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化树》中章永璘的形象分析

2023-12-20 13:13于婷
长江小说鉴赏 2023年19期
关键词:形象分析时代意义

[摘  要] 《绿化树》是张贤亮的代表作,主人公章永璘是当代文学史上最鲜活的形象之一。本文通过分析章永璘形象,了解章永璘如何在食不果腹的恶劣条件下,对自己的矛盾心理进行冷静的自省,并寻求心灵的救赎;同时分析章永璘形象的成因,解读章永璘作为知识分子的“优越感”,感受时代的印痕如何体现在章永璘身上;最后,体会张贤亮对这一特殊时期的理性反思,实现对自我、生命的超越,深入挖掘章永璘形象的时代意义。

[关键词] 《绿化树》  章永璘  形象分析  形象成因  时代意义

[中图分类号] I1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7-2881(2023)19-0021-05

张贤亮是中国当代反思文学的代表作家,其代表作主要有《习惯死亡》《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等,其著作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产生深远影响。《绿化树》发表于20世纪80年代,不仅仅在反思小说中非常出彩,更是中国当代文学少有的优秀作品。《绿化树》描写了知识分子章永璘因资产阶级家庭出身被打成“右派”,并被送到农场改造。现实与精神的双重折磨,迫使他去寻找精神的救赎。《资本论》使他能够获得精神的慰藉,而马缨花作为女主人公,也给了章永璘物质上的帮助。现代学者多从章永璘的苦难历程及心理描写角度分析章永璘形象,虽见解深刻但不够全面。笔者将对章永璘形象进行补充研究,并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探寻章永璘所呈现出的复杂形象。

一、章永璘的复杂形象

《绿化树》自问世以来,受到广泛的关注和极大的争议。章永璘作为《绿化树》的主人公,因身份的特殊、命运的坎坷,加之他内心的苦闷,使得这一形象具有复杂性、不稳定性。而这些特点也让章永璘形象更为具体、生动。

1.悲惨境遇的苦难者

小说《绿化树》的故事背景是在1961年。作品主人公章永璘作为资产阶级家庭出身的知识分子,自然得接受改造。小说开头,章永璘结束在劳改队的改造,出发来到农场,可以说是一个自由的劳动人民了,但读者们并没有松一口气。章永璘看似是从“深渊”里逃了出来,但也只是从一个地方来到了另一个地方,他并没有因此摆脱悲惨境遇,他的阶级出身反复不断地困扰着他。

与此同时,饥荒以及国家的贫困使得人们在物质上十分匮乏,解决温饱问题成了最重要的事情。此时的章永璘正接受劳动改造,属于社会的最底层,自然避免不了要忍饥挨饿。在去往农场时,章永璘便已经饿到了极致。小说描述道:“一米七八的个子,只有四十四公斤重。”[1]体重远远低于正常人,其生活水平可见一斑。身上的衣服抵御不了寒冬,衣服里充满了虱子。每天的体力劳动强度与伙食分量不成比例,饥饿每时每刻都在困扰着他。小说这样写道:“饥饿会变成一种有重量、有体积的实体,在胃里横冲直撞;还会发出声音,向全身的每一根神经呼喊:要吃!要吃!要吃!”[1]人处于极度饥饿的状态下,心理也会逐渐扭曲。

在这一时期,章永璘还要忍受一系列不公正的对待。“营业部主任”虽也被打成“右派”但与资产阶级并无直接的关系,这一人物在此之前并没有享受到资产阶级的待遇,却被扣上了资产阶级的罪名。因此,他对资产阶级家庭出身的章永璘格外反感。“营业部主任”的轻蔑和嘲讽,海喜喜的出现,使章永璘感到屈辱和不平衡。章永璘一出场,便被贴上了“惨”字的标签。当然,作者描述这段历史并不是为了批判它,抑或满足读者的猎奇心理,而是使读者能够正确地对待历史,分析当时的知识分子是以怎样的心态面对这场劫难,并从苦难中得到升华。

2.迷失自我的苦闷者

资产阶级家庭出身的章永璘,曾拥有良好的物质生活和教育资源,作品中他屡次提到外国文学、中国哲学等方面的知识,也能看出章永璘自身的学识教养很高。中国的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对他的冲击力是巨大的,理性主义让他对这个社会、对历史的进程抱有客观态度,他坚信自己作为知识分子与这个国家的前途命运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但另一方面,非人的待遇又使他感到疲惫不堪。他不得不思考死亡,这个千百年来困扰人们的哲学问题,时时盘旋在章永璘的脑海里。小说中写道:“我这个没落的阶级家庭出生的最后一代,永远不能享受美好的东西;一切美好的东西在我身上都会起到相反的作用……那么,只有死,才能是最后的解脱了。”[1]

此外,饑饿感又使他不得不屈服于现实,章永璘变得虚伪、阿谀奉承。为了能够让自己吃饱,章永璘故意耍一些小聪明——用三斤土豆换取老实农民的五斤萝卜,并为此感到得意,但却因为意外,到头来成了一场空。在食堂打饭时,他用奶粉罐头作为打饭的容器,就为了多得一百毫升的稀饭。在来到农场后,他向谢队长自荐砌炉子也是为了能够偷偷吃上稗子面。恶劣的环境、人为的打压早已将他在此之前形成的价值观打碎,饥饿不仅仅折磨人的肉体,更不断践踏人的尊严。

当然,章永璘在此过程中迷失的不仅是人性,还有身份认同。劳动改造使他失去资产阶级的身份,但他又与广大劳动人民格格不入。在这两者之间,他感到苦闷与彷徨。张贤亮在作品中试图呈现劳动者与知识分子之间的平衡感。但显然,他所做的努力效果甚微。章永璘一方面需要通过阅读来保持自己之前作为知识分子的身份,作品中反复出现的《资本论》便是最好的证明;但与此同时,章永璘又迫切想要得到劳动人民的认同,他渴望用自己的劳动摆脱之前所遭受的轻蔑与鄙视。在这两者的身份认同上,他感到苦闷。

3.自我良知的救赎者

《绿化树》中,章永璘作为“右派知识分子”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改造。一方面,他努力与资产阶级划清界限,迫切想成为劳动人民中的一分子,想通过自己的劳动创造人生价值;但另一方面,他又因为生存本能而不断走向堕落。“可怕的不是堕落,而是堕落时候的非常清醒。”[1]虽然章永璘处于十分艰难的境地,但他并没有就此一蹶不振。他开始自省,从《资本论》里去寻找答案。通过《资本论》一书,他找到了支撑自己坚持下去的动力。

马缨花作为作品的女主人公,她表面上是一个放荡的女子,实则坦率大方,对于爱情也有自己的看法。面对农场的人戏称她为“美国饭店”,她也丝毫不在意。她利用自身的优势在不同的男人之间周旋以获取粮食,使自己在那个饥荒的年代却不愁吃穿。面对瘦弱的章永璘,她施以援手,给了他莫大的帮助,让他安心读书的同时不被饥饿所困扰。“章永璘从马缨花的敬意中摆脱了作为‘右派分子的自卑心理”[3],马缨花的爱如同她的人一般,真诚大方且粗犷。除此以外,海喜喜作为自由的劳动者,从最初的轻蔑到后来的帮助与包容,也使章永璘认识到劳动人民的宽广胸怀。他开始领悟到《资本论》的真正含义,历史都是由马缨花、海喜喜、谢队长这些平凡的劳动者所创造的。章永璘领悟到了自己的价值,并渴望获得救赎。

二、章永璘形象的成因

章永璘作为《绿化树》的主人公,其形象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这一形象有着复杂的成因。笔者将从社会层面、阶级层面以及情感层面分析章永璘形象的复杂成因。

1.社会层面:时代的悲剧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知识分子受到自身所在阶级的影响,他们与劳动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人们普遍认为知识分子虽掌握大量的理论知识,但仍然缺乏实践的锻炼,因此知识分子需要被改造和教育。因此在政策的支持下,知识分子开始长期的劳动改造,在改造中逐渐丧失独立精神以及话语权。

张贤亮笔下的知识分子以个人的痛苦际遇来诉说这个时代的荒谬,他们虽认识到这是历史的错误,却并没有肩负时代重任、保持初心,而是逐渐依附于政治以求庇护。作品中的章永璘虽有着清醒的头脑,也有着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但在一系列外在因素影响下,仍然暴露出自己内心怯弱的一面,成了这个特殊时代平庸的一员。

同时,《绿化树》中的章永璘无疑渗透着作者自身的影子,从知识分子转变为劳动人民,从城市下放到偏远的农村,这一过程是痛苦的,需要强大的忍耐力和对生活的希望。在这个过程中,有许多人没能坚持下来。可以说,章永璘代表了当时的一部分知识分子,也让我们看到这是历史的悲剧。

2.阶级层面:知识分子的“优越感”

千百年的儒家文化影响着中国的传统知识分子,他们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和危机意识。“在中国传统社会结构中知识分子占有重要位置,有着不可或缺的政治与社会文化功能。”[4]知识分子因其高尚的情操与雄厚的文化资本,自觉担任起时代的重任,而当他们面临“改造”时,不免陷入知识分子的“优越感”中。

小说《绿化树》中,章永璘作为知识分子有着高于劳动人民的“优越感”,从作品中讽刺“营业部主任”的无知、利用知识骗取农民的粮食等情节都不难看出来。而最能体现其“优越感”的是马缨花与海喜喜这两个人物形象。马缨花在饥荒的年代给了章永璘莫大的帮助,她让章永璘有了“饱的感受”,这样一个善良无私的女性形象在文学作品中并不少见。但就是这样一个生活在农村的女性,没有任何文化却一直表现出对文化、对知识的崇拜。作品中马缨花不仅让章永璘吃饱,同时还鼓励他多读书,并几次邀请他去她家看书。这一情节显然不符合现实的逻辑,使作品增添了一丝虚幻感,同时也使章永璘感到满足。“一方面,我在看马克思的书,她要把我的思想观点转化到劳动者那方面去;另一方面,过去的经历和知识总使我感到劳动者和我有差距,我在精神境界上要比他(她)们优越,属于一个较高的层次。”[1]这一心理也显示出作者作为知识分子利用情感给自己打造了一座“海市蜃楼”。

同时,章永璘“改造自我”的目的就是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个体力劳动者,能够摆脱掉身上的“资产阶级”标签,和普通的劳动人民一起工作。他将海喜喜当作了自己的“靶子”,并且希望能够超越他,从而证明自己和普通劳动者没什么不同,甚至在体力方面比他们更优秀。在《绿化树》中,海喜喜的冷漠与无视让章永璘感到受辱,而帮马缨花打炕并且有所成就时,又使章永璘感到他快融入大众了,成了一个真正的劳动人民。但更多时候章永璘都在劳动人民的光环中感到自己是“那么懦怯,那么孱弱,那么萎靡,像个干瘪的臭虫”[1],他私下把海喜喜当作自己的潜在对手,并通过使用暴力来维护自己的尊严,到最后成功获得马缨花的青睐,成为所谓的真正的体力劳动者。小说通过塑造马缨花、海喜喜这两个形象,凸显了章永璘作为知识分子的“优越感”,知识使得章永璘认为自己在精神和思想方面能夠超越他人。

3.情感层面:灵与肉的二元对立

20世纪60年代,张贤亮发表了一首诗歌,继而被打成“右派”,这也直接导致他在农村改造了二十余年。在此过程中,他饱受现实与精神的双重折磨,但也没有放弃阅读,他对世界和人生有了更多的思考。他生活在那片黄土地上,经受大自然对他的严酷考验,与此同时,他又受到黄土地上善良、朴实的劳动人民的帮助,此后的日子里,他无比怀念那段时光,这段不平凡的人生经历也造就了他。可以说,《绿化树》中章永璘所面对的灵与肉的二元对立,正映射了张贤亮的现实经历。

《绿化树》中的“肉”指的是章永璘的身体层面,章永璘最开始的想法便是走向新生,通过自己的劳动在农场立足,摆脱别人的不尊重,拥有“自由”的人生。但这个想法在一开始就破灭了,每天的劳动量超过常人,饥饿感随时伴随着他。温饱作为人的基本生理需求,如果得不到满足,便会产生许多问题,因此章永璘在温饱不足的情况下开始使用一些“手段”来满足自己的生理需求,而这些“手段”也正是自己曾经唾弃的,他感到自己逐渐走向堕落。“灵”则指的是章永璘的精神层面,小说中章永璘利用之前所学的知识,靠着自己的小心机获取食物满足生理需求之后,他又对自己的行为感到厌恶,于是重新陷入羞愧与反思中。

作品中所体现的灵与肉的二元对立便是章永璘所面对的现实与精神的碰撞。强烈的生存意识使他逐渐走向堕落,而作为知识分子,他又有着高尚的精神追求,精神与现实不断发生碰撞,构成章永璘的自我救赎。

三、章永璘形象的时代意义

作者通过一系列的心理描写,生动、具体地描述了章永璘的苦难历程,让我们感受到章永璘思想的变化,体会到他内心的痛苦。这一形象体现了张贤亮对于时代、人生的独到见解,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1.对于特定时代的理性反思

小说《绿化树》所表现出来的理性主义是通过章永璘的自省体现出来的。在劳动改造之前,章永璘“课堂上给学员讲唐诗宋词,或是在书桌前读心爱的莎士比亚”[1]。中外文学的潜移默化对他的思维方式产生深远影响,这些影响也是促成他自省的主要原因。在特殊年代,人们的价值观也在不断地被颠覆,人失去了活着的价值、失去了人生目标。章永璘作为资产阶级家庭出身的知识分子是重点改造的对象,在这场劳动改造中,自省便是最重要的内容。当然自省是没有错的,但由于众多原因,这场运动逐渐变得极端化。人虽可以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及思想,但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既然出身无法改变,那么也就意味着需要不断地进行改造直到死亡。这明显是不合理的,这也致使章永璘的自省发生变化。这种畸形的思想也并非章永璘所独有,小说中送他《资本论》一书的大学教授、曾经担任过中尉的科长、认为自己并不是真正的资产阶级的“营业部主任”等人,他们对这些思潮运动都有着畸形的见解,这是时代所造就的。王侃曾提道:“《绿化树》通过一种潜隐的叙事,揭示了启蒙的‘先天形式如何在当代中国被倒置,揭示了这一倒置如何程度严重地抑制了启蒙的正常发育。”[5]而《绿化树》作为反思文学代表作,自然地承担起反思、启蒙的重任。

纵观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以知识分子反思为题材的作品屡见不鲜,鲁迅作品里的吕纬甫、魏连殳,郁达夫作品里的“我”,再到茅盾笔下的李玉亭,巴金笔下的汪文宣,钱钟书笔下的知识分子群像等,无一不是借助知识分子形象来传达作者对时代、对知识分子自身的反思。与张贤亮同时代的作家王小波,他笔下的王二也是典型的知识分子形象,从城市到农村、从知识分子到农村劳动力,王二最终脱离了原本的人生轨迹。王二的形象更深层次地揭示了当时不合理的制度安排。

而在《绿化树》中,张贤亮从知识分子的角度,去重新甄别和审视那个特殊时代,他以一个“右派知识分子”的内心冲突为主线,反映那个年代的政治环境。这让我们看到那个时期的知识分子,在生存的艰难与内心的冲突中,对时代所进行的反思。

2.对于自我、生命的超越

纵观张贤亮的作品,他的创作像是某种宣泄,向读者诉说曾经遭受的苦难,曾经难以言传的感受。在真实的基础上虚构,在虚构中寻求慰藉。张贤亮大量描写作为特殊群体的知识分子,在遭受食不果腹的饥饿、死亡的威胁以及人性的种种考验之后所发生的改变,也同时向读者呈现出立体、生动真实的知识分子形象。

章永璘虽是作者虚构的人物形象,但他身上也有着作者自身的经历与记忆,作者通过章永璘自我审视的方式,把内心灰暗的一面呈现在读者面前,并以忏悔与反思的方式来实现对自我、生命的超越,同时唤起知识分子的良知,使内心的苦痛逐渐消失。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很少有人像章永璘这样在面对自己内心的灰暗面时,还能以反思、自省的方式去对待。但如果知识分子作为社会的良心都失去了这种反思意识,那其他千千万万的普通人,又应该要怎样重新找回自己的本心呢?《绿化树》中充满了张贤亮对国家的出路、民族的未来、历史的反思等一系列问题的思考,但其中更多的则是对于“人”的思考。这也可以看出,作者虽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遭受了众多苦难,但仍然不忘初心,依然保持着一位知识分子所具有的责任感,在此过程中也实现了对于自我、生命的超越。

《绿化树》通過章永璘这一典型知识分子形象向读者立体、生动地展现了特殊年代人们的生活,同时也看到了章永璘这一代知识分子是如何在时代的漩涡中挣扎,最后又获得了精神的救赎。张贤亮借助章永璘这一人物形象不断地进行自我审视,从知识分子的角度来探究人性,并对历史作出深刻反思。在章永璘身上,我们不仅看到了人性中低劣的一面,同时也看到了人性中崇高的一面。张贤亮使我们感受到了冰冷时代下人性的温暖和美好。

参考文献

[1] 张贤亮.张贤亮小说[M].浙江:浙江文艺出版社,2018.

[2] 田秀平.论张贤亮小说的才子佳人模式[D].河北师范大学,2011.

[3] 杨惠婧.《绿化树》主题初步探讨[J].企业导报,2010(6).

[4] 张珊珊.知识分子的境遇与超越——论张贤亮的文学创作[D].安徽大学,2016.

[5] 王侃:“反思文学”:如何反思?如何可能?——重读《绿化树》《蝴蝶》[J]扬子江文学评论,2020(4).

[6] 张贤亮.绿化树[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11.

[7] 佘萧群.张贤亮小说中自我生存的艺术呈现[D].山东师范大学,2008.

[8] 王雄燕.倾诉、反思与救赎——解析新时期小说中的饥饿书写[D].云南大学,2010.

[9] 田秀平.论张贤亮小说的才子佳人模式[D].河北师范大学,2011.

[10] 薄其一.张贤亮小说评论研究[D].宁夏大学,2019.

[11] 李遇春.拯救灵魂的忏悔录——张贤亮小说的精神分析[J].小说评论,2001(3).

[12] 洪子诚.《绿化树》:前辈,强悍然而孱弱[J].文艺争鸣,2006(7).

[13] 蓝翎.超越自己与超越历史:关于《绿化树》人物形象的片断理解[J].文艺报,1984(10).

[14] 周静静.论张贤亮小说章永璘系列形象的审美特性[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17(6).

[15] 孙静波.生命之树为什么常绿——试析章永璘的形象塑造及时代意义[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

[16] 唐贵啸.章永璘在焦虑的人生危机中突围[J].大众文艺,2011(23).

[17] 王怡.俄狄浦斯情结的穿越与成长:《绿化树》新论[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5(11).

(责任编辑 夏  波)

作者简介:于婷,辽宁师范大学,研究方向为文艺学。

猜你喜欢
形象分析时代意义
关于西柏坡精神的内涵以及其具有的时代精神的意义探讨
喧闹深处有寂静
《四世同堂》中老派市民形象分析
世纪末的赞歌——比亚兹莱插画艺术风格分析
两个世界里的人
试析《诗经》中的男性人物形象
小议《项链》中路瓦栽形象
学会分析人物形象,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时代意义
培养幼儿阅读兴趣的时代意义及其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