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癌患者外周血红细胞膜脂肪酸组分变化及其与发病风险的关系

2023-12-19 06:04李杰萍邹建平江絮萍谢榕
山东医药 2023年35期
关键词:不饱和细胞膜外周血

李杰萍,邹建平,江絮萍,谢榕

1 武警福建省总队医院检验与病理科,福州 350003;2 福建省肿瘤医院妇科肿瘤外科;3 武警福建省总队医院妇产科

子宫内膜癌(EC)是常见的女性生殖系统肿瘤,近年来我国EC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且具有年轻化趋势。EC 的发病机制复杂,本质是细胞异常增殖,是癌基因突变、抑癌基因失活、mTOR 和Notch 信号通路异常的综合结果[1]。细胞膜中的脂肪酸根据其饱和程度分为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三大类,脂肪酸及其代谢产物的改变尤其是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改变,可直接影响细胞膜的结构、功能、细胞氧化状态以及信号通路,从而改变细胞特性,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2-3]。研究表明,红细胞膜脂肪酸组分在多种肿瘤中发生改变,并与肿瘤发生风险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如乳腺癌[4-5]、肝癌[6]、直肠癌[7]等。但是,目前关于红细胞膜脂肪酸与EC 发病的关系鲜见报道。2016 年9 月—2018年1 月,本研究观察了EC 患者外周血红细胞膜脂肪酸的组分变化,并探讨其与EC发病风险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纳入标准:①首次诊断为EC,并经病理检查确诊;②未接受过放化疗及激素治疗等;③在当地居住至少10 年;④汉族。排除合并其他肿瘤、重要脏器功能不全及哮喘等慢性疾病者。选择同期武警福建省总队医院及福建省肿瘤医院收治并符合上述标准的EC 患者91 例为EC 组,年龄33~72 岁。选择同期我院体检健康的汉族女性志愿者203 例为对照组,年龄39~72 岁。两组年龄具有可比性(P>0.05)。本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受试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外周血红细胞膜脂肪酸组分分析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法。两组入组后、采血前一晚低脂饮食,采血当日早上禁食。采集外周血5 mL 于EDTA 抗凝管中,1 500 r/min 离心10 min,分离红细胞,加入体积比为1∶ 1的生理盐水,洗涤两次。取红细胞与十七烷酸正己烷内标液各50 µL,加入使用2, 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乙醇溶液进行抗氧化处理的反应管中,加入盐酸/甲醇1 mL,混匀后置90 ℃烘箱反应3 h。冷却后加入正己烷萃取脂肪酸甲酯产物2 mL,混匀离心,上层转移至新试管,氮气吹干萃取液。加入正己烷溶液脂肪酸甲酯化产物400 µL,混匀后转移至样品瓶中,上QP2010Ultra气相色谱—质谱仪进行检测。色谱分析条件:不分流进样,进样体积1 µL;柱流量0.78 mL/min,进样口温度230 ℃,接口温度250 ℃;起始柱温50 ℃,保持1 min,然后以25 ℃/min 的速率升温到175 ℃,4 ℃/min 的速率升温到223 ℃,保持8 min。质谱分析条件:离子源温度220 ℃,溶剂延迟时间10 min,扫描模式全扫描和选择离子扫描,全扫描范围 60 ~ 450 m/z,选择相应的离子扫描模式。将样品色谱图中各峰保留时间与脂肪酸标准品的保留时间进行比较,确定样品色谱图中各峰的性质,采用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脂肪酸的百分比。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 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S-W 正态性检验,呈正态分布以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以M(P25,P75)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以对照组脂肪酸占比的中位数为参照,以脂肪酸占比的二分类变量为自变量,以EC发生为因变量,同时将人群的年龄、摄入总能量以及摄入总脂肪进行调整,采用二分类Logistic 回归分析各脂肪酸组分变化对EC 发生的影响。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外周血红细胞膜脂肪酸占比比较 EC组和对照组外周血红细胞膜脂肪酸占比由高到低均为总饱和脂肪酸、总多不饱和脂肪酸和总单不饱和脂肪酸。EC组外周血红细胞膜总饱和脂肪酸、总单不饱和脂肪酸和总多不饱和脂肪酸占比分别为57.73%(56.13%, 60.49%)、13.49%(11.65%, 14.92%)、28.66%(26.39%, 30.30%),对照组分别为56.90%(55.71%, 58.20%)、14.18%(13.49%, 14.81%)、28.86%(27.78%, 30.08%);EC组外周血红细胞膜总饱和脂肪酸占比高于对照组,总单不饱和脂肪酸占比低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总多不饱和脂肪酸占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外周血红细胞膜各饱和脂肪酸、各单不饱和脂肪酸、各ω-6多不饱和脂肪酸、各ω-3 多不饱和脂肪酸占比比较见表1 ~ 5。

表2 两组外周血红细胞膜各单不饱和脂肪酸占比比较[%,M(P25,P75)]

表3 两组外周血红细胞膜各ω-6多不饱和脂肪酸占比比较[%,M(P25,P75)]

表4 两组外周血红细胞膜各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占比比较[%,M(P25,P75)]

表5 两组外周血红细胞膜ω-6与ω-3相关指标比值比较[M(P25,P75)]

2.2 外周血红细胞膜脂肪酸占比对EC发生风险的影响 见表6。

表6 外周血红细胞膜脂肪酸占比影响EC发生的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3 讨论

肿瘤细胞表现出异常的脂类合成与代谢,细胞中脂质生物合成增加和摄取增多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及转移密切相关[3,8]。细胞膜中脂肪酸的构成代表机体组织中脂类物质膳食与合成代谢的平衡。外周血红细胞膜中脂肪酸的组分受膳食影响较小,且血液样本容易获得,因此红细胞膜脂肪酸谱是研究脂肪酸与肿瘤关系的一种较好选择。

饱和脂肪酸是导致血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的主要原因,可增加冠心病的发生风险;肉豆蔻酸C14:0、棕榈酸C16:0 以及硬脂酸C18:0 等可影响肠道菌群,通过炎症通路与肥胖密切相关[9]。研究表明,肥胖是EC 发生的主要潜在原因[10],总脂肪和饱和脂肪酸的摄入增加会升高EC的发生风险,多摄入单不饱和脂肪酸也与EC 发病风险有关[11]。本研究结果发现,红细胞膜中总饱和脂肪酸占比升高会增加EC的发病风险,但总单不饱和脂肪酸占比与EC的发病风险没有明显的相关性,这可能是由于研究人群的种族差异和膳食差异所致,也可能与样本量有关。本研究结果显示,饱和脂肪酸中的肉豆蔻酸C14:0、山俞酸C22:0、木焦油酸C24:0 占比升高会增加EC 的发病风险,但花生酸C20:0占比降低会增加EC 的发病风险,提示各种饱和脂肪酸在E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需要进一步研究。

单不饱和脂肪酸在机体内具有特殊的生理功能,能降低血液中的血糖和胆固醇,调节血脂代谢,棕榈油酸C16:1n7 和油酸C18:1n9 还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12]。研究显示,棕榈油酸C16:1n7 具有有丝分裂活性,能促进肿瘤细胞增殖[13]。成像质谱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在EC 组织中C16:1n7和油酸C18:1n9出现富集,棕榈油酸C16:1n7可以通过mTOR 信号通路促使EC 细胞侵袭和转移[14]。本研究结果表明,外周血红细胞膜棕榈油酸C16:1n7 占比升高会增加EC 的发病风险,结果与以往研究一致。本研究还提示,神经酸C24:1n9 占比升高会增加EC的发病风险。有研究显示,口腔癌患者红细胞膜油酸C18:1n9占比升高[15]。但本研究结果表明,EC 患者外周血红细胞膜油酸C18:1n9 占比低于对照组,且其占比降低与EC 发生有关;提示油酸C18:1n9在不同肿瘤中表现出不同的作用。

多不饱和脂肪酸作为一类独特的生物活性物质,对机体生理功能具有重要的影响,也是构成细胞膜磷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机体内具有稳定细胞膜、调控基因表达、维持细胞因子和脂蛋白平衡等作用。在红细胞膜中,ω-3 多不饱和脂肪酸主要包括ALA、EPA 和DHA,ω-6 多不饱和脂肪酸主要包括LA 和AA。LA 代谢产生炎症物质,可能参与诱导肿瘤的发生发展,但也有研究表明,LA 的过氧化产物能抑制结肠癌的发生[16-18]。GLA 和ALA 能通过抑制β-catenin 信号通路,参与抑制胃癌细胞和肝癌细胞的生长[19-20]。研究显示,高摄取植物来源的ALA、GLA 与EC 发病风险呈负相关关系[21]。本研究结果显示,EC 患者外周血红细胞膜LA、ALA 占比降低,并且与EC 的发病有关,但GLA 占比与EC 发病无关。这些结果的差异可能与不同脂肪酸在不同肿瘤的作用有所不同有关,需要进一步研究。

细胞膜中最主要的ω-6 多不饱和脂肪酸是AA,其代谢产物具有强炎症作用,而主要的ω-3 多不饱和脂肪酸EPA、DHA 代谢产物具有低炎症作用或强抗炎作用[16]。ω-6/ω-3 升高会导致其代谢产物引起炎症反应,以及直接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16,22]。体外实验表明,DHA 可以通过抑制COX2基因表达,降低PGE2生物合成,从而降低Akt磷酸化和Cyclin D1表达,进而抑制EC 细胞增殖[23]。采用低ω-6/ω-3 膳食喂养的动物实验结果表明,ω-3 多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是EPA、DHA)可以通过抑制mTORC1/2 和Akt 信号通路抑制EC 细胞生长[24]。但是最近的临床研究显示,膳食摄入ω-3 多不饱和脂肪酸与EC 的发生没有明显相关性[25]。本研究结果也表明,虽然EC组外周血红细胞膜AA/DHA高于对照组,但是两组AA/EPA、AA/(EPA+DHA)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EC的发病风险也没有明显的相关性。

综上所述,EC患者红细胞膜总饱和脂肪酸及其中的肉豆蔻酸C14:0、山俞酸C22:0、木焦油酸C24:0,单不饱和脂肪酸中的棕榈油酸C16:1n7、神经酸C24:1n9,多不饱和脂肪酸中的GLA 占比均升高;饱和脂肪酸中的花生酸C20:0、单不饱和脂肪酸中的棕油酸C18:1n9 及多不饱和脂肪酸中的LA、ALA 占比均降低;上述脂肪酸组分改变与EC 的发病有关。因此,EC患者外周血红细胞膜中脂肪酸组分发生一定的变化,这些改变代表机体脂肪酸代谢的改变,可能与EC的发生发展有关。但是,红细胞膜脂肪酸组分变化是否可以用于EC 的早期诊断仍需大样本研究。

猜你喜欢
不饱和细胞膜外周血
n-3多不饱和脂肪酸改善糖脂代谢的研究进展
超声波促进合成新型吡咯α,β-不饱和酮
两个alpha,beta-不饱和酮药物的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
白血病外周血体外诊断技术及产品
皮肤磨削术联合表皮细胞膜片治疗稳定期白癜风疗效观察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人胃腺癌细胞系AGS的作用
宫永宽:给生物医用材料穿上仿细胞膜外衣
结肠炎小鼠外周血和结肠上皮组织中Gal-9的表达
慢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IL-17和IL-23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香芹酚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