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丹丹
【摘 要】中华文明历来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良好的儿童与自然关系对涵养儿童道德品质有重要意义。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儿童与自然关系内容体现了儿童与自然在意识、情感和行动上建立伙伴关系的要求,这种关系为儿童的成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大单元一体化设计、开发自然课程基地、改变活动组织形式、提升教师课程实施能力等方式帮助儿童建立良好的自然伙伴关系。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 儿童与自然 伙伴关系
儿童与自然有着天然联系。在自然中进行的游戏更能激发儿童内在的探索欲并促进多样化的表达,激发儿童想象力和观察力,促进儿童全面发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中,对儿童与自然关系的教育一直存在着来自传统或现实的诸多困难。如习惯用成人的思维看待儿童与自然的关系,或用以人类为中心的思维、“主、客二分”“人、物二分”的思维模式来教育学生。这既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难以帮助学生与自然建立良好的关系。
一、“大自然,小伙伴”新型儿童与自然关系的提出
新型人与自然关系是指人与自然之间相互联系、影响和作用的状态。儿童与成人有着很大区别,他们在认识自然、與自然相处时具有非对象性、相融性和无意识性的特点。在儿童看来,自然是自然界中的花草树木、虫鱼鸟兽、山山水水等有生命的具体事物,或者是包含这些事物的地方和环境,那里充满着神奇和智慧。这样的认知特点使儿童容易模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与自然中的事物建立起有情感色彩的身份联系,例如喜欢和小动物说话、玩耍,称呼它们为朋友、兄弟姐妹。笔者把这一思想概括为“大自然,小伙伴”关系。具体来说,是在万物和谐共存的基础上,儿童与大自然中的动物、植物、事物以“伙伴”身份相处,在主体地位上平等,在生命尊严上相互尊重,在相处过程中交往互动。这一理念将“人与自然”的抽象关系转化为“儿童与其生活世界中的自然事物”的具体关系,在生活世界中建构儿童与自然的“审美关系”“共生关系”“改善与被改善”关系,培养儿童对自己所处自然环境的归属感以及改善环境的行动能力。
二、道德与法治教材中儿童与自然关系教育内容爬梳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按照儿童的认知规律设置课程内容,在儿童与自然关系方面,从季节变化的影响、与动植物互动体验、与自然资源的情感交流到与整个大自然生态的交往互动、和谐共生,螺旋式实现儿童与自然关系建构。
(一)在游戏体验中认识自然,在意识上建立伙伴关系
游戏化的活动方式是低年级儿童建立初步感知的基础,这部分内容主要安排在低年级。如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美丽的冬天”“健康过冬天”等内容,围绕“冬天”这一主题引导学生在寻找冬天、玩冬天的游戏中发现冬天的奇妙与美好,体验户外活动的乐趣。一年级下册“我和大自然”这一主题单元,安排了“风儿轻轻吹”“花儿草儿真美丽”“可爱的动物”“大自然,谢谢您”四课,涉及大自然中的风、植物、动物与儿童生活的联系,最后一课总结本单元的教育观念:与自然共在。在具体的栏目中,教材中设计了“和风儿一起玩”“走,看花看草去”“大自然中的快乐”等内容,学生在“玩”中认识自然,感受自然。这些快乐体验不仅能够让学生与自然事物建立伙伴关系,还容易激发学生对自然的感激之情。教师要从换位思考的角度引导学生感受自然事物的“生命尊严”和平等地位,在意识上与自然事物建立伙伴关系。
(二)在对话交流中热爱自然,在情感上建立伙伴关系
大自然的神奇魅力深深吸引着每一个儿童。小学生充满好奇心,他们喜欢与自然相处,觉得十分有趣。学生需要在与自然事物的“对话与交流”中,与它们“相处相伴”,建立起友爱的情感关系。在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我爱家乡山和水”一课中,让学生从生活的地方建立与家乡景物的联系,建立起“山—水—人”的生命血脉,产生对家乡美景的自豪感。二年级下册“小水滴的诉说”“清新空气是个宝”“我是一张纸”,从学生身边可感可触的自然资源出发,帮助学生理解绿色与环保主题。学生听着“小水滴”的“诉说”,感受“小水滴”的重要与不幸,倾听它的呼喊与求助,在同情中产生珍惜情感。“身边的空气还好吗”“纸的苦与乐”等板块内容,伴随着学生对空气质量的观测、对纸的使用状况调查逐渐清晰,体现了学生对身边自然事物的关心,学生能将这些自然事物看作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认识到这是生命休戚与共的存在。
(三)在交往互动中尊重自然,在行动上建立伙伴关系
儿童对自然的保护需要建立在认识自然、喜爱自然的基础之上。但儿童被美好的自然事物吸引时,为了表达自己的“爱”,往往会采用“占有”的方式,反而会做出破坏行为。因此,在行动上与自然建立伙伴关系就显得极为重要和不易。四年级上册“让生活多一些绿色”主题单元“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变废为宝有妙招”“低碳生活每一天”、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爱护地球,共同责任”主题下的“地球——我们的家园”“应对自然灾害”两课,则是引导学生在进一步感受大自然的基础上,践行绿色生活方式,变废为宝,过低碳生活、绿色生活。
四、道德与法治教材中儿童与自然关系教育教学建议
(一)大单元一体化学习设计,形成具有逻辑性的“大自然,小伙伴”活动课程
在统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有些儿童与自然教育的内容是以单元为结构进行划分的,也有部分内容散落在其他主题单元教学中。如果不对这些内容进行整体设计,只把它当作一个课时、一个环节,则缺少了对儿童与自然教育的整体把握,难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以塑造单元课程内容中所蕴含的课程大观念为主旨,展现以学习为核心的课程教学新路径。
教学中,可以将每个阶段的相关内容整合为一个单元,以儿童逐步扩大的生活和交往范围作为建构课程的基础,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和成长规律,按照“儿童与身边的自然事物—儿童与生活的自然场所—儿童与自然资源—儿童与家乡—儿童与环境保护和公共生活—儿童与地球共命运”六个阶段主题开展“大自然,小伙伴”课程探究,整体设计课程方案,开展循序渐进的课程学习。
(二)开发课程实践基地,在自然体验中形成“大自然,小伙伴”关系的感性认知
大自然的奇趣盎然、多姿多彩,为课程的生成提供了丰富的环境资源。教师作为课程的实施者,可以结合本地特色和课程需要,开发学校周边的园林、湖泊、公园等地,将其作为课程实践基地;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开展体验学习,让学生在与自然环境的交互中感受自然、亲近自然,做到知行合一。以“儿童与身边的自然事物”主题为例,在自然课程基地中学生可以获得充分的感官刺激,通过闻香识花、自然色卡、寻找对称、光影时钟、大树的秘密等游戏互動方式深入接触自然,深化自然认知,形成自然审美,建立自然情感。
(三)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在实践探究中深化“大自然,小伙伴”关系情感联结
儿童与自然的相处是生动活泼的,“大自然,小伙伴”课程活动组织形式也应当突破传统课堂讲授式的教学模式,以更新颖的适宜儿童的方式展开。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围绕植树节、世界水日、世界环境日、农民丰收节等设计主题活动,每个主题下的活动目标关注儿童的自然认知、自然行为和自然情感,采用亲子活动、小组学习活动、职业体验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组织方式。比如植树节可以在班级绿植角或者学校农耕园组织学生种植花草,使其在活动中自觉践行环保理念,关注生物的需求。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我们如何依靠自然生存,同时,学生也能学会尊重和欣赏自然,与大自然建立深厚的情感联结。
(四)提升教师课程实施能力,在指导与评价中落实“大自然,小伙伴”关系日常行动
上好道德与法治课,关键在教师。开展“大自然,小伙伴”课程,教师要不断提高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树立生态眼光与思维,提高自然环境创设能力、自然课程资源开发能力、自然活动组织能力以及自然实践指导与评价能力,做好儿童学习的支持者、引导者和示范者。在帮助学生建立良好自然伙伴关系的过程中,教师应更加关注评价对学生的积极引导作用,坚持自我、教师、同伴、家长多主体评价,借助信息技术探索、学生成长档案袋和日常行为表现记录卡等定性、定量的多种评价方式,提升评价的科学性和专业性。例如,借助班级优化大师开展绿色小卫士加分活动,设计21天植物伙伴“陪养”记录卡,引导学生在学校、家庭和社会生活中养成爱护自然小伙伴、呵护家乡山和水、自觉践行绿色生活的良好行为习惯。
五、总结与展望
“大自然,小伙伴”理念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论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具体尝试,是解决儿童与自然冲突的有效路径,也是实现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态素养的实践方式,未来还需要继续探索它的理论价值,丰富实践样态。
注: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自筹课题“全面发展理念下‘畅享四季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B-b/2020/02/187)研究成果,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第十四期重点自筹课题“‘大自然,小伙伴理念下小学道德与法治综合性学习实践研究”(2021JY14-ZB78)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