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海燕
在当今社会,语文学科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对小学生来说,语文学习是培养他们综合素质的基础,也是提高他们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而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聚焦大单元整体教学则是提高语文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将探讨聚焦大单元整体教学的内涵、意义和策略,希望为小学语文教师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一、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内涵
首先,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旨在深入挖掘语文学科的精华,通过灵动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探索语言的奥秘,培养他们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在大单元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情感与人文关怀。语文是情感的载体,是传递人文关怀的媒介。教师应通过情感的营造,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热爱和理解,这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欣赏文学作品中深刻的人生智慧,还能够培养他们的情感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其次,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应贯穿思维与创新。语文学科不仅关注语言的运用,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与写作培养逻辑思维和批判思维,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究欲望,使他们不断思考、质疑和探索,形成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最后,教师要紧密结合实际,引导学生将所学的语文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可以开展有意义的课外活动,如社区书法展览、诗歌朗诵比赛等,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深化学生对语文学科的认识,注重情感与人文关怀、思维与创新、文化与传统传承以及与社会实践相结合,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帮助他们发展个性特长,助力他们成为具有良好人文素养和国际视野的人才。
二、聚焦大单元整体教学,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意义
首先,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小学语文教学已经逐渐从传统的知识点教学向大单元整体教学转变,这一变革明确了小学语文教学需要聚焦大单元,全面提升课堂效果和学生综合素质。聚焦大单元整体教学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常常以散点知识为主,孤立性较强。而聚焦大单元整体教学则从更宏观的角度出发,将语文知识进行系统整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全面地理解和把握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有助于提高学习效果。
其次,聚焦大单元整体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思维。在传统的知识点教学中,学生只需要死记硬背知识点的定义和概念,缺乏对知识进行深入思考的机会。而聚焦大单元整体教学则强调学生对知识的思辨和批判能力。學生需要通过分析和总结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从而提高综合素质。
最后,聚焦大单元整体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传统的知识点教学常常局限于解题方法和技巧的讲解,缺乏对学生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的培养。而聚焦大单元整体教学则注重学生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合作学习、实践活动等,帮助学生将语文知识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
三、聚焦大单元整体教学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策略
(一)明确教学目标,构建单元整体框架
在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中,聚焦整体教学意味着以大单元内容为中心,贯穿教学始终,通过系统、有机地组织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知识。聚焦大单元整体教学,首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以确保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教学目标应该明确、具体,与教材内容紧密结合,同时兼顾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发展需求。通过把握教学目标,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在整个单元学习过程中有针对性地提高语文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感和文学素养。其次,单元整体框架可以按照知识结构和教学内容的逻辑关系进行设计,将单元中的各个知识点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学习规律,构建合理的教学顺序和教学步骤,帮助学生建立起知识框架,促进知识迁移。
例如,在部编版小学教材《猫》和《母鸡》等课文教学中,这一单元主要是关于动物的描写和叙述,在明确教学目标方面,教师可以分析整个单元内容,确定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动物的观察和描写能力;锻炼学生阅读和表达能力,增强学生对自然界的保护意识。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制定具体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活动,确保教学目标顺利实现,帮助学生构建这一单元的整体知识框架,学会知识的整合与运用。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有机衔接的教学任务,例如,展示动物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小动物的讨论,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让学生制作思维导图来搭建知识框架,然后选择一种自己熟悉的动物,借鉴课文的描写方法和词语搭配方法,试着写一篇描述小动物的作文。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帮助他们理清单元学习脉络,发展语文思维。
(二)整合单元内容,带领学生拓展阅读
整合单元内容强调教学内容的整体性,有助于学生建立知识的整体认知结构。在教学过程中,将不同的知识点和技能点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阅读中掌握知识。整合单元内容是基于学科特点和学生认知规律的一种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掌握知识和技能,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这一理念强调将教学内容融入一个完整的大单元,使学生在学习中建立更深刻的认知。尤其是在整合单元内容的同时带领学生拓展阅读,更是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广泛阅读能力,使其在语文学科中取得更全面的发展。整合单元内容的同时强调拓展阅读,旨在引导学生超越教材,广泛涉猎相关知识,培养他们主动获取信息和思考问题的能力,这与阅读理解能力培养的目标相契合。
以部编版教材“古诗词诵读”这一单元的教学为例,学习《春夜喜雨》《泊船瓜洲》这些古诗时,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的任务活动,如“诵读名句”“创作古诗词”等,让学生通过实践掌握古诗词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在任务活动中,教师应该将不同的知识点和技能点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阅读中掌握知识。在“诵读名句”这一任务活动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朗读名句的方式,掌握古诗词的基本语言特点和韵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掌握古诗词的基本知识,还能够感受到古诗词的魅力,激发阅读兴趣。除了教材中提及的古诗词,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进行拓展阅读,如了解诗人的生平经历,结合时代背景,通过相关图片或视频,让学生在感性的认知中逐步理解诗人所处背景,激发对诗歌的情感共鸣。这样的实践不仅使学生在语文学科中获得知识,还培养了他们主动学习的能力,实现了整合单元内容、拓展阅读的教学目标。
(三)优化教学方法,设计单元主题活动
优化教学方法是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手段。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注重知识的傳授,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实际需求。大单元整体教学则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全面发展。巧妙的教学方法和富有趣味的主题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其学习动力,并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知识。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学习需求,合理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在课堂上设计单元主题活动,以一种更为新颖的方式引入教材内容,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
例如,在教学《鲁滨逊漂流记》和《骑鹅旅行记》时,这些选自小说的课文片段情节性和故事性较强,对学生的吸引力较大,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一个“小说大会”主题活动,通过情景模拟的方式,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故事情节。在《鲁滨逊漂流记》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角色扮演,模拟鲁滨逊在荒岛上的生活;而在《骑鹅旅行记》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游戏环节,让学生通过模拟旅行的场景体验主人公的奇妙经历。除了角色扮演,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在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创作和续写,发挥天马行空的想象,在原有故事情节的基础上添加自己的创意元素,然后在课堂上与其他同学分享。在这一主题活动中,学生可以分享自己阅读过的世界名著或小说,选取自己感触深刻的情节与同学分享。在这样的主题活动中,学生不仅可以通过阅读策略训练提高阅读能力,还能够通过情景模拟演练和创作续写活动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得到创造力和表达能力的锻炼。创新教学方式,为课堂增添一点趣味,让学生用更加饱满的激情投入课文学习。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构建符合学生全面发展的高效课堂。
(四)联系生活实际,延伸语文学科内涵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聚焦大单元整体教学构建高效课堂,不仅要关注教材内容的整合与优化,还要注重联系生活实际,延伸语文学科内涵。这一策略强调将语文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结合,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效果。联系生活实际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内在要求。语文学科作为一门人文性极强的学科,应该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人文素养。将语文教学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提升他们的文化素养。语文学科内涵的延伸包括对语文知识的深入挖掘、文化背景的拓展以及跨学科知识的融合,延伸语文学科内涵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他们的跨学科思维能力和综合素养。
以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教学为例,本单元主要围绕“家乡的习俗”展开,《北京的春节》《藏戏》等课文,作者用极为写实的语言描述了当地的节日习俗。在教学中,教师通过观看视频、图片展示等方式,引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回忆春节,了解家乡的传统习俗,如贴春联、放鞭炮等,通过亲身体验、观察和讨论,培养学生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从春节延伸到其他传统节日,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忆家乡的节日习俗,如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中秋节赏月、吃月饼,结合家乡特有的习俗与同学分享交流,可以将调查结果以PPT、海报等形式进行展示,向同学介绍家乡的节日习俗。通过这种知识的延伸,学生可以对单元主题和内容有更深刻的了解,由于是自己生活中熟悉的元素,学生会更积极地参与实践活动,在交流中延伸语文学科内涵,提升核心素养。
(五)设计评价环节,有效沟通反馈成果
设计评价环节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安排评价活动,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进行反馈和评价。评价环节的设计应该与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相匹配,既能考查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示范作文评价、口头表达评价、小组合作评价等。有效的沟通反馈成果是评价环节的重要补充,教师应该及时与学生沟通,对学生的评价结果进行说明,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更好地改进。同时,教师应该与学生进行积极互动,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建议,促进学生主动思考。
例如,在五年级“遨游汉字王国”这一单元教学中,教师可以出示一幅描绘汉字演变历程的图片,要求学生根据图片进行口头表达,描述汉字的起源、演变过程和文化内涵。这样的评价活动可以考查学生对汉字文化的理解和表达能力。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口头表达,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教师在评价过程中关注学生表达的准确性、逻辑性和语言流畅性,给予其肯定和建议。通过学生互评和自评,以及教师评价,对学生的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学生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在反馈环节,教师可以与学生进行互动,提问学生对汉字文化的理解,鼓励其主动表达自己的观点,促进学生思考。与学生进行个别或集体反馈,解释评价结果,帮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问题,并提供相应的指导和建议。
四、结语
总而言之,聚焦大单元整体教学,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明确教学目标,整合单元内容,优化教学方法,联系生活实际和设计评价环节,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知识,激发其学习兴趣。相信这些策略的实施能够为小学语文教师提供有力的支持,有助于营造一个积极、活跃的学习氛围,从而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