识找到最简便算法,对数学学习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但一直以来,计算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多在机械式地训练中完成,过程枯燥,导致学生盲目追求结果的对错,而忽视了计算思维、纠错意识、良好习惯的形成。因此,教师需要根据核心素养的要求调整教学策略,科学地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1 影响小学生计算能力提升的原因
在面对数学计算时,不少学生出现畏难情绪,表示计算过程复杂、麻烦、枯燥。教师布置的计算作业,学生的完成度与质量也不高。从表象上来看,存在学生态度不端正、计算能力偏低等情况,但深入分析可以发现,其中存在更为复杂的原因,涉及教法、理念等多个方面。
1.1教师对课程理念理解不透彻
在计算相关知识的教学中单一地利用习题演示算理知识,忽视知识形成的渗透以及学生的感知与体验,导致学生参与度低、思考不足,与课程理念要求不符,因未能向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资源、带领学生深度学习,而严重影响其计算能力的形成。
1.2忽视计算思想与方法的培养
核心素养中对运算能力内涵的阐释是:能够根据法则和运算规律正确地进行运算的能力,有助于学生理解运算算理,寻求合理简洁的运算途径解决问题。目前教师使用的计算能力培养方法陈旧,使学生未能参与算理框架的构建,而是直接利用教师构建的算理框架与知识结构套用题目,看似掌握了运算的技能与技巧,实际上并未真正掌握计算的思想与方法。
1.3忽视学生良好计算习惯的培养
由于教学中对于计算知识学习的评价标准较为单一,主要以解题正确率评估学生算理知识的理解情况、计算能力水平,导致学生过度关注解题正确与否,而忽视过程、技巧的应用。在计算中形成诸多不良习惯,容易造成计算能力无效发展。例如,为了保证计算准确、快速,学生利用计算器、依靠电子产品帮助计算,在解题中并未真正动脑思考,也未梳理计算步骤,根本无法实现计算能力的提升。
2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有效路径
2.1情境激趣,夯实计算原理
数学计算以算理知识为支撑,虽然具有实践性,但理论知识部分仍然具有抽象性与枯燥性的特点。大量学生反馈在学习算理知识时已经失去了学习兴趣。但算理至关重要,失去算理的支持,计算过程中就难以考虑全面,容易出现错误,导致计算效率下降、准确率降低。因此,激趣是培养计算能力的关键路径。情境激趣是让学生快速摆脱畏难情绪影响、感受计算乐趣的有效方法,符合小学生年龄特征,能够激发其计算动力。因此,教师应通过情境激趣引导学生乐于探究算理。
例如,在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多位数乘一位数”的教学中,学生初遇因数中有“0”的乘法,则需要掌握关于有“0”乘法的特殊算理知识,内容较多,在未能真正理解的前提下,学生会因算理理解错误而出现计算错误。为此,教师可以从情境引入,帮助学生理解算理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感受算理知识中的乐趣。
教学情境:月末举行市运动会,我校共有107名运动员参加比赛,现统一订购服装,每名运动员需要订购两套,共需要订购多少套服装?
在此问题情境中,向学生发出请求,帮助后勤部教师完成统计与计算工作。简单分析情境,利用以往所学知识,学生快速列出算式:107×2,但在计算过程中出现难题,十位上的“0”与2相乘时如何处理。基于此,教师引导学生回忆乘法的定义。乘法是将相同数字加起来的快捷方式。因此,0×2表示的是两个0相加,而0+0=0,可以得出:“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延续情境,向学生提出问题:每套服装110元,每名运动员需要订购两套服装,那么每人需要交多少钱?
根据已掌握的知识,学生进行理解计算110×2=220(元),计算过程中发现,如果列竖式计算,学生即使知道“0”与任何数相乘得0,也会先计算0×2。当前题目中的计算数字较小,如果遇到140×3、1180×6等更大的数字时,“0”与乘数相乘会使计算更加麻烦。意识到问题后,学生对探索简易方法产生强烈兴趣,并按照常规思路将以上算式按顺序排列起来,比较算式形式与计算过程,总结其中规律,得出:因数末尾为“0”的乘法计算中有简易方法,可以将一位数与多位数“0”前数字对齐,计算后末尾的0直接落下,有几个0添几个0。
从生活中常见的情境引出数学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再立足情境引导学生感受算理知识的形成过程,做到准确、深入地理解,有助于学生内化算理知识,形成坚实的理论基础,为正确、简便计算提供支持。
2.2方法指导,加深算理理解
计算能力发展与提升需要同时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良好的数感;二是正确掌握运算法则与规律,做到对算理知识融会贯通。因此,在夯实算理基础上,要向更深层次引入,建立算理知识之间的联系,总结算理知识关系,从而既让学生知道如何算,也要了解为什么。让学生在理论基础上掌握方法,从而真正学会运用算理。
例如,在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的教学中,按照教材内容的顺序,先学习同分母分数相加减的算理,继而学习异分母分数相加减的算理、分数加减混合运算原則。每部分知识学习结束后,教师均应引导学生总结计算的一般性与特殊性规律,通过算理知识形成系统的计算思维,以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
2.3趣味练习,加强能力锻炼
计算能力的培养离不开练习,但以往机械化的训练使部分学生产生厌烦情绪,尤其是在低年段,学生年龄小,注意力只能短时间集中,高强度的计算训练会给学生造成负担。因此,适当增加练习的趣味性,更有助于发挥练习的作用,使学生的计算能力得到充分锻炼。
例如,在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混合运算”的教学中,掌握了混合运算原则后,学生应能够灵活、熟练、准确地计算加减乘除同时存在的算式。为了锻炼学生的反应力,同时使课堂练习充满趣味性,教师可组织低强度、具有竞争性的比赛活动。4人为一组,借助具有游戏性质的App,组织学生进行计算比赛。比赛过程中,App界面上会呈现出混合计算的算式,上方设置时间,每名学生可以进行60秒的答题,下方有输入结果的方框及数字键盘。每组限时4分钟,系统会自动统计正确率,正确率最高的小组获胜。借助便捷的App,保证题目的随机性、时间控制的精准性,为学生提供更规范的比赛条件;且竞争性的比赛如同做游戏,激发了学生的胜负欲,想要快速、准确地计算,从而在脑海中积极回忆所学知识、准确运用算理,有效巩固了基础理论,提升了计算能力。同时,可通过情景模拟,利用错题资源等锻炼学生纠错能力,促进学生计算能力的全面提升。
2.4习惯培养,提升计算能力
良好计算习惯的养成也是能力培养中的重要内容,但在以往的教学中常被忽视。小学阶段是学生计算能力发展的关键期,诸多习惯的养成对其未来学习、工作均会产生影响。因此,在教学中发现学生错误的计算习惯时应立即纠正,使每个计算步骤规范,形成数学学科严谨、系统的逻辑思维,进一步提升计算能力。
首先,应养成规范书写的习惯。以人教版一年级上册“6~10的认识和加减法”的教学为例,学生虽然在进入小学前也学习过数字,并学会了写数字,但其中会有一些不良的习惯存在,如:1写得像7,7写得像1。此类情况一经发现则要立即指出,并向学生演示因书写不规范而导致的解题错误,使学生引起重视。同时,应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日常练习或者作业批改中,由学生彼此交换完成,发现书写不规范立即为对方指出,既锻炼学生的纠错能力,又帮助其养成规范书写的习惯。
其次,应养成认真审题与分析的习惯。数学习题中均涉及不同程度的计算,其中数据与运算符号或者为直观的已知条件,或者需要推理获取,但与推理、提取关键信息、寻找解题突破口相比,计算相对简单,因此,在确定运算符号以及计算数据后,学生往往会忽视对题目的观察与分析,盲目进行计算,使得计算量过大、计算步骤过于复杂。如未发现乘法算式中有0。面对此类情况,要培养学生认真审题与分析的习惯,將计算题目看作应用题目,观察题目本身,寻找题目规律,勾画关键信息。
最后,应养成验算的习惯。随着学习的深入,进入六年级后运算会更加复杂,不仅有整数、分数,而且有百分数、小数。加之加减乘除混合,计算难度大幅提高,计算法则容易应用错误。而计算后重新验算,可以及时发现马虎之处,也重新梳理了题目,使加减乘除的关系更加清晰,验证了有无思考漏洞,保证了计算方法正确、算理知识应用正确、计算结果准确,从而提升计算能力。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计算能力,应具有系统性、复杂性,教师应基于课标要求正确认识培养计算能力对学生核心素养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改变一直以来存在弊端与缺陷的教学方法,继而开辟新的能力培养路径,让学生快乐学习,理解算理知识,实现计算能力的全面提升,为学生日后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黄海洁.创新计算教学方法 提升学生计算能力:小学数学如何有效提升计算教学质量[J].小学生(中旬刊),2022(12):73-75.
[2]罗艳霞.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与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J].新课程,2022(43):156-158.
[3]卢啸.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计算高效课堂的构建[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2(31):116-118.
[4]张亮亮.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策略[J].数学之友,2022,36(17):55-57.
[5]张琴霞.提高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策略研究[J].试题与研究,2022(21):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