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苏宁
摘要:中职信息技术教育改革,要将核心素养培育理念深植到每一次教学设计中去,据此开展教育教学实践。中职信息技术学科教师要秉持学科育人理念,不断对中职信息技术课程进行优化,这样才能让学生的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培育渐入佳境。基于核心素养的中职信息技术课程优化,可采取以下策略:借助情境教学法,实现学生信息意识的培育;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发展学生计算思维;创设实践探索空间,培养学生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素养;设计多样化的信息技术学科教育活动,让学生感知信息社会责任。
关键词:中职教育;核心素养;信息技术课程;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3)33-0081-04
基金项目:福建省职业技术教育中心2022年福建省职业教育研究课题“新课标下基于核心素养的中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实践研究———以电子商务专业为例”(课题编号ZB2022178)
《中等职业学校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20年版)》根据中职学生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和信息社会责任四项学科核心素养的新理念。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中职信息技术课程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然而,当前中职信息技术课程在教学内容、方法和评价体系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亟待优化。新课标要求在应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学习信息技术,教师通过精心设计教学应用模块项目,引导学生将学科核心素养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中职信息技术课程作为职业教育体系中的重要课程之一,在新课标引导下,要将学生信息意识培育、计算思维发展、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素养锻炼、信息社会责任培养作为教學目标,并对教学细节进行合理安排,这样才能发挥中职信息技术课程的育人效能。
1.中职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内涵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在此背景下,中职信息技术课程作为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途径,其核心素养培育理念的渗透显得尤为重要。
信息技术课程的核心素养培育理念内涵包括信息意识的培育,指学生能够认识到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具备获取、处理和传递信息的意识和能力,如计算机操作、网络应用等。信息道德素养的培育,指学生具备遵循信息伦理规范、尊重知识产权、维护网络安全的道德品质。信息创新能力的发展,指学生具备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思维和实践的能力。
2.中职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必要性分析
核心素养培育理念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在我国教育改革中逐渐兴起,它强调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中职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一门培养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课程,应该将核心素养培育理念渗透进去,作为学科育人的终极目标[2]。核心素养培育理念融入中职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必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核心素养培育理念强调学生的思维能力。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了解一些信息技术概念,并且掌握对应信息技能,发展信息素养,培养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学会独立思考、科学推理。其二,核心素养培育理念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信息技术是一个不断发展的领域,学生需要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才能适应未来的发展。其三,核心素养培育理念关注学生的沟通能力。信息技术是一个涉及多方合作和交流的领域,学生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才能与他人合作完成任务。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学会倾听、表达与合作,提高沟通能力。其四,核心素养培育理念强调学生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信息技术的发展对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学生需要关注社会问题,并能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应培养他们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让他们意识到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仅是为了个人成长,还要为社会发展作出贡献。核心素养培育理念渗透到中职信息技术课程中,可以促进学生多维度的学科素养发展,使他们具备未来信息社会所需的能力和素养,为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1.借助情境教学法,实现学生信息意识的培育
情境教学法关注的是在特定的学习情境中,实现自我认知、新知识、各种情境之间的交互,促使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借助情境教学法实现学生信息意识的培育,可以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信息价值观,在各种场景中锻炼信息获取、处理能力[3]。以“公众号的图文制作”教学为例,教师可采用情境教学法。首先,可引入一个实际的情境,让学生分组创建一个虚拟的公众号,每个小组都要撰写一篇关于校园生活的图文稿件。通过这个情境,学生可以感受到信息传播的真实场景,激发学习兴趣。其次,可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信息现象,如社交媒体上的热门话题、新闻报道中的事件等,让学生了解信息的重要性和多样性。比如,教师可引导学生分析某一热门话题在社交媒体上的传播过程,了解信息在社交媒体中是如何产生、传播和被接受的。接下来,组织学生进行信息搜索和筛选,如寻找与校园生活相关的新闻报道、图片或视频等。通过这个任务,学生能学会使用搜索引擎、图库等获取信息,并学会对信息进行筛选和评估,以选择合适的内容。然后,再引导学生进行信息整理和加工,选择公众号推送的图片、视频和文字呈现所要传达的信息。教师要鼓励学生与读者进行互动,通过阅读反馈和评论,了解信息的影响力和传播效果。最后,通过课堂反思和讨论,引导学生总结并深入思考信息意识的培育过程。学生可以回顾自己在情境中的表现和经验,提高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能力。借助情境教学法实现学生信息意识的培育,可以使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感受信息的重要性和多样性,通过实际操作和互动,提高信息获取、处理和传播能力。
2.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发展学生计算思维
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发展学生计算思维是一项重要任务。计算思维的培养,是学生综合素养发展的基本点,要将其作为基础性工程来开展[4]。以中职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制作网页”为例,教师要将发展学生计算思维作为重要教学目标,对课堂教学过程进行优化。
首先,通过启发式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在“制作网页”教学中,教师可向学生提出一个具体的问题:制作一个介绍你校的网页应包含哪些元素和功能?激发学生思考,让他们从整体的角度思考网页的设计和功能,培养其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其次,引导学生进行项目式学习。项目式学习往往会形成特定的项目情境,学生有着对应的角色,会带着特定的任务投身其中,保证其素养得以培育。在“制作网页”课程中,教师可组织学生分组进行网页制作的项目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通过项目实践,学生可以培养计算思维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编程思维是计算思维的核心内容之一,可以有效锻炼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系统思维能力。在“制作网页”课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学习和运用HTML、CSS等编程语言设计和创建网页。通过编程思维的训练,学生可以培养问题分解、模式识别和算法设计等能力。在合作学习环节,各个成员之间相互配合,协同完成对应的任务,由此使得计算思维锻炼渐入佳境。在“制作网页”课程中,教师可组织学生分组合作,每个小组负责制作一个网页。学生可以在小组中相互交流、协同合作,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其计算思维能力。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自主实践,让学生自主学习相关的网页制作知识和技能,并在课后进行实践。自主活动的开展,不仅可以使学生的自主学习素养得到培养,还可以促进学生计算思维发展。最后,引导学生总结和分享学习经验。学生可以回顾自己在课堂和项目实践中的表现和经验,思考如何运用所学的计算思维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信息技术能力和计算思维水平。通过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发展学生计算思维,可以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创新能力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3.创设实践探索空间,培养学生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素养
创设实践探索空间是培育学生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素养的重要途径[5]。以中职信息技术课程中的“视频作品的美化和推广”为例,带着学生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素养培育目标,教师可创设这样的实践探索空间。
其一,在“视频作品的美化和推广”课程中,鼓励学生开展项目式学习。教师可将学生分组,要求每个小组制作一个视频作品,并根据指定的主题进行美化和推广。通过项目式学习,学生可以深入实践,从创意的角度思考如何制作吸引人的视频作品。其二,引导学生关注视频作品的创新点。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和分析一些优秀的视频作品,思考其中的创新点并运用到自己的作品中。例如,学生可以尝试运用新颖的剪辑技巧、独特的视觉效果或有创意的故事情节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其三,为学生提供进行数字化学习和创新的资源和平台。例如,教师可介绍一些专业的视频编辑软件或在线平台,让学生利用这些工具来美化和推广自己的视频作品。教师还可引导学生搜索和学习一些优秀的视频制作教程和案例,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其四,组织学生进行视频作品的展示和评价。学生可以将自己的视频作品上传到共享平台,让其他同学进行观看、评价。通过展示和评价,学生可以获得启发。其五,鼓励学生进行团队合作和跨学科融合。视频作品的制作涉及多个领域,如剧本创作、场景设计、摄影技术等。教师可鼓励学生在小组中进行分工合作,每个成员负责一个特定的任务,并协同合作完成整个视频作品的制作。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促进不同学科的融合。其六,学生可以回顾自己在视频制作过程中的创新点和困难,思考如何运用所学的数字化技术巧妙地解决一些问题,享受学习带来的成就感。很明显,通过创设实践探索空间,培育学生的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素养,可以为学生其他相关素养的发展奠定基础。
4.设计多样化的信息技术学科教育活动,让学生感知信息社会责任
在丰富的教育活动平台,学生能更好地感知信息社会责任,培养信息伦理意识和社会责任感[6]。以中职信息技术课程中的“短视频制作”为例,教师可借此课程教学,引导学生感知信息社会责任。
首先,引导学生进行案例分析。教师可选择一些涉及信息伦理和社会责任的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通过对这些案例的分析,学生可以认识到信息技术的使用可能带来的风险和负面影响,加深对信息社会责任的理解。其次,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辩论。教师可给学生提出一些道德伦理和社会责任方面的问题,让学生就这些问题进行讨论和辩论。通过讨论和辩论,学生可以进一步思考信息技术应用应遵守的道德和社会影响。接下来,学生可以选择一个与短视频制作相关的主题,如环境保护、社会公益等,前往相关场所进行实地考察和调研,也可以通过采访、拍摄等获取相关信息,进一步感知信息技术应用的社会责任。教师还可组织学生参加社区服务活动,让学生制作一些宣传片或公益广告,为社区的公益活动发起倡议。通过参与社区服务活动,学生可以将所学的信息技术应用于实践中,感知自己在信息社会中的责任和作用。最后,引导学生进行课程总结,并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体。学生可以回顾自己在短视频制作中的经验和体会,思考如何在实际操作中体现信息伦理和社会责任,加深对信息社会责任的理解,提升信息社会责任感。
在核心素养培育背景下,中职信息技术课程的优化需要注重一些细节,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在中职信息技术课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合作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是核心素养的重要目标[7]。为达到这一目标,教师在课程设计和教学实施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细节。其一,需要注重课程的项目化设计。项目化设计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例如,在中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教师可要求学生设计并制作一个个人网站。为完成这个项目,学生需要从需求分析、设计规划、技术实现等方面进行规划,从而培养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其二,需要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自主学习和实践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关键,教师可引导学生在课程学习之外进行更深入的自主学习和实践。例如,教师可让学生自主选择一个与信息技术相关的主题,独立进行研究,并制作相关作品。这样的实践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其三,需要注重跨学科融合。中职信息技术课程应与其他学科进行融合,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例如,在短视频制作教学中,教师可引入艺术、摄影、传媒等学科知识,培养学生对其他领域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其四,需要注重学生的评价和反思能力的培养。评价和反思是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课程学习的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并开展课堂讨论和反思活动,帮助学生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例如,在教学短视频制作的过程中,教师可要求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并在小组讨论中分享经验。下面以一个案例来佐证。在中职信息技术课程中,教师引入了一个项目,要求学生设计并制作一个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学生需要从需求分析、硬件選择、软件开发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学习和实践。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教师注重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跨学科融合,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实践,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创新能力。在项目结束后,教师组织展示和评审活动,学生展示他们的作品,并接受来自专业人士和同学的评价和建议。通过展示和评审,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评价和反思,发现不足之处,并进行改进[8]。这个案例充分体现了中职信息技术课程优化中注重项目化设计、自主学习和实践、跨学科融合以及评价和反思能力培养的细节。
综上所述,中职信息技术课程的优化要有明确的方向,确保核心素养培育理念渗透到每一门课程中。教师要采取措施加强信息技术课程目标的整合与创新,关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资源和实践平台的打造,提升自身专业素养与教育教学能力,提高中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为学生成长成才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房忠東,张莉.中职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设计与保障机制———《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信息技术教学指导方案》编制撷要[J].江苏教育,2022(60):61-65.
[2]孙连英.优化多种举措,搭建中职信息技术“生本课堂”[J].试题与研究,2022(36):164-166.
[3]吕放.科技冬奥融入中职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探索[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21(S2):79-80.
[4]李生勤,魏栋.核心素养导向下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基础教育论坛,2021(18):89-90.
[5]周吉云.全息·融合·迭代: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学习变革———中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20(48):319-321.
[6]张秋仙.中职信息技术教学现状与应对策略探研[J].成才之路, 2020(33):78-79.
[7]王健.培育信息技术核心素养打造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高素质职业人才———中职学校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实施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17):19-23.
[8]张艳.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中职信息技术教学策略探究[J].数字技术与应用,2022(10):134-136.
Exploration of Optimization Strategies f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urriculum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Based on Core Literacy
He Su’ning
(Fujian Longyan Agricultural School, Longyan 364216, China)
Abstract: The reform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ducation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requires the cultivation of core competencies to be deeply rooted in every teaching design, and based on this, educational and teaching practices should be carried out. Teacher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should adhere to the concept of disciplinary education and continuously optimize thei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urses, in order to gradually improve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core competencies in the field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e optimiz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urses in vocational schools based on core competencies can adopt the following strategies: using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s to cultivate students’ information awareness; optimize the classroom teaching process and develop students’ computational thinking; create a practical exploration space to cultivate students’ digital learning and innovation literacy; design divers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ubject education activities to enable students to perceive information social responsibility.
Key words: secondaryvocationaleducation; corecompetencies;information technologycourses;optimization;strate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