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红升,赵雅欣,李紫薇,詹露露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持续深入和城镇化速度的不断加快,农村劳动力在乡城之间流动已成为政府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社会现象。尽管国家围绕农村劳动力携子女进城务工和农民工市民化问题已出台鼓励政策,但是城乡二元化户籍制度和附着性公共服务与福利政策依然使部分农民工子女被迫留在农村成为留守儿童[1]。隔代教育也成为农村留守儿童的主流教育模式。
《家庭教育促进法》明确指出,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要承担起实施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应采用正确的思想、方法和行为对未成年人实施全方位的培育、引导和影响。《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则强调了保障留守儿童福利的重要性,并提出要加强对留守儿童心理、情感和行为的指导。
纵览已有研究发现,从隔代教育视角分析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文献仍然比较有限。本研究聚焦于农村留守家庭的隔代教育,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分析隔代教育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以期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
关于隔代教育的概念,学界仍然缺乏较为一致的界定,已有研究的界定标准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类。
一是以祖辈是否参与来划分。孔屏[2]等认为,隔代教育是祖辈单独或与父母共同抚养孙辈。王涛[3]认为,隔代教育是由祖辈参与照料幼儿的活动。阙攀[4]认为,父母长期与儿童分离,孙辈的生活和教育完全由祖辈来负责,是完全隔代教育;父母和儿童短暂分开,祖辈暂时承担养育儿童的责任,或祖辈与父辈住在一起共同抚养儿童,是不完全隔代教育。该标准下的界定较为宽泛,且不尽一致,凡祖辈参与教养儿童皆为隔代教育,父母参与仅影响隔代教育程度。
二是以祖辈参与时长来划分。戚海燕[5]等只将祖辈照顾孙辈达半年以上称为隔代教育。徐炜芸[6]等认为,祖辈教养时间明显多于父辈是隔代教育主导型;祖辈教养时间与父辈相当是隔代教育辅助型;祖辈不参与照顾孙辈是隔代教育缺失型。引入教育时长标准是必要且重要的,有利于揭示祖辈参与教育的程度、衡量家庭教育功能的结构。
三是以教养责任分担来划分。有学者在界定概念时纳入了教育责任分担的标准。如:隔代教育是指有些家长因为工作或夫妻离异等原因把孩子的教育和生活责任全部交给祖辈,祖父母或外祖父母本质上成为孩子的事实监护人[7];隔代教育是指祖辈与孙辈一起生活,并承担抚养和教育孙辈的主要或全部责任[8]。该标准下的界定既符合《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内容要求,又符合留守家庭的现实情境。
综上所述,农村留守家庭的隔代教育是留守祖辈作为事实监护人长期对留守儿童肩负主要教育责任、实施教育抚养行为的活动总称。
大多数研究认为隔代教育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有消极影响,部分留守儿童出现的性格缺陷、不良心理和观念偏移与隔代教育有关。
部分学者调查发现,父母外出务工后留守儿童多由祖辈教育,因祖辈对孙辈或过分溺爱,或教育无方,留守儿童容易出现以下的两种性格缺陷。
一是自私倔强。研究认为,祖辈的溺爱往往会导致孙辈的自私,儿童习惯于被照顾,可能产生不会关心照顾他人的概念和行为[4]。李强[9]等认为,过分关注型祖辈会事事依着孙辈,孙辈缺少在正常环境下锻炼自己的意识和能力,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独立生活能力差、依赖性强,容易形成自私、任性、倔强等不良性格。
二是自卑敏感。儿童正处于情感、性格和人格发育的转折期。父母外出务工,祖辈往往只注重满足孙辈衣食温饱等基本需求,加之祖孙间有代沟,孙辈在成长过程中遇到心理问题也难以被重视和关心,长此以往容易养成自卑敏感的性格[10]。研究发现,在祖辈隔代教育影响下,留守儿童心理自卑、沉默寡言的表现更为突出[11]。
与城市相比,农村祖辈的思想观念和教育理念往往较为陈旧,甚至存在偏误或错误,这可能引发留守儿童产生一些不良的心理问题。
一是优势心理。研究发现,祖辈对孙辈常常有求必应,并且对其不正当言行未及时加以约束和矫正。部分祖辈因教育理念偏执,在孙辈发生暴力行为后会态度蛮横、不问情由地与对方家长争辩[10]。这容易使儿童形成所谓的“优势心理”,认为自己有能力、有手段、有势力完成对弱势者的“惩罚”,从而以此证明自己的重要性和优越性。
二是敌对心理。白玉[12]发现,隔代教育下的部分儿童容易出现敌对情绪,会无端烦恼、生闷气,且容易冲动,甚至出现暴力倾向。隔代教育或监护的留守儿童敌对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单亲教育监护的留守儿童及父母教育监护的儿童[13]。观察发现,部分留守儿童看到其他儿童家庭美满容易滋生嫉妒、仇恨等不良或敌对心理,损害其心理健康。而祖辈由于其文化水平不高、重视程度不够、干预手段匮乏,即使能够及时发现,也较难帮助其克服心理问题。
三是抑郁焦虑。王娟[14]等研究发现,与单亲教育相比,隔代教育的留守儿童有更为明显的焦虑和自责倾向、过敏倾向和冲动倾向。另有调查发现,与非留守儿童相比,隔代教育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发生率是参照组的2.7 倍,尤其在学习焦虑和社交焦虑方面的问题更加严重[15]。
四是早恋倾向。周琢虹[16]发现,在留守儿童中早恋倾向的出现概率比较大。父母外出务工后,留守儿童对父母的心理依恋程度和方式发生改变,与父母的情感沟通频率和方式也发生改变,加之祖辈和其他家庭成员的情感关怀不到位,使得留守儿童在选择诉说对象时容易偏向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异性,从而容易出现早恋倾向。
因受到祖辈过时或错误观念的影响,留守儿童的价值观和是非观可能发生偏移或出现扭曲。
一是读书无用。一方面受到祖辈“读书无用论、没文凭依然能赚大钱”等观念的影响,另一方面受到父母外出务工、家庭经济状况较差的影响,部分留守儿童的价值观会出现偏移,也认为读书无用,甚至会产生辍学、打工的想法[17]。
二是不辨是非。通常隔代教育者与亲代教育者在教育理念和方法上会产生分歧与冲突,并在留守儿童的认知中埋下“种子”,或不辨是非对错,或不辨美丑善恶,不利于其健康发展。隔代教育容易导致亲子隔阂,不利于父母与留守儿童之间感情的培养[18]。大多数留守儿童由祖辈抚养,可能产生“被抛弃感”。当父母发现其缺点和不足并且提出严格要求时,或者对其实施惩罚时,他们往往会难以接受,加上祖辈常会出面干预,从而导致亲子之间的对立情绪和感情隔阂,使正常和必要的教育难以进行,进而影响儿童的健康发展,损害家庭关系和谐。
国外关于隔代教育对普通儿童心理健康有积极影响的研究较多。研究发现,在隔代教育过程中,孙辈与祖辈间的凝聚力可降低儿童的抑郁水平[19]。隔代教育对儿童的认知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并且主要体现在认知功能、沟通技巧、语言发展及学业成就等方面[20];隔代教育可以有效提高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以及生活满意度[21]。社会再生产理论可以解释隔代教育缘何正向影响孙辈健康发展。该理论认为,祖辈的物质、文化和社会资源可以为孙辈的健康发展提供帮助;祖辈无条件向孙辈提供关怀、指导和支持可以有效促进孙辈的健康发展。
国内关于隔代教育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有积极影响的研究还较少。研究认为,祖辈是家庭社会压力的缓冲器,可以降低留守儿童的抑郁水平[22]。谭志松[23]等研究认为,隔代教育主要是祖辈对孙辈的监管教育,优点是留守儿童可以得到祖辈亲情的呵护,祖辈较高的权威性、责任心及耐心程度保障了留守儿童能得到一定的亲情关怀,尽管这不能替代父母的关爱,但是却可以促进留守儿童的健康发展。还有研究发现,隔代教育下的留守儿童学习勤奋、不怕困难和竞争性强,这三个特点均是其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总体得分高于亲代教育家庭儿童的主要原因[24]。
秦敏[25]等从祖辈的阅历、经验、价值观、文化等角度分析隔代教育对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积极影响。研究认为,祖辈往往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和质朴勤劳的价值观,不仅有时间而且津津乐道于给孙辈传授有益的传统知识和文化习惯,实现文化的代际传承。传统知识和文化的代际传承有助于留守儿童提升自信心,建立对事物的积极认知。研究发现,隔代教育中养育因子可以显著负向预测儿童的孤独感,而心理压力因子可以显著正向预测儿童的孤独感和抑郁倾向[26]。
综上所述,隔代教育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也有一定的积极影响。挖掘和发挥隔代教育的价值与功能理应是保障和促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必要思路与策略。
隔代教育是祖辈对孙辈实施的教育行为,是农村留守家庭的主流教育模式。城乡人口流动常态化背景下农村家庭结构离散化的特征愈加明显。从教育孙辈的时长和责任看,留守祖辈参与的时间更长、肩负的责任更重。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而言,隔代教育既有积极影响,又有消极影响,总体上呈现出“弊大于利”的特征。大多数研究聚焦于隔代教育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消极影响,认为隔代教育容易使留守儿童产生性格缺陷、不良心理和观念偏移。也有部分研究认为隔代教育在降低留守儿童消极心理健康水平、保障留守儿童积极心理健康水平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家庭教育促进法》对留守家庭教育提出更高要求。在农村人口乡城流动和教育资源不足的现实背景下,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不得不寄希望予隔代教育和学校教育。基于相关理论、运用各类数据揭示隔代教育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消极影响与积极影响,将无疑有利于“弊害”和“趋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