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爵士乐研究是当代流行音乐文化研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课题,目前国内对于爵士乐的研究还处在相对初级的阶段。相反,因为爵士乐从20世纪20年代末就作为学术课题进入到西方高等音乐教育机构中,相关研究已经持续了将近一个世纪,并逐渐形成了完整的学术研究体系。近年来,“爵士乐在中国”的研究开始受到西方学术界的关注。本文希望通过对一些西方相关文献的整理和分析,对爵士乐在中国的本土研究起到一定的借鉴和帮助作用。
【关键词】爵士乐;爵士乐研究;爵士乐在中国;文献综述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3)18—021—03
最新研究表明爵士乐最早是在1927 年德国法兰克福的霍赫音乐学院成为了一门学术课程,而后开始逐渐受到学术界关注。①爵士乐作为学术项目开始进行正式研究到如今,已经在西方学术界进行了半个多世纪。随着改革开放40年来的不断发展,中国在经济和文化上的国际影响力逐渐增强。这种日益增长的影响力也导致了对“中国”相关的学术兴趣的增加,爵士音乐也不例外。近年来,关于“爵士乐在中国”的西方学术专著或研究成果接连问世。相比之下,迄今为止,爵士乐研究在中国本土受到的学术关注仍然比较有限。本文希望通过对西方关于“爵士乐在中国”的一些现有文献进行概述和分析,为爵士乐在中国相关的国内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帮助。
“爵士乐在中国”是近年来学术界研究的一个新课题,在西方学术界收到了一定的关注度。根据文献整理的结果来看,目前西方关于“爵士乐在中国”研究是在跨学科的领域中进行的,如在音乐学、民族音乐学和流行音乐研究(这本身也包含不同的倾向,一些是从社会科学的角度来看,其他则是文化研究,音乐学甚至文学研究)等不同学科中进行交叉研究。例如,安德鲁·琼斯(Andrew F. Jones)在2001年出版的《Yellow Music:Media Culture and Colonial Modernity in the Chinese Jazz Age》一书中,不仅呈现了民族音乐学的视角,还涉及音乐学和流行音乐研究。通过分析实地调查的结果以及中国三个城市的档案资料,琼斯阐述了中国流行音乐的崛起和城市媒体文化在20世纪早期,中西音乐文化之间的互动,以及中国流行音乐、美国爵士音乐与新兴的跨国大众文化之间的关系。同样,在《Jazz planet》一书中,琼斯还描述了20世纪初音乐家和中国音乐家之间的关系,以及音乐、文化和政治之间的相互联系。②然而,虽然这两部作品为理解爵士乐与中国流行音乐的关系以及中国早期爵士乐的历史提供了一些有益参考,但它们并没有对中国当代爵士乐提供更进一步详细的数据。因此通过对琼斯的研究,笔者认为本土学者可以结合琼斯的历史材料及早期数据对中国当代爵士乐进行研究,研究可以包括中国和西方音乐家的关系、政治和社会文化的影响以及中国流行音乐发展等方面。例如, 笔者认为琼斯关于巴克·克莱顿(Buck Clayton)对中国音乐家黎锦晖的音乐的影响的描述,以及由此出现了最早的“中国爵士乐”和“中国爵士乐时代”的结论,可以间接证实最早的非正式爵士乐教育在中国出现的时间是20世纪30年代,这种结论可以对爵士乐教育在中国的研究提供帮助。同时根据这一结论,说明了20世纪30年的爵士乐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是来自西方的音乐家的推动。因此,在中国当代爵士乐研究的过程中,可以从考察外国音乐家或外国音乐教育家对中国当代爵士乐发展的影响入手。最后,笔者认为琼斯对于现代性的概念也可以为未来爵士乐与城市文化研究方向提供一些帮助,比如去探索当代爵士乐与上海或其他城市之间新的关系。
尤金·马洛(Eugene Marlow)在2018年出版的《Jazz in China: From Dance Hall Music to Individual Freedom of Expression》一書中详细描述了爵士乐在中国从20世纪20年代到21世纪初的整体历史。他的研究主要基于访谈(书中提供了大量完整的谈话记录),访谈对象从北京和上海的当地爵士音乐家到俱乐部老板、爵士从业者、外籍人士,甚至外交官。值得注意的是,“爵士乐教育在中国”也是首次作为研究对象在一个独立的章节被马洛提到,同时他评价“爵士乐教育在中国,像世界其他国家一样,正在从高度非正式到高度正式过渡”。③在中国目前缺乏爵士乐教育相关文献的情况下,马洛的田野调查和访谈方法被证明是获得早期数据的有效方法。然而,尽管这些研究很有价值,但它们也包含了一些关于中国当代爵士乐和爵士乐教育主题上潜在的方法论问题。首先,马洛的研究结论主要基于他在2000年和2006年的两次短暂中国实地考察,而且教育方面的研究只关注了北京迷笛音乐学院、上海JZ音乐学校、上海音乐学院和宁波大学四所机构的情况。事实上,在又过去的这15年里,爵士乐在中国产生了很多新的变化,爵士乐教育在中国也有了更加长足的发展。因此,马洛未能充分考虑到在更高层次上的官方爵士乐教育的增长,例如,到2020年,已经有超过10所提供爵士乐相关课程的官方音乐机构。另外,虽然马洛对爵士乐在中国的发展和变化过程做了一个概括式的总结,但其实并没有进一步分析与这些发展和变化相关的问题,比如影响爵士乐发展的因素是什么,爵士乐是如何在各地传播的,相关教育何时开始从非正式向正式转变等等。总的来说,马洛的这本书主要是以历史叙事为主,或者说更像是一本半访谈集,但其中的数据确实可以为未来爵士乐在中国的各个方面研究提供一定程度上的数据支持。
和马洛的研究方法类似,阿迪奥·珀特加利(Adiel Portugali)的《Marginal Sound: The Story of Jazz in China.》和他2017年的研究《On the Marginality of Contemporary Jazz in China》也采用了田野调查法。例如,他对爵士乐在中国的边缘性研究中使用了大量的访谈来分析中国的爵士乐市场。这些发现对于了解爵士乐在中国的现状非常有帮助。珀特加利认为“尽管政治、叛逆和经济因素都明确地刺激了中国当代音乐的演变,但无论是在公共场合还是在地下,这些因素都将爵士乐边缘化并将其推到了一边”④,随后他总结道“爵士乐在中国是边缘的,并不是因为与政治意识形态的紧张关系,反而是因为它没有明显的政治性、反叛性或商业性”⑤。然而,笔者通过近几年的研究,认为爵士乐在当代中国之所以能够快速发展主要还是通过部门的支持和政策的引导。当然因为通过当地音乐家和教育家的努力,各地部门发现了爵士乐是可以用于推广中国的本土音乐形式并提高大众的音乐素养的,这是在文化宣传中非常有利的。另外,在珀特加利的结论中,他有意强调了音乐学院对中国爵士乐市场发展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有音乐学院的城市往往爵士乐在当地的发展会更好。⑥不过,他的研究更多地集中在爵士乐产业例如爵士音乐家及其毕业后的相关爵士活动上,和马洛一样,没有进一步去分析爵士乐教育的发展,也没有分析由上述机构演变而来的新的中国爵士教育体系的情况。这些被忽略的内容已经成为笔者目前研究的一部分。此外,笔者认为他以时间地理学的新概念去研究爵士乐的传播方式为其他爵士乐研究学者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方向。
不过,虽然珀特加利关于中国当代爵士场景的研究数据接近现状,并涉及了一些爵士教师和一些音乐机构,但其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揭示爵士乐场景在中国产生和扩展的手段和渠道,以及最初参与这些过程的人”。⑦因此主要涉及的是中国的一些爵士先驱和开创者的工作,对于中国新一代的爵士音乐家和教育者没有涉及。未来笔者的研究将会超越他的工作,主要集中在爵士乐机构,爵士乐教育相关活动和新一代的年轻音乐家和教育家,以及探索与其他音乐和相关教育行业的关系。
不同之前两位学者,李默(音译)没有描述中国爵士乐的整体情况,在他2018年的《A History of Jazz in China: From Yellow Music to A Jazz Revival in Beijing》中,他选择了北京作为爵士乐研究的特定区域,从道德、身份和后现代主义三个方面关注北京爵士乐的发展历史。 李的研究涉及了政策对中国爵士教育的影响,并列举了大量的爵士场景包括北京的两所私立音乐学校,他的这些数据有助于未来学者研究爵士乐在改革开放后的发展,及北京的爵士教育和中国非正式爵士乐教育在当代的发展。
与只关注北京爵士乐的李默相比,特伦斯·谢(Terence Hsieh)在2012年出版的《Jazz Meets East: Cul tural Dimensions of Asynchronous Jazz Music Development in Modern China》一书中,把爵士乐相关研究开始扩展到了北京和上海两个城市。不过,谢的观点主要是从文化和政策方面出发。⑧在此前提下,上海和北京爵士乐的发展就具有着不同的文化和政治意义。例如,上海将爵士乐作为一种商品和促进当地经济的工具,希望将爵士乐塑造成一种上海独有的文化,这种文化标签更符合目前全球化的特质,并希望从而获得外资以及全球舆论的支持。不过,谢认为爵士乐虽然在上海获得了支持,但同时也被一定程度上潜在限制了发展的方向。而另一方面,北京的爵士乐则由于缺乏支持而变得更加多样化,在改革开放初期成为了最早的中国爵士乐中心。为了更好的发展,谢强调,“北京音乐家一直在探索和创作不反映政治诉求或文化影响的音乐”。⑨虽然笔者不认同谢关于政治政策方面的一些观点,但其研究中对儒学、美学、文化对爵士发展的影响仍然可以给未来研究带来一些更广阔的研究视野,因此可以用辩证的方式去借鉴一些好的方面。此外,笔者目前研究中对爵士乐教育在中国的地域差异化的分析也受到了谢关于“为什么私立爵士教育在北京诞生而正规爵士教育出现在上海的讨论”的影响。
目前上述“爵士乐在中国”的西方专著和研究成果,为爵士乐在中国的本土研究提供了一定程度的借鉴和学习作用。通过对这些文献的阅读和分析,从西方视角去了解了爵士乐在中国的发展情况以及西方学者对于这种发展的观点和看法。当然,笔者也发现,这种西方视角下的“爵士乐在中国”研究虽然有很多宝贵的资料可以使用,但因为地域和时间的限制以及中西文化差异的影响,其研究的数据和结论跟当前中国实际情况也是存在着一定的偏差。不过这也是一个好的契机,能够使更多关注爵士乐在中国的相关研究的本土学者在未来可以做出更加准确且有价值的学术研究成果。
注释:
①Linfeng Wang.Jazz Education in Mainland China:Historical and Contemporary Perspectives[D]. Glasgow:University of Glasgow,2022.
②E.Taylor,Atkins.Jazz Planet[M]. Jackson:University Press of Mississippi,2004.
③Eugene,Marlow.Jazz in China. From Dance Hall Music to Individual Freedom of Expression[M]. Jackson:University Press of Mississippi,2018.
④⑤Adiel,Portugali.On the Marginality of Contemporary Jazz in China[J]. Jazz and Totalitarianism,2017(1).
⑥⑦Adiel,Portugali.Marginal Sound:The Story of Jazz in China[D].Tel Aviv:Tel Aviv University,Israel,2015.
⑧⑨Terence,Hsieh.Jazz Meets East:Cultural Dimensions of Asynchronous Jazz Music Development in Modern China[M].LAP LAMBERT:LAP LAMBERT Academic Publishing,2012.
參考文献:
[1]Andrew F.,Jones.Yellow Music:Media Culture and Colonial Modernity in the Chinese Jazz Age[M]. Durham:Duke Univ.Press,2001.
[2]郭昕.爵士和声理论研究——以三套教程为例[D].上海:上海音乐学院,2015.
[3]Li,Mo.A History of Jazz in China:From Yellow Music to A Jazz Revival in Beijing[D].Kent:Kent State University,2018.
[4]钱彤.爵士乐发展在中国—都市文化与爵士乐本土化关系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6
作者简介:王璘枫(1987—),男,汉族,河南郑州人,博士,英国格拉斯哥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为爵士与流行、现代音乐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