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红色文化在家庭教育中的渗透

2023-12-27 13:34陈国兰
课程教育研究 2023年11期
关键词:红色文化渗透策略家庭教育

陈国兰

【摘要】家庭是幼儿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幼儿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的内容对幼儿身心发展起着极强的影响。建宁,经历了五次反“围剿”,是红军长征所经之地,为了不让建宁红色文化这笔珍贵的财富失传,在园本特色课程教学中,深入挖掘家乡红色文化,重视建宁红色文化开发与利用。本文对红色文化在家庭教育中的渗透展开讨论,结合建宁县丰富的红色文化教育基地,简述了红色文化对家庭教育及幼儿的重要性,从地区资源、实践活动、红色基因、红色足迹几个角度出发,提出了几点教育建议,以期对家长及教师有所帮助。

【关键词】幼儿园  红色文化  家庭教育  渗透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3)11-0022-03

建宁县是中央苏区之一,不但是重要红色文化基地,而且与五次反“围剿”紧密相联,先天的“红色基因”和优势条件,是培育幼儿思想道德的最好的“切入点”与突破口。幼儿期是观念建立、习惯培养的关键期,强化儿童对红色文化的认知,能够快速提高幼儿的思想觉悟,让其树立坚定的政治信念,为幼儿今后的茁壮成长保驾护航。

一、红色文化渗透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红色家风是赓续红色文化经典的重要途径,既传承了红色文化精髓,又将红色文化植根于家教、家规、家训中,培养其勤俭节约、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顽强不屈、热爱祖国情感。通过了解红色文化、讲红色故事、唱红歌、看红色文化节目及旅游景点,让红色文化所蕴含着的丰富情感成为建宁人社会主义价值观中不可或缺的部分。3-6岁幼儿是身体成长、认知、情感、个性和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时期,父母是幼儿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是幼儿的第一所学校。此时将红色文化渗透到家庭教育中,能够在生活中的任一环节中提高儿童的思想觉悟,让其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树立正确的政治信念,同时也更加符合当代社会对新时代人才的人格培养要求[1]

随着网络社会的快速发展,各种思想文化交流碰撞,难辨真偽。幼儿作为发展中的人,其辨别是非能力有限,尤其在外来文化的输出下,精神食粮愈发匮乏,对儿童观念建立造成了不良影响。红色文化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对幼儿讲解该部分知识,对其身心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2]

第一,红色文化能够帮助儿童树立正确的三观。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与外来文化的输入,拜金主义、奢靡浪费、个人至上各种理念出现在社会中,对幼儿身心成长造成了不良影响。红色文化的挖掘,能够让幼儿了解到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通过实地实景的情感熏陶和感同身受的情境体验,培养幼儿正确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对其个人成长及未来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第二,红色文化满足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要求。幼儿是民族的希望,是国家和社会的未来。3-6岁儿童处于观念意识建立的关键期,在家庭教育中加强红色文化的讲解,能够让儿童树立正确的观念及生活习惯,让其在平日的学习和发展中,继承与弘扬革命前辈的精神与意志,培养可靠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第三,红色文化能够提高儿童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责任感与使命感是我国每一位公民都应当具备的担当力,也是形成“大国风范”的根本源头。红色教育的讲解,能够让其忆过往硝烟战争惜美好生活,怀理想信念感星火燎原,听煮皮带吃草根充饥思艰苦岁月,在历史事件与战争遗址的感染中,激活中华儿童身上的使命感与责任感,让其建立报效祖国、报效社会的家国情怀。总之,红色文化具有极强的教育价值,浓厚的革命精神及丰厚的历史底蕴,对幼儿身心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家长要利用好家庭教育的优势,打破园所教育的实效性、区域性与局限性,为幼儿创设更高质的学习氛围。

二、红色文化在家庭教育中的渗透策略

建宁县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在战争中历来被称为“兵家必争之地”。在这片鲜血染红的热土上,具有丰富的红色教育资源,将其融入到幼儿的家庭教育中,对儿童身心成长具有积极的作用。接下来,笔者围绕着红色文化展开探讨,从地区、实践、活动、情怀角度出发,提出了几点教育建议[3]

(一)挖掘本土资源,环境带动儿童意识

幼儿年龄小,思维发展不完善,对抽象的知识内容理解较为困难。因此,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应当以具体形象的教育方式为主,利用本地区独有的教育资源及文化内容,通过环境的因素带动幼儿的学习红色文化的意识。

1.纪念园参观

如中共苏区反“围剿”纪念园中,该园位处于建宁县溪口镇溪口街49号,县委、县政府2007年斥资对其进行扩建,在大操场上增加气势磅礴的“中央苏区反‘围剿”大型铜雕群,新建“民俗陈列馆”,馆中所陈列的物品和场景,给人十足的年代感,扩建后改名为“中央苏区反‘围剿纪念园”。在展开家庭教育时,家长可以带领幼儿走进纪念园中,通过园内的物品摆放、群雕讲解、背景故事等元素,向幼儿介绍当年革命战争的不易,在特定的环境中激活幼儿的意识及想法,进而达成红色教育的目的。如在“铜雕群”展中,共分五个主题,分别是:浴血奋战,攻城克坚;前赴后继,勇战顽敌;高瞻远瞩,运筹帷幄;发展生产,踊跃支前;战略转移,送别红军。在家长带领幼儿参观时,可以为儿童讲解这些群雕背后的故事。如“浴血奋战,攻城克坚”主题雕塑背后,讲述了“建宁战役”的故事,家长围绕着第二次反“围剿”的历史事件为幼儿展开讲解,让其知道我国红军的英勇身姿及坚定的意志,同时也让幼儿感悟到如今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而在“发展生产,踊跃支前”群雕中,让幼儿认识到战争过后,当时穷苦百姓积极乐观的精神,通过红军们艰苦卓绝的意志恢复发展生产,“铜雕群”中生动形象的画面调动了幼儿积极性,坚定人生方向。除此之外,在该纪念园中,还展出了多种革命文物,其中文物及照片资料970件、历史文物356件。家长可以根据纪念园中的七个部分展开讲解,让幼儿了解到在家乡中涌现的英雄人物,家乡建宁走过的历史及红军战士艰苦奋斗、永不言弃的斗争精神,突出红色教育的目标及方向,促使幼儿心灵及意识获得全新的体验。

2.战争的回顾

桂阳游击队旧址张王庙是红色旅游的经典景区。在这一历史遗址中,记载了中央苏区第一次反“围剿”战争胜利后红军部队进入建宁、南丰、广昌一带事件。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游击队逐个击溃了各乡地主武装的保卫团,为当地百姓开辟了全新的生活,同时也宣传了党和红军的纲领政策,展开了轰轰烈烈的打土豪、分浮财、筹粮筹款、发展革命积极分子等工作。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可以带领幼儿参观这一战争地,在幼儿参观过程中,家长为幼儿讲解背后的故事。如“地主时期”底层劳动人们被剥削的痛苦;在“土地改革”后人民幸福的生活及“共产主义”开辟的全新时代等。在幼儿参观、感悟、了解历史故事时,能够更好地了解共产党人所追求的目标及伟大规划,给幼儿带来心灵及理念上的冲击,达成家庭教育中红色文化的渗透目标。

(二)开展实践活动,培养可靠的接班人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幼儿受年龄因素的影响,带领幼儿做、在做中得到感悟体会,能够更好地让其感受战争时期生活的不易,激发其情绪情感,进而培养出可靠的接班人。在建宁县客坊乡水尾村,地处高山之顶,山的另一边就是江西地界。在第三次反“围剿”胜利后,红三军团来到此地,军部后勤机关在水尾村开办了苏区银行、兵工厂、被服厂、红军医院等,因此,水尾村被誉为红军的小后方。在家庭教育中开展实践活动时,家长可以围绕着周围的环境带领幼儿体验革命时期的不易,通过实践调动幼儿的情绪情感,并利用电子设备引导幼儿展开对比,进而激发出儿童的民族意识及家国情怀,培养更多可靠的社会主义接班人[4]。如在开展家庭红色教育活动时,在环境允许的情况下,家长可以带领幼儿一点点地参观每一个陈列馆,并耐心地为幼儿讲解各个房间的工作、用途、生产物品,并鼓励儿童动手尝试。如在参观红色水尾“红军医院”中,家长带领幼儿参观当时艰苦的医疗环境,同时利用手机中的图片,展开环境上的对比,带给幼儿感知上的冲击,让孩子们感受到当年革命战争时期艰苦的环境。随后,家长还可以带领幼儿参观“服被厂”,让幼儿感受红军盖的棉被,并询问儿童问题“这个被子给你什么样的感受?和你的小被子比较一下,有哪些不同之处?”通过触摸、实践观察、对比的方式,达成红色教育的目的。最后,在实践活动结束后,家长可以在平日的生活中询问幼儿一些问题“红军叔叔战争那么辛苦,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幸福的生活。那我们应该在生活中怎么做呢?”引導幼儿深入思考,告诉他们要珍惜当下的生活,牢牢记住军人叔叔的付出,要热爱自己的家乡和祖国等,并鼓励其在生活中约束自己的行为,建立正确的生活习惯,从而保证红色教育的有效性。

(三)创建红色活动,传承发扬红色文化基因

活动仍然以实践类活动为主,但并非参观红色基地,而是在生活中的不同环节中将其渗透,让幼儿每时每刻都能够得到能力的提升,让其更好地传承并发扬红色文化基因。家庭环境作为幼儿生活的重要环境,生活中的不同环节,都能够给幼儿身心带来不同层次的影响。如在红色活动中,家长可以利用节日因素的特点,如“清明节、七一建党节、八一建军节、十一国庆节”,在这些节日中带领幼儿参观建宁的烈士陵园、红色遗址、观看相关的动画视频、参观升旗仪式、学唱红歌、看阅兵式等,都是渗透红色文化的有效教育方式。生活处处是教育,家长可以在家庭中创设活动“我是小小兵”,让幼儿学习军人的内务整理,根据幼儿的实际能力发布给儿童一些任务,并让幼儿认真完成任务,提高儿童的责任力与担当力;在户外活动中,家长可以带领幼儿参观军事基地,让其感受到祖国的强大;在课外学习中,带领幼儿参加“幼儿特种兵”活动,通过学习活动点强化幼儿的意识力,让其形成不放弃、不逃避、不气馁的个人品质。最后,家长还可以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内容,根据幼儿的能力为其讲解一些历史知识,给孩子们提供一些有关红色文化的历史图书,让其主动了解并接触相关的知识,促使幼儿在自主学习中认识历史、在思考中研读历史、在感悟中传承历史,能够形成自身独有的理念方式,体现红色文化在家庭教育中的时效性,让红色文化的基因孕育建宁人的成长。

(四)追寻红色足迹,激活幼儿家国情怀

追寻红色足迹,不仅仅需要家长带领幼儿走到实地参观,还需要家长带领幼儿收集多种知识内容,通过讲解、描述等方式,不断地丰富幼儿对红色文化的认知,利用多方面的教育资源,更好地激活幼儿的家国情怀。如在建宁县上坪村中,该村位于建宁县东北部溪源乡境内,西与江西省黎川县接壤,海拔760米处在山间盆地中,历史上曾名六龙井、楚下堡,是全国传统古村落,福建省第三批历史文化名村,又是革命老区基点村之一。作为红色战争中的革命根据地,其本地独有的乡土资源,是极为丰富的教育资源[5]

在构建家庭教育活动中,家长可以带领幼儿参观实地,通过周围的环境及历史遗留的建筑,带领幼儿一点点追寻红色足迹。如寻找“部队驻扎的痕迹、作战指挥部遗址、战争损毁的建筑物”等,家长可以带领幼儿寻找建宁的老红军,通过老红军讲红色故事使红色知识生动形象化,如:提炼出《水南列宁小学》《红军井》《建宁这座城》《反第二次大围剿》等故事广受喜爱,再通过亲子讲述红色绘本故事主播形式,达到红色文化无形渗透的目的。在讲解故事的时候,家长可以鼓励幼儿询问问题,如“红军叔叔们为什么一直如此坚定呢?当时的场景是什么样的呢?”等,通过与本地人的沟通交流,不断加深红色文化在幼儿心中的认知,在寻找足迹的过程中给幼儿带来别样的体验,进而激活其民族主义精神。最后,在追寻足迹结束后,家长可以带领儿童去红色遗址地献花,去烈士陵园扫墓,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儿童的责任力与担当力,在回忆过往的战争硝烟中学会珍惜当下和平的生活,从而使幼儿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得到正确的培养与引导。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对红色文化在家庭教育中的渗透展开讨论,结合建宁县丰富的红色文化教育基地,简述了红色文化对家庭教育及幼儿的重要性,从地区资源、实践活动、红色基因、红色足迹几个角度出发,提出了几点教育建议。建宁县具有丰富的本土资源,纪念园、群雕、战斗遗址,都是丰富的教学资源。家长朋友应当充分认识到红色文化对幼儿成长的重要性,配合园所教育工作,向幼儿讲解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帮助儿童建立正确的三观、继承红色基因,促使其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更积极地报效社会与国家。

参考文献:

[1]李璐.浅谈“红色文化”在幼儿德育教育中的渗透[J].求学,2021(20):63-64.

[2]王红艳.浅谈让本土红色文化走进幼儿园[J].新课程(综合版),2018(12):45.

[3]刘华.浅谈如何在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中有效运用乡土资源[J].新课程(综合版),2019(6):45.

[4]吴海霞.浅谈幼儿园教育中的环境文化创设[J].启迪与智慧(教育),2019(9):18-19.

[5]唐英英.阳澄湖民间文化艺术在幼儿园教学中的融合浅谈[J].读写算,2019(21):27.

猜你喜欢
红色文化渗透策略家庭教育
中学音乐教学中德育的渗透策略探析
初中物理探究教学中渗透科学方法的教育探讨
试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
论红色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实现路径
技工院校语文教学渗透人文教育的思考与实践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红色文化的价值诉求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