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混声合唱《羊角花开》的音乐特点

2023-12-18 11:26谭金赫
文学艺术周刊 2023年19期
关键词:混声引子羊角

混声合唱是一种由不同音域的男女声部组成的合唱形式,它可以表现出丰富的音色和和 声效果,是一种广泛流行的合唱艺术。混声合唱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早在唐宋时期,就有了男女混声合唱的记载。近代以来,混声合唱在中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创新,尤其是民族混声合唱,它融合了中国各民族的音乐特色和文化内涵,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多样性和魅力。

《羊角花开》是一部原创民族歌剧中的混声合唱作品,由孙洪斌、向琛子等人创作于2008年汶川地震后,以羌族文化为背景,讲述了羌族人民在灾难中坚强不屈、自强不息、重建家园的故事。《羊角花开》混声合唱作品采 用了羌族原生态民歌、舞蹈等民族元素,运用了民族音乐的调式、节奏、和声等技法,表现出了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地域特色。《羊角花开》混声合唱作品不仅反映了羌族人民的生活、情感、信仰和精神,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团结、奋斗、进步和希望。

本文试图从曲式分析、音乐表现手法等方面,探讨《羊角花开》混声合唱作品的音乐特点和艺术价值,以期对中国民族混声合唱艺术的发展和推广有所贡献。本文也希望通过对《羊角花开》混声合唱作品的分析,增进读者对羌族文化和音乐的了解和认识,激发读者对中国民族音乐艺术的兴趣和热爱。

一、合唱作品《羊角花开》主题及音乐特点

(一)合唱作品《羊角花开》主题分析

《羊角花开》这首合唱作品的主题是表达对羌族人民的敬意和赞美,以及对中华民族团结的希望。它运用了羌族原生态民歌、舞蹈等 民族元素,展现了羌族人民的生活、情感、信仰和精神。

《羊角花开》这首合唱作品的主题可以从歌词和旋律两个方面来分析。

《羊角花开》的歌词语言简洁朴实,反映了羌族人民虽在条件艰苦的大山峡谷居住,但却有自信、乐观、不屈不挠的精神。歌词中多次出现“羊角花”这一象征,它是羌族人民对杜鹃花的别称,在羌族地区流传着关于羊角花由来的传说和典故。它源于羌族对羊的信仰,代表生命、圣洁、顽强和美丽。

《羊角花开》的旋律线条平稳流畅,没有较大幅度的音区跨越,呈螺旋波浪式发展。

(二)合唱作品《羊角花开》音乐特点

首先,这首作品采用了羌族原生态民歌、舞蹈等民族元素,如副歌中用简洁的衬词“呐里西木呐呐耶”增强了地域性和民族风格。歌词中也多次出现“呜呜”“嘿嘿”等模仿羊叫声或鼓励声的拟声词,增加了音乐的趣味性和表现力。歌曲中还加入了羊皮鼓的律动,更加具有民族特色。

其次,这首作品运用了民族音乐的调式和音阶技法, 如升f商调式、c宫调式、a羽调式等。这些调式和音阶都是以五声、六声为主,有的 民歌采用四音音列和七声音阶,但完整的七声音阶较少见。这些调式和音阶都体现了羌族民歌的音乐特点和风格。

二、合唱作品《羊角花开》作品旋律及曲式结构分析

(一)合唱作品《羊角花开》作品旋律分析

合唱作品《羊角花开》的旋律进行和发展

具有独特风格,既体现了民族特色,也展现了作者巧妙的构思和优秀的现代创作技巧。二度进行是本曲最常用的手法,也是最能凸显羌族音乐特点的进行方式之一。比如A段(谱例1)延续了引子部分略带忧伤的风格与特点,男女低音部的二度进行与引子也基本一致,在纵向上充实了音乐进行。稍有不同的是,这一部分作为伴奏性质,在主题性和情感表达上与引子有些偏差,相比引子部分柔和的线条,这部分的二度进行更带有些跳跃性和舞蹈性,配以羌族元素的拟声词,仿佛与前面描绘的是两个不同画面,起到了过渡引子和后面段落的作用,整体比引子部分更加欢快。

虽然三度进行在整部作品中的运用较二度进行少见,但仍频繁出现,充分体现了羌族音乐的特点。如作品B段(谱例2),该段采用二拍子,节奏欢快有舞蹈感。前后两部分既有快速的十六分音符,也有稍慢的二分音符,节奏变化丰富;且出现了许多跳音和重音符号,进一步烘托出欢快情绪。旋律通过二度与三度的配合展开,三度的小跃进犹如点睛之笔,与节奏型完美结合,充分描绘出羌族人民舞蹈的步伐,将欢乐与舞蹈的音乐特色充分表达出来。

相比二度和三度进行,四度和五度进行在全曲中使用较少,主要出现在句首或句尾,所表现的整体情绪与前两者有所不同,多用于节奏较缓、情绪较低沉的段落。本曲旋律的发展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重复模仿,二是模进。这两种方式在本曲中都有出现。在下文的复调 分析中详细分析重复模仿的运用,这里着重讨论旋律的模进发展手法。

(二)合唱作品《羊角花开》曲式结构分析

曲式采用了复三乐段(ABA)形式,共分 为引子、A部分、B部分和省略再现部分四个部分。A部分是主题部分,由两个乐句组成,表现了羌族人民对生活和爱情的向往。B部分是三声中部,由两个乐段组成,表现了羌族人 民在篝火晚会上载歌载舞、欢庆幸福的场面。省略再现部分只再现了A主题部分的两个乐句,表现了羌族人民对未来的祝福和希望。

调式运用了民族音乐的调式技法,如升f商调式、c宫调式、a羽调式等,体现了羌族民歌的音乐特点和风格。

和聲运用了典型的民族和声技法,如挂2挂4和弦、持续和弦、分解和弦等。和声中避免了偏音(第四度或第七度)的出现,以保持音乐的稳定性和纯净性。和声中也运用了一些远关系转调,如从升f商调式转到c宫调式,以增加音乐的变化性和游离感。

织体采用了多种形式,如单声部、对唱、重唱、合唱等。织体中也运用了一些轮唱、模仿等技法,以增加音乐的对比性和复杂性。

节奏运用了多种节拍和速度,如自由节拍、小快板、柔板等。节奏中也运用了一些变化和对比,如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三拍等。节奏的变化带动了曲子的发展,描绘出不同的情景和氛围。

综上所述, 《羊角花开》这首合唱作品的曲式结构是通过运用羌族民族元素和音乐技法,展现了羌族人民的生活、情感、信仰和精神,以及对中华民族团结的希望。它是一首具有浓 郁民族风格和地域特色的合唱作品,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魅力。

三、结语

通过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合唱作品《羊角花开》成功地塑造了浓郁的民族风格和丰富的音乐表现力。全曲主题明确,旨在歌颂羌族人民勤劳的生活状态。音乐手法巧妙,二度和三度进行成为基本旋律进行方式,配以跳音和重音等标记,表现出欢快舞蹈的音乐气氛。结构严谨,通过引子、复唱和终结器的配合,段与段之间连接自然。

《羊角花开》是一首成功的民族合唱作品。它既保留了羌族民歌的传统特征,又吸收了现代音乐创作手法。这首乐曲生动地描绘了羌族人民的生活场景,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为中国合唱创作做出了突出贡献。今后创作时仍应学习其民族风格的塑造及音乐语言的运用,以创作出更多富有民族特色和时代气息的优秀合唱作品。

[ 作者简介 ] 谭金赫,女,黑龙江人,西安思源学院教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声乐教育。

猜你喜欢
混声引子羊角
我问雪莲花(混声合唱)
梅花
——为混声四声部合唱而作
巧借“引子” 活用“换元”——一道解析几何题复习案例研究
挖掘文本特色 构建引子课文阅读教学模式
“引子”教材观:聚焦语文要素与课文范本的阅读教学模式——以部编版教材为例
我爱家乡的羊角脆
骑行荷兰羊角村
“荷兰威尼斯”羊角村:这里岁月静好
羌山开遍羊角花
一类导函数流行题的诊断