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的初中英语大单元教学路径

2023-12-21 08:34:30孟红
天津教育·下 2023年11期
关键词:新课标教学活动初中英语

孟红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指出课程实施要深化教学改革,探索大单元教学,促进学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加强知识间的内在关联,促进知识结构化。《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更加注重学生学习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语言能力的综合考查。因此,单元话题之下教学内容的重构与统整势在必行,将改变当前目标扁平化、内容碎片化、过程模式化、评价表面化等问题。从全局视角审视整个单元的学科育人价值,于单元内各模块知识关联基础上统筹安排教学内容,根据主题意义科学合理地设计教学活动,从单元整体教学角度进行评价、反思、改进教与学,以此为基础展开的初中英语教学才更科学、合理、高效,引领学生获得更富有意义和价值导向的课程体验。基于此,本文首先阐述了新课标背景下的初中英语大单元教学价值,其次分析了当下初中英语大单元教学现状,最后从教学评一体化的视角出发,探寻了新课标背景下的初中英语大单元教学路径,旨在让大单元教学活动环环相扣,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一、新课标背景下的初中英语大单元教学价值阐述

(一)有助于帮助学生建立系统的知识框架

初中英语教师在大单元教学过程中,基于教学内容,从全局出发,分析并把握教学内容中的线索与主题,综合剖析初中阶段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及各单元主题之间的关联特征,以大单元为中心主题,系统布局并整合单元教学内容,而后精准设计富有层次化的教学活动,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起较为完备的知识框架。学生也将在不同的活动中持续提升重点知识的分析能力和迁移能力,从系统的角度出发,完成对各项知识内容的解读,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增强学生的感知,他们也将在后续的学习实践中实现对知识的举一反三,达成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二)有利于促进学生达到深度学习样态

教师基于新课标视角,围绕特定主题对单元教材内容进行深入解读,并结合学生的认知逻辑和生活经验,对单元内的各个模块进行统整与组合,搭建起一个由单元主题统领、与各个语篇主题联络、清晰且完整的单元教学活动。学生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英语学习实践探究,逐渐学会运用所学语言、思想观点、方法策略,生成围绕该单元主题的深层认知及价值判断。这样的教学活动能为学生提供深入且持久的单元主题理解基础,引领学生基于自身的认知基础,建构更全面且相对完善的主题认知,并围绕这一主题展开生动且富有层次性的建构性学习,让思维从低阶转向高阶,学习从表层走向深层,逐渐达到深度学习样态,持续发展逻辑思维、批判思维及自主探究能力。

(三)有利于促进学生核心素养融合发展

新课标明确指出初中阶段的英语课程教学要注重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教师立足大单元教学理念,从更多元的角度着手,针对学生的能力、状态及对知识重难点掌握情况,精准设计教学活动,系统布局口语交流、听力、阅读、写作及语法运用等不同的内容模块,让学生实现各项能力的综合发展。同时,教师从全局出发,围绕这些内容设计富有针对性的教学评价体系,能够从更多元的角度对学生进行评估,帮助学生全方面了解自身存在的不足,以立体、全面、综合的评价结果支撑自身完成富有针对性的再学习、再探究、再实践,发挥出“以评促学”的作用。学生通过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系统整合的学习过程,持续完善学习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及语言能力,最终达成核心素养的融合发展。

二、新课标背景下的初中英语大单元教学现状分析

在新课标背景下,诸多一线教育学者开始尝試实施大单元教学,但是由于大单元教学仍然处于摸索阶段,还存在一些问题,缺乏对单元整体的关照,背离了大单元教学初衷。

(一)单元教学浅层化,教学评价流于形式

教师在展开单元教学设计的时候,并没有从单元整体出发进行研读和把控,更没有提炼出单元主题大观念,在实践中也常常忽视了学生各项能力及素养的发展,且后续教学评价没有聚焦教学设计内容与目标,目标扁平化及评价表面化的问题依旧存在,阻碍了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

(二)单元教学知识化,教学活动缺乏连贯性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并没有深度聚焦新课标理念,开展契合英语学科特征的创新性教学活动,也没能为学生设计以意义探究为统领的活动内容,单纯跟着课本流程展开单元教学。这样的大单元教学活动缺乏整合性、立体性与全面性,活动之间毫无逻辑、毫无梯度、毫无高度,使学生难以基于自身能力基础完成富有特色的英语实践探索,很难与单元大观念和大主题建立联系,无法让学生在活动中聚焦单元主题完成多维解读。

(三)单元教学碎片化,知识体系割裂

大单元教学是要建立以语言为主线的整体教学活动。教师需要立足于全局视角,优化整合听力、口语交际、阅读、语法及写作等多类课程,根据教学需要,将各模块内容相互整合,形成一个循序渐进、富有逻辑的课程教学体系。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缺乏整体意识,没能从全局视角出发分析单元教学活动,只是将教学聚焦在某一个重难点,忽视了单元或语篇主题内容的全貌,自然无法让自身的教学活动展现出单元的整体性,更无法为学生搭建相互关联、逻辑清晰的知识体系,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新课标背景下的初中英语大单元教学路径

(一)提炼大单元主题,整合内容

主题是实施大单元教学的核心,提炼主题是开展大单元教学的第一步,因而教师应该深入解读单元教学内容,形成对主题的初步思考。基于主题整合教学内容,按照大单元教学需要合理布局并排列单元教学内容,为大单元教学活动下各项资源的运用及选择提供指引,这样才能够为后续高效教学活动的开展做好充分准备。

以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为例,在教学“Why do you like pandas?”时,教师就要完成对单元教材的综合研读,提炼主题,整合教学内容。从宏观角度分析,本单元主题属于“人与社会”范畴,单元话题是“动物”,单元功能是让学生描述各种动物,表达对动物的喜好。从微观角度分析,本单元包含听说课、语法课、阅读课及写作课四个模块,共同聚焦“animals”这一大主题展开布局,因而教师要基于这一大主题科学整合教学内容。

第一,认识动物:以参观动物园的话题为线索,展开对动物园里动物名称、产地及特征的讨论,而后以宠物为主线,谈论宠物狗Ding ding和宠物猫Lazy的才能与特征。第二,表达个人对动物的偏好:以对话填空的形式复现讨论动物的喜好及原因的话题,再以说明文的形式展现Jill从产地、年龄、特征及居住地四个方面谈论自己喜欢的动物及原因。第三,保护濒危动物:以说明文的形式,描述大象这一典型的濒危动物,具体从地位、才能、困境及拯救措施四个方面进行描述。

如上,教师聚焦大单元主题,将本单元内容布局为“认识动物”“表达个人对动物的偏好”及“保护濒危动物”三个模块。基于这一大单元主题,学生还需要认识保护动物的意义,了解如何保护生活中的动物,这样才能形成一个系统的“大”单元主题。因而教师要基于单元基础内容继续拓展延伸两个主题。

第一,保护动物的意义与价值:补充语篇“Why Should We Protect Wildlife Animals”。第二,保护生活中的动物:补充语篇“Advice on Protecting Animals in Our Life”。

通过以上五个小主题的凝练及相应内容的布局,学生便将在一个系统性的内容模块中完成学习,共同指向“认识、爱护、保护动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主题的解读。

(二)精设大单元目标,素养导向

教學目标是指引学生完成大单元活动的重要“导航索”,教师要聚焦学科核心素养,科学设计大单元教学目标,明确学生在某个单元学习后需要达到的学习结果,指向后续的教学评价。所以教师要紧扣大单元主题,分析学情,围绕学生“做什么、怎么做、做得怎么样”精准设计教学目标,为学生的高效学习实践提供有力支撑。

比如,教师聚焦“animals”这一主题,分析五个小主题,而后以核心素养为依托,设计以下教学目标。

第一,语言能力。学生能够掌握有关动物名称及描述动物的词汇,能够正确使用because介绍自己喜欢某一动物的原因,可以正确使用why和where引导的特殊疑问句完成对动物来源及喜爱原因的语言交际。第二,学习能力。学生在听力中能够抓住关键信息预测内容,在阅读中能够掌握精读技巧,能够综合运用听、说、读、写、看等手段获取学习资源,并完成信息表达与交流。第三,思维品质。学生能够在阅读活动中完成对内容的提炼与概括,发展分析、归纳、发散及整合思维;第四,文化意识。学生能够了解不同国家动物及特征,树立爱护动物、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三)优化大单元活动,深度探究

在大单元教学活动优化设计中,教师要凸显英语学科特征,聚焦“英语学习活动观”,引导学生在层次递进的英语学习活动中达到深度学习样态。对此,教师要结合所布局的内容合理铺设大单元教学活动,让子主题与大主题之间呈连续性与渐进性关系。学生经历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活动,最终生成对单元大主题的完整、系统和理性认知。比如,教师聚焦“animals”这一主题,结合教学内容,可以设计以英语学习活动为导向的教学活动。

1.学习理解类活动。

教师指导学生完成听力课及语言交际课,创设“游览动物园”的生活化情境,让学生结合教材Section A部分的内容谈论动物园中的动物,具体包括动物名称、性格、来源国家等,通过听力及对话练习谈论自己喜欢的某一种动物,并阐述原因。

2.应用实践类活动。

教师指导学生完成阅读课。语篇一为Section A的2d-3c部分,了解家庭宠物小狗Ding ding和猫Lazy的习惯特征,熟悉where和why引导的特殊疑问句语法使用方式,并运用其谈论自己对动物的喜好。语篇二为Section B的2a-2c部分,学生迅速阅读文章,归纳整理信息,并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呈现阅读内容,了解大象的艰难处境。语篇三为“Why Should We Protect Wildlife Animals”,在阅读中了解保护动物的意义。语篇四为“Advice on Protecting Animals in Our Life”,阅读完之后小组讨论,聚焦生活,自由表达生活中应该怎样保护动物。

3.迁移创新类活动。

教师指导学生基于听、说、读的基础完成写作活动,从语篇逐渐过渡到笔头输出。在此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就“animals”这一主题发表自己的观点,任选一个小主题完成论述。而后拟定提纲,明确写作结构与内容,运用目标语言描述自己喜欢的动物或者展现自己对某一小主题的思考。

如上,教师布局大单元教学活动时,通过整合内容,分解了单元,突破了语篇、课型及课时之间的藩篱。拾级而上,以螺旋上升的方式逐层优化了学生的大单元学习活动。学生在层层递进的大单元活动中逐渐解析单元主题,建构整体且全面的认知,思维也将从低阶走向高阶,使单元结构认知富有体系,以此达成知识、能力、素养螺旋递进、循序进阶。

(四)开展大单元评价,立体反馈

新课标明确指出评价要发挥监控教学过程和效果的作用,为教学和学习提供参考依据。教师在大单元教学活动中应该重视教学评价,精准设计标准,为学生的大单元活动及单元学习后达到核心素养水平提供参考标准。同时将评价渗透于教学活动全过程,全面、立体地反馈学生的学习表现,以多层次、多渠道、多视角的评价方式综合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

首先,教师要依据教学目标精准设计评价标准。比如,教师设计“Why do you like pandas?”这一单元的教学目标之后,就要依据四项核心素养目标分步设计评价标准,精准指向学生大单元学习活动中核心素养的达成度。其次,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学习全过程实施定性评价及定量评价。根据学生在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活动中的具体表现予以科学评价,重点聚焦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合作情况、探究情况、创新思维、语用思维、读写思维等方面,实施定量评价。当学生完成活动之后,教师再通过测评、口头提问等方式,对学生实施定性评价,指向学生学习过程及学习成果。最后,教师要引入多元评价主体,让学生参与到评价中来,指引他们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完成自我评价、组内成员之间的互相评价及组与组之间的互相评价。引入学生这一评价主体,让学生从被动的“学”转向为主动的“思”,有意识地回顾学习全过程,了解自己的短板与优势,有针对性地查漏补缺,由此充分彰显“以评促学”的价值。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英语教师应该积极探索大单元教学模式,以高屋建瓴、统摄单元的视角,整合并优化单元教学内容,精准设计大单元教学目标,科学布局大单元教学活动,完善大单元评价,打破以往单课时教学模式的桎梏,化零为整,实现聚焦单元要素的高质量课程教学,逐渐推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猜你喜欢
新课标教学活动初中英语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趣味(语文)(2021年10期)2021-12-28 09:34:35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甘肃教育(2021年10期)2021-11-02 06:13:58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师道·教研(2021年2期)2021-03-28 02:20:53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09-11 08:01:42
如何让初中英语教学更有效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09-11 08:00:38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
中学语文(2015年18期)2015-03-01 03:50:53
初探新课标下高中英语听力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