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颖(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文汇学校)
当前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很多学校在实际教育过程中也将传统的应试人才培养方式转变成高素质人才培养方式。当前在小学班主任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应当利用合理的方式去解决,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保障教学效果。在小学班主任激励教育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始终坚持正面教育的原则,充分尊重学生的自尊心,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采用激励性的语言,促使学生能够正视自身的问题,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与行为意识。
以往的教学管理中,班主任通常比较关注学校和集体的价值,没有关注学生的个人价值。学生即将面临小升初,学生的成绩直接会对其未来的发展造成影响。现阶段,很多班主任为了提高班级的成绩,将学生考试成绩的提高当成教学管理的首要目标,也要求学生将其当成自己的首要任务。在这一教学管理背景下,班主任向学生布置任务之时,并不会去考虑学生的心理,在忽视学生个人价值的管理背景下,教学不仅会影响学生的个人成长,还会让学生自身的负能量不断增多。
班主任在教学管理中,要明确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将学生培养成为社会所需的人才,并不是将其培养成为统一的人才。目前,在部分班主任的教学管理中,比较关注学生们的共性,忽视了学生的个性,使学生的潜能无法得到挖掘和发挥。在此种片面性的管理背景下,会让管理工作出现越来越大的漏洞。
学生已经有了自己的思想,对他们进行管理的过程中,教师会感到管理难度明显增大,这就要求班主任顺应学生的身心特点,对其实施心理道德教育。但在实际的教学管理中,很多教师并没有重视这一点,使得教学管理与现代教育原则背道而驰,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班主任在带班育人的过程中,只有真正用心去关爱学生,才能够建立一种更为和谐的师生关系,达到教育的最终目的。在教育过程中,以下几个方面能够真正意义上表现师爱。
首先,由于班主任在带班过程中是学生的直接管理人。因此,班主任应当具备责任心,做好本职工作,踏踏实实地开展激励教育,以更为细心的态度完成各项班级事务的管理,并注意到学生在发展过程中的变化,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再者,班主任也需要在管理过程中付出耐心。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有进步,也有退步。对于表现较为突出、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班主任需要进行表扬。但是,对待行为表现或学习成绩与优秀学生有差异的孩子,班主任也需要做到一碗水端平,给予他们帮助,有耐心地指导他们,与后进生进行沟通交流,帮助他们打开心结,改正他们不良的学习习惯。
由于教育是一门爱的艺术,在班主任带班育人的过程中也需要注重爱的表达,但这并不意味着要时时刻刻对学生笑脸相迎。在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在爱中突出严,这也是一种爱的表现。在管理过程中要做到张弛有度,做到严中有爱,循循善诱,学生才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
随着我国“双减”政策的持续推广,越来越多的一线教师开始注重对学生的全面培养。在传统的班级授课过程中,教学过程的标准是统一的、同步的,没有兼顾个体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班主任应该在课堂中精心设计一些教学情境,为不同群体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育目标,以便他们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
教师可以采用分层教学法来进行课程教学,根据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应的教学。在学生进行课堂练习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练习任务,此举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自信心。小组之间可以在课堂上进行问题探究和讨论。其次,每个小组都是一个小集体,是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若是有一位同学进步了,那么全组的学生都可以受到表扬和奖励。其次,小组和小组之间也需要进行竞争,以此形成一种共同的利益关系,更好地开展学习。
由于每个班级都会存在后进生,若是教师们对他们严加管理,那么反而可能会使他们产生逆反心理,难以提高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帮扶计划来更好地带班育人。这样一种计划应当交由学习委员负责,为每位后进生选择一名学习成绩优异的小教师,进行一对一帮扶。但是,这样一种方式所获得的教学效果可能也不是很理想,因此,教师可以进行改进。同样要遵循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原则,让小教师和后进生之间存在相互牵制的作用,这样可以更好地促进他们的共同发展。其次,教师也需要注重小教师和后进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教师要定期了解后进生的学习情况,考察小教师的任务进展,并对考察结果进行汇报,以此督促帮扶计划更好地开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许多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并提高学习效果,其中一种方法是通过小组互评的形式,让学生了解自身在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并有针对性地进行练习,以此提升学习的有效性。通过互评,学生可以从其他同学的反馈中了解到自己的弱点和问题,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加以改进,而且这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在传统的班主任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教师往往会针对学生布置同样的任务,要求学生以同样的标准以及形式完成作业,有一些学生由于基础较好,因此认为教师布置的作业过于简单,而由于一些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消化能力较差,这一部分的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会觉得存在一些困难。因此,教师应当开展分层设计,由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这一阶段的完成形式。在“双减”政策的背景下为提高教学质量,对于不同层次的作业,教师可以采用分层评价的方式展开考核,即教师应该不断优化作业设计,使作业分层更加合理,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作业需求。这样做既可以让学生在能力范围内认真完成课后作业,又能够在掌握基础知识后有能力提高自己,同时,教学评价也应该跟上作业设计的步伐。
然而,部分人对于“双减”政策存在误解,一些新媒体人按照字面意思大肆传播“双减”就是减少孩子们的课外辅导和作业量,让孩子们放轻松,减轻学习压力,这样的错误理解导致全社会认为,减少作业量就是教学改革的根本。实际上并非如此,“双减”的真正目的是提升整体教学质量,希望学生能够从繁重的作业中解脱出来,通过“提质换量”来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而不是鼓励他们放松或玩乐。并且,在“双减”政策落实的过程中,由于现实情况和对政策的理解不够透彻,课后作业设计和评价工作并不理想,很多教师主要侧重于布置课后练习,忽视了作业的多样性和学生对知识掌握情况的不同。近年来,课后作业分层设计逐渐成为一种教学理念,它根据每个学生在知识掌握程度上的不同,采用作业分层的方式,以提高学生的课后作业效率,如基础类知识是每个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而拓展类题型则是在学生有余力的情况下进行巩固训练。然而,教师在布置课后作业时只涉及基础知识点和拓展类题型,作业设计虽然看似完美,但却忽略了每个学生掌握知识情况的差异。对于逻辑思维能力较强的学生来说,他们已经掌握了基础知识,而教师每次都布置包含基础知识的作业,这无疑是浪费了他们完成其他类型题目的时间。相反,对于基础知识薄弱的学生来说,教师布置的作业中涵盖了拓展类题型,会打击他们的自信心,导致他们产生厌学的心理。所以,在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实现个性化教学,由此能够满足不同程度学生的需要,对提高学生的教学质量有着积极的作用。
在教师师德修养建设时应当突出实践的重要作用,通过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不断完善教学方式。例如,在与学生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时,教师应当学会言语激励。传统的教育方式往往会对学生的心理造成一定的打击,这样的教学也会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在开展激励教育的过程中,作为教师可以适当地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利用言语激励的方式帮助学生改变现状。
例如,在一些学生主动打扫教室之后,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表扬,这样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养成乐于助人的良好习惯。教师在夸奖时应当情感真挚,这样也能够使得学生体会到来自教师的关心。又如,在运动会中,一部分学生为班级争得荣誉,教师也应当及时给予表扬,从而提高班级整体的凝聚力。教师应当将德育思想融入与学生的沟通交往之中,保持与学生之间的联系,使得师生关系更加融洽,最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在课程改革推进的背景之下,教师也应当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围绕着专业知识开展学习,使得自身的教学内容能够时刻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通过不断学习,最终提高自身的综合修养,保障课堂教学效率。
首先,教师应当对于一些新的知识点以及新的教学技能进行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课堂教学的多样性。其次,教师应当建立正确的学习习惯。通过对专业知识展开学习并且加强德育,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再者,在日常的生活中,教师应当积极主动地向一些前辈以及同事请教,加强师德修养,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够深刻意识到自身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例如,在课堂开始之前,教师应当提前进入教室,并且将课堂上可能使用到的材料摆放整齐,这样的行为能够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日常学习习惯以及课间行为都会得到改善。又如,在日常开展班级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通过规范自身的行为,对携带的垃圾进行及时处理,最终使得学生学习如何分类以及投放垃圾,避免产生随意丢弃垃圾的不良习惯。通过加强小学教师的师德修养,能够充分发挥榜样作用。教师通过深入钻研德育的深刻含义,并且在此过程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能够获得全面发展。
除此之外,在小学教师师德修养建设的过程中,也应当选择合适的学习方式,例如一些教师比较喜欢外出实践,一些教师比较喜欢课本阅读,只有找到合适的学习方式,才能够提高师德修养建设的质量。
在小学教师师德修养建设的过程中,往往会缺乏对于教师教学质量的考核评价机制,因此也就脱离了教学实际。学校应当完善针对教师的考核评价体系,通过开展多样化的评价活动,鼓励教师以心得体会以及自查报告的形式完善考评机制。由于学生即将步入社会,然而在身心发展这一方面存在一定的欠缺,因此,在教学评价中仅仅采用学生评价教师的方式往往会出现一定的偏差。在师德修养建设的过程中,应当推动考核评价机制建设的多元化,充分发挥学校、教师以及学生的作用。作为学校的管理层,可以通过课堂旁听的形式了解小学教师师德修养建设的实际情况,并且针对学生对于教师的意见展开调研。通过各项形式了解教师的专业能力以及思想道德素质,最终不断提高教师的职业责任感以及道德感。通过完善考核评价机制也能够使得最终的评价结果更加公平公正。学校也可以针对一部分具有较高评价的教师进行奖励,并且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将其纳入薪酬分配体制中,通过不断突出激励机制的重要作用,最终提高小学教师的积极性以及荣誉感。
综上所述,为了能够更好地培育高素质的人才,就需要做好德育工作。面对当前小学班主任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应当利用合理的方式去解决,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保障教学效果。小学是人才培养的第一战场,作为班主任,我们有责任确保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并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除了仔细观察学生的日常生活,班主任还应该及时指导他们解决问题,并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我们必须牢记这一使命,并全力做好班级管理工作,最终形成积极向上的班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