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真实情境的地理“主题+问题式”教学案例设计

2023-12-25 18:16
辽宁教育·教研版 2023年12期
关键词:问题式真实情境核心素养

摘要:在高中地理课堂中,教师设计基于真实情境的课堂问题,有助于引起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以“探索香格里拉市大气之谜”这一真实情境为载体,运用“主题+问题式”教学模式,整合“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的相关知识,以问题链为线索,开展基于真实旅行情境的地理教学设计,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真实情境;问题式;核心素养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通称《课标》)指出: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在自然、社会等真实情境中开展丰富多样的地理实践活动”。核心素养背景下,学生要能在现实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基于真实情境的“主题+问题式”的教学模式有助于落实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一、基于真实情境的“主题+问题式”教学模式的意義

(一)落实《课标》中的教学理念

《课标》一再强调“引导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这说明地理不仅来源于生活,而且最终会被运用到生活中,这也是地理知识真正的价值所在。生活化的情境教学让学生通过真实的情境连通直接的生活经验与间接的教材知识,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落实学科核心素养

教师通过设置真实的主题情境,紧密联系学生生活,通过设计问题链串联情境,让学生从情境中来,再到情境中去,这个过程就是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过程,既培养了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又让学生真正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实现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三)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发生

基于真实情境的“主题+问题式”教学模式有别于传统的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中心,由教师事先创设情境,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再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成果展示。教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进行科学解释,而后指导学生将新知识应用于新的情境中,学会举一反三,最后对整个研究过程进行评价,从而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发生。

二、基于真实情境的“主题+问题式”教学设计

(一)研读《课标》,确定主题情境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一课是高中地理教材中的必修内容,学生在本节课中将初次接触地球大气的相关知识。通过研读《课标》可以发现,本节课的知识内容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传统的教学方式会导致学生无法充分地参与到课堂中去,从而使课堂变得枯燥、低效。因此,一个典型直观的案例至关重要。笔者结合自己去香格里拉市的亲身经历,确定了本节课内容的主题情境,即“探索香格里拉市大气之谜”。

(二)学情分析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这部分知识内容原理性、理论性较强。学生虽然了解高中地理学习的一些基本方法,但是材料分析、概括能力,空间思维能力较为欠缺,在完成理论学习的过程中会存在一定困难。为了有效突破教材难点,掌握课堂教学重点,本节课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以完成研学旅行任务为载体,引导学生自觉进行学习探究。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教学目标:1.通过运用图表等资料,明确各层大气特点及各垂直分层与人类活动的关系。2.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对流层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重难点:分析对流层大气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四)基于旅行情境的具体教学过程

笔者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新整理,最后确定具体的“主题+问题式”教学设计流程。

1.情境环节一:香格里拉市星空之谜(视频情境导入)

【情境创设】播放有关香格里拉市星空的视频,带领学生从大气的角度分析香格里拉市能看到璀璨星空的原因。

【学生活动】欣赏视频,初步思考香格里拉市能看到璀璨星空的原因。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激发学生兴趣,唤起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好奇心。

2.情境环节二:出发云端,奔赴星空(互动合作,探求新知)

活动一:穿越大气层——感受对流层大气的特点

【情境创设】刚起飞时,飞机比较颠簸,此时飞机广播提醒可能正遇到一些不稳定的上升气流,提醒旅客在座位上坐好并及时系好安全带。

问题1:飞机遇到的不稳定气流会出现在垂直分层的哪层大气。

问题2:说明飞机颠簸的原因。

问题3:简述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特点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问题4:对流层厚度的时空分布特点。

问题5:分析云、雨、雾、雪等天气现象都发生在对流层的原因。

【学生活动】根据材料回答问题,了解对流层大气的特点及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设计意图】从常见的生活现象中找出与地理学科相关的知识,明白生活与地理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地理。

活动二:穿越大气层——感受平流层大气的特点

【情境创设】飞机持续飞行了1个小时,广播提醒旅客可以离开座位、使用洗手间。此时透过飞机窗户可以看到万里晴空,白云在飞机之下。

问题1:飞机此时处于大气垂直分层的哪层大气。

问题2:说明此层大气的主要特点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学生活动】根据材料回答问题,明确平流层大气的基本特点及与其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

【设计意图】结合平流层气流运动特征,引导学生思考平流层气流运动特点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让学生学会变换视角对地理问题进行再认识,提升综合思维能力

活动三:穿越大气层——感受高层大气的特点

【情境创设】 飞机降落,广播提醒此时可以正常使用无线电子设备。

问题1:无线电与哪层大气有关。

问题2:说明此层大气的主要特点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学生活动】根据材料回答问题,明确高层大气的基本特点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连续情境引发学生对原有知识的回顾和重现,掌握基础知识,为后面的进阶学习奠定基础。

3.情境环节三:观香格里拉市之美

【情境创设】播放香格里拉市旅行途中的VLOG。

【教学过渡】视频中的香格里拉市景观与我们身边的环境有很大的差异,一起从大气的角度探究其中缘由。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进一步激发学生兴趣,同时通过问题的设置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4.情境环节四:抵达香格里拉市,感受大气之异

活动一:抵达香格里拉市——感受大气之异(氧气)

【情境创设】到达香格里拉市的客栈,“我”兴奋地提着行李跑向二楼,发现没走几步就胸闷气短,喘不过气来。原来“我”出现了高原反应。老板及时给了“我”氧气瓶,使用后“我”感觉好多了。

问题1:说明“我”产生高原反应后需要氧气瓶的原因。

问题2:不同海拔含氧量不同,香格里拉市居民到晋江市会有何感受。

【归纳小结】大气含氧量的不同会影响人类的身体健康,但是适当的缺氧有利于激发潜能。

【学生活动】根据情境问题和生活实际探究问题并回答。

【设计意图】以学生的生活经历和兴趣为切入点,不仅让学生明白大气组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同时也拓展了学生的认知。

活动二:抵达香格里拉市——感受大气之异(臭氧)

【情境创设】 到达香格里拉市,“我”发现当地气温比晋江市低,当地人也有戴帽子的习惯,他们脸上还呈现出明显的高原红。

问题1:简述香格里拉市居民脸上出现高原红的原因。

问题2:简述臭氧减少的原因及危害。

问题3:举例说明人类活动排放污染物进入大气会产生哪些产生环境问题。

【学生活动】分析地理现象,结合大气中臭氧的作用探究问题,并结合生活认知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活动,既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又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环境特征的充分利用,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活动三:抵达香格里拉市——感受大气之异(水汽、杂质)

【情境创设】与晋江市相比,香格里拉市的天空蓝得纯净、透亮。

问题1:简析当地出现“高原蓝”现象的自然原因。

问题2:说明香格里拉市大气环境对当地农业发展的有利影响。

【学生活动】分析地理现象,结合大气中水汽和固体杂质的作用探究问题,并结合生活认知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加强学生对大气组成与人类活动相互关系的理解,增强学生的大气环境保护意识,帮助学生形成人地协调观这一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5.情境环节五:解香格里拉市星空之谜(前后呼应,思维拓展)

【情境创设】与晋江市相比,香格里拉市能看到璀璨星空。

问题1:从大气的角度分析香格里拉市能看到璀璨星空的原因。

问题2:分析星空观测的有利区位条件。

【归纳小结】区位条件(见图1)

【学生活动】根据所学知识,通过信息处理和加工,回答相应的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前后呼应的方式,激发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拓展思维,进一步落实地理实践力和综合思维的培养。

(五)围绕问题解决,开展表现评价

本教学案例的问题呈现理性递进,问题链的递进过程即为学生思维层级的进阶过程。本文选取学生熟悉且感兴趣的情境,教师通过收集课堂上学生的发言、讨论并进行归类,对不同学生的回答进行分类评价,检验学生地理思维发展的进阶过程。判断学生的思维水平,帮助学生改进地理学习方式和方法,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提升其地理学科素养。

三、对基于真实情境的“主题+问题式”教学模式的反思

本课立足于核心素养视角下的“主题+问题式”教学模式,切入点是香格里拉市大气这个真实、具体、可操作的情境,课堂遵循“情境感知—大气组成—大气垂直分层—二者与人类活动关系—共同建构”这一思路展开,强调以师生的共同视野参与地理课堂,学生在研究学习中培养了科研创新精神、合作精神以及地理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地理应用实践分析能力和综合思维及创新性思维能力。

“主题+问题式”教学模式的关键环节就是主题情境的选择和问题链的设置。情境一定是真实、有效、可操作的情境,要具有科学性和严谨性,这就要求教师平时注意搜集和整理素材,且要能对素材加以分类应用。问题链的设置决定了情境使用的精准度和挖掘程度,更是学习能否实现深入的桥梁。要想设置好问题链,教师首先要对教材及每节课的学业水平等级要求非常熟悉,并且针对学生情况进行合理安排,设置具有梯度性的问题,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达到深度学习。

总之,基于真实情境的“主题+问题式”教学模式不仅能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还能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在未来的教学中,笔者会更注重情境和问题的设置,不断地探索和总结,为“主题+问题式”教学模式提供更多素材。

参考文献:

[1]李婷,迟令峰.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情境化教学设计:以“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为例[J].地理教育,2022(9).

[2]麻瑞莹.基于生活化情境教育的地理教學设计模式构建[J].地理教学,2018(19).

[3]陈海英.地理生活化情境教学的课堂流程探析:以人教版必修1的“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为例[J].中学教学参考,2021(16).

[4]罗高斌,张家鹏.基于真实社会实践过程的高中地理生活化情境教学探究:以湘教版“人口迁移”为例[J].地理教育,2023(12).

[5]周怡.主题情境教学在地理微专题复习中的运用[J].文理导航(上旬),2023(12).

[6]翁玲玲.素养导向下的情境教学设计与实践:以“海水的温度与盐度”为例[J].地理教育,2023(10).

[7]刘敏,江丰.基于真实情境的地理情感培养教学设计:以“河流地貌”为例[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23(23).

(责任编辑:赵昆伦)

作者简介:姚巧芳,福建省晋江市紫峰中学一级教师。

课题项目:1.本文系福建省泉州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课题“5E教学模式下高中地理课堂育人方式转变的实践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2.本文系福建省晋江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第一批)课题“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地理主题探究式教学案例开发与实践策略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JG1451-007。

猜你喜欢
问题式真实情境核心素养
高中数学教学方式有效性的思考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问题式”教学法在生物课堂中的实施策略
双重情境学习模式(DSLM)案例介绍及评析
基于TBM情境下的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模式探究
初中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