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法国历史发展角度看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2023-12-28 23:43:13康韵雯
中国民族博览 2023年18期
关键词:法语

【摘 要】法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其发展史包含了丰富多彩的语言史与文化史,法语作为一种开放、包容且具有创造性的语言,自凯尔特语、高卢语开始,就广泛吸收不同民族的语言种类,同时加以借鉴和改造,其形成过程与法国文化密不可分,也在不断的创造、表达中诠释着法国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特征。举出法国历史上中世纪前后及近代几个重要阶段,分析这些不同历史阶段下法国语言与法国文化之间的动态关系。

【关键词】法兰西民族;法语;法国文化

【中图分类号】H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3)18—241—03

引言

语言和文化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观念交流和思想传播的重要工具,研究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区域联系一直是社会学、民族学和历史学的重要研究领域。二者之间的紧密联系和相互作用反映了不同民族在发展、交流、碰撞和融合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认知和价值观的演变,也为寻找不同历史阶段区域社会变革的线索提供了依据。

法国位于欧洲西部,毗邻比利时、卢森堡、德国等国家,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与其他多民族国家相似,今日法国的主体民族——法兰西民族也是由历史上活跃在法国地区的多个民族融合而成的。自进入铁器时代以来,古代凯尔特人、罗马人、高卢人(罗马统治下的居民)以及日尔曼人(包括公元3世纪的法兰克人、西哥特人、阿拉曼人和勃艮第人,以及公元4世纪的诺曼人等)相继在历史舞台上出现,在法国境内繁衍生息,共同塑造形成了法兰西民族。复杂的民族构成催生了独一无二的语言传统与文化传统,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能够更加清晰地审视法国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下文,笔者简述法国历史发展中具有语言文化发展特征的代表性阶段,并探究在不同时代背景下法国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一、中世纪前期:古高卢人的罗马化与罗曼语的定型

古高卢时期指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5世纪以高卢人为主体民族的法国历史时期,“高卢人”是罗马人对居住在今法国、意大利北部、德国南部莱茵河西岸等地区的凯尔特人的统称,这些地区也被称为“高卢”。自公元前750年左右,凯尔特人自欧洲东南、东北部陆续迁入法国地区并在此定居并建立部落,从事农牧业、手工业和贸易,约在前500年时,凯尔特人就已经广泛分布于法国的大部分地区,也使凯尔特语为早期的通行语言。古高卢人与凯尔特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其所使用的高卢语就属于凯尔特语族的一支,如法国地区里昂的“Lyon”就取自高卢语的“Lugdunum”,意为“鲁格斯神的堡垒”(鲁格斯神是凯尔特神话中的光明神和战争神);塞纳河“Seine”就来自凯尔特语“Sequana”,意为“圣河”。高卢人的城邦之间并不和平,屡屡发生争斗,与武力占据北部地区的日耳曼人之间也有摩擦。利用城邦之间的松散关系,公元前1世纪,罗马人征服了高卢地区,使高卢成为罗马的行省。在城市化改造、田产制度改革和商业交流等主导的罗马化浪潮推动下,拉丁文在高盧地区逐渐取代高卢语的主流地位。有学者认为,高卢语在语法构成上与拉丁语相似,在客观上加快了拉丁文取代高卢语的进程,也有意见认为,罗马化的进程伴随着行省各地的“文化抵抗”[1],如高卢人保留了凯尔特人的部落联盟等社会组织形式,改造了罗马风格的城市建筑,乡村地区的罗马化运动也相对迟缓。无论如何,在几个世纪间,罗马人都逐步完成了对高卢的社会改造,一些高卢人甚至进入元老院任职,“在高卢会写字的人都叫作罗马人”。

公元5世纪以后,罗马渐趋衰落,日耳曼人在文化的影响下与高卢人走向融合,日耳曼语也开始影响拉丁文的语法和构成。事实上,日耳曼人在文化层面也主动或被动地拥抱了罗马化,法兰克王国统一高卢地区前后,拉丁文、凯尔特语和日耳曼语混合为“罗曼语”,高卢人逐渐成为法兰克人。法兰克王国建立后,罗曼语通行全境,其北部方言奥依尔语与现在的法语最为接近,也是法国历史上最早用于著述的文学语言,这一时期的经典作品《罗兰之歌》(La Chanson de Roland)就是用罗曼语著成并流传下来的。罗曼语中杂揉了拉丁文、凯尔特语以及其他方言的特征,如“战争”(guerre)源自日耳曼语“werra”,“王”(roi)源自拉丁文的“rex”等。相较于拉丁文,罗曼语的词性被简化,动词变位,元音鼻化,辅音和音节均被弱化,渐有独立语言的雏形。

二、中世纪后期:法语的官方化、文艺复兴

加洛林王朝末期,法兰克王国被843年的一纸《凡尔登条约》分裂为西法兰克、中法兰克和东法兰克三部分,其中西法兰克是今日法国的前身。三个地区所使用的语言并不一致,东法兰克流行德语、荷兰语等西日耳曼语系的语言;西法兰克以罗曼语系的法语、意大利语为主;中法兰克地区则多元杂糅,多系混用。

接替加洛林王朝统治西法兰克的卡佩王朝,一度成为欧洲最强大的王室之一。在卡佩王朝的统治时期,法语被确定为官方语言,其中奥依尔语逐渐成为主流,其他方言被边缘化。法王查理六世、弗朗索瓦一世分别在1396年和1539年颁布法令,先后规定确认法国的官方文件与法律文件都要采用法语书写,法语也因此更加规范化:1530年,法国七星社代表人物雅克·佩莱桑编写出版了《法语正字法》;1539年,法国人罗伯特·埃斯蒂安出版了第一部《法语词典》;1550年,法国人路易·梅格编写出版了第一部法语语法书《法语语法》。法语官方化的地位确认,是法国国家意识与民族意识的统一体现,卡佩王朝及其旁支瓦卢瓦王朝、波旁王朝也借此得以统治法国长达数百年。

这一时期,法语受到政治外交、军事冲突以及内部文化统一、语言规范和王权加强的多重因素影响。法国与英国在民族文化上形成了一定的交流,这一时期,法语中许多新词汇都以英语单词为词源,富有英式文化色彩,如法语的“牛排”(bifteck)来自英语的“beefsteak”,法语中酒吧一词与英语同为“bar”,法语的“花园”(jardin)、“酒店”(h?tel)也都借用了英文原词“garden”和“hotel”。百年战争结束后,欧洲进入一段和平时期,随着14世纪资本主义萌芽和人文主义的兴起,法国涌现了一批以拉伯雷、蒙田、拉斯康、笛卡尔为代表的文艺旗手,他们以复兴希腊文化为旗号,用法语创作了大量洋溢着自由、个性、美感和创造力的作品,主张思想的醒觉与人性的解放。意大利位于文艺复兴思潮的中心,这一时期法国与意大利在文化层面交流密切,法语中也开始出现具有意大利文化色彩的“借用”,如“芭蕾”(ballet)源自意大利语“balletto”,“披萨”(pizza)源自意大利语“pizza”,“咖啡”(café)源自意大利语“caffè”等。到了15世纪,哥特式审美风格的建筑、中世纪的大型学校、骑士主题的文学作品、另类色彩的神秘主义,都成为法国文化的时代特征,集中体现了中世纪西欧主流民族国家的普遍思想。

三、近代:启蒙时期的理性主义与文化传播

17—18世纪,以法国为中心开启的启蒙运动,彻底将思想界的矛头对准了封建势力,最终点燃了大革命的火花。启蒙运动中涌现出的思想家们如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等,其著述中所倡导的民主、自由思想,在今天已经广为人知。1635年,具有学术研究机构性质的法兰西学院成立。1689年,法国人克劳德·布菲艾(Claude Buffier)编写的第一部法语教科书《法语教科书》(Le Livre de fran?ais)出版。启蒙时期,法语的词汇大量扩充,受此前文艺复兴的影响,启蒙运动时期的法语从希腊语、拉丁文中吸纳了更多的词汇,如“民主”(démocratie)源自希腊语“demokratia”,“哲学”(philosophie)源自希腊语“philosophia”,学校教育中出现了“化学”(chimie,来自希腊文khumeia)等词汇,此外,由于启蒙思想的传播,“人权”(droits de lhomme)、“公民”(citoyen)、“民族”(peuple)、“理性”(raison)、“批判”(critique)等新词也进入了法语词库,法语语法进一步简化,如动词变位减少,代词使用增加,从句连接也被弱化。在此基础上,启蒙思想的各类著作以法语为载体迅速传遍了欧洲各国,在被翻译成多种版本的同时提升了法国语言与文化的影响力,也使欧洲各国重新审视法兰西民族的历史,彼时欧洲各国的王室贵族与社会上层都以學习法语为风尚,法国的文化因此走向世界。1859年出版的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的《双城记》(A Tale of Two Cities),就是一部以法国大革命为历史背景的长篇小说。在这种辐射性的影响下,欧洲乃至世界各国的政治革命、文艺发展等都多少带有一定的法兰西文化色彩,启蒙运动所留下的宝贵思想财富,也被继承、吸收,在今天百花齐放的世界思想潮流中占据重要的位置。启蒙思想启发下的法国大革命,也为法兰西民族形成统一的意识埋下了思想的火种。

四、结语

作为一个由多民族融合而成的国家,法国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都体现出了鲜明的文化包容性和开放性,法语作为法国文化的重要载体,其演变过程也正能体现这种开放和包容。无论在哪个时期,法语都在从其他语言中吸取精华,不断创造新词、发展新规则,形成新的音韵,是一种创造性的语言。今天的法兰西民族在经历了不同社会历史和文化思潮的影响,已经成为居住在法国土地上的各民族的共同体,法语也在全球化的进程中不断传播,焕发着世界第五大语言的勃勃生机,将法国文化传向世界各地。从历史的角度梳理法兰西民族演变下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能够更清晰地感知法国文化的深厚魅力,也能为相关的研究找到全新的视角。

参考文献:

[1]胡玉娟.罗马化抑或高卢化——高卢罗马化过程中的文化互动现象考察[J].社会科学研究,2015(4).

[2]刘亚玲.法国语言政策研究[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18.

[3]陈乔一.法国大革命至19世纪中叶的欧洲民族主义及民族历史书写[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7.

作者简介:康韵雯(2003—),女,河北廊坊人,本科,研究方向为世界史。

猜你喜欢
法语
自杀呈现中的自杀预防——法语动画电影《自杀专卖店》的多模态话语分析
应用型本科高校二外法语教学改革研究
浅谈法语学习难点以及应对策略
消费导刊(2019年43期)2019-07-12 09:08:56
唱到爱恨缠绵时,以爱化解世仇——法语音乐剧《罗密欧与朱丽叶》
歌剧(2017年3期)2017-05-17 04:06:39
小型法语口语语料库的创建与应用研究
英语知识(2016年1期)2016-11-11 07:08:01
论法语的体系统
法语二外课堂中的文化教学
文学教育(2016年18期)2016-02-28 02:34:41
浅析法语新闻报刊的语言特点
从词汇角度探究英语和法语的相关性
学习月刊(2015年6期)2015-07-09 03:54:14
加拿大浸透式法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