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义博
摘要:老舍出生于北京市民阶层,他给我们留下了非常多的优秀作品,在他的众多作品中那些鲜活的市民形象让我们感触很深。不同的市民形象体现了老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解读,在他的作品中“旧派市民、新派市民、理想市民”有着明显的区分,角色塑造非常清晰。在《四世同堂》中祁老太爷、祁天佑、祁瑞宣是老派市民典型代表,本文就对老舍笔下的老派市民进行了分析,并对老派市民的影响做了总结。
关键词:《四世同堂》;老舍;老派市民;形象分析;影响
一、《四世同堂》写作背景
《四世同堂》创作开始于1944年,一共分为惶惑、偷生、饥荒三部总共百万字。《四世同堂》选取了北京西城小羊圈胡同为地域背景,以祁家四代人遭遇为线索,记录了祁老太爷、祁天佑、祁瑞宣三代人的生活和思想变迁,通过周围几十户贫苦家庭为对比,形象的塑造了很多鲜活的市民形象。一部记录市民生活的小说生动展现了二战期间中国人民反法西斯的历程。老舍将小井市民性格懦弱和敷衍的思想根源指向了传统北平文化,特别是在“家”这个组织中包含有等级观念、宗法思想、道德、风俗等内容。老舍对家的描写其实就是对中国传统家族文化的审视和批判。《四世同堂》涉及人物有一百三十个,这些不同性格不同国籍的人们按照市民层次可以分为新派市民、老派市民、理想市民。老派市民既善良又保守,例如祁老太爷、常二爷、李四妈等人物都是老派市民的代表。在小羊圈胡同里保持着老旧的生活方式,传统封建思想和家族宗法还继续存在着,老派市民就是这样一群人,他们害怕改变,坚持固有的价值观念,这种价值观念恰恰是封建社会中最为阴暗的一面。
二、老派市民形象分析
中国持续了两年多年的封建社会,使得中国人的观念中存在着根深蒂固的强硬固执,这种固执慢慢变成了封闭狭隘和麻木的性格。在小说中祁老太爷以为封住院门准备三个月的粮食就可以应对八国联军的到来。当日本人占领北平后,他还在家中固执的按照法规维持全家,他还肤浅认为是日本人占领北平市喜欢上了卢沟桥上的石头狮子。四世同堂中的老派市民不仅封建顽固,而且宗法等级观念特别更深蒂固,在眼看家破人亡的时候还惦念着自己的生日。
在老派市民看来“小家”比“大家”更为重要,为了自己的小家往往会忍辱负重,苟且偷生,在祁老太爷的人生哲学中“和气生财”体现的极为明显,为了小家“善良”到了无法容忍的地步,邻居好友受到凌辱后害怕沾惹到了自己,不敢去探望,真是“谨慎”至极。遇到麻烦事情总是有着退一步海阔天空的想法,导致对待问题都采取回避的态度。他的性格是马老先生和张大哥的性格在传统文化中的延续。
李四爷夫妇俩人非常慷慨助人,韵梅的忍耐也是老派市民的体现,她有着善良的传统美德,这是老舍先生在老派市民中发现的传统美德,所以说老派市民的性格特征中继承了传统文化的所有。同样祁天佑也是这样一位人物,他的本分和安分守己已经被老舍所敬重。祁天佑年过半老,事业稳定,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给孙儿们留下好的生活基础,他没有多少野心,只求在乱世中安家立业。在祁天佑看来他只想把父亲的产业稳固的继承下来在传给儿孙,做一个家族顶梁柱,但是苟且偷生的性情让一个顶梁柱没有了生活的支柱,特别是他看到日本人给他的价目表后,他没有反抗只是默默的戴着帽子走了,老派市民的抗争也是没有波澜的抗争,一切都显得那么平静。
祁瑞宣誓在小说中少有的知识分子,但是他是一个软弱的知识分子。他生长在北京普通的市民家庭,他痛恨长孙这一家庭角色。当日寇占领北平时,祁家是一个四世同堂的大家庭,整个家庭的重担都压在了他的肩头,他勇敢的承担起着全部的重任留在了北平。他没有其他的野心只求老人安稳度过晚年,下一辈平安健康。新旧思想相互冲突加重了他的情感创伤,一方面他承担家庭重任,另一方面他决然的把弟弟送出北平,从这里看出他是知识分子中的觉醒的一类,但是这种觉醒还是被传统封建宗法所羁绊,他的软弱和自我牺牲,是这一类知识分子的共同性格。
三、老派市民形象的影响
老派市民形象在老舍的小说中有着独特的韵味,这种老北京的风土人情都被作品吸收,展示给每一位读者。老舍在塑造市民形象过程中用一种宽厚仁慈的胸怀和善良的眼光来看待这一切。他非常痛恨老派市民的自私与庸俗,但是也看到了老派市民性格中的闪光点,这种任务既可怜、又可悲但是也有让人可敬、可爱、可贵的地方。老舍对老派市民的描写让整个灵魂都得以展现,老舍笔下的人物都在平淡中演绎着各自的人生,给读者以思想启迪和艺术上的享受。
《四世同堂》展现了北平市民在时代背景下的一幅幅真是的生活,在战火中国民性格和灵魂都深刻刻画,流露出对病态国民性格的批判,作者在作品中的批判旨在重塑国民性格。小说语言几乎都是“京味”十足,显示出了老舍对这一阶层独特的理解方式。达到了对民族性格和民族命运的高度概括,是老舍作品的一座小高峰。
参考文献:
[1]解宏乾.墙内开花墙外香老舍最好的一本书《四世同堂》的坎坷命运[J].国家人文历史,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