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传授 走向探究

2023-12-27 13:34赖晓霞
课程教育研究 2023年11期
关键词:项目化学习初中教育道德与法治

赖晓霞

【摘要】当前在我国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各专业课程都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自主探究能力。而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为了有效提高学生的探究兴趣和能力,有效吸收所学习的知识,应采取项目化的方式进行教学,以此为基础逐步明确课堂教学主体,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本文首先论述了项目化学习的含义,并结合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项目化学习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教育  道德与法治  项目化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3)11-0040-03

道德与法治教育是初中德育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随着新一轮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学校肩负的道德与法治建设任务越来越艰巨。项目化学习是当今道德与法治教育的一种主要手段,指的是师生具有相同的目的,通过合作来实现某一特定的教学目标。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学生的学业负担相对较重,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新教学思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项目化学习的基本含义

项目化学习提倡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是一致的。在学习过程中,可以让学生置身于真实的情境之中,融合各种不同的学科知识,或借助交叉的要素进行知识构建,从而帮助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自我强化。利用项目化学习处理新问题时,学生能够不断丰富自己的认识系统,提升专业能力。道德与法治课程本身打破了“学科”和“专业”之间的界线,将德育、心理健康教育、社会发展形势、国情等综合在一起,学生能够通过项目化学习,体验到更加实际的学习气氛。初中道德与法治具有特殊的学段性,其目的是夯实学生的意识形态根基,这一阶段的道德与法治教育是以经验为主。所以,将项目化学习方式应用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中,既有其必要性,也有其现实意义。

二、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课堂缺少道德与法治教育情境

在传统的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教师往往选择班级会议的方式进行,缺少相关的课程教学体系,没有与之相关的学习情境,致使班级学习氛围不高。学生接受到的大多是偏向于“填鸭式”的教育,即使他们对道德与法治教学充满了学习兴趣,也很难找到一个有效学习的出发点,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2.学生缺乏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学习兴趣

通过调查可以发现,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主要是从理论上进行的,这种授课方式更多地是用来教育和引导學生去思考,但同样的,教师也很有可能把自己的个人思想带进教学里,进而影响学生的思维培养。而且教师所应用的教学内容、资料有限,大部分都是按照教材来教授,很容易引发学生的厌倦心理,致使他们失去了道德与法治学习兴趣,从而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不利于道德与法治教学效率的提高。

三、基于项目化学习方式开展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策略

1.营造科学的项目化学习情境,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通过调查可以发现,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只关注如何提高教学效果,忽视了对教育主体的关注,致使教学方法比较简单、单调,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核心能力。为此,在建立项目化教学管理体系时,既要对学生的真实学业状况进行理性剖析,也要把握好课堂的重点,把重点分成几个层面,通过项目化方式让学生有目标地进行自主性学习,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觉性,帮助他们深化对知识的全面理解。教师要开展情境课堂教学氛围,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通过安排特定的任务或活动建立情境,让学生进行独立的探索和研究。例如教师在讲授八年级下册中《公民基本义务》这一课时,应当营造与公民义务相关的项目化学习情境,以此为基础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开始上课的时候,可以让学生从义务的概念、义务的重要性、履行义务需要注意的问题三个角度进行思考,引导学生展开有计划的、有目的的探索。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注重学生的差异性设计项目化方案,提高学习兴趣

通过调查可以发现,不同学生对法律知识掌握程度不同、兴趣爱好不同、探究和创造能力也不同。所以,道德与法治教师在开展项目化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到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思想认知,以此为基础制定不同的目标,合理设计作业的难度等级,从而使项目化学习更切合实际,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专案能力。结合不同的项目化方案,学生能够有效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从而完成各个项目中的任务,逐步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与技能。例如教师在讲授八年级下册中《基本经济制度》这一节时,可以根据学生的综合能力与学习水平把课程分为三个不同的水平。在这些课程中,初级阶段的项目任务是要求学生对国家的基本经济体制和公共体制有一个认识,并了解两个基本形式;中级阶段的项目任务是要求学生深刻认识到不同经济形式的含义、地位和作用;高级阶段的项目任务是要求学生系统地将不同的经济形态在实际经济活动中的具体反映整理出来。通过各种项目化方案的设计,能够有效实现分层次学习,提高教学效果,可以将不同水平的学生结合起来,从而提高他们在协作学习中的信心和进取意识。

3.发挥主导性,构建激励学生表达的创造性活动

课堂教学活动是一种由教师组织开展、学生集体参与的课内课外实践活动,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活动相比较,当代的课堂教学活动更具有趣味。在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以“展示”和“思考”作为教学理念,创新并丰富与项目化学习相关的实践活动。通常展示活动需要学生扮演各种社交角色,以此为基础获得更多的感悟;思考活动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当代社会面临的变化和问题进行综合的研究。新课改教学变革背景下,转变了以往课堂上由教师占绝对优势的课堂教学管理状态,教师应该结合项目化学习激励学生表达,使学生在课堂上主动畅谈自己的学习实践体会和想法,在计划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创造力的开发。在开展道德与法治专题活动中,教师还可以通过开展课外实训活动来提高学生的探究、创造意识。例如教师在讲授八年级上册中《建设美好祖国》这一章时,可以安排学生参加项目主题实践活动,带领学生参观烈士纪念碑、英雄纪念馆、烈士陵园等,这些地方能够充分体现出国家和民族精神。在参观过程中,学生能够进一步感悟爱国精神,并把爱国主义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使他们在真实的生活环境中体会并加深爱国主义情感,丰富并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

4.立足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感悟政治认同感

初中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这一时期对于他们的身心成长来说非常重要,必须要有很好的价值导向。教师和家长不要以为学生年纪小就忽略培养他们的社会认同感,在實际生活中,初中生很容易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因此,道德与法治教学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实际辨别能力,增强对于国家政治的认同感。例如教师在讲授七年级上册《生长的节拍》这一章时,要立足生活实际,深化对学生的了解,以此为基础引导他们提高社会认同感。由于这节课是在开学的第一节课上,所以要有明确的项目化学习教学流程。第一个步骤是要决定一个学习项目,本项目的主题是“成长”,然后就是在这个项目里开展教学活动;第二个步骤就是引导学生与家长进行交流,询问家长对自己成长过程的看法,还可以一起回忆自己成长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趣事,以此为基础来加深学生对成长这一词汇的理解;第三个步骤是学生和家长一同总结自己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一个儿童在成长的时候,面临的问题并不只与他自己有关,还有家长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在交流完成之后就可以开始第四个步骤了,教师让学生围绕着他们的发展来描绘他们的人生,把他们所收集到的材料、信息用文字和图片表达出来,进行最后的作品的演示;项目化学习最后一个步骤是对学习项目的剖析,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成长经历对比学生父母的成长经历,帮助学生感受到祖国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从而提高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5.在项目化学习中融入合作思想,提高学生的全面认知

在课程教学中,为了要有效地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仅靠他们自主的探究方式是远远不够的,唯有从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实际操作情况出发制定明确教学标准,才更有利于他们大幅度提升知识理解能力。初中阶段的学生具有很好的探究和创造精神,并且道德与法治科目的重心与生活相联系。因此,当教师在安排学生进行专题学习时,可以采取一种合作的方法来开展项目化学习,并在讨论与研究中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从而提高他们的思维创新能力。例如教师在讲授九年级上册中《推动和平与发展》这一节时,可以联系合作思想来引导学生进行项目化学习,这一节的重点是世界和平观念及其有关因素的认识,能够深化学生对和平发展的理解与体验。因此在讲课开始前,教师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组织学生小组探讨:今天的和平局面对我们有什么帮助、可能会影响到和平的因素、如何保护并维持祖国与全世界的和平。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进行适当的提问,以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在讨论中提高项目化学习效率,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了解。

6.结合时政创建教学主题,引导学生感受道德力量

道德与法治课程与社会实际的关联性非常强,因此,除了讲授课本教材之外,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还应根据当前的形势,结合相关的时政信息,进行实践方面的专题讨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该限制学生的思维发展,应该鼓励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自由表达自己的思想,从现实的生活中引导他们去实践,切实培养和持续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因此,教师要从现实的角度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剖析,结合时政信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帮助他们在思想品德方面得到持续的发展。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既要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又要善于主动地剖析当下的法制状况,以及群众广泛关心的法律问题和热点问题。以“碰瓷”这一社会问题为例,教师可以搜集到有关这方面的信息,让学生了解有关“碰瓷”的最新资讯。在教学中可以将法律问题进行综合性的设计,拓宽学生思考的范围,培养和丰富他们的法制观念,通过对现有的信息材料进行全面的分析,能够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当今的社会现状,学会自我反省,从而提高和充实自身的道德素养,树立起高尚的道德风尚。

7.融合跨学科知识进一步整合教学内容

道德与法治教科书包含的内容五花八门,其知识单元的编排不够紧密,呈现出较为分散的特征,这对于学生形成一个整体的知识架构和系统是不利的。在此背景下,教师应该做到交叉、融合和集中,指导学生运用多个学科的核心知识来进行课题研究,以此为基础创建不同的项目化学习主题,从而达到培养复合性人才需要。在进行知识整合的过程中,教师要把课本中各种要素结合起来,以激发他们的创造性和想象力。比如,在研究中国改革与开放的相关知识时,可以从历史和社会这一主题中汲取一些关于改革、开放的因素,使学生在进行项目化学习过程中能够专注于对近代中国光辉业绩的思考,从学习内容中了解和整理建构美好中国的途径,融合不同学科的不同知识,增强学生的联合能力。同时,教师还可以将地理、历史、政治等方面的知识融入到道德与法治课程中,从而构成一个独特的项目专案。例如教师在讲授九年级上册中《促进民族团结》一节时,可以联系历史、地理知识开展民族文化调研活动,要求学生对有关的地理、族群的分布、历史古迹、杰出人物等进行调查和整理,然后总结出其中的道德与法治知识。这样一来,能够缩短各学科之间的距离,增强了各学科之间的关联性,增强了道德与法治教育的作用。

四、结束语

总的来说,道德与法治课程以培养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和道德素养为主要内容,教师要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采取项目化学习的方式,以提升整个班级的素质为目的。在教学实践中,可以通过营造课堂氛围、创设科学课堂教学空间、采用合作课堂教学思想、开展实践活动等角度来提高学生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学习综合能力,提高道德与法治课堂整体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马有清.探索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J].新课程,2022(41):102-104.

[2]肖啸.项目化学习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实施路径——以“合理利用网络”为例[J].山西教育(教学),2022(7):87-88.

[3]张静娇.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探索[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22(1):47-48.

[4]闫婧.基于项目化学习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研究[J].基础教育论坛,2022(8):12-13.

猜你喜欢
项目化学习初中教育道德与法治
以项目化学习为推力的初中思想品德实践教学策略研究
当项目化学习遇见STEAM课程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体验式教学在初中体育课的应用研究
初中阶段留守儿童安全感的特点及弹性发展研究
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几点反思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项目化学习·多元呈现”教学模式的探究
项目化学习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