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医科胜任力为导向的医学免疫学精准教学实践案例
——以抗体章节讲授为例①

2023-12-28 10:10袁红艳闫东梅倪维华付海英
中国免疫学杂志 2023年12期
关键词:免疫学胜任精准

杨 巍 袁红艳 闫东梅 倪维华 齐 妍 李 冬 付海英

(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免疫学系,长春 130021)

2018 年10 月,教育部提出要推进“四新”建设,即“新工科”“新文科”“新农科”和“新医科”,其中新医科是为了应对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而提出,而高质量医学人才是推动科技革命发展的重要源动力,使其具备岗位胜任力是培养医学人才的最终目标。医学教育是培养相关领域人才的基本途径,基础医学教育是医学教育的“地基”,在基础医学教学过程中,如何针对不同专业学生进行精准教学是教育的关键问题,对新医科背景下培养具备岗位胜任力的医学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医学免疫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医学课程,是所有专业医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但针对不同专业医学生,培养具有相应岗位胜任力的医学人才,其学习侧重点并非完全相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如何针对不同专业学生及其未来发展方向、应用所需,学习内容和学习侧重点亦应有所不同,采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也应与之相匹配。因此,精准教学对实现上述目标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尝试在医学免疫学课程中进行精准教学实践,并以抗体讲授为例进行简要介绍。

1 医学免疫学课程开展精准教学的背景

“精准教学”最初由美国学者LINDSLEY[1]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将教育决策建立于标准加速度图呈现的持续性自我监控表现频率的变化之上。主要以行为主义为主要依据,将教育的价值取向分为3个层面:一是技术取向,也称人机协同教育价值取向,核心理念为轻负高质;二是人本取向,强调受教育个体的个性化发展,将个体差异化诉求放在首要位置;三是文化取向,依照因材施教原则,对学生个人能力进行针对性开发[2]。目前精准教学多集中于中小学教育,通过对学生的难懂知识点进行调查和分析,有针对性地进行精准教学。然而,在医学高等教育中,医学免疫学作为一门医学基础课程,由于其学科内容的广泛性和交叉性,成为多个专业学生的必修课,但由于培养对象和培养目标不同,也对课程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即对于同一门课程,针对不同受众建设符合本专业培养需求的课程体系。因此,基于精准教学理念建设适合不同专业学生的合理高效教学模式是新医科发展的需要,是实现具备岗位胜任力的专业化高水平医学人才培养的迫切需求。

2 精准教学的实施过程

精准教学的实施涉及课程全过程,为确保精准教学效果,教学团队在不同环节进行了严密设计和规划(图1),包括学生学情分析和教师对课程的各项准备,都必须精准定位,从而实现精准教学目标。

图1 精准教学的实施流程Fig.1 Implementation process of precision teaching

2.1 精确分析学生学情 首先,对不同专业学生进行深入的学情分析,包括专业的学制、培养目标、学生学习能力(如入学平均分)、先修课程情况,准确定位学生的学业状态,为后续精准制定教学大纲以及准确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提供基本信息(表1)。

表1 不同医学专业学生的学情分析Tab.1 Learning situation analysis of students from different medical majors

2.2 精密制定教学大纲 为保证教学顺利进行,首先应准确制定教学大纲,包括不同专业医学生的培养目标(即知识、能力和情感价值观目标)以及根据其未来从事岗位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准确规划课程教学内容的涉及范围及学时(表1),教学大纲可作为课程开展的重要参考,使教师在教学准备与教学实施过程中“有章可依”。

2.3 精心准备教学内容 进一步将章节内容细分为知识点,根据学生的培养目标,并以未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将各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设定不同分值,即了解:1 分;掌握:2 分;理解:3 分;运用:4 分,在教学中作为教师授课指导,实现知识内容的精准传授。如将抗体一章分为10个知识点,针对护理学专业的学制和专业特点,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相对为主,而其他专业则需要有针对性地理解和运用,如药学专业对抗体结构的学习应更深入;临床专业抗体功能学习更重要等(图2)。

图2 抗体章节中知识点及不同专业学生的学习要求Fig.2 Knowledge points and learning requirements of students from different majors in antibody chapter

2.4 精巧设计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选择恰当的教学模式对不同专业学生的学习效果具有重要影响。随着教育教学改革逐渐深入、大量国外先进教学模式引进及信息化技术快速发展,涌现了许多新的教学模式[3]。因此,除传统的输入式或“灌输式”教学模式外,教学团队尝试进行了不同教学模式的探索,如为增加学生学习兴趣,使抽象的理论更直观生动,在护理学和康复治疗学授课中采用了情境教学模式;为加强学生主动探索学习和团队意识,在药学、临床药学、预防医学、放射医学和临床五年制中采用了TBL(team based learning)教学模式;为拓展临床相关专业学生的知识面,及时了解科学前沿,在放射医学及临床医学五年制和临床“5+3”中开设了专题讲座;为更好地与国际接轨,临床“5+3”采用了双语教学模式;为锻炼学生自学能力,部分专业还进行了翻转课堂教学(表2)。

表2 不同专业医学生医学免疫学课程教学模式Tab.2 Teaching modes of Medical Immunology courses for students from different majors

2.5 精细规划考核方案 精准教学的核心是以测辅学[4]。因此,建立适合的考核方案是完成精准教学的有力保障。护理专业考核主要以考试为主,辅以课堂测试,注重对考核内容的掌握程度;为考核学生对知识点及内在联系的了解,药学和临床药学专业补充了思维导图绘制;为培养辩证思维和了解抗体在公共卫生领域的应用情况,预防医学和放射医学专业增加了专题话题讨论;为培养科研思维和运用能力,临床医学五年制采用文献思路图绘制,重点考核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临床医学“5+3”采用课堂展示形式,通过自主查阅学习资料并进行团队汇报,侧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

2.6 精刻进行教学反思 课程结束时,通过与学生进行座谈交流、问卷调查、成绩分析等方式,全面梳理各授课对象的学习效果,深入分析教学内容设置是否合理、教学模式是否合适、考核方式能否达到教学目标、整体是否符合精准人才培养目标,进一步优化课程内容和授课模式、考核方案等,精准培养符合专业特色的医学人才。

3 教学分析

教学团队采用精准教学方法提升了医学免疫学课程建设质量,促进了新医科背景下培养具备岗位胜任力医学人才目标的达成。

3.1 精准定位教学目标,符合岗位胜任力培养需求 全面分析不同专业医学生的专业特点、未来发展方向和职业能力需求,准确设定各自的培养目标,从而在教学中实现不同领域医学人才的个性化培养,更好地适应相应岗位工作。

3.2 精细规划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通过多元化教学模式,从不同层面提高了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自学能力、团队协作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等,提升了医学生的综合素质。

3.3 精心组织教学工作,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在课程准备与实施过程中,授课教师始终牢记精准教学理念,主动思考与设计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使教学更有针对性,极大地调动了教师的教学主动性和教学热情,不断进行自我提升,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有效教学,提升了课堂教学质量。

4 教学反思

尽管本研究基本实现了培养具备岗位胜任力的新医科医学人才的教学目标,但在精准教学实施过程中,部分环节还需进一步完善。

4.1 深化结合大数据的学情分析 2016 年,祝智庭教授[5]提出将信息技术引入精准教学,可以重新激发精准教学的活力。教学中还应及时收集学生的实时学习动态,在课前采用信息化教学平台或信息技术手段,如学习通、问卷星、QQ 群等,收集学生对不同内容的知识储备情况,教学时可更有针对性地介绍不熟悉的内容;授课时分析课堂测试成绩,了解学生对各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或通过学生自我评价反馈的方式进行强化学习。

4.2 加强精准教学的课堂反馈评价 尽管研究中已初步建立了相应的精准教学体系,但不同专业学生能否接受设计的教学模式还需更深入的调查和分析,了解学生更多的学习需求和课程建议,从而不断完善精准教学设计方案,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同时,授课教师的授课情况也需建立适当的精准评价体系,通过学生评价反馈的方式进一步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

总之,本研究主要以抗体教学为例,进行了精准教学在医学免疫学课程建设中的初步探索,为今后全面深入、细化设计课程的教学方案奠定了基础。医学免疫学课程中开展精准教学对培养新医科背景下具备岗位胜任力的医学人才具有重要推动作用,能够有效提高教学水平,培养高素质人才,为国家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为实现教育强国助力。

猜你喜欢
免疫学胜任精准
《现代免疫学》稿约
软件工程胜任力培养及实现途径
《现代免疫学》稿约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新形势下如何增强会计从业人员职业胜任性
基于胜任力的人力资源管理
精准的打铁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中国免疫学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精准扶贫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