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德育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研究

2023-12-26 09:17:25范文献临沂东城实验小学山东省临沂市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3年18期
关键词:德育传统文化

■ 范文献(临沂东城实验小学/山东省临沂市)

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凝聚了无数先人的智慧,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对小学德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需要重点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和学科核心素养,秉承立德树人的理念进行小学阶段素质教育工作。因此,小学德育的开展可以依托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将其中的德育元素提炼出来,融入对学生的道德素质培养中。学生形成良好品格的同时,可以增强自身的民族荣誉感和民族自信心,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小学德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育内容未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

德育与传统的学科教育相同,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产生不同的需求,并且逐渐形成从教育和外界中获得不同的元素满足自身发展的需求。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生活的起点,此时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大多是由外界的好奇心驱使,因此,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习内容的丰富性,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纵观当前的小学德育,并没有严格分析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造成教学内容与学生年龄、兴趣不匹配的现象,导致学生逐渐失去参与德育学习的热情,德育效果难以得到提升。

2.学校和教师对于德育教师的重视程度不足

义务教育阶段的德育十分重要,与学生的个人行为习惯和道德素质息息相关,良好的德育对学生的个人成长可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在新课改背景下的素质教育,社会和国家对于各个阶段的德育教学都提出了不同的目标、要求和重点内容,德育的开展同样影响着社会的发展。纵观当前的小学德育工作,大部分学校并没有认识到德育的重要性,甚至没有开设具体的德育基础课程,进行德育的主要途径是将德育元素融入各个学科之中。虽然这种教育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扩大德育范围,融入多样性的德育理念,但这种教育方式对教师而言是巨大的挑战。大多数教师在进行授课时,并不重视在学科教学中融入德育元素,仍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活动,导致德育逐渐形式化,并没有取得实际的进展。同时,德育是循序渐进、润物细无声的过程,部分教师为更好地完成本学科教学目标,将德育时间压缩,导致德育质量下降。

3.德育脱离学生实际生活

在当前的小学阶段开展德育,诸多学校存在德育没有联系学生实际生活的情况,导致德育教学存在两个严重问题。第一,忽略了从生活中发现德育素材的价值。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除学习外,还需要进行正常的人际交往,若德育与生活未进行有效关联,则难以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进行德育的意识。第二,学生缺乏在生活中运用德育知识的机会。小学阶段学生德育的学习主要依靠教师的引导。以上要素只有在生活中得到良好应用,才能使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生活是学生精神最好的展现平台。若德育学习内容脱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学生对于德育的认知也仅仅停留在表面,失去了开展德育的意义。

二、在小学德育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措施

1.应用多媒体设备在德育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设备已经广泛应用于我国各个阶段的基础教育中。在小学德育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中应用多媒体设备,可以使学生对于传统优秀文化的理解更加清晰且透彻,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搜寻多种优秀传统文化,并将其用多媒体展现出来,实现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宣传。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拓展。例如,敬爱父母属于德育中的重要元素,需要教师在实际教育过程中重点开展。基于此,教师可以通过信息化技术在互联网上搜集相关优秀传统文化中体现孝道的德育元素,并通过多媒体技术播放相关视频,如为学生展示“二十四孝中”的“卧冰求鲤”等动画素材,帮助学生了解孝顺的概念以及实行孝道的行为。多媒体技术的融入,使德育更富趣味性,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使学生更清晰地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深意。若教师在德育的开展中应用传统教学方式,为学生讲授故事的含义,一方面易导致学生对于传统优秀文化的理解不透彻,另一方面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质量。因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对于古文的理解能力处于启蒙阶段,因此,单用文字讲述的方式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德育的开展效果。

同时,教师可以在德育的开展过程中组织学生共同观看关于革命先烈事迹的故事,使学生在多媒体设备的帮助下了解当时革命英雄所处的困境,感受先烈们不畏艰难、顽强拼搏的革命精神。先烈们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保卫我国领土的完整,才使我们拥有了如今和平年代的幸福生活。在观看过程中,学生可以将短片中先烈英雄的形象和话语牢记在心中,从而促使增加对于祖国的热爱,培养其赤胆忠心的爱国之情。

其次,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实现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除学校的德育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拓展学生的课外德育学习空间。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制作关于德育的微课视频,并将其上传至校内教育平台,学生可以通过登录线上平台的方式随时随地观看德育微课视频。教师在制作微课视频时,需要保证微课的趣味性,才能引起学生观看微课视频的兴趣。并且,教师要避免将德育微课视频的学习作为硬性的学习任务,要顺应国家对于素质教育的“双减”政策,保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质量,促进德育的良好开展。

2.运用优秀传统文化素材

在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丰富的德育元素,并且存在大量的文化素材,教师可以通过优秀传统文化素材实现小学德育的高质量开展。教师可以应用《三字经》《千字文》等传统启蒙教育素材,开展德育教学,从而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师在素材的应用上,应以项目式的方式进行,为每一个模块定制一个学习周期。

例如,教师在应用《朱子家训》开展德育教学活动时,可以将一学期定为一个学习周期,本学期内的德育素材将大部分依托于《朱子家训》中的德育素材。如教师在应用“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进行德育时,可以通过相关素材引申该句的深刻含义,教导学生与人相处的和谐之道,提升学生的思想品格。教师在定制德育学习任务及学习周期时,需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如针对低年级的学生,可以规定一个星期掌握一句《朱子家训》中的家训;针对高年级的学生,可以规定三天掌握一句。

教师在应用“施惠勿念,受恩莫忘”对高年级学生进行德育时,可以在第一天为学生阐述这句话的含义,本意即为“对他人施恩惠,不必挂在心里,受他人恩惠,定要铭记心间”。在学生基本了解本句话的含义后,教师可以在第二天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对于这句话的理解,教师需要对此进行总结和升华,加深学生对于这句家训的深入理解。第三天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共同背诵这句家训,谈谈自己对于这句家训的理解。通过以上方式,教师可以有效加深学生对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素材的理解,并做到良好应用,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品格。

同时,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多样性的传统文化活动,促进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德育中的渗透,使学生在书本之外感受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教师可以通过开展扎染、国画、雕刻、民族舞等活动体现我国传统优秀文化,将其中蕴含的德育元素与教学进行融合。在国画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述古人对于“君子”的定义,使其了解国画中的写意精神,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对宁静淡泊这一良好品质的追求。在民族舞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我国传统的礼仪文化,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通过开展多种优秀的传统文化教学,可以使学生加深对于我国传统优秀文化中思想道德的理解,从而促进学生的良好发展。

3.塑造良好的校园德育环境

小学阶段的学生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环境可以对于学生的成长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教师在开展德育工作时,需要充分注重校园内的德育环境,并加大对其进行优化改善的力度,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校园德育环境。

一方面,教师在进行校园德育环境改造时,应充分注重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如绘制班级文化墙时,可以着重参考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故事,将其以图画的方式进行展示,如“负荆请罪”“卧冰求鲤”等,或在校园内修建孔子和孟子的雕像,使其形象在耳濡目染中被学生记住。通过文化墙和校园雕塑的设置,可以使学生在日常接受德育的过程中更易理解教师所讲授的内容。或者,教师可以通过在设置班级口号时融入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小学阶段中,大部分班级都会设置班级内部的口号或标语,教师在设置标语时可以选择“孝敬父母,尊敬师长,感恩社会,报效祖国”“知行合一,行胜于言”等。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在朗读口号的时候,就会一次次提醒自己严格按照口号中的要求规范自身的行为,从而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另一方面,教师在构建良好的德育环境时,还需注重校园精神环境的塑造。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加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相关比赛,在校园内部开展国画、民族舞、传统文化演讲等活动,丰富学生校园生活的同时,可以加深学生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促进学生道德素质的提升。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国画比赛,在提升学生绘画水平、加深对于国画知识理解的同时,深入了解国画的核心精神,即澹泊明志、宁静致远,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也可以在校内组织开展书法比赛,因书法比赛的门槛较低,大部分学生都能够参与其中。同时,书法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在传统的思想理念中,一直都有“字如其人”的概念。因此,在校园内组织书法活动,可以使学生了解书法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同时提升自身的书法水平。通过在校园内开展优秀传统文化相关活动,可以使德育元素有效融入校园的精神环境,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4.在实际生活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小学阶段德育融入我国传统优秀文化的过程中,教师还需注重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以此规范学生日常生活中的行为,提升其思想道德观念。小学时期,学生思想道德品质提升的主要方式是学校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的教育,同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积累一定的生活经验,教师在开展德育工作时,要将实际生活经验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有效结合,提升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并且规范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

例如,教师在开展德育时可以向学生提出引导性的问题:在生活中应该如何与朋友交往?应该如何孝顺父母?若在外面遇到需要帮助的人是否要伸出援手?而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自由发表的看法。在讨论过后,教师可以应用《朱子家训》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对学生发表的看法进行点评。这一方面可以加深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印象,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将《朱子家训》中的内容理解得更为透彻。

教师在进行“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鼓励学生自由发言,说出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节约行为。将传统文化中的德育精神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并且有效约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同时,教师可以通过将德育与传统文化节日相结合,从而促进学生道德素养的提升。在我国传统文化节日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相应的任务,如春节的时候包饺子、端午节的时候包粽子、五一劳动节和家人一起大扫除、中秋时同家人一起赏月等,这可以在加深学生对于传统文化节日习俗认知的同时,让学生体会家长的辛劳,从而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综上所述,文化可以体现出一个国家的道德规范和价值取向,我国是拥有几千年文明的历史大国,拥有取之不尽的德育素材,因此,在小学德育教学的开展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传统文化中的德育素材实现学生道德素养的提升,并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有效规范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人才。

猜你喜欢
德育传统文化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中国德育(2022年10期)2022-06-20 09:09:50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金桥(2022年2期)2022-03-02 05:42:50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中老年保健(2021年3期)2021-08-22 06:52:22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老传统当传承
传媒评论(2018年8期)2018-11-10 05:22:12
谁远谁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