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中高段阅读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2023-12-21 12:34:21岳亚巍
天津教育·下 2023年11期
关键词:文章情感语文

岳亚巍

语文教学是小学教育的核心,而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高年级阅读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高语言能力的关键阶段。然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中高年级阅读的重要性和实践方法往往被忽视。本文旨在探讨中高年级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的意义和方法,以期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一、小学阶段中高年级学生特点

中高年级学生在语文教学中具有思维能力发展逐渐成熟、阅读能力逐渐提升、自主学习能力逐渐提高和情感认知逐渐发展等特点。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语文素养,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和人文情怀。

(一)思维能力发展成熟

中高年级学生的思维能力相较于低年级学生有了显著提升,他们能够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和抽象思维,同时开始具备合理的判断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二)阅读能力提升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他们的阅读能力也在不断提升,能够阅读更加复杂的文章,并能够理解其中的含义。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通过分层次的阅读训练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

(三)自主学习能力提高

中高年级学生具备更强的自主学习能力。他们开始逐渐独立完成学习任务,并能够通过自主学习来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在教学中,教师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机会,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我管理能力。

(四)情感认知发展

中高年级学生的情感认知发展进一步加深。他们对文学作品中的情感内容有更深入的理解,能够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认知,通过情感教育引导学生表达情感,使他们对文学作品有更深刻的体验。

二、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目标

首先,培养思辨能力。阅读不仅需要学生拥有丰富的词汇和语法知识,更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思考能力。通过阅读,学生可以逐渐形成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辩证能力,能够通过阅读来思考问题、比较观点,从而加深对事物的理解,提高处理问题的能力。

其次,提升表达能力。语文阅读注重学生表达思想和感受的能力。通过阅读实践,学生可以逐渐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使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能够准确、清晰地传达给读者。良好的表达能力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交流,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表达自我和展示个性的能力。

其次,加强文采修养。阅读不仅要求学生能够正确使用语法、词汇等基础知识,还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文采修养。文采修养包括对词语的运用、句子结构的变化、修辞手法的运用等。通过阅读练习,学生可以逐渐培养自己的文采,使自己的文章更加生动有趣,能够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最后,发展创意思维。阅读是发挥学生创造力的一种方式,通过阅读,学生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能力可以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提升其创造力和创新能力。阅读让学生有机会自由地构思故事情节、创作角色形象,从而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三、小学语文中高年级阅读的具体实践策略

(一)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是非常重要的,具体做法包括创设情境、设置问题、展开讨论、拓展阅读和组织活动等。通过这些方法的运用,学生能够在阅读中产生共鸣、获得思考和交流的机会,从而培养持久的阅读兴趣。以《落花生》一课的教学为例。

第一,创设情境。教师通过引入故事背景、向学生展示相关图片或视频等方式,帮助其进入故事情境。例如,在介绍《落花生》时,可以先请学生想象自己站在一片茂盛的落花生地里,被金黄色的花生所包围,使学生产生共鸣并激发阅读兴趣。第二,设置问题。教師可以在阅读教学之前针对故事中的主要情节或人物设定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如课文中的男孩小明为什么一直苦苦寻找落花生的答案?他最终找到答案了吗?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会产生好奇,主动寻找答案,从而增强阅读的主动性。第三,展开讨论。阅读结束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或集体讨论,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同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如你觉得小明为什么一直没有找到落花生的答案?你从这个故事中学到了什么?通过互动交流,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并从他人的观点中获得启发,进一步培养阅读兴趣和思维能力。第四,拓展阅读。在阅读教材之外,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积极阅读相关书籍、文章或故事,拓展他们的阅读领域。例如,可以推荐给学生一些与自然、农田或者种植相关的故事书,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花生的生长过程,从而引发更大的阅读兴趣。第五,创设活动。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故事相关的趣味活动,如落花生种植模拟体验、小明探索落花生的角色扮演等,通过亲身参与活动,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故事的内涵,并将阅读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增强他们的阅读兴趣和体验感。

(二)注重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不仅能够提高其阅读理解能力,而且能够培养其思辨能力、情感认知和综合分析能力,进一步拓展他们的阅读思维。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能力水平进行适当指导,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以《搭石》一课的教学为例。

第一,预读和导入。阅读课开始之前,引导学生预读。可以通过书本封面、标题、插图等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提出一些导入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故事内容、主题或情节。导入时教师可以问学生:“这本书的标题是《搭石》,你们猜猜这个故事可能会讲什么?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呢?”第二,分段阅读和理解。将长篇故事分段阅读,每读完一段,就让学生进行讨论。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回答,并鼓励他们从文中找到证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在阅读《搭石》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提问:“故事中的主人公遇到了什么问题?他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你们能从文中找到哪些细节来支持自己的答案?”第三,情感联想和角色刻画。通过阅读理解,培养学生对故事中人物的情感联想能力,并帮助他们理解角色的思想、动机和感受。学生可以通过角色的言行举止和心理活动来推断他们的内心世界。阅读《搭石》时,教师可以问学生:“你认为故事中的小兔子在故事的最后是什么样的心情?为什么它会选择帮助其他动物们?”第四,拓展思考与总结归纳。鼓励学生在阅读后展开思考,并进行总结和归纳,提出一些拓展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故事背后的道理或寓意,并将自己的理解进行总结。教师可以提问:“通过这个故事,你们学到了什么道理?这个道理对你们有什么启示呢?”

(三)拓展学生的阅读广度和深度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想拓展学生的阅读广度和深度,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创设良好的阅读氛围,引导学生深入阅读,开展阅读活动,拓展阅读材料,并鼓励学生自主阅读。通过这些具体做法,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培养他们的阅读素养。以《慈母情深》一课教学为例。

第一,建立良好的阅读氛围。教师可以通过朗读、讲故事等方式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同时,提供丰富多样的阅读材料,包括文学作品、历史故事、科普知识等,让学生拥有更广阔的选择空间。第二,引导学生深入阅读。对《慈母情深》这样的文学作品,教师可以先进行背景介绍,让学生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然后,在阅读过程中鼓励学生思考并解读作品中的隐藏含义、人物形象塑造等,提高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和把握能力。第三,开展阅读活动和讨论。针对《慈母情深》,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阅读、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在阅读中互相交流,增强学生的阅读体验。此外,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书评或读后感的撰写,促进学生对作品的深入思考。第四,拓展阅读材料。除了教材中的文学作品,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阅读相关作品、诗歌、报纸杂志、网络文章。例如,在教学《慈母情深》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推荐学生阅读其他描写母爱的文学作品,如《儿子的大玩偶》《小桃红》等,让学生对母爱有更全面的了解。第五,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自主阅读。设立阅读角,提供丰富的图书和阅读资源,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书籍进行阅读。同时,教师可以定期组织阅读分享活动,让学生分享他们阅读过的书籍,互相推荐,交流阅读心得。

(四)加强阅读与写作的结合

在小学教学中,加强阅读与写作的结合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通过加强阅读与写作的结合,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水平。教师可以选择相关的短文进行阅读,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然后组织学生进行与课文相关的写作训练,并在写作过程中提供指导。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帮助他们不断提高。通过这样的综合训练,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以《四季之美》一课的教学为例。

第一,教师可以选择与《四季之美》相关的短文或文章,让学生阅读。通过阅读,学生可以了解到关于四季的内容描写,培养对四季的敏感和观察力。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情节和主题,帮助其理解作者意图和情感表达。第二,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写作训练,让他们运用所学的阅读知识,以《四季之美》为话题进行写作。鼓励学生写一篇描写某个季节的文章,或者写一篇与四季相关的故事。在写作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提供写作指导,如引导学生用五官感知来描写季节的特点、使用形容词和动词来营造生动的画面等。第三,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写作任务,要求学生在写作中运用《四季之美》中的词汇和句式。例如,引导学生在写作中使用与季节相关的词汇,如春天的花朵、夏天的阳光、秋天的丰收、冬天的雪花,帮助学生巩固所学词汇,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第四,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和展示,让他们在班级中分享自己的写作成果。通过互相評价,学生可以相互借鉴,进一步提高写作水平和表达能力。第五,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写作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发表意见,提供具体的评价和改进建议,帮助他们意识到自己写作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可以通过批注和讨论的方式进行评价,注重对学生思路、结构、语句表达等方面给予指导。

(五)强化阅读作业练习

强化阅读作业练习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增加他们的词汇积累,提高其对文章结构理解、情感体验和表达等多方面的能力。同时,这样的练习能够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为他们进一步拓展阅读领域奠定良好的基础。以《鸟的天堂》一课教学为例。

第一,预读和导入。在教学《鸟的天堂》之前,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预读,让学生先浏览文章标题、插图、段落标题等内容,引发学生对鸟类和自然环境的兴趣,并提出一些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第二,分段阅读和理解。将《鸟的天堂》分成几个段落,并在每个段落的开头和结尾设置问题,要求学生仔细阅读和思考,找到答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注重对段落主题句的理解,帮助其理清文章逻辑结构。第三,词语理解和拓展。选择一些关键词汇,如“栖息地”“温暖”“迁徙”等,帮助学生理解并记忆这些词语的意思。可以通过词汇卡片的形式进行记忆,利用游戏互动等方式增加趣味性。同时,鼓励学生运用这些词语组织句子,提升语言表达能力。第四,理解文章结构和段落大意。要求学生根据文章段落标题和主题句总结每个段落的主要内容,进一步理解整篇文章的结构和中心思想。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帮助学生抓住文章重点。第五,情感体验和表达。引导学生从文章中感受作者描绘的鸟类美好生活和自然景色,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教师可以通过绘画、写作、朗读等方式让学生展示对文章的理解。第六,合作学习和分享。组织小组讨论与合作学习,让学生互相交流自己的观点,并鼓励其在小组中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同时拓展学生的思维。

四、结语

综上所述,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为学生提供了表达自己思想和情感的机会,培养了他们的思维能力。教师要不断探究阅读教学策略,以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发展其综合素养,推动中高年级阅读有效开展。

猜你喜欢
文章情感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快乐语文(2021年35期)2022-01-18 06:05:52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失落的情感
北极光(2019年12期)2020-01-18 06:22:10
情感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学生天地(2019年33期)2019-08-25 08:56:16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做好深化国企改革大文章
现代企业(2015年6期)2015-02-28 18:51:13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