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式现代化中国特色的宝贵资源

2023-12-22 00:49常玲玲陆信礼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 2023年5期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中国特色

常玲玲 陆信礼

摘要:中国式现代化被冠以“中国式”,是由于它在发展过程中始终扎根于中国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形成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的理论特色。齐鲁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蕴含的“多元一体”的大一统理念、“富民厚生”的经济思想、“明德弘道”的精神追求、“天人合一”的生态智慧以及“以和为贵”的交往之道等优质文化基因是铸成中国式现代化中国特色的宝贵资源。运用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充分挖掘这些方面的资源,对于深入阐明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逻辑、巩固中华文化的主体性等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齐鲁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式现代化;中国特色;宝贵资源

作者简介:常玲玲,中国海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陆信礼,中国海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邮政编码 266100)

中图分类号:G12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6359(2023)05-0035-05

基金项目:2023年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资源研究”(202261107)阶段性研究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武夷山朱熹园考察时指出,“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1]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具体化,主要包含五个方面的中国特色,即: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式现代化之所以具有这些方面的中国特色,主要因为它在发展过程中始终扎根于中国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齐鲁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优秀的文化基因也是铸成中国式现代化中国特色的宝贵资源。

一、多元一体:“人口规模巨大”特色之源

“多元一体”的大一统观念贯通古今,不仅是中华民族繁衍发展、生生不息的内生动力,也是人口规模巨大特色的理论资源。

(一)“多元一体”的大一统理念

中国的“大一统”理念,由来已久。古代儒家、法家等学派的著作中有很多关于“多元一体”的记载。对于梁襄王“天下恶乎定”的疑问,孟子认为应“定于一”。“大一统”概念见于《公羊传·隐公元年·春王正月》,其中指出:“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春者何?岁之始也。王者孰谓?谓文王也。曷为先言王而后言正月?王正月也。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这里说明的是鲁隐公继位的正统性和“大一统”国家秩序的合理性。管仲在辅佐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就霸业的过程中,坚持认为,“使天下两天子,天下不可理也;一国而两君,一国不可理也;一家而两父,一家不可理也。夫令,不高不行,不抟不听”(《管子·霸言》)。这讲的也是一统的道理。正像姜义华指出的,“大一统是中华文明的力量源头”。[2]

(二)“多元一体”的大一统理念铸成人口规模巨大的特色

从根本上说,中国式现代化呈现出的“中国特色”,主要在于它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超越了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传统逻辑。这一理念在齐鲁优秀传统文化中也有所体现。《管子·牧民》中记载,“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在推进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过程中,需充分借鉴“民惟邦本”的治国智慧。

一方面,人民群众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主体和根本动力。主体和动力问题是现代化进程中不可回避的首要问题。对于我国来说,人口规模巨大的现实国情,既可以是考验与压力,又可以是优势与红利。人民群众作为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他们的智慧和力量一旦被激发出来,就可以将这种人口压力转变为人力资源和人才优势,从而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重要力量。这就要求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地化压力为动力,化考验为优势。

另一方面,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指归。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3]要实现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就需要在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基础上,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合理调节人口规模巨大所带来的内部分化和矛盾,兼顾物质资料生产和人自身的生产。

二、富民厚生:“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特色之源

“富民厚生”的经济思想所体现出的经济社会发展的民本导向和道义原则,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特色的理论资源。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应以全体人民的共富取代两极分化,以人的全面发展取代物的片面发展,实现效率与公平的统一。

(一)“富民厚生”的经济思想

“富民厚生”的经济思想是齐鲁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在齐鲁优秀传统思想文化中,虽然儒家提倡的“重义轻利”“先义后利”的价值主张是处理利益冲突时的基本原则,但它并不否认人们对正常物质利益的追求。孔子认为,“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论语·里仁》)。在他看来,民众对利益的态度符合正常的物质需求,主张应通过合法和正规途径获取利益。《管子·治国第四十八》开篇中也明确表示,“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这些经济主张就是《史记·七十列传·平津侯主父列传》中所概括的“治国之道,富民为始”。为此,齐相晏婴还提出均富原则,他认为,“其取财也,权有无,均贫富,不以养嗜欲”(《晏子春秋·问上》)。孔子也认为“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论语·季氏》)。应当说,他们所讲的“均”并不是简单的平均主义,而是主张将差距限定在一定的范围内。

(二)“富民厚生”的经济思想铸成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特色

齐鲁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财富积累和物质分配等问题的阐释,是符合当时的社会发展需求的,因此能够盛极一时。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既需要汲取齐鲁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富民厚生”和“均贫富”等的思想智慧,也需要将这些精华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

一方面,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以全体共富取代两极分化。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发展模式,无法解决现代化进程中的城乡、收入等方面的差距问题,因此造成严重的两极分化。而我国所主张的共同富裕,是通过社会主义制度实现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和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因此能够解决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所遇到的公平问题。这与齐鲁优秀传统文化中所倡导的“均贫富”思想在精神实质上是一致的。

另一方面,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统筹效率与公平,以人的全面发展取代物的片面发展。共同富裕不是一蹴而就、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而是循序渐进、分阶段逐步促进的富裕。我国所追求的富裕,“不是所有人都同时富裕,也不是所有地区同时达到一个富裕水准”,[4]而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兼顾效率与公平,实现“做蛋糕”和“分蛋糕”的统一。这与齐鲁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富民厚生”的经济思想在精神内核上高度契合。同时,我国所倡导的“共同富裕”不单指物质层面,也兼顾了精神方面的内容,即在物质生活富足、社会发展的基础上,注重社会的公平正义,做到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

三、明德弘道:

“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特色之源

“明德弘道”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鲜明的品格底色,也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特色的理论资源。

(一)“明德弘道”的精神追求

齊文化与鲁文化尽管存在诸多差异,如鲁文化崇尚礼,遵循“亲亲尚恩”,而齐文化“尊贤尚功”,但二者对“德”及其价值观的看法却大致相同。[5]“明德弘道”的精神追求,既是个人道德修养的价值标尺,也是社会持续发展的思想基础。在齐鲁传统文化中,通常将“德”与“美”相联系,认为有道德修养的人即为最美的圣贤君子。儒家将讲求仁义道德作为人生的第一取向,主张通过“内圣”的方式求得“外王”。管仲认为,“道德出于君,制令传于相”(《管子·君臣上》),“道德定于上,则百姓化于下矣”(《管子·君臣下》)。这也将道德约束上升于君子和治国之道,讲求以德治国、以德服人、以德化人。应当说,他们对于个人道德修养和社会道德理想的阐发是以坚实的物质基础为条件和前提的。在《论语》中,孔子将国家治理分为“庶之”“富之”和“教之”三个阶段,以教化民众为最终指向,认为应在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之后,继而对民众施以教育,使他们的精神水平得到相应提高。这与管仲说的“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管子·牧民》)的观点是一致的。

(二)“明德弘道”的精神追求铸成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特色

齐鲁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明德弘道”的精神追求,包含了个人道德修养、政治道德以及社会道德等方面。对此进行转化吸收,既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要求,也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特色的重要理论资源。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6]在生产力极大发展、物质财富极大积累的情况下,更需要加强人民群众的理想信念教育,提升人民群众的精神境界,围绕“两种文明”协调发展的目标推进现代化建设。

一方面,要发展高度的物质文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物的全面丰富”,为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奠定充足的物质基础。没有充足且坚实的物质文明,历史文化的传承就会缺乏相应的基础,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得不到相应的保障。齐鲁优秀传统文化中虽将人的道德品行作为精神追求,但这种规范约束也是建立在个人丰衣足食的基础之上。

另一方面,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是一种物质主义膨胀的现代化。这种现代化从发展模式上看表现为单向追求经济增长,忽视民众精神文明建设,只见物不见人,导致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以及享乐主义等思想盛行,故而引发诸多现代性危机。中国式现代化是对这种现代化模式的超越,主张在物质富足的基础上,开展形式多样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推进中,要把握“两种文明”的辩证统一关系,推进二者的协调发展。

四、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特色之源

“天人合一”的生态智慧体现了中华民族对宇宙的根本看法,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特色的理论资源。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要既尊重自然发展的客观规律,又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实现中华民族的可持续发展。

(一)“天人合一”的生态智慧

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问题是任何国家推进现代化进程中所面临的共性问题。西方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强调“天人对立”,把征服自然、利用自然看作是人的主体性的发挥。中国哲学中的天人关系说包含着丰富、复杂的内容,但它最基本的涵义,就是指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其中居主导地位的,是儒家的“天人合一”理念。它包含了丰富的生态智慧,也是齐鲁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内容。儒家的“天人合一”观念,强调人与自然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关系。如张岱年所说,“天人合一观点并不反对对于自然的探索”。[7]《易传》作为“天人协调说”的突出代表,“提出了既要通过人的实践力量来引导、调节自然的变化,又要遵循、适应自然运行规律的‘裁成、‘辅相原则”。[8]因此,人们在对自然资源进行利用时,也应做到“取之有时,用之有度”。正如《论语》中所记载的,“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论语·述而》)。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我国古代特别关注农业生产、生态保护。管仲主张通过立法的手段保护生物资源,提出“以时禁发”的原则(《管子·立政》)。

(二)“天人合一”的生态智慧铸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特色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9]人与自然之间是一种共存共生的关系,自然界为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提供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人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充分认识和改造自然,从而为自身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一方面,人必须承认自然发展的客观规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没有自然界就没有人自身。因此,在处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时,首先要尊重和顺应自然界发展的客观规律,认识到自然界对于人类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性作用。我国所要建设的现代化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着眼于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这就需要克服现代化进程中存在的人多地少、生态脆弱等诸多难题,决不能照抄照搬西方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必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道路。

另一方面,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人类也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对自然界加以利用和改造,使其有益于自身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并不能以污染和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生态环境本身就是经济,应正确处理好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在环境保护中找寻发展机遇,实现保护与发展的双赢。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两山”理念。这一理念也植根于齐鲁优秀传统文化之中,是对“取之有时,用之有度”生态发展观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思想资源。

五、以和为贵:“走和平发展道路”特色之源

“以和为贵”的交往之道是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重要准则,也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特色的理论资源。中国作为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和国际秩序的维护者,维护国际社会公平正义,在发展自身的同时造福世界,凸显中国式现代化獨特的政治底色。

(一)“以和为贵”的交往之道

几千年来,齐鲁传统文化中的“以和为贵”观念逐渐从一种哲学观念上升为社会理想,并且贯穿于中国政治思想发展的过程中。儒家将“仁”视为最高的道德标准和准则。在《论语·颜渊》中,樊迟问何为仁?孔子回答“爱人”。孟子在继承孔子仁爱观的基础上,更提出统治者应实行“仁政”的主张,认为“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孟子·公孙丑上》)。墨子的兼爱说也是“以和为贵”观念的一种体现。在他看来,“兼相爱,交相利”是维系社会稳定、治理国家的有效途径。只有通过“兼以易别”的爱,才能实现理想中的和谐社会,改变社会混乱动荡的局面。中华文明的这种和平性在处理国与国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关系中的具体表现是:尚文不尚武,崇仁义,贵王道,倡导“讲信修睦”“协和万邦”。中国自古以来就倡导以德行仁的“王道”,反对以力假仁的“霸道”,有“国虽大,好战必亡”(《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的警言。

(二)“以和为贵”的交往之道铸成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特色

齐鲁优秀传统文化中“以和为贵”的交往之道是走和平与发展道路特色的理论资源。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突出特征,也是现代化能够持续推进的重要前提和有效保障。中国在推进现代化道路进程中,不走以往那种通过战争、殖民和掠夺等方式以实现现代化的老路,而是始终坚持和平的外交理念,为促进共同发展作出自身的贡献。

一方面,我国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为现代化的推进提供稳定的社会环境。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使世界各国成为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良好稳定的国际环境能够为实现各国的发展创造条件。针对当前和平赤字和安全问题突出的现象,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全球安全倡议。这一倡议充分彰显了齐鲁优秀传统文化中“以和为贵”思想的当代价值,是中华民族追求和平的重要体现。

另一方面,中国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兼顾其他国家的发展,为解决人类共同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方案。习近平总书记从全人类着眼,将“坚持胸怀天下”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走出一条既发展中国又造福世界的现代化新路。他还提出了全球发展倡议和全球文明倡议,并且指出,“亲仁善邻、协和万邦是中华文明一贯的处世之道”。[10]“协和万邦”不仅是中国文化的基因和核心价值之一,也是齐鲁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还是中国处理国际关系时的重要选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对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热爱和平的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扬”。[11]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对“尚和”的文化基因进行深入的挖掘,使其成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独特的政治底色。

六、结语

中国式现代化理论这一原创性的学说,继承和发展了齐鲁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相关内容。今后,我们在传承和弘扬齐鲁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应自觉以“两个结合”为根本遵循,运用辩证的思维方法,进一步讲清楚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中国特色的历史资源,不断丰富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内容,巩固中华文化的主体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互成就,齐鲁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优秀资源只有与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更好发挥其优势,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315.147.

[2]姜义华.中华文明的经脉[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9.168-170.

[3]习近平.论坚持全面深化改革[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68.

[5]王修智.齐鲁文化与山东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168.

[6]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22.

[7]张岱年.天人合一评议[J].社会科学战线,1998(3).

[8]方克立.方克立文集[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554.

[9]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N].人民日报,2023-07-19.

[10]习近平.深化文明交流互鉴 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9.

[11]习近平.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89.

(责任编辑 马树颜)

猜你喜欢
中国式现代化中国特色
论全面现代化
全面认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之“新”
中国式现代化文明新形态的世界意义
“中国式现代化”的如椽巨笔
理论·历史·实践: 三维探析中国式现代化
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的坚守与创新
贾康:“中国特色”的独立思考的知识分子
“中国特色”的低速电动车
邓小平开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历史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