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碧琳
【摘要】数学在新课标改革之后,创设问题情境成为数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数学是一门看起来单调无趣的学科,这让很多人都提不起兴趣。怎样才能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有效地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是许多老师一直探讨的问题,本文主要对现阶段情境创设问题分析以及所要遵循的原则和采取的策略做一些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问题情境 新课程改革 原则 途径
【课题项目】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生命哲学视角下小学高阶课堂的创新路径的研究》(编号:JN2021/132)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3)11-0112-03
《新课程标准》认为,现在的数学课堂应该以学生为主体,而不是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很多人感觉数学是一门无趣无味的学科,让学生主动探究学习更是难上加难,其实很多儿童只是缺少学习的兴趣,关于学习,知道怎么学的,不如爱好的;喜爱的,不如以其为乐趣的。想要吸引學生的兴趣,使其保持不竭的探索动力,就有必要创设生动的问题情境,并且激发孩子们探索求知的欲望。下面对于问题情境的意义,现阶段问题以及它的实施原则和策略做一些简单的分析,谈谈自己的理解。
数学作为理科中最重要的一门,这让很多人望而生畏,特别是在以前的应试教育中,很多教师机械地灌输,学生被动地接受,这对学生长远的发展不利[1]。所以在当前素质教育的改革中,兴趣尤为重要。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所以,学生能否积极主动地学习,探究新知,很大成分取决于教师能不能创设一种新奇、高效的教学情境,有了好的开始,好的氛围,接下来的学习才会事半功倍。
一、问题情境创设的重点
1.明确的问题
孩子的大脑就像一汪静水,教师启发式的一个问题就像一颗石子,激起孩子思维的浪花。而一节课只有短短的四十分钟,因此问题的设计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来设定,做到具体明确,能让学生及时从问题情境中找到关键信息。而有些课堂目标不明,随意性大,造成课堂的低效。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出示了三幅图问同学们观察发现了什么?意图让孩子观察发现图的左右两侧都相等,从而引出本课课题。但由于问题开放度太大,有的说发现有树叶,有的说蝴蝶很美丽……老师急着问: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学生不明白老师想要的是什么,有的说会飞,有的说都是动物……最后老师只得把这些图形对折,告诉它们都是左右两边相等的。如果老师换种方式提问:“观看并思考这些形状,有哪些一致的特点?”这样学生的方向性就更强了,避免回答一些与本课无关的问题。
2.有意义的情境
教学情境一定要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现实情况,创设出符合学生认知的教学情境,如果只是为了教学随意创设出来的教学情境只会适得其反,毫无意义。
在教学“垂直与平行”时,老师让大家将两只小棒抛起来看看到桌面上会出现什么图形,操作一开始,班级顿时炸开了锅,大家抛来抛去,还有的蹲在地上捡小棒的……却很少有人得出 “垂直与平行”现象。十分钟后,同学们早就忘记游戏的目的,而老师也没有得到想要的结果,这时候再生硬地将学生拉回课堂,显然浪费了时间甚至产生了负效应。因为在生活中,恰好出现小棒垂直或平行的概率很小,所以这个游戏设置明显没有意义,也不利于学生观察、思考、操作,纯粹是为了游戏而设置了这一环节,使“快乐学习,自主探究”流于形式。
3.情境具有教育性
教师在教学分数除法的时候,还设置了这样的情境:妈妈给兄弟四人买了五张饼,应该怎么平均分呢?有的学生可能会按着老师的思路走,然而有的孩子思路单纯,回答只要再给妈妈一块就好了。这种回答无可厚非,但出现这种情况,老师是不是应该反思设置一些体现真善美的例子呢?如:一家四口出去野餐,这时候遇见了一位小伙伴,小明想把蛋糕和他一起分享,那他应该怎样分呢?分好后,又来了位小伙伴,他准备把自己的一半分给新朋友,那小明得到的又是整块蛋糕的多少呢?这样设计,不仅引出了所要学习的问题,让学生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还向学生潜移默化地传递了和他人分享的美德,这节课也得到了升华。
4.抓住重难点
教师在备课时首先就要确定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这样在接下来的教学过程才能紧紧围绕本节课的核心,情境创设以及练习才能真正体现重点突出,知识明确。
教师在教学“倒数”时,让学生倒着说数,她说1,2,3,学生说3,2,1,从而引出倒数。看似别出心裁可是这种情境创设恰恰没有突出倒数的真正含义——即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学生也会不理解“互为”的含义,简单地认为数字颠倒就是倒数,甚至会误以为1.2的倒数就是2.1。所以老师在创设情境前务必要弄清楚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特别是在新知的传授上,明确本课教学重点为理解倒数,难点为求倒数的方法,接下来的教学都要围绕重难点展开,不能创设一些容易让学生产生误解的情境。
二、创设问题情境的原则
1.具有生活化
数学存在于生活,也用于生活。问题情境的创设不能脱离生活,教师应引导学生从活动经历中提取方法,在操作中体会数学理论的运用。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更要从点滴的小事做起,构建生活化问题情境,提高数学和生活的联系。将问题情境生活化会让学生产生亲切感,有一种熟悉的感觉。
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到处都是数学的素材,选取孩子身边的教学素材,更加容易让学生去理解和掌握知识点。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多采取一些学生生活中的例子。例如在教学“比较数量之间的关系”这一教学内容时,老师可以组织班上学生踢毽子比赛这一教学情境,这样的话,可以充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可以让学生直接地明白谁的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还是少得多。
知识是来源于生活的,学生能够在现实的教学情境中,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样有利于提高他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他们的数学意识。例如在一年级学习“认识人民币”后,我们开展了“小小购物商店”这一活动,在课前让学生自己准备一些小商品,并让他们在家标注好商品的价格并贴在物品上,这样教室成为一个商店,在学生中选出营业员、售货员,那其余的学生成为顾客。设计这样的教学情境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们非常积极地售卖自己的商品,其他学生也非常积极地买自己喜欢的商品,如何付钱找钱。在这个教学情境中,学生既加深了对人民币的认识,也巩固了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的知识,让学生感受到现实生活中处处充满数学,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数学意识和数学能力。
2.具有趣味性
不同的老师对待同一节课有不一样的情境导入方法,新教师的口中往往就是一道枯燥的数学题,而创新型的教师通过自己生动的讲解,夸张的手势和表情,把学生带入到了情境中,也使枯燥的课堂变得活跃起来,而游戏设置是调动思维的重要途径,趣味性、活动性的课堂会使学生更多关注学习积累更多的感性认识。例如在教学“三的倍数的特征”时,教师在课前设置一个“猜3倍数”的游戏,学生报数教师快速判断是否为3的倍数,學生检验后惊叹:“为何老师算得又快又准呢?其中到底存在怎样的规律呢?”顺利地指引孩子们探寻“3的倍数的特点”。而在课堂结尾再设置一个报数的小游戏,让学生从一开始报数,到了3的倍数就拍手跳过。这样不仅把数学知识渗透到游戏中,使课堂活跃起来,也让孩子们加深对3的倍数的理解,提高反应能力,快速做出判断。
3.具有贴合性
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必须从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出发,教师要纵观教材,理清学生的认知顺序[4]。正如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教师要牢牢抓住学生现有的水平创设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为后续教学提供跳板,切忌超纲。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一位新老师在上课时,单纯想让学生明确怎样去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在练习环节出现的“求大数是小数的几分之几”的问题,学生在回答的时候可能对这样的数心中不解,因为尚未接触过假分数的讲解,所以这样的练习在这个地方出现是很不合适的。
4.具有层次性
问题情境的创设不能只是为了教学开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后续的教学却与情境毫无关系,有意义的问题情境应该是循序渐进的,可以贯穿于整节课的教学之中,使问题一步一步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例如学生在学习《找规律》这节课中,教师先出示一个圆,问:这是什么图形?学生回答:圆形。教师紧接着出示一个正方形,再问:这是什么图形?学生回答:正方形。教师再出示一个三角形,寻问:这是什么图形?学生回答:三角形。接下来,老师问:同学们,你们能猜出下一个图形是什么形状的吗?学生找到规律,下一个图形应该是圆。因为按照刚才出现的顺序,第一个出现的是圆,第二个出现的是正方形,第三个出现的是三角形,接下来又是圆、正方形、三角形,我们可以把三个图形看成是一组,这就是这道题的规律。紧接着,可以再创设出一题,以圆、正方形、三角形、五角星四个图形为一组,让学生再去探寻规律。
三、创设问题情境的策略
1.利用认知冲突创设问题情境
学习是不断同化顿悟的过程,在遇到新问题时,要引导学生联系以前学过的旧知去解决它。新旧知识间总会有一定的联系,特别是小学数学学科的内容会更注重知识间的连贯性和系统性,教师应该充分熟知教材的编写意图,引导学生用旧知解决新知。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刚开始上课,利用“牛牛和小猴在观察一幅图片的时候发生了争吵,你觉得谁是对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讨论,明确同样的一幅图,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看到的数字是不同的。本环节的设计意图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对于帮助学生建立数学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都有必不可少的作用。利用从不同位置观察熟悉的数字发现看到的形态不同来引入新课,在学生已有的认知发展水平和知识经验基础之上,积极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了学习的内容又复习了旧知,为探索新知做准备。例如教学《三角形的面积》时要联系学生刚学过平行四边形面积,即把平行四边形转化为学过的长方形来算。那么新课就可以引导学生用这种方法探究出所要学的内容,带着猜想自主探究找到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关联。这样不仅可以用旧知,解决新问题,还能巩固加深对原来知识的理解,积累学习经验,为后面学习梯形面积打下了基础。
2.借助故事创设问题情境
喜欢听故事是孩子的天性,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特别容易进入到故事的教学情境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目标,以学生喜爱的故事来吸引大家的注意力,加深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理解,提高数学理解能力。比如,在教学“分数的大小比较”时,教学情境可以设计一个故事:《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经过了火焰山然后来到一个村庄。在村里,田里种植了很多的西瓜,种瓜的农夫给他们送来一个大西瓜,猪八戒见到西瓜馋得直流口水。孙悟空要求猪八戒公平地分给每个人1/4。猪八戒听了不高兴地说:“瓜是我化来的,我肚子大,不说要吃1/6,至少也要1/5。”老实的沙和尚给猪八戒切了1/6,大家非常开心地吃着西瓜,贪吃的猪八戒却着急地在旁边直跺脚:怎么自己的这块西瓜反而比他们的少呢?”带着这个问题,让学生们去思考、讨论,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3.根据学生情况创设问题情境
一个进行过精心设计的问题情境,一定要考虑到班级的所有学生的认知水平,要能打开学生的思维,探索学习知识的欲望,让学生能实实在在感受到问题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问题情境的创设不是仅面对优等生,对待不同的学生也应该分层次对待。一些比较容易解答的题可以让学习不是很突出的学生解答,有挑战性的题就让学习杰出的来挑战,这样所有孩子都有施展的机会,尝到成功的乐趣。特别是在发问后,要多给学生一些考虑的时间,大多数的孩子思维还没打开,不能因为个别人早就知道了,就急忙得出结论。在个别学生已经知道答案时,要适时安抚表扬,并让其他学生积极思考。
所谓备课设计问题,不能仅仅根据老师或个别学生的思路,要考虑到大多数学生的问题。备课就是备学生,备重难点教学目标,努力适应学生个性发展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合理地调整课堂节奏,真正体现学生是课堂的主人。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要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够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创造轻松学习的氛围,促进学生主动积极探索数学问题,鼓励学生开拓思维,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探寻解法。只有通过精心设计富有趣味性、思考性、真实性、有效性、探索性、针对性、生活性的教学情境,才能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只有让学生真正融入到教学情境中,体会到数学学习与我们实际生活的联系,才能体会到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从而能够更好地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