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钟》教学实录及评析

2023-12-19 15:53张学伟黄吉鸿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2023年11期
关键词:花钟紫茉莉万寿菊

张学伟 黄吉鸿

一、阅读、梳理、对比——中心句里有秘密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是——

生:花钟。

(师出示图片)

师:这个图上,花在哪里?一起指给我。(生指图下面的“花”)

师:钟在哪里?(生指图上面的“钟”)

师:上面表示时间的大的,我们叫钟。小的叫——(指手腕表)

生:表。

师:花和钟有什么联系呢?把课文打开,请同学们读课文,边读边想:什么是花钟?这篇课文围绕花钟写了什么内容?

(生朗读课文,约5分钟。)

师:读好了。谁来汇报?先来汇报第一个问题。

生:我理解的花钟就是花的“时钟”。用花组成的时钟。

师:读一读书上的原句——

生:(读)一位植物学家曾有意把不同时间开放的花种在一起,把花圃修建得像钟面一样,组成花的“时钟”。

师:不同的花种成花圃,修剪成钟面的样子,这就是——

生:花钟。

师:为什么不同的花种在一起就成了时钟呢?什么道理呢?这里有一个特别重要的原因。

生:因为这些花是不同时间开放的。

生:因为花开的时间正好可以和时钟上的时间对应起来。

师:花开对应时间,各种花组成花钟。集中描写花开时间的是哪一自然段?

生:第1自然段。

师:谁来读给大家听听?

生:(朗读)鲜花朵朵,争奇斗艳,芬芳迷人。要是我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七点,睡莲从梦中醒来;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开花了;下午三点,万寿菊欣然怒放;下午五点,紫茉莉苏醒起来;月光花在七点左右舒展开自己的花瓣;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开花;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

师:其实,眼光敏锐的同学可以在这段文字中找到一句话,这句话就是讲花开时间各不相同的意思。

生:(迅速找,讀)要是我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

师:是不是这句话?

生:是的。

师:有时候一段话写了什么意思,有一句话已经明明白白告诉我们了。那句话就藏在文章的描写之中。我们只要想一想,找一找,就可以发现它。这叫踏破铁鞋无觅处——

生:得来全不费工夫。

师:谁来读一下第2自然段?看看写了什么?

生:(齐)不同的植物为什么开花的时间不同呢?有的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有着密切的关系。比如,昙花的花瓣又大又娇嫩,白天阳光强,气温高,空气干燥,要是在白天开花,就有被灼伤的危险。深夜气温过低,开花也不适宜。长期以来,它适应了晚上九点左右的温度和湿度,到了那时,便悄悄绽开淡雅的花蕾,向人们展示美丽的笑脸。还有的花,需要昆虫传播花粉,才能结出种子,它们开花的时间往往跟昆虫活动的时间相吻合。

师:肯定有同学已经知道这段话的意思了。谁来说一说?

生:这段话是写花开时间不一样的原因。

师:原因?你怎么知道的?

生:第一句就问“不同的植物为什么开花的时间不同”,第二句做了回答。

师:花开的时间往往和什么有关系?

生:花开的时间往往跟昆虫活动的时间有关系。

师:还和什么有关系?你说。

生:与温度、湿度、光照有着密切的关系。

师:说完这些之后,课文举了一个例子,是什么?

生:昙花。

师:具体说说。

生:它主要说了昙花为什么不在白天开放。因为它怕晒,怕热,怕冷。

师:又怕热又怕冷,这种娇贵的花,只开很短的时间。那么,选择在几点钟开放?

生:九点左右。

师:这一段自问自答,好,特别棒。再请一位同学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生:(朗读)一位植物学家曾有意把不同时间开放的花种在一起,把花圃修建得像钟面一样,组成花的“时钟”。你只要看看什么花刚刚开放,就知道大致是几点钟了,这是不是很有趣?

师:这一段的关键句是哪一句?

生:一位植物学家曾有意把不同时间开放的花种在一起,把花圃修建得像钟面一样,组成花的“时钟”。

生:你只要看看什么花刚刚开放,就知道大致是几点钟,这是不是很有趣?

师:只有两句话,你们全说了。

(生笑)

师:难以确定对不对?这一段话的中心意思可能就需要我们把两句话的意思合并起来,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谁来试试?

生:科学家想做花钟,那里的花依次开放。

师:行。

生:植物学家想按照花开的时间做成花钟,很有趣。

师:不错。

师:看,我们读课文,有的段落的关键句子就明明白白地藏在里面,只要我们找到就行了。有的段落它还会自问自答,让关键句躲在里面。还有的段落关键句不太明显,就要我们进行合并,用自己的话说出来。反正,我们阅读的时候把眼睛擦亮,就可以准确地找到它们。对吗?

生:对。

师:说说吧,这篇课文先写——

生:花开时间各不相同。

师:再写——

生:花开时间不同的原因。

师:最后写——

生:植物学家想做有趣的花钟。

二、对比、研读、发现——句式语言“变”生趣

1.变化——“丰满”与单调

师:最感兴趣的是第1自然段,就专门来研究第1自然段,先来读一读这些花的名字——(出示)

牵牛花

薔薇

睡莲

午时花

万寿菊

紫茉莉

月光花

夜来香

昙花

(生齐读)

师:我们再来读时间——(出示)

凌晨四点

早上五点

早上七点

中午十二点

下午三点

下午五点

晚上七点

晚上八点

晚上九点

(生齐读)

师:一排是花,另一排是——

生:时间。

师:也就是钟。张老师把它们放到一起,现在请一位同学来说话。一一对应地说。

(出示)

牵牛花 凌晨四点

蔷薇  早上五点

睡莲  早上七点

午时花 中午十二点

万寿菊 下午三点

紫茉莉 下午五点

月光花 晚上七点

夜来香 晚上八点

昙花  晚上九点

生:牵牛花凌晨四点,蔷薇早上五点……

师:你这样念听不懂。牵牛花早上四点干什么?

生:开花。

师:对啊!要说完整的话。重说!

生:牵牛花在凌晨四点开花,蔷薇在早上五点开花,睡莲在早上七点开花,午时花在中午十二点开花,万寿菊在下午三点开花,紫茉莉在下午五点开花,月光花在晚上七点开花,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开花,昙花在晚上九点开花。

师:好的。听清楚了吗?

生:清楚了。

师:鼓掌!再请一位同学说,要说的不一样,你来。

生:牵牛花在凌晨四点左右舒展开自己的花瓣,蔷薇在早上五点左右绽开笑脸,睡莲在早上八点左右开花,午时花在中午十二点左右开花,万寿菊在下午三点左右露出笑脸,紫茉莉在下午五点开花,月光花在晚上七点舒展开自己的花瓣,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左右开花,昙花却在晚上九点左右含笑一现。

师:(竖大拇指)记忆力超棒!基本上把书上的内容记下来了,对不对?来,鼓鼓掌!(生鼓掌)刚才第一位同学说得清楚不清楚?

生:清楚。

师:这位同学说得清楚不清楚?

生:清楚。

师:他俩谁说得好?

生:第二位同学说得好。

师:还可以怎么说?先说时间行不行?

生:凌晨四点,牵牛花开花了。早上五点,蔷薇开花了。早上七点,睡莲开花了。中午十二点,午时花开花了。下午三点,万寿菊开花了。下午五点,紫茉莉开花了。晚上七点,月光花开花了。晚上八点,夜来香开花了。晚上九点,昙花开花了。

师:把“花”和“钟”放在一起,谁先谁后都可以,关键是说得又清楚又明白。但是,学语文光这样说清楚还不是最好的,还不能叫作学好语文。来,我们来研究一下书上是怎样说好的。先来读一读张老师写的(出示)。

凌晨四点,牵牛花开了;早上五点,蔷薇开了;早上七点,睡莲开了;中午十二点,午时花开了;下午三点,万寿菊开了;下午五点,紫茉莉开了;到了晚上七点,月光花开了;晚上八点,夜来香开了;晚上九点,昙花开了。

生:(齐)凌晨四点,牵牛花开了;早上五点,蔷薇开了;早上七点,睡莲开了;中午十二点,午时花开了;下午三点,万寿菊开了;下午五点,紫茉莉开了;到了晚上七点,月光花开了;晚上八点,夜来香开了;晚上九点,昙花开了。

师:张老师说得怎么样?烦不烦?

生:不烦。

师:每一句都说什么时间,你还不烦?来,看看人家怎么说的——

生:(读)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七点,睡莲从梦中醒来;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开花了;下午三点,万寿菊欣然怒放;下午五点,紫茉莉苏醒过来;月光花在七点左右舒展开自己的花瓣;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开花;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

师:书上的话和张老师的话都很清楚,但是谁说得好?

生:书上。

师:告诉我哪里好?

生:张老师说的都是什么花开了,一点新意都没有,而书上用的是各种修辞手法.

师:声音高点。

生:张老师说的都是什么花开了,什么花开了,一点新意都没有,书上用的是各种修辞手法,所以感觉很有趣。

师:鼓掌。

(生齐鼓掌)

师:张老师没读过多少书,肚子里没装多少词语,我最擅长的就是三个字——

生:花开了。

师:牵牛花——

生:开了。

师:蔷薇——

生:开了。

师:睡莲——

生:开了。

师:午时花——

生:开了。

师:万寿菊——

生:开了。

师:所有花——

生:开了。

师:就好像做饭。只做一种蛋炒饭,天天吃,好吃吗?

生:不好吃。

师:一天三顿都是蛋炒饭,明天还是,后天还是。烦不烦?

生:烦。

师:一句话,一个句式,反复说,一直说,烦不烦?

生:烦。

师:对啊,太单调了。大家再读一读,对比一下。

(师出示)

凌晨四点,牵牛花开了;早上五点,蔷薇开了;早上七点,睡莲开了;中午十二点,午时花开了;下午三点,万寿菊开了;下来五点,紫茉莉开了;到了晚上七点,月光花开了;晚上八点,夜来香开了;晚上九点,昙花开了。

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五點左右,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七点,睡莲从梦中醒来;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开花了;下午三点,万寿菊欣然怒放;下午五点,紫茉莉苏醒过来;月光花在七点左右舒展开自己的花瓣;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开花;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

师:哪一种写得好?

生:书上的。

师:对了。牵牛花为什么吹起小喇叭?

生:牵牛花长得像喇叭,所以说它吹起紫色的小喇叭。

生:牵牛花也叫喇叭花。

师:早上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

生:绽开了笑脸。

师:七点,睡莲——

生:从梦中醒来。

师:它叫睡莲,所以——

生:从梦中醒来。

师:下午三点,万寿菊——

生:欣然怒放。

师:下午五点,紫茉莉——

生:苏醒过来。

师:月光花在七点左右——

生:舒展开自己的花瓣。

师:昙花却在九点左右——

生:含笑一现。

师:因为它开的时间很短,一会儿就没了,所以叫含笑一现。你看这样,有吹喇叭的,有梦中醒来的,有苏醒的,有含笑一现的。你觉得读这些句子像不像我们在吃不同的菜,不同的颜色,不同的味道,不同的感觉,对不对?

生:对。

师:这个就是“变化”。(板书:变化)文章有了变化,才显得多姿多彩。

2.变化——模糊与准确

师:我们继续来发现——

(出示)

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七点,睡莲从梦中醒来;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开花了;下午三点,万寿菊欣然怒放;下午五点,紫茉莉苏醒过来;月光花在七点左右舒展开自己的花瓣;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开花;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

师:从这些描写时间的词语中,你们有什么发现?

(生不语)

师:比如“凌晨四点”和“五点左右”比一比,有什么不同吗?

生:一个是整点,一个是左右。

师:什么叫“左右”?

生:大约、差不多。

师:四点五十分会不会开?

生:有可能开。

师:五点十分会不会开?

生:也许会。

师:五点零八分呢?

生:也许会。

师:这个就叫——

生:五点左右。

师:这是大约的时间。后面午时花开在——

生:中午十二点左右。

师:月光花开在——

生:七点左右。

师:昙花开的时间——

生:九点左右。

师:都是大约的时间。那么,牵牛花在凌晨四点吹起小喇叭,它开放的时间是“凌晨四点”,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时间?

生:准确的时间。

师:准确?也就是说牵牛花是在四点钟准时开放的,三点五十八分不开,三点五十九分不开,四点钟一到,“刷”的一下开了。(生笑)是这样吗?

生:不是。

师:到五点的时候,蔷薇就“啪”一下开了。四点五十九分没笑,五点零一分也不允许笑,就是五点准许它笑,必须笑!所有的花都要听话。你觉得可能吗?

生:(笑)不可能。

师:是啊,怎么可能?开花又不是机器控制,哪能这么精确,这也只是——

生:大概时间。

师:既然是大概时间,为什么写得这么准确?不妨也用上“左右”好了——四点左右、七点左右、下午三点左右、七点左右……不行吗?

生:行。

生:行——不行!

师:到底行不行?

生:我觉得不行。那样的话都成了“左右”了,又显得……

师:单调了。

生:对!单调了。没有了变化。

师:对啊,关键就在这两个字——

生:变化。

师:其实,真正花开的时间都是大致的时间,对不对?

生:对。

师:所以,我们看,有时候我们把时间说得很准确,这句话反而——

生:不准确。

师:有时候我们不说得那么绝对,模糊一点,加上“左右”“大概”“也许”这样一些词语,反而把话说得——

生:准确。

师:所以,有时候我们的表达不要那么绝对。比如别人问你身高,假如你知道自己身高是1米41,你就说1米41;假如不太清楚,就说大约1米4左右,其实这样说更准确。对不对?多一点、少一点都会有的,是这样吧?就像书上说“凌晨四点”,尽管没有说“左右”,你是不是就认为是整四点?

生:不认为。

师:对啊,不一定,其实你也知道是“左右”,对不对?所有花开都是大致时间。你们的发现很重要,语言表达要准确,大家懂了吗?

生:懂了。

3.变化——表达的顺序

师:另外,我们还发现这个句子。注意看——“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这是一种表达。再看这两句——“月光花在七点左右舒展开自己的花瓣;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开花;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对比一下,你有什么发现?

生:前面两句,时间都是在句子的开头。后面三句,时间却是在句子的中间。

师:对啊。时间除了放在句子开头,也可以放到句子中间,这就产生了一种——

生:变化。

师:写句子一定要有变化,你不能老说“花开了”,要让它们张开笑脸,要让它们苏醒,要让它们含笑一现,这就有了——

生:变化。

师:一会儿把时间放在前面,一会儿把时间放在中间,甚至也可以放到后面。“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在凌晨四点”。行吗?

生:行。

师:这就是——

生:变化。

三、体会、改写、揣摩——下水方悟其中意

师:好了,说了这么多。下面我们来练习一下,好不好?我们先把书上的改一改——

(师出示)

牵牛花   凌晨四点     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

蔷薇      早上五点     绽开了笑脸

睡莲       早上七点     从梦中醒来

午时花   中午十二点 开花了

万寿菊   下午三点     欣然怒放

紫茉莉   下午五点     苏醒过来

月光花   晚上七点     舒展开自己的花瓣

夜来香   晚上八点     开花

昙花       晚上九点     含笑一现

师:现在,请你至少选择三种花来说。说的话要有变化,句子中间也要有变化的,每一句都不一样。大家先准备一下吧!

(生选择,思考,准备。)

师:谁来打第一枪?你准备说哪三个?

生:蔷薇、午时花、紫茉莉。

师:好的。

生:蔷薇在早上五点绽开了笑脸。午时花在中午十二点开花了。紫茉莉在下午五点苏醒过来。

师:怎么样?

生:没有变化,都是说谁在什么时候怎么样。

师:对啊,每一句都要有变化。从头说一遍。

生:蔷薇在早上五点左右绽开了笑脸。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开花了。紫茉莉在下午五点左右……

师:不要总是“左右”,已经有两个“左右”了,要变化——

生:紫茉莉下午五点在暮色中苏醒。

师:好,谁再来“变化”?

生:牵牛花在凌晨四点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睡莲在早上七点左右从梦中醒来,下午三点,万寿菊欣然怒放。

师:非常完美!就这样说,你来。

生:牵牛花在凌晨四点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早上五点蔷薇绽开了笑脸,睡莲在早上七点左右从梦中醒来。

师:鼓掌!

(生鼓掌)

生:凌晨四点左右,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早上五点,蔷薇绽开了笑脸;七点的时候,睡莲从梦中慢慢苏醒过来。

师:好,鼓掌!同桌两个互相说三个,听听对方有没有变化。

(同桌互说,相互交流。)

师:还可以这样说,如“晚上七点左右舒展开自己花瓣的月光花”,这也是一种句子,对不对?

师:下面我们来请两个学霸。一个男同学,一个女同学,推荐谁?

生:郑佳浩,谢婉玉。

师:好,郑佳浩和谢婉玉两个人来比。我们请郑佳浩先说。要求是佳浩把所有这些花从头说到尾,要有变化,听懂了吧?佳浩,开始——

郑佳浩:牵牛花在凌晨四点左右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早上五点,蔷薇绽开了笑脸;七点左右,睡莲从梦中醒來,中午十二点开放的是午时花;下午三点左右,万寿菊欣然怒放;紫茉莉在下午五点的暮色中出现;晚上七点的时候,月光花舒展开自己的花瓣;晚上八点,夜来香开花了;晚上九点,含笑一现的是昙花。

师:鼓掌,完美!好几种句子变化。

(生鼓掌)

师:请婉玉说说。

谢婉玉: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在早上五点绽开笑脸的是蔷薇;睡莲在早上七点左右从梦中醒来;中午十二点,午时花开放了;下午三点欣然怒放的是万寿菊;紫茉莉在下午五点的时候在暮色中苏醒;晚上七点,舒展开自己的花瓣的是月光花;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开花,昙花却在晚上九点左右含笑一现。

(生鼓掌)

四、拓展、运用、说话——实践得法明真谛

1.练习“变化”

师:你看,有好几种变化,对不对?一有变化,是不是感觉我们吃到的东西就特别的多种多样?好,下面我们再来练一练,不过这一次练的不是书上的内容。(出示)

师:大家来看,张老师给了这样一个内容,有一种花叫什么?

生:桃花。

师:来。桃花芬芳烂漫、妩媚明丽,它是春的使者,春天蓬勃生机的象征,这个是桃花。

师:第二种花叫什么啊?

生:牡丹。

师:牡丹花色泽艳丽,富丽堂皇,称为花中之王。牡丹花色彩很多,以白色和红色最多。牡丹花特别大,特别香,故有“国色天香”之称,它预示着我们的国家繁荣昌盛,所以是国花。

师:荷花大家都见过的。荷花花瓣如玉,千姿百态,亭亭玉立,全身都是宝,藕和莲子可以食用,莲的品格是出淤泥而不染,高洁优雅,号称“花中君子”。

师:桂花,开在树叶之间,金黄金黄,花瓣有米粒般大小,密密麻麻,一簇连着一簇,人称“碎金”。桂花的香是最迷人的。我们校园里原来有两棵桂花树,只要一开,整个校园都是香的。桂花既有毫不张扬、默默奉献的质朴品性,又是极强荣誉的象征。凡是你获得了好的名誉,比如说你考进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就叫折桂。

师:这最后两个菊花、梅花都知道吧?菊花耐寒,特别坚强,秋天百花凋落,“菊花开后百花杀”;梅花更是在严冬“凌寒独自开”,而且春天第一个开的就是梅花,春来第一枝。

师:刚才张老师把它们都介绍了一下,花的名称都看到了,花的特点也有了,后面是花的品质、花的象征。好,现在请同学们在里面选三种花,然后用不同的句式来说,要有变化。这个有点难,谁会说?先说第一句,你准备怎么说?

生:桃花芳香烂漫,妩媚明丽,它是春天的使者。

师:第一句,好。

生:牡丹象征着繁荣昌盛,兴旺发达……

师:因为它……

生:因为它色泽艳丽、富丽堂皇,是花中之王。

师:鼓掌!有没有变化?

生:有。

师:先说花名,然后说特点,说品质。或者先说花名,再说品质,再说特点,对不对?好,我请他再说一句有变化的话,说荷花,好吧?

生:出淤泥而不染,高洁优雅的是荷花,它花瓣如玉,千姿百态。

师:太棒了!谁来接龙?

生:桂花颜色金黄,花瓣细香,芳香宜人,它毫不张扬,默默贡献,让人敬仰;凌寒盛开,高尚坚强的是菊花,它隽美多姿,盛开在百花凋零之后。

师:下面说“我最喜欢的是——”。

生:我最喜欢的是冰肌玉骨、清幽脱俗的梅花。它坚贞不屈,傲霜斗雪,芬芳依然。

师:再请一位同学——

生:桃花是春天的使者,生机勃勃是它的样子。它的特点是芬芳灿烂,妩媚明丽。“花中之王”的牡丹色泽鲜艳,富丽堂皇,它代表着繁荣昌盛、兴旺发达。我最喜欢的是花瓣千姿百态、出淤泥而不染、高洁优雅的荷花。

师:真好!每个人都可以说的不一样。这样一来,句式就有了——

生:变化。

2.总结“变化”

师:今天给你们上《花钟》的是张老师。你来说,要有变化——

生:今天给我们上《花钟》的老师是张老师。

师:没变化。来,你来说。

生:张老师是给我们上《花钟》课的老师。

生:今天,张老师给我们上了一节出色的课——《花钟》。

师:我们今天懂得了一个写文章的秘诀——语言的变化。你来说。

生:一个写文章的秘诀——语言的变化,我们今天懂得了。

生:我们懂得了语言的变化是一个写文章的秘诀。

生:今天,我们懂得了语言的变化是写文章的一个秘诀。

师:这样句子就有变化了。你们真懂了。来,一起再读这两个字——(指板书)

生:变化。

师:下课!

【评析】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是语文学科的基本性质,它规定和制约了小学语文教学必须“牢牢地抓住语言这根缰绳不放”(王尚文语),“要把学生投入到语言的海洋中”(汪潮语),“要徜徉在语言之途”(海德格尔语)。于是,就有了语文课要有“语文味”一说。

特级教师张学伟的《花钟》教学就是对这一思想、主张的绝佳实践和有力佐证。细细品味其教学实录的每个细节,有这样一种深刻感受:《花钟》一课的教学,张学伟老师试图努力体现语文课程本位,高度重视语言文字实践,引导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言规律,不断丰富学生语言的积累,精心培养语感,灵动发展思维,最终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一句话,“语言学习”是这节课强大的灵魂。围绕这一核心,张学伟老师智慧地引领学生经历了一场快乐的语文旅程。

一、语言训练点的精准把握

吴忠豪教授说过:“每篇课文都有三个方面的教学价值:一是课文内容所传递的文化;二是课文中隐含着的语文知识和读写方法;三是课文中新的用词和句型以及作者遣词造句的经验。对处于语言发展关键期的小学生来说,积累词语句子,丰富语言经验是每篇课文最基本、最重要的教学内容。”显然,张学伟老师《花钟》一课的教学深得吴教授思想精髓。在核心教学目标上,张老师智慧地锁定课文第1自然段中关于9种花开花时间及状态介绍的精彩语言。在充分研究、了解小学三年级学生语言经验、水准的基础上,根据课文这段文字表达蕴含的秘妙,确立了以“变化”为主题的语言学习内容,并且非常清晰地设置了三个层次的学习推进框架:(1)“变化”的丰富与单调;(2)“变化”的模糊与准确;(3)“变化”的表达顺序。

这一核心教学目标的确立,使得这节课的教学简约、大气。这样的教学风格不由让人想起王荣生教授在《语文科课程论基础》一书中提出的“好课观”一说(共9条),我们单看前面的3条:“1.教师对所教内容要有自觉意识;2.课堂所教的应是语文的内容;3.教学内容应相对集中。”张老师的《花钟》教学,精准对接、诠释了王荣生教授的每一条观点。我们完全可以做出判断,这当然是一节好课。

五百年前,王阳明就提出一种重要的治学思想:“为學当如掘井。”其实,语文教学也像掘井一样,找准一个井口,进行深挖细掘,直至井水涌现。张老师这节课的井口就是语言的变化,围绕“这一井口”他带领学生不断推敲、品味,不断开掘学习的宽度和深度。这样设计和教学的自觉意识,非常值得一线语文教师学习。

二、语言学习过程的充分展开

语言学习是一条学习链,这条链由多个学习环节组成。各个环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密不可分,可以说是环环相扣,缺一不可。因此,我们说语言学习是一个系统的过程。这个过程既是教师引导的过程,也是学生自主思考、体验、建构的过程,更是师生之间就文本中相关的语言材料展开对话,互相交流、碰撞、思辨而获得语言素养提升的过程。张老师《花钟》一课的教学在这方面堪称典范。

1.借助比较

和一般情况下教师总是先让学生尝试去发现课文中语言的精妙之处不同,张老师创造性地采取先比较的方法。他巧妙地从课文中提取关键语言信息:“各种花”和“开花的时间”,并把它们罗列在一起,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这是本课第一次进行的语言训练,没有参照,没有凭借,学生自由言说,无拘无束,原汁原味。这有着什么样的目的呢?

细细忖度,张老师的这一招可谓用心良苦。他的目的是让学生进行“素说”,让他们按照自己原有的语言经验和水平说话,意在让他们暴露自己真实的语言状态,为下面依托课文进行的语言进阶学习做必要铺垫,可以称之为欲擒故纵。在这一环节,张老师并不是简单地请个学生一说了事,而是精心做了三个层次的安排:对第一个学生的说话,张老师的要求是“说完整”,不做其他要求,这样就比较真实地呈现了三年级学生的语言水准。对第二个学生的说话,张老师稍稍提高了难度,要求“说得不一样”。就是这么一个看似不经意的简单要求,第二个学生就不得不超越自己原有的语言经验,试图朝着“不一样”的目标努力。结果,我们看到,他自觉或不自觉地引用了课文的语言来表达。这显然是张老师希望看到的一种结果,这是一种巧妙的点拨和引导,妙在无痕,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也就在这个时候,我们忽然明白了一个教学真相:张老师对这两位学生进行说话训练,有其潜在的目的,他刻意地安排了“花名+时间”结构,这显然和课文中大量出现的“时间+花名”结构不同。张老师是在无声地规避学生重复课文语言的表达,为接下来的发现语言表达秘妙铺设前行的台阶。实在是妙!

紧接着,张老师又开始了有“预谋”的引导:“还可以怎么说?先说时间行不行?”学生进行了以“时间+花名”结构的说话训练。至此,张老师的目的是让学生说清楚。

2.引导发现

在说清楚的基础上,张学伟老师提供了自己写的一段文字。这段文字和学生口头表达的高度接近,能说清楚,但非常单调,“花开了”一词重复出现。正是这段文字,它起到了桥梁的作用,张老师引导学生将这段文字和课文中的文字进行比较,就有了自主发现的结果。学生发现课文语言写得精彩,主要表现在:(1)用了修辞手法;(2)语言描写生动;(3)时间在表达上的用词不同和位置不一。

在这一教学板块,应该说最精彩的是张老师引导学生对语言细节的咀嚼和揣摩。“牵牛花”和“吹起紫色的小喇叭”,“艳丽的蔷薇”和“绽开了笑脸”,“睡莲”和“梦中醒来”,“万寿菊”和“欣然怒放”,“紫茉莉”和“苏醒”,“月光花”和“舒展花瓣”,“昙花”和“含笑一现”。这样的教学真正做到了“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达到了“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缠绵悱恻境界。这样的操作充分实践了2022年版课标“学段要求”第二学段“阅读与鉴赏”中的“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也正是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直觉和敏感力不断得以强化。课堂的语文味极其浓郁,这是一堂真正的语文课。

3.促成感悟

教学到了这个地步,确实了不得。但张老师并不满足,并不止步于此。他清楚地知道,这样的学习尚处于感性层面,学生仅“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需要进一步往深处走,适当地往理性层面走。

我们发现,在每个教学环节的最后部分,张老师都在做一样事情:引导学生学会理性思考,帮助学生获得语言表达上的深层认知。如他告诉学生“语言表达内容上的变化”,同样写“花开了”,不同的花要用不同的语言表达;他告诉学生“时间表达上的变化”,一是“模糊与准确”,在充分展开对话、讨论之后,让学生明白作者这样写的主要目的和原因,还是为了表达上的变化。二是表示时间的词“位置”不一样,课文第1自然段描写不同花开放的时间不同,前面6句话表示时间的词在句子前面,后面3句话表示时间的词在句子中间。

这些感悟,在教学中不断地得到强化,目的是让学生形成强烈的“语言表达要有变化”的意识,为接下来的“运用”打下坚实基础。

4.实践运用

英国语言学家帕尔莫说:“学会语言的标志是会运用理解一种语言的运作规则,与学会如何使用这种语言之间存在着重大的区别。衡量学生是否学会语文,不是看‘理解了多少语言知识和规则,而是应该看他是否能够熟练地‘运用这种语言为评价的主要标志。”迁移运用是语言学习链中最为重要的一环。

张老师当然高度重视这一重要环节,并做了精心而别出心裁的安排。

其一,紧贴课文,以课文语言为本,引导学生试着“超越”课文语言——“把书上的改一改”。这样的设计不可谓不大胆。个人以为,这样的尝试是有意义的,一方面,让语言实践和课文语境紧密结合,基于课文又“挑战”课文,而且要求也不多,或者说不高,只要求学生做到“有变化”,学生可以接受并做到。另一方面,张老师也在“暗中鼓励”学生,课文的语言不一定就是最好的,渗透一种“不唯书,不唯上”的批判性精神。这不正是我们传统语文教学中最为欠缺,新课程改革中最为倡导的吗?

其二,本节课最后一部分设计的语言训练内容和课文内容相比,无论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了“变化”。同样还是和花有关,但是内容上不再是说什么花什么时间开放,而是精心挑选了一些名花,一些富有精神、气节,人文内涵极其丰富的花。个人猜想,这又可能是张老师在教学中埋下的一个“伏笔”,他应该名叫“张学隐”,教学总是不刻意,喜欢悄悄地、不知不觉地进行,如落雪无痕,似羚羊挂角。可能他意识到,语文课如果一味地上成“语言课”,而缺失了必要和重要的人文元素,也是美中不足。另外,在形式上,他让学生试着按不同结构表达,要么“先说花名,再说特点,后说品质”,要么“先说花名,再说品质,后说特点”,鼓励学生大胆言说,自由言说,努力追求语言表达有变化。

这样的教学,如同散文一样,“形散而神不散”,大气又不失精致,灵动而不乏扎实。

三、语言学习氛围的生动活泼

这节课的语文实践活动相当丰富,相当稠密,但更加难能可贵的是,它的整个学习氛围生动活泼,轻松而略带紧张,严谨又显得灵动。究其原因,在于张老师的语言个性和教学风格。

如芙蓉出水般朴素,不雕琢,更不造作,自然真诚,是张老师教学语言的一大特色。教学中,张老师和学生自在地聊天,让学生有了安全感。他的語言生活化、通俗化,把深奥的、学生不易懂的意思用浅显、形象的句子进行表达。学生听得亲切、舒服。这看似简单的语言,实则已到了上乘境界,不是一朝一夕打磨就能达到的。

如错彩镂金般浓烈、华丽和抒情,也是张老师语言的一大特点。在本节课教学的最后一个说话环节,张老师的语言是铺张的、堆砌的,彰显了他深厚的文字功夫和文学功底。这样精彩的语言本身就是非常好的学习资源,本身就是对学生又一次的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同时,张老师再一次用实际行动无声地告诉学生,语言要有“变化”,语言的内容、风格也可以“变化”。从淡到浓,从思到诗,从理性到感性,无可无不可。

当然,个人以为,张老师语言的最大特色还在于俏皮,他的话语总是自带幽默气息,时不时地给学生带来感悟,带来会心一笑。在一次次的笑声中,学生感受了,体验了,理解了,感悟了,收获了。整节课的学习氛围是如此轻松,如此愉悦,真的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趣的课文是有料课堂的基础。然而,一名语文老师拥有一个有趣的灵魂是高品质课堂的根本,具备一双洞明的眼睛和一颗智慧的脑袋是高品质课堂的关键。咀嚼、欣赏张学伟老师的《花钟》教学,真的是清歌一曲,绿满庭宇,让人回味,令人叹服。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附属临安小学/浙江台州市椒江区教育教学发展中心)

责任编辑 杨壮琴

猜你喜欢
花钟紫茉莉万寿菊
平泉市万寿菊带农增收致富
花钟
花钟
花开幸福来
紫茉莉开花的秘密
活血调经紫茉莉根
花钟
紫茉莉:善变却守时的“胭脂花”
有趣的“花钟”
不同基质对万寿菊出苗率和扦插成活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